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長安風流 第374章 老兵不死

《長安風流》 第374章 老兵不死

“秦將軍所慮甚是。”褚遂良輕輕的鬍鬚,眼睛一亮,說道,“既然將軍有此憂慮,何不想個辦法?”

“言之有理!”秦慕白被一語點醒,看到站在一旁的晉王,下了馬來對他道,“晉王,我要拜托你一件重要軍國大事!”

“請假。”李治正道。

秦慕白拱了下手,說道:“臣下有請晉王回朝之後下發一道赦令,八百裡加急送往蘭州都督府,令代理大都督薛萬徹調撥兵馬駐守關、玉門關及昌海,原有的鄯城、涼州及崑崙山隘兵哨可暫時減薄兵力。也就是說,讓他放棄原有軍鎮據點擴大蘭州防線,以關、玉門關、昌海及原有的大非川軍事重地為主。”

李治眨了眨眼睛表有點茫然,急問邊褚遂良:“褚中書,你聽清楚記完全了麼?”

“臣下已然聽清楚、記明白。”褚遂良麵帶微笑拱手應道。

秦慕白心中苦笑:這個李治,的確是木訥了一點!

“那好,恩師放心。小王回朝之後立刻著褚中書擬旨,八百裡加急送往蘭州,讓薛萬徹立刻執行不得有誤!”李治正式道。

“多謝晉王!”秦慕白輕籲了一口氣,抱拳謝過再上了馬,麾旌西指,大軍開拔。

Advertisement

李治與褚遂良等文武將站在點將臺上,目送大軍遙遙而去。

李治問邊的褚遂良,輕聲道:“褚中書,方纔這道旨意,是否要通過我父皇首肯或是經由我舅夫大人定奪呢?”

褚遂良輕擰了一下眉頭,說道:“晉王殿下,請恕臣下說句違逆的話。你既是監國皇子,此等小事能拿主意的,就自己拿了吧!皇上與司徒那你須得尊重,但也不必時時事事去煩他們。否則,他們何必要讓你來監國呢?”

“也是、也是……”李治有些尷尬和慚愧的笑了一笑,說道,“多一事不如一事,這件事……本王,就做主啦!”

“殿下英明。”褚遂良拱了下手,卻是暗自搖頭苦笑。

秦慕白率領大軍,一路前行已走了三四天。這一日夜晚大軍方纔紮下營盤準備暫歇,前方來一斥候快馬,手執前方軍快報直奔中軍說要換馬。

秦慕白問那斥候是何軍,可是前方秦大都督的軍報?那斥候是蘭州軍校自然認得秦慕白,忙答說是,更把軍報拿與秦慕白看了。

這一軍報,秦慕白是看得心驚跳!

原來,秦叔寶率領兩萬銳騎兵大軍西征連戰十六捷後,兵鋒直抵樓蘭古國。在這裡,遭遇了吐蕃與高昌聯軍的強烈抵抗。一場慘烈的大戰拉開帷幕。先鋒薛仁貴僅率三千鐵甲殺了兩萬餘聯軍叢中,苦戰兩個多時辰,三千先鋒幾乎折損殆儘隻餘百餘近衛。薛仁貴依舊仍頑強作戰,憑藉蓋世武勇在敵軍叢中殺了數個來回,力斬敵方大將十數員,令敵軍上下將士心驚膽裂無人敢纓其鋒芒。正當薛仁貴一袍戰馬都斃於陣中之時,老帥秦慕白親率生力大軍殺到,一鼓作氣將敵兵聯軍擊潰,追殺六十餘裡斬敵首四千餘!

Advertisement

此一戰,薛仁貴憑三千疲憊之卒力抗敵軍兩萬餘眾,苦戰了兩個多時辰,給秦叔寶主力大軍爭取到了極佳的休整時間。戰後總計,大唐損兵約四千,敵方聯軍傷亡過半近萬餘,折損大將十餘員,高昌國更是折了主帥與一名王子。

經此一戰,吐蕃在高昌及河隴一帶的兵力部署徹底土崩瓦解;高昌國元氣大傷,高昌王麴文泰驚聞噩耗一病不起,令其子麴智盛監國掌權。麴智盛恐懼秦叔寶的兵威,又兼吐蕃人倉皇敗走失了強援,於是親赴唐軍營中向秦叔寶俯首認敗。

秦叔寶大軍離高昌國尚有數百裡之遙,高昌已平!

隨捷報一同送往長安的,還有高昌王麴文泰的請降書,以及獻上的戶口本籍牛羊雜冊等,以示高昌從此歸附大唐。

……

秦慕白看完這些東西,將它們輕輕放好,輕擰眉頭長籲了一口氣,暗道:父親威武!仁貴威武!樓蘭一戰,高昌大局已定。冇能親自參與這場戰爭,冇能目睹當時的慘烈與壯烈景象,真是我人生一大憾事……

大唐秦瓊,老兵不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