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錦衣殺 第105章 宮變

《錦衣殺》 第105章 宮變

 第105章

 正月二十七,朝堂上正在為派誰去治理倭寇爭斗不休。誰都能看出來,這是一場穩贏的戰爭,所以各個黨派激烈爭搶,誰都想在戰爭中分一杯羹。

 前朝明爭暗斗,皇帝卻沒有對任何一方表現出青睞。散朝后,他像往常一般理奏折,累了就來后宮歇息。今日他臨幸的是曹端妃,聽臣子嚷嚷了一天打仗的事,皇帝心煩,只想找個輕松的地方休憩。

 曹端妃溫活潑,妙語連珠,深得皇帝歡心,而且大公主也八個月了,正值小孩子最可的時候。皇帝雖然有三個皇子,但皇子涉及立儲,那三個妃子無論原來是什麼格,生下皇子后都變得汲汲營利,每句話都在小心算計。因此皇帝并不喜歡去昭妃、康妃、靖妃宮里,他更喜歡來逗弄可以肆無忌憚寵的大公主朱壽媖。

 有些心思活絡的宮里老人見到這種態勢,愈發殷勤地往端妃宮里跑。曹端妃年輕寵,又有大公主拴著皇帝的心,再懷孕不過是遲早的事。

 端妃青春正好,素來健康,說不定下次就能生出一個皇子來。四皇子上面雖然有三個兄長,但大家都非嫡非長,誰能被立為太子無非看誰的生母更寵。在這一點上,端妃的兒子還沒降生,就已經占了先機。

 翊坤宮的人稔地接駕,曹端妃和皇帝一起去看大公主,兩人逗弄了很久,直到大公主累了才讓娘抱下去。隨后曹端妃和皇帝回正殿獨,端妃艷秀,溫笑,相起來卻是個活潑子,總是有很多俏皮話和皇帝說。

 朝堂上的臣子大多四五十歲,皇帝能接到的年輕人寥寥無幾,所以他并不喜歡端莊寡言、死氣沉沉的人,他聽閣大臣說教還沒聽夠嗎?曹端妃這種活潑識趣的格就深得皇帝喜歡,他不需要費太多心思,只需要聽著放松就夠了。

Advertisement

 深夜獨,皇帝很快起興,和曹端妃寬解帶。云雨過后,皇帝滿足睡著,曹端妃等皇帝睡后,悄悄下床,去側殿里沐浴更

 宮人們跟去伺候曹端妃沐浴,誰都沒有注意到,十來個宮寢宮。哪怕旁人看到了也不會在意,宮麼,進寢殿伺候很正常,除了爬床,們還能翻出什麼花樣?

 故而誰都不曾發現,那些宮靠近寢宮床鋪后,赫然掏出一繩子。其他宮有些害怕,悄悄拉前面人的袖:“楊姐姐,這可是皇上,我們真的要這樣嗎?”

 “當然,我們先前都說好了。”為首站著一個濃眉大眼、方臉高顴的子,正是手里握著繩子,堅定道,“我們天不亮就要收集水,累得一整天不能睡覺,還要被那些道士玩弄,被喂七八糟的丹藥。你們忘了秀苗姐是怎麼死的?咱們要是再不下手,遲早得死在他手里。”

 皇帝信道,聽信道家之言吸風飲,采集太未升起之前的珠做飲品,并且完全放權給陶仲文,讓道士為他煉仙丹。

 陶仲文的丹方里需要用到子的經,在民間找人無法保證純潔,所以這項榮的任務就給宮中秀。這些宮既要冒著寒冷尋找水,又要供道士采集經。而子的經期各不一樣,為了方便,道士用丹藥調整宮的月例日期,讓們在規定的時間一起來月信。

 道士倒方便了很多,但很多宮卻被害的月經不調

 ,疲弱,本無力支持采工作。而陶仲文為了保持這些質純凈,不允許們吃和雜糧,每日只允許們吃很的蔬菜。

 許多宮都被折磨死了,楊金英等人眼睜睜看著前輩一個個被抬出去,們惶惶不安,深知再這樣下去們遲早也要死,便鋌而走險,想殺死皇帝。這樣一來,就再也沒有人們采、煉丹了。

Advertisement

 在楊金英的鼓舞下,剩下十五個宮鼓足勇氣,朝床帳后的皇帝走去。們爬上床,有的按住皇帝上,有的按住皇帝手臂,楊金英給繩子打結,套到皇帝脖子上。楊金英說著不怕,但手時還是哆哆嗦嗦的,套好后,地上兩個宮不敢細看,拽住繩子就用力扯。

 這群宮全靠一時激行兇,既沒有計劃也沒有經驗,拉繩子的宮不朝一個地方使勁,而楊金英剛才在張中將繩子拴了死結,皇帝沒有被勒死,反而驚醒了。宮們越發害怕,而這時繩子被死結卡住了,怎麼都無法繼續,宮們驚慌失措,只好拔出頭上的簪子、發釵,看也不看,胡往皇帝上捅。

 但們的攻擊毫無章法,沒一招落在要害上。宮張金蓮見皇帝怎麼都殺不死,心想難道這就是真龍庇佑嗎?徹底慌了神,不敢再直視龍,連滾帶爬摔下床,跌跌撞撞往外跑去。

 楊金英幾次在后面喊張金蓮,張金蓮都不回頭,發瘋般跑了。宮們共來了十六個人,哪怕了一個人,在力量上也占絕對優勢。但張金蓮的離開像一記重錘,宮們本就不牢固的聯盟霎間散了,勒繩子的兩個宮不斷發抖,突然跪倒在地,繩套驟然松散。

 楊金英低呵們繼續使力,但這次無論楊金英怎麼罵,宮們都站不起來。楊金英接過繩子,想要再接再厲將皇帝殺死,但的手也不住發抖,一點力氣都使不上。

 這時候外面傳來管事驚慌的呼喊聲,期間還夾雜著“救駕”、“皇后娘娘”等聲音。楊金英狠狠一,跌坐在地,手里的繩子無助耷拉到床沿。

 心里第一個想法就是,完了,活不了。

Advertisement

 ·

 在宮門執勤的錦衛聽到太監傳信,嚇得不輕,一路飛奔著趕往陸府。他連夜敲開陸珩的門,陸珩一聽有人謀殺皇帝,臉大變,二話不說取了刀就走。

 他用最快的速度進宮,此刻紫城黑漆漆的,空氣中卻充滿了不安。陸珩快步沖進翊坤宮,翊坤宮里已經站滿了人,陸珩一掃,看到了許多方皇后的人。

 據線人說,宮楊金英等十六人意圖弒君,行兇時把繩子扣了死結才未得逞,同謀張金蓮見刺殺已經失敗,就跑去找方皇后報信。方皇后慌忙趕到翊坤宮,救下了奄奄一息的皇帝。

 陸珩沉著臉進殿,殿糟糟站了許多人,皇帝脖頸上的繩索已經被解下來了,此刻皇帝躺在床上昏迷不醒,方皇后站在一邊垂淚。眾人看到陸珩進來,自覺讓出一條路:“陸大人。”

 陸珩沒有理會方皇后、張佐等人,大步走向床榻。他半跪在腳踏上,仔細端詳皇帝臉,又去探皇帝脈搏。幸好,那些宮不得其法,皇帝還活著。

 陸珩這才有心思查看痕跡,皇帝脖子上的勒痕發紅,是新鮮痕跡,上有刺傷,傷口小而淺,雜無章,應該是簪子之類的東西出來的,

 符合宮的特征。皇帝手、胳膊上都有指印,看細深淺分屬不同的人,符合多人作案。

 以目前的信息來看,確實是幾個宮膽大包天、弒君犯上,并不是皇后、張佐等人假借宮之名搞鬼。

 陸珩無聲松了口氣,方皇后第一個趕來,當時的況只有方皇后知道,也不能排除賊喊捉賊的可能。但方皇后沒有兒子,如果皇帝死了,方皇后得不到任何好。陸珩想不到這樣做的意義,便暫時排除方皇后的嫌疑。

Advertisement

 陸珩從床邊站起,問:“太醫呢?”

 張佐回道:“皇后娘娘了太醫,正在往翊坤宮趕。”

 陸珩微微皺眉,方皇后第一個趕來現場,一刻后陸珩來了。方皇后救下皇帝后,不忙著給皇帝太醫,那中間這一刻鐘里做什麼了?

 陸珩不問:“謀害皇上的兇徒呢?”

 方皇后深夜從坤寧宮跑出來,未施黛,頭發只隨意挽了一下,臉上帶著皺紋和浮腫,狀態并不好。著帕子,說道:“已被本宮看押起來了。”

 陸珩點頭:“今夜多虧皇后救駕。護駕乃錦衛職責,不敢叨擾皇后娘娘。那些犯人在哪里?”

 方皇后攥帕子,扣了扣指尖,說:“這些賤婢死不足惜,已經被本宮決了。”

 陸珩微不可見瞇眼,臉上的表越發諱深。那些宮已經死了?

 方皇后為什麼這麼著急死兇手?

 陸珩沒有再問,平靜地指揮手下排查危險,順勢控制翊坤宮,無形地走方皇后,將皇帝邊的人全部換衛。很快,錦衛帶著太醫趕來了。太醫見到這種況也嚇得不輕,他強撐著鎮定給皇帝把脈,然后去看皇帝脖頸上的傷口。

 陸珩一直站在一旁,見狀問:“太醫,皇上怎麼樣了?”

 “皇天保佑,圣躬無礙。”太醫站起來,謹慎說道,“但皇上因驚嚇過度昏厥,如何,還得等圣上醒來了再診脈。”

 陸珩安了心,皇帝不是中毒就好,昏迷不妨事,他親自在這里守著,看看誰還能興風作浪。

 天亮,城門剛剛開啟,一個驚雷已經飛快傳遍各大邸。夏文謹聽到消息,嚇得直接把手里的茶盞墜到地上:“什麼,皇上被宮人謀殺?”

 “是。”稟報的人同樣一臉驚懼,說道,“是昨天前半夜的事,后半夜宮門戒嚴,之后的事就傳不出來了。”

 夏文謹呆若木,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忙問:“現在皇上前是誰守著?”

 “錦衛。”稟報之人回道,“昨夜事發生后,方皇后第一個趕到,隨后陸都指揮就帶著人進宮了。現在翊坤宮各通道都被錦衛接手,再多的事,小的也不知道了。”

 夏文謹換了服,急匆匆進宮,路上看到了和他一樣倉促出門的員。閣、六部員齊聚宮里,幾次施,也未能見到皇帝。

 錦不吃,夏文謹首輔的威風此刻毫無用,他只能在宮里干等。日晷的影子由短變長,在夏文謹即將不住時,太監終于回來,帶來了圣諭:“皇上醒了,首輔大人請隨奴婢來。”

 皇帝僥幸沒有被勒死,但昏迷了很久。他嚨痛得如同火燒,都在痛,他夢到有人在殺他,他從噩夢中驚懼而醒,

 劇烈息,都分不清夢境和現實。這時邊傳來穩健的腳步聲,有人半跪在床前,聲音冷靜堅定:“皇上,臣救駕來遲。逆賊已被誅殺,翊坤宮外布滿錦衛,皇上放心,臣絕不會放任何可疑之人靠近。”

 皇帝認出來這是陸珩的聲音,就像上次火海一樣,他永遠在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皇帝邊,可靠而強大。皇帝的心慢慢平靜下來,眼前恢復視。他看到床帳外站著眾多錦衛,侍的袖被扎起,出全部手臂。奉來清水,當著眾人的面試毒后,才被允許呈給皇帝。

 一切秩序井然,有條不紊,極大安了皇帝驚惶的心。皇帝著殿中明晃晃的紅,有些明白洪武皇帝為何要給錦衛配這麼鮮艷的服了。

 就比如現在,華麗的飛魚服一眼就能從人群中認出來,這些高大英武、挑細選的良家子守住各個角落,訓練有素地巡邏、盤查。

 這是他的親兵,看著就讓人安全倍增。尤其是站在皇帝床邊的那道影,修長拔,堅不可摧,如開明一般鎮守在皇帝邊,仿佛能預知天下一切危險,武力智力俱是巔峰。

 皇帝剛在自己家里經歷了一場謀殺,直到看到陸珩,才終于能確信他安全了。

 皇帝喝了水和藥后,緒恢復了一點。侍稟報閣諸位大人一直等在乾清宮,皇帝勉為其難打起神,召夏文謹覲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