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唐沮、範應二人臉上出幾分向往之。
不能否認,韓王然還真沒有誇口,漁栗酒還真是難得的酒中珍品,不是說它有多麽好喝,而是此酒確實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功效,因此,魏國的侍監也時常前往博浪沙港市采購此酒,為趙潤與後宮的諸妃預備著。
相比較上黨酒,漁栗酒的價格可不低,雖然唐沮、範應二人作為禮部員,還不至於買不起,但頓頓暢飲,確實是財力難以支持。
然而最終,唐沮、範應二人還是婉言回絕了韓王然的好意。
見他二人去心堅決,韓王然不有些納悶,好奇問道:“兩位尊使急著歸國,莫非還有要事?”
“要事倒沒有。”唐沮搖搖頭,解釋道:“隻是國朝廷最近規章較為嚴謹,我二人不敢因私廢公。”
在旁,範應笑笑說道:“我國陛下亦那般勤勉,我等臣子,又豈可懶懈怠?”
聽聞此言,韓王然心凝重地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既然兩位去意已定,寡人也就不做挽留了,這樣吧,今日寡人設宴為兩位送行,兩位喝了這頓酒再啟程可好?”
“算了算了。”
唐沮、範應連連擺手,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仿佛是在為他們昨日喝得酩酊大醉而後怕不已。
見此,韓王然也不勉強,遂點點頭允許唐沮、範應二人就此離開薊城、返回魏國。
看著唐沮、範應二人離去的背影,韓王然忍不住喃喃說道:“上行下效……”
在他看來,正因為魏王趙潤那般勤勉,因此魏國的臣子才會亦這般恪守本職,而如此一來,這個國家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盛。
這對於他韓國而言,實在不是什麽好消息。
坐了片刻後,韓王然忽然吩咐道:“馬括,人宣上將軍暴鳶,以及韓晁、趙卓三人進宮。”
“是!”
馬括抱拳而退。
大概半個時辰後,韓晁、趙卓二人便來到了薊宮。
在向韓王然行過禮後,韓晁問道:“不知大王召喚,所為何事?”
韓王然說道:“寡人還召見了暴鳶上將軍,待等上將軍到了,寡人再與你等細說。”
韓晁、趙卓二人點點頭。
又過了大概一炷香工夫,韓國上將軍暴鳶便來到了偏殿,向韓王然抱拳行禮。
在招呼暴鳶在殿一側的席位中坐下後,韓王然看了一眼殿暴鳶、馬括、韓晁、趙卓四人,將魏使唐沮、範應二人此來薊城的目的說了一遍——主要是說給暴鳶聽,免得這位上將軍雲裏霧裏。
“魏國有意在大梁籌辦諸國會盟一事?”
在聽到這件事後,暴鳶微微皺起了眉頭。
仿佛是猜到了暴鳶的心思,韓王然平靜地分析道:“上將軍不必多慮,此次魏國主持會盟,與我大韓無關,說到底,那趙潤隻不過是想炫耀武力,使中原諸國臣服於他,至在名義上臣服於他。”
頓了頓,他又說道:“這件事,寡人有意拜托上將軍。”
聽聞此言,暴鳶立刻抱拳領命:“是!……卻不知末將何日啟程?”
“倒也不急。”
韓王然擺擺手說道:“據那兩名魏使所言,會盟的日期定於來年開春之後,不過考慮到薊都前往大梁旅途不便,上將軍還是盡早。”
“是!”暴鳶點了點頭。
“此番前去魏國大梁,韓晁、趙卓兩位卿與將軍同行。”韓王然指了指韓晁、趙卓二人,隨即叮囑道:“此去大梁,寡人囑咐三件事。其一,嚐試與秦國的使者涉,盡可能說服對方,結束秦國與我大韓的戰爭,若是秦國索要好,你三人自行商議,但倘若秦人貪心不足,則作罷此事……雖然與秦的戰爭,拖累了我國的發展,但我大韓還不至於淪落到向邊陲夷國妥協的地步。”
韓晁與趙卓點點頭,將此事記在心中,畢竟上將軍暴鳶不懂涉,最終這件事還得落實到他們倆上。
“其二,設法打探魏國目前的現狀,以及日後幾年的作。”韓王然神一凜,沉聲說道:“雖然此次魏韓之爭,我大韓慘敗,但寡人並未氣餒。遙想當年,魏國敗於我國手中,失去上黨,三川亦被戎所竊取,但魏王趙偲知恥而後勇,勵圖治二十餘年,終於在趙潤這一輩,擊敗了我國。……既然魏國可以由弱變強,我大韓也可以!”
頓了頓,他又說道:“而想要擊敗魏國,謀詭計隻是旁門左道,其中關鍵,還是在於我大韓能否破而後立,在國力上追上魏國……魏國目前正在大力建設國,爾等此去魏國需要留意,若得知有什麽適用於我國的政令,記在心中,如此我國可效仿魏國,不至於被魏國遠遠甩在後頭。”
韓晁、趙卓二人點了點頭。
相比較與秦國使者涉,這件事才是重中之重。
“至於第三件事,即想辦法與魏國結盟……既然暫時無法戰勝這個龐然巨,那麽就設法為他的盟友,總而言之,隻要不牽扯我國,不妨暫時虛與委蛇,聽之、任之、從之,以待日後!”韓王然正囑咐道。
聽完這最後一段話,殿眾人心中皆有些不是滋味。
想當年,他韓國泱泱大國,西南打魏國、東南與齊國爭雄,儼然是中原首屈一指的強國。
可如今卻淪落到這種地步,隻能卑微地向魏國示好,換取寶貴的發展自的機會。
但再不甘心、再不是滋味,也沒有辦法,如今他韓國唯有韜養晦,收斂一切會引起魏國警惕的鋒芒,悶頭發展自,靜靜等候擊敗魏國的機會。
兩日後,韓國派上將軍暴鳶擔任使節,韓晁、趙卓二人擔任副使,踏上了前往魏國王都大梁的旅途。
而與此同時,齊、楚、衛、魯、秦、越等國,亦相繼收到了魏國的消息,且因為「會盟」之事,各有思量。
如果您覺得《大魏宮廷》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