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幾日的角逐後,四個主修教材的名額,全部被人摘取,即「儒法兵墨」四個學。
當禮部尚書杜宥鄭重地將寫有這四個名額的奏章親自呈遞給魏王趙潤時,後者玩笑道:“縱橫家未能列其中,甚是憾啊。”
杜宥不由失笑。
他知道,他縱橫家雖然不能說是小家學,但跟儒家、法家、兵家、墨家這四家學還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因此,奪取四個主修的名額他從未想過,那八個輔修名額,才是他與縱橫家此次的目標。
跟杜宥開了一個小玩笑,趙弘潤再次將目投注到名單中的那四個學派稱謂上。
說實話,他稍稍有些意外,因為相比較儒家、法家、墨家,就兵家目前在魏國甚至在中原的影響力,其實還稱不上“顯學”的程度,因此,兵家穎而出奪得四個主修名額,這還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他原以為會是「道家」的。
想了想,趙潤納悶地問道:“道家門徒……不曾來爭奪名額麽?”
杜宥愣了愣,隨即解釋道:“道家的本派子弟,並不曾前來,倒是有一小撮自稱「黃老派」的道門子弟,聞訊而來,不過,他們的思想與「雜家」有些雷同,故而……”
『被刷下去了麽?』
趙弘潤微微皺眉。
其實目前的道家主流,或者說傳統道家,乃是「老莊派」,其核心思想即是「以大道為、以自然為伍、以天地為師、以天為尊,以無為為本」,主張清虛自守、無為自化、萬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等等,這些無無求的仙班預備人士,怎麽可能會因為世俗的利益而趨炎附勢?
想來那些道門子弟就算得知魏國這邊的文壇盛事,也懶得前來參加,免得耽誤了他們修化仙、飛升仙界。『注:這傳統道家的核心思想,後來慢慢被人所曲解,為了後代不滿於現實的文人,遠離殘酷現實、尋求世外桃源的一種自我麻痹、自我逃避、自我滿足的途徑。』
“那黃老派的學,以及雜家的學,讓朕瞧瞧。”
趙弘潤說道。
杜宥愣了愣,他很意外於眼前這位年輕的君主,沒有第一時間觀閱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這些了主修名單的學,反而要求觀閱「道家黃老派」與「雜家」這兩個落選的學,這不是意味著,這位君主其實對那四個選的顯學並不是非常滿意?
沒過多久,「道家黃老派」與「雜家」兩派的學,便呈遞到了魏王趙潤麵前,趙潤在甘殿的書房仔細觀閱了這兩家的學思想。
雜家的思想,前文已經說過,希糅合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等思想,但又欠缺一個真正的思想核心——比如在儒家與墨家兩者的「」方麵,並沒能很好將其糅合。
但「道家黃老派」的思想,雖然禮部尚書杜宥說前者的思想跟「雜家」頗為雷同,同樣也是糅合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等思想,但在趙弘潤看來,「道家黃老派」是在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選取其他家的學的長來補充,並非像雜家那樣強行糅合。
因此,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道家黃老派」的思想核心依舊是道家思想,其他學隻是補充;而雜家的‘核心’,就是糅合諸家學,希能集眾家之長,創出一門適用於任何況的學,但憾的是,雜家在糅合諸家學思想方麵做得並不夠好,因此有些地方前後矛盾、或者百出。
但是在趙弘潤看來,這雜家卻也有其可取,畢竟就像禮部尚書所猜測的那樣,他對傳統儒家、傳統法家、傳統墨家等等,其實並不是完全滿意。
在他看來,傳統儒家用來教化世人那是恰到好,但是用它來治國,那魏國或許可能就是下一個宋國。
而傳統法家呢,與儒家恰恰相反,用它來治國很好,但不可用於教化,因為傳統法家的‘過於拘泥於刑法’,有時候不近人。
打個比方說,有一戶貧窮人家的母親病重,其子竊人財為母親看病,不幸被抓獲,儒家會看在「仁」的份上稍微減低對其子的懲罰,但法家不會,該怎麽判就怎麽判,最多奏請朝廷贍養其母。
而結果就是,其子被判徒刑,最終都沒能見到老母親臨終一麵。
對此,法家的觀點是,不可因為一個人先開先例,否則律法無法警示眾人,雖然這話是沒錯,但總得來說,還是有點不近人。
當然,如果對象是一名‘特權階級’,比如魏國的趙氏王貴,法家同樣會要求嚴懲,而這個時候,儒家的「仁」就會出來拖後,大意就是看在這名趙氏王貴先祖曾為國家如何如何的份上,勉為其難放過這回。
所以說,傳統儒家與傳統法家,都有其局限,其實趙弘潤很希這兩家的思想很稍微糅合一下,畢竟儒家與法家的矛盾,並不像儒家與墨家那樣天生敵對。
至於墨家就不用多說了,傳統墨家簡直就是「弱者之友」、「君王之敵」。『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君主最反的就是墨家,隻要強國進攻弱國,墨家準會高喊‘兼非攻’,來幫助弱國保衛國家、抵擋進犯。』
比如宋墨,在當今偽宋丞相向軱自殺、偽宋投降的況下,宋墨仍然不肯承認魏國對宋郡的占領,認為這是「不義之戰」,若非魏國這邊也有魏墨這一批墨家子弟,且趙弘潤也需要得到墨家的支持,他真想給那些宋墨一點教訓——哪怕他明知道這種教訓毫無作用,因為墨家子弟曆來不會向強權屈服。
最後的兵家,就不用多說了,國無強兵不能長存,這句話就已經充分表明了兵家的地位。
問題在於,兵家目前並不興旺,還真需要君主扶持。
“陛下?”
見趙潤遲遲沒有回覆,禮部尚書杜宥試探著問道。
隻見趙弘潤沉思了片刻,說道:“儒、法、兵……這三家學沒有問題,不過墨家……”
說到這裏,他微微搖了搖頭。
『陛下莫非是要罷黜墨家?』
禮部尚書杜宥驚訝地看著趙弘潤。
而此時,就見趙潤沉思了片刻,說道:“杜卿且先回去歇息吧,容朕考慮考慮。”
“是!”杜宥躬而退。
雖然在城外的諸家子弟集會中,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這四家為最大的勝利者,但最終名額歸屬,卻還是得由魏王趙潤點頭應允。
待杜宥離開之後,趙弘潤派人來了魏墨钜子徐弱。
平心而論,對於墨家圍四個主修名額,趙潤其實並不反對,但說實話,墨家那一套「兼非攻」的思想太超前了:「非攻」還好,畢竟趙潤其實也不支持不義的戰爭,但「兼」,尤其是其衍生的「取消社會等級製度」,這可是會引起國家的。
因此,趙潤將魏墨钜子徐弱召來,希他能稍微更改墨家的思想,淡化甚至放棄宣揚「無社會等級製度」,另外再稍微改變了「兼」的範圍,否則,趙弘潤實在不敢將墨家放在四個主修名額當中,因為危險實在太大,搞不好他魏國以後就被墨家給顛覆了,變了無政府國家。
看得出來,對於墨家選四個主修名額,魏墨钜子徐弱可謂是興致,但趙潤的一番話,卻好似一盆涼水潑在他頭上。
當然,趙潤也沒有為難徐弱,他給出了兩個選擇:要麽,墨家稍微改變其學的核心思想,至降低一些對當權者的敵意,這樣,他就允許墨家躋於四個主修名額;要麽,墨家依舊保持現狀,但是,趙潤隻允許在八個輔修名額中,給予墨家一席之地。
不得不說,這讓魏墨钜子徐弱左右為難。
好在他也早有預料,知道他墨家兼那一套,並不會到各國君主的認可,但魏王趙潤如此直白地拒絕,還是讓他有點難。
在返回諸家學的聚集地後,魏墨钜子徐弱設法與他的知己、儒家子弟介子鴟取得了聯係,雙方相約傍晚在附近的樹林麵。
而在麵的時候,介子鴟將新結識的儒家同伴公羊郜也帶了過去。
得知公羊郜學的是儒家中頗為另類的「卜氏一脈」,而且其獨特的「大一統」思想,與他徐弱以及介子鴟二人不謀而合,因此,這三位同道很快就變得頗為默契。
在聊了一陣後,介子鴟這才詢問徐弱見他的原因。
說實話,在諸家子弟聚集的地方二人私會,風險很大,畢竟傳統儒家跟傳統墨家那可是死敵,若是被人瞧見介子鴟與公羊郜會見徐弱這位墨家钜子,介子鴟跟公羊郜二人,肯定會遭到其餘儒家門徒的指責。
麵對介子鴟的詢問,魏墨钜子徐弱先是表示了歉意,隨後這才道出了原因:“今日陛下召見我,要求我設法更改我墨家的學思想,否則,我墨家怕是無緣四個主修名額……”
聽聞此言,介子鴟與公羊郜對視一眼,毫也不覺驚訝。
要知道,在列四個主修名額的儒家、法家、兵家、墨家當中,其餘三家都是圍繞著王權來宣揚自己的思想,唯獨墨家跟王權以及特權階級對著幹,要是這樣都能得到魏王趙潤的認可,那才是令人匪夷所思。
想了想,介子鴟對徐弱說道:“钜子,今日之事,對我諸學派,誠乃千秋之利,賢兄且莫錯失良機啊。”
魏墨钜子徐弱點了點頭。
他豈會不知這次機會千載難逢?
可是,魏王趙潤要求他更改墨家的思想,這讓他有些猶豫。
見此,介子鴟勸說徐弱,既然法家能為了自己學派的生存與發展,默許以及忽視了「君主」這個超國法的存在,墨家為何要如此倔強呢?
沒有君主的支持,墨家如何能經久不衰?
徐弱還是有些猶豫,一來是心中有些抵,二來嘛,他隻是魏墨钜子,而不是墨家本派的魯墨。
鑒於這種況,介子鴟不適時宜地說道:“既然如此,钜子何不提出那個新的思想?”
“新的思想?”徐弱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公羊郜,心中若有所思。
所謂新的思想,即是徐弱當初與介子鴟商討之後,在「大一統」基礎上的「兼」、「非攻」——這樣一來,「非攻」的問題就被完的解決了,變了提倡和平、製止。
而這,有利於國家的穩定。
但是,兼依舊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問題。
“钜子,不可錯過千載難逢的良機啊!”介子鴟在旁勸道。
魏墨钜子徐弱考慮再三,最終咬了咬牙,決定接魏王趙潤的建議,稍微刪改他墨家的核心思想,淡化兼、非攻,或者,有所保留地推行兼非攻——隻是一樣這來,墨家的兼,就跟儒家的仁接近了,這讓徐弱十分難。
在告辭的最後,徐弱歎息道:“待此事傳遍天下,恐怕我魏墨要被墨家除名了……”
他這番話,確實有先見之明,待等幾個月後,待天下墨家子弟得知魏墨居然刪改了墨家的思想,頓時嘩然。
很快地,魏墨在墨家中的地位,就變得跟儒家學派中的「卜氏一脈」差不多,皆被視為‘另類’,但相應地,魏墨卻因此得到了魏王趙潤的支持,繼儒家、法家之後,為了魏國的又一顯學。
魏墨的妥協,使得魏王趙潤真正確認了「儒、法、墨、兵」這四個日後注定會為魏國四大顯學的主修名額。
待詔令頒布之後,儒家、法家、墨家(魏墨)、兵家子弟們,紛紛喜悅慶賀。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都被選主修名單,但是儒家與法家子弟的競爭,卻遠遠沒有結束,他們彼此,還在競爭第一顯學的位置。
至於其他學派,則開始爭奪八個輔修名額,雖然輔修明顯不如主修,但怎麽說也是興旺自己一派學的良機嘛。
萬人敬仰的蕭王故去,留下名滿京都的紈絝世子,人人咬牙切齒。卻在某一天世子變了,在平靜中奮發,在誤解中進取,在困苦中掙紮,直到一天,驀然回首,世子已經崛起了
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王康魂穿歷史古代,成為伯爵府上的敗家少爺。上輩子太窮,這輩子只想嬌妻美眷,醉生夢死,舒舒服服地做一個蒙混度日的敗家子。卻不曾想家族危機四伏,外界麻煩不斷……于是無奈的王康走上崛起之路,敗家敗出了家財萬貫,敗家敗出了帝國霸業…
穿越至昏君當道、奸臣橫行的古代,成為縣城首富之子。然而還來不及享受一天好日子,就被漂亮女山匪擄上賊窩,淪為階下囚。絕美又兇惡的女賊首,更是逼著葉賢以身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