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泰山的時候,沒有等到曹的大軍出征。
他被龐統等人擊破以後,曹軍分兩支,分別往徐州進。
其中一支由曹親自率領,從許都出發,直撲彭城。
而另一支也是從許都發兵,可他們卻沒有直接撲向彭城,反倒是先南下進淮南,然後再經過壽春、鐘離等地,殺往許都。
曹出兵,早就等待著訊息的呂布當即召集將軍和幕僚們,到前堂商議應對的策略。
眾人落座以後,呂布環顧著他們,向他們問道:“曹已經出兵,正像公臺早先說的那樣,一路直撲彭城,而另一路則取道淮南,企圖繞過壽春、鐘離等地,殺往這邊。請你們過來,就是想要商議一下,我們該什麼時候出兵,哪一路人馬為主,哪一路為輔?”
“早先主公已經做了決斷,由主公親自引領大軍迎擊曹,而另一路大軍,則由劉子揚統領,前往壽春布陣,迎擊敵軍。”陳宮站起來先說了當初得到呂布同意的部署,隨後向呂布問道:“楚侯有沒有哪裡需要變?”
“不用。”呂布回道:“就依著原先的部署。我統領一支人馬迎擊曹,伯符、子龍隨我前往。”
目落到劉曄的臉上,他接著說道:“子揚統領一支人馬趕往壽春,在壽春迎擊來犯之敵。紀靈、張遼,你倆隨子揚前往。”
得到命令的眾人紛紛起領命。
呂布最看著陳宮,對他說道:“公臺還和以往一樣,彭城給你鎮守。你一定要記住。彭城是我們的基,無論如何,千萬不要把他給我弄丟了!”
“楚侯放心。”陳宮應道:“即便我死了,也絕對不會讓彭城有任何閃失。”
做好了站前部署,呂布起,向眾人吩咐:“傳我軍令即刻整備人馬,迎擊曹!”
眾人齊聲應和,紛紛躬向呂布行個大禮:“恭祝楚侯旗開得勝!”
離開前堂,呂布向跟在後的趙雲問道:“子龍最近有沒有加練空軍?”
“每天都會練。”趙雲回道:“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新的戰法。”
“什麼戰法?”呂布饒有興趣的問道。
“楚侯不是主持建造了氣球。”趙雲回道:“我令人登上氣球,本以為隻是用那東西殺到敵人陣後,哪想到居然有兵士想起在氣球上朝下箭。我讓人嘗試在地麵回擊,氣球的高度是箭矢本不可能達到。所以我覺著,應該可以讓氣球懸停在敵軍頭頂,朝他們發箭矢,以達到殺傷的目的。”
趙雲的說法,還真讓呂布到有些意外。
他還以為新式兵造出來之後,隻有自己能想到怎樣完運用,卻沒想到趙雲居然和空軍將士們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戰法。
弓箭和強弩的程有限,氣球飛上半空,從地麵上來的箭矢本不可能對它造任何的損傷。
相反的,位於空中的氣球上,將士們發的箭矢,在彈力和重力的雙重作用下,隻會是越飛越快,落到地上,貫穿力和殺傷力都能發揮到極致。
“哪個士兵想到的?”呂布向趙雲問道:“想到辦法的那個士兵,你是怎麼置的?”
“已經讓他做了百長。”趙雲回道:“我記得楚侯說過,凡是有功,無論原先是做什麼,都會給予封賞,於是就僭越賞賜了。”
“什麼做僭越。”呂布笑了一下:“別說區區百長,就算是個校尉你也能冊封的起。隻要你認為哪個人功勞足夠,報給我,我令人下了文書也就是了。”
“多謝楚侯!”趙雲抱拳謝了。
“伯符的解煩兵能不能上陣殺敵了?”呂布又向另一旁走著的孫策問了一句。
孫策回道:“回稟楚侯,解煩兵早就可以上陣殺敵,隻等楚侯一聲令下。”
得到解煩兵可以上陣的回復,呂布點了點頭:“曹討伐我們,他的人馬不比我們多太多,可他麾下多半都是百戰猛士,與他在戰場上撞見,我們還得萬分小心纔是。”
趙雲和孫策都答應了一聲,繼續陪著呂布往前走。
“子龍找到了氣球的妙用,我還想問問,翔機你是怎麼用的?”往前走著,呂布又問了趙雲一句。
趙雲回道:“翔機還是曾經的用法……”
“曾經的用法可不。”呂布說道:“空軍可不是單純的隻在敵認頭頂飛過,然後在他們屁後麵捅一下就跑。空軍的作用是打到敵方措手不及,既然有了翔機和氣球,我們就得把它們的功用完全發揮出來。”
“楚侯打算怎麼發揮?”趙雲被呂布說的滿頭霧水。
能想到讓將士們從氣球上往地麵發箭矢,已經是他通過一個士兵的提議而做的改變。
有了這個法子,呂布居然還提出改了空軍的戰法。
趙雲實在沒想明白,翔機出來從敵方頭頂飛過,然後在他們屁後麵落下來與敵廝殺,還能有其他的什麼用。
“子龍可以令人準備一些油罐。”呂布說道:“每個翔機帶兩隻,每個氣球帶若乾隻。等到空軍起飛以後,讓將士們把油罐丟向敵方大陣,隨後氣球上的兵士再朝著他們發火箭。”
呂布這麼一說,趙雲頓時恍然。
從天空投擲油罐到曹軍陣中,陣列裡的曹軍必定被砸的暈頭轉向。
不等他們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氣球上的士兵再發一火箭,凡是沾染上油料的曹軍,肯定都會被吞噬在火焰裡。
照著這樣的打法,曹那麼點人馬,還真不一定夠他們滅的。
“我明白了!”想明白了呂布的意思,趙雲回道:“我這就安排人去準備。”
“可不要準備的太久。”呂布對他說道:“曹已經出發,留給我們的時間可不多了。”
“楚侯放心,不過一個晚上,我就能把油罐給準備齊全。”趙雲當即回應。
呂布還是又向他吩咐了一句:“先不要準備太多,夠兩使用也就可以。其他的,讓軍需籌備送得到戰場,曹既然敢來,我們就得讓他嘗嘗空軍的滋味。”
****************************************
曹率領大軍離開許褚,朝著彭城方向進發。
袁紹在得到劉備被龐統等人擊破的訊息後,頓時大發雷霆。
他狠狠的把桌上的杯子往地上一摔,咬著牙罵道:“好個劉玄德,我待你不薄,你居然敢暗中離開鄴城,跑到青州坑騙顯思,從他手中騙取兵馬給我們袁家惹來麻煩。”
袁紹怒罵劉備,眾幕僚紛紛低著頭不敢吭聲。
直到他坐下去不再接著罵,逢紀才開口說道:“主公不要氣惱,劉玄德向來是這樣的小人,為了他氣壞了子,實在是劃不來。”
“我還不知道曹孟德究竟是什麼打算,正在觀,他劉玄德居然敢去青州騙取人馬討伐泰山。”逢紀開口勸他,袁紹還是怒火難消:“劉備小兒,要是被我撞見他,必定把他碎骨!”
“主公此時要考慮的並不是怎樣去找劉備,而是該怎麼應對眼下的事。”等到袁紹罵完,逢紀說道:“好在曹孟德並沒有打算趁著我們與呂布為敵,暗中發兵奪取鄴城。對於主公來說,機會還是很多。”
“我隻是氣惱,萬一曹孟德的心思是取了鄴城,我和呂布正在作戰,誰能攔得住他?”袁紹憤恨的說道:“難怪劉備這麼多年投到誰那裡,誰就會倒黴遭殃。他本來就是個災星,而且還會擅作主張,給主家惹出不麻煩。誰要是收留他,還真是會惹來不禍患。”
“我覺得主公現在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該怎樣發兵討伐徐州。”逢紀說道:“曹孟德已經發兵,我們與呂布也已因劉玄德而反目,如今給我們的選擇,隻有聯合曹討伐呂布。”
“你果真還是覺得呂布纔是最大的威脅?”袁紹向逢紀問了一句。
逢紀回道:“先前我並不這麼認為,可劉玄德與龐統在泰山一戰,由不得我不這麼想。呂布手下,像龐統這樣的人不,他最近又聚攏了青州郡和青州境的臧霸、孫觀等人,南下討伐袁,居然把江東孫策也給兼併了。如今的呂布早就不再是當年袁公認識的那位。他壯大的太快,相比於曹,我反倒覺著呂布纔是最該立刻給滅了的。”
逢紀一通解釋之後,袁紹漸漸冷靜了下來。
他的目在眾人臉上掃過,最後看向審配。
審配為人剛正不說,以往和逢紀之間還有一些過節。
要是審配也和逢紀一樣的看法,出征討伐呂布,則是再不用遲疑。
“正南認為元圖說的可否屬實?”袁紹向審配問道。
審配站起來回禮說道:“主公明鑒,呂布最近這些日子壯大的確實太快。論起屬地,他盤踞著徐州和揚州,兩州都坐落於淮水和長江之間,如果不是戰連連,也都是富庶之地。作用徐揚二州,要是主公再不加以理會,用不了三五年,我們可就不一定有機會獲取全勝。”
難得審配和逢紀看法一致,袁紹點了點頭,向眾人說道:“我心意已決,即刻出兵討伐呂布。”
袁紹做出了討伐呂布的決定,眾人紛紛起恭祝全勝。
等到眾人恭祝之後,袁紹問道:“呂布昔日羸弱如今強橫,我問你們,既然要討伐他,我該怎麼做才更妥當?”
在坐一人出列,對袁紹說道:“主公,我認為討伐呂布,得分為幾路纔有獲勝的可能。”
出列說話的是袁紹手下幕僚沮授。
沮授向來有些謀略,看待事也是十分通,袁紹抬了下手,對他說道:“有什麼話隻管說就是,不用吞吞吐吐言又止。”
“徐州在青州、兗州以北,主公討伐,首先得是青州大軍進泰山,擊破龐士元所部。”沮授說道:“其次,主公應分派一支人馬繞道倉亭,從徐州北部殺往彭城。”
“隻是分為兩支?”袁紹向沮授追問了一句、
“當然不是。”沮授回道:“倉亭與青州不過是策應,真正的大軍應該從延津渡過黃河,自徐州西麵殺進去,與曹麾下兵馬聯合攻打彭城。三路並進,我認為更能事。”
袁紹捋著胡須點頭說道:“延津一部我可以統領,青州則是給顯思,至於倉亭……”
目在眾人臉上掃了一圈,曹問道:“誰做主將合適?”
“主公。”袁紹的問題纔出口,又有一人起說道:“我覺著主公可以令二公子、三公子協同率領倉亭所部兵馬。”
說話的這人名為崔琰,也是袁紹手下一位有名的幕僚。
袁紹在擊破公孫瓚之前,曾因為調撥糧草一事煩心,是崔琰獻上一計,由各地相繼傳遞糧草送往沙場,才保證了大軍吃糧。
崔琰提議讓袁熙和袁尚兩位公子領兵,袁紹連連擺手說道:“顯奕和顯甫都還年,他倆也沒有多才乾,他倆領兵,實在是讓人放心不下。”
上雖然這麼說,可袁紹的眼睛裡,卻流著別樣的彩。
崔琰當然看得出袁紹在想什麼。
袁熙、袁尚確實沒有領兵的經驗,他這麼說,不過是假意推辭,要是眾人堅持請他派遣兩位公子領兵,他則順勢答應。
看穿了袁紹的心思,崔琰說道:“主公明鑒,兩位公子聰慧過人,雖然目前還沒有領兵的經驗,可是一旦上了戰場,有沒有統過兵馬則不重要。重要的是統兵馬的能力,和看穿敵方部署的才乾。”
說到這裡,崔琰頓了一下接著說道:“要是主公不放心兩位公子,我倒是有個人選可以推薦,隻不過就怕主公……”
他把後半截話給嚥了回去,並沒有直接說明。
袁紹正等著他極力舉薦袁熙和袁尚,沒想到他居然說了一半就收住話頭,心裡頓時有些焦急。
看向崔琰,袁紹問道:“你要舉薦的是誰?怎麼話說了一半又給收了回去?”
朱元璋:“一群貪贓枉法之輩,朕要殺光他們。” 韓度:“陛下息怒,與其殺了,不如廢物利用,壓榨乾淨他們的剩餘價值纔好。” 朱元璋:......
一個宅男學霸因為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古代,還悲催的穿越到了一個家奴的身上。為了生存,為了能改變自己的境況,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居然在這個時代混的風生水起,但是隨著聲名鵲起,危機也隨之而來……
國家衰落,從來不是外族之禍;朝堂之亂,才是國亂根本。一個華夏第一特種兵,從戰死他鄉到穿越異界,成為大武帝國的六皇子,但顯得極為光耀的身份,在整個大武皇朝上下,卻成為了被人嘲笑、諷刺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