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玄幻奇幻 將夜 第二卷凜冬之湖 第二十二章 上馬為賊(六)

《將夜》 第二卷凜冬之湖 第二十二章 上馬為賊(六)

凌晨的某一個時刻,并不是的時刻,跟隨糧隊十來天的馬賊,終于發了進攻,率先響起驚破黎明前黑暗的不是號角聲,而是尖銳凄厲的箭鳴。

數百枝羽箭畫著一道道弧線,自草甸上方拋而至,撕裂寒冷的空氣和營地里的殘存的睡意,呼嘯著扎了下來。

糧隊眾人雖說對襲擊早有心理和質上的準備,但依然陷了混,在箭雨中,人們驚恐地大聲呼喊,慌張地四躲藏,拼命向車隊周邊的廂板里鉆去。

鋒利而冰冷的箭簇,刺破結實的廂板,再也無法深,但還有些羽箭,則是輕而易舉地穿民夫和兵卒的軀干四肢,迸出一道道花,掀起一聲慘過一聲的痛嚎,轉瞬之間,便造了極大的殺傷。

低洼地最南的燕軍騎兵并沒有在營地之中,他們幾乎同時到了箭襲,只是由于寧缺昨夜的叮囑,他們的反應相對要更快一些,紛紛拿起簡易的圓盾擋在前,或是趴到了低地石塊的后方,張地看著頭頂的箭矢飛掠。

燕騎的馬匹在低洼地里嘶鳴跑,有好幾匹馬承不住軀上的箭傷,重重摔倒在地,寧缺命令所有燕騎不去理會已經變稀的箭雨,用最快速度收攏座騎。

“全上馬,準備沖刺!”

寧缺翻躍上大黑馬,抬頭向東北方那道隆起草甸邊緣。

他很馬賊的作戰方式,這些沒有后勤補給的流寇,沒有隨攜帶大量箭矢的習慣,即便是籌謀已久的這次追擊,馬賊依然沒有辦法單憑遠距離攻擊,便給糧隊帶來致命打擊,最終馬賊還是需要沖營。

東北方那道隆起草甸的邊緣像是陡然之間長出一片黑森林來,穿著皮甲裹著厚布的數百騎馬賊,沉默控韁出現在那,手中的彎刀在天邊第一抹晨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寒冷,冷到低洼地里所有人的呼吸都變得凝重了很多。

Advertisement

草甸緩坡上方,最前面一名蒙面馬賊緩緩舉起手中的刀,發出了進攻的命令。

寧缺注意到這名馬賊首領拿的不是彎刀,而是一把直刀。

數百騎馬賊順著那柄直刀所指的延長線,向草甸下方狂奔。最開始還有些雜緩慢的蹄聲,順著速度的提升,開始變得越來越集,越來越整齊,逾千只強健有力的馬蹄,重重踩踏在微的草甸表面,令整個大地開始震起來。

凌晨的荒原大地仿佛是一張沒有邊際的鼓,整齊的馬蹄聲就像是重重落在鼓面上的重槌,每一次落下,大地便會震一分,鼓聲若雷,蹄聲若雷。

剛剛經歷一場箭雨洗禮的營地,剛從混中平靜稍些,那些手持兵刃甚至是木守在車陣后方的軍卒和民夫們,著腳下傳來的大地震,聽著震耳烈的如雷蹄聲,看著從草甸上方像黑洪水般淹來的馬賊群,不由面

就在這時,十余名大河國墨池苑弟子握了腰畔的烏黑木柄,出細長的秀劍,站起來,大聲呼喊著旁的軍卒和民夫抬起手中的武,走到車廂板后。

這些墨池苑弟子只不過是些十幾歲的,今番領神殿詔令,奉師命前來荒原試煉,在此之前他們也未曾見過如此兇險腥的戰場,然而深大唐氣質影響的大河國人同樣堅忍而不知何為懼意。

看著越來越近的馬賊群,看著那些馬賊猙獰的面孔,看著馬賊手中揮舞的雪亮彎刀,聽著馬賊們囂張的唿哨,墨池苑弟子們年輕猶有稚氣的臉龐上竟是沒有一張,更沒有絕,因為平靜從容更顯堅毅絕然。

大河國們的平靜堅毅,染了營地里的燕軍士卒和民夫,他們下意識里舉起了手中陋的木矛,雖然握著矛的雙手還是不控制的抖,但至他們終于有勇氣直面慘淡的局面和那些兇殘的敵人了。

Advertisement

蹄聲越來越響,馬賊越來越近,黎明草甸坡間的煙塵越來越濃,空氣越來越寒冷,氣氛越來越張,營地里所有人眼眸里帶著恐慌,帶著僅存的那僥幸希,呼吸越來越急促,等待著馬賊沖到車陣前的那個時刻。

寧缺也在等,只不過他等的時間相對要短一些。

了一眼西北方草甸上出現的一百余騎馬賊,這些馬賊昨夜不知何時潛來,此時出現在草甸上方,卻沒有向燕騎發起沖鋒,很明顯意圖是想借勢著這批燕騎,以保證那邊近五百騎馬賊能夠集結全部力量,一次沖營功。

寧缺不會和這一百余騎馬賊纏斗,他轉頭看著北面草甸緩坡間的煙塵越來越大,看著那數百騎馬賊已經快要沖下緩坡,進低洼地帶,他把頭頂的笠帽向下,從背后出樸刀,示意跟著自己的二百名燕騎準備發起沖鋒。

“不要問怎麼沖,跟著我的馬沖。”

他看著旁那些面張之的燕騎,沒有做什麼戰前員,直接說了上面這句話,然后手腕一翻,挾樸刀直指右手方的草甸緩皮,雙重重一夾馬腹。

大黑馬低嘯兩聲,蹄足猛蹬,如一道離弦之箭般猛地奔了出去!

……

……

水般的五百騎馬賊,憑借著草甸緩坡帶來的地勢不停加速,在呼吸之間便已經沖下草甸,來到兩道草甸之間的低洼地帶。

這片低洼地帶覆著黑土礫,看上去頗為堅實,寬約數十丈,糧隊營地駐營在正中央的位置,以馬賊群現在的速度,從踏上低洼地到沖到營地前,本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更可怕的是,若是沒有絆馬索陷坑之類的東西減緩馬賊群的速度,數百騎馬賊完全可以憑借速度就輕而易舉地把糧隊營地給沖垮。

Advertisement

沒有絆馬索,也沒有陷坑,平坦堅實的低洼地面上沒有任何障礙,車隊后面的軍卒民夫,看著那些無比清楚的馬賊面孔,一片寒冷,握著長矛的手抖的比先前更加厲害,如果不是知道投降是死,向后潰逃也是死,只怕這時候只需要有人發一聲喊,所有人便會丟掉手中的兵向四周潰散。

敵我實力懸殊,糧隊營地于草甸下方,地利全失,又沒有任何準備,怎麼可能阻擋這些如狼似虎的馬賊?看上去,已經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挽救這支糧隊的命運,雖然南方不遠那兩百名燕軍騎兵已經開始策馬向這邊狂奔,但等他們趕過來時,馬賊群早已經沖進營地開始大肆屠殺。

更何況那兩百名燕軍騎兵竟是沒有選擇最近的直線來援,而是極為怪異地向東面的草甸緩坡上奔去,他們究竟想做什麼?騎兵上緩坡速度驟緩,而且極耗馬力,難道他們想為馬賊們羽箭的靶子,還是說……他們想逃跑?

想起昨夜寧缺堅持不設絆馬索和陷坑,此時又看到那兩百燕騎折向東面奔去,酌之華心中閃過一抹極不好的聯想,不愿意承認那名書院師兄竟是這樣的小人,然而除了貪生怕死,還有什麼能解釋他這些舉

沒有時間讓酌之華和大河國的傷悲憤,們只能用余暼一眼似乎越來越遠的那些燕騎和燕騎最前面那匹大黑馬,便必須把神收回到眼前。

眼前馬賊如黑云般涌來,千蹄掀起千黑礫塵。

……

……

一聲沉重悶響。

沖在最前面的一騎馬賊,忽然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重重摔倒在堅的黑礫地面上,濺起一道煙塵,戰馬哀嚎兩聲再也無法站起,前蹄竟似是折斷了。

Advertisement

接著一聲又一聲沉重悶響連綿響起,瘋狂沖鋒的馬賊群最前方的數十騎,竟像最前那騎馬賊一樣,極為凄慘地接連摔落在地,斜谷之間一片混

握著秀劍的酌之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眼中流出疑不解的神接著,眼眸里的疑不解轉化為狂喜——越來越多的馬賊摔落在看似堅的黑礫地上。

……

……

馬賊群自草甸緩坡狂沖而下,待沖至草甸間的低洼地時,速度已經被提至最高,若是正常況下的沖鋒,這種馬速毫無疑問是最完的,然而問題在于,這不是正常況下的沖鋒,因為這片低洼地并不是正常的地面。

荒冷原野間,兩道斜長草甸間夾著的低洼地并不多見,而這原本是一極古的河道,不知幾千幾萬年前便已干涸消失,只剩下河床的骸,隨著風沙的侵襲堆積,漸漸再也看不到河道的模樣,兩岸化作春日青冬日霜白的草甸,河床也已經變看似堅實的黑礫土地。

即便是這些橫行于荒原間的馬賊,也不知道這片低洼地是古河道,寧缺也不知道,但昨夜帶著糧隊來此,扎營之時,他就發現了這片低洼地的問題,薄薄的泥沙之下,全部都是依舊的圓形卵石。

古河道中間較深,千萬年來積著的泥土也最厚,再覆上植被青草的尸,馬行其間沒有太多問題,然而靠著古河岸,也就是如今兩道草甸的邊緣地帶,卻只覆著極淺的一層黑土石礫,若用力稍微大一些,甚至只需要風刮的大一些,就有可能到或者看到下面的圓形卵石,還有那些不規則的天然坑

這并不是陷井,不是昊天給這些馬賊布下的陷井,因為如果速度不是太快,即便是最沉重的南山馬,載著兩個人也不會陷進經年累積的泥礫之間,然而馬賊借草甸緩坡之勢沖下,速度提升的太快,馬蹄與地面之間相對的沖擊力量太大。

于是草甸緩坡下的低洼地邊緣,便為了昊天給馬賊布下的陷阱。

……

快速掠,幾乎要帶出殘影的馬蹄,重重踏到低洼地上,強勁有力的馬蹄深深陷進泥礫之間,起,卻是了開去,因為速度太快,戰馬自己本無法保持平衡,帶著上的馬賊重重摔倒。

有馬蹄踢飛黑礫,卻恰巧卡進地面下的圓石之間,如此高的速度之下,戰馬止不住下沖之勢,沉重的馬過去,喀喇一聲,馬蹄慘生生折斷,鍵和白的骨,看上去慘不忍睹。

沖在最前面的數十騎馬賊倒下,后面的馬賊大部隊已經察覺到了問題,然而還是因為那個該死的原因——速度太快——本無法拉韁停止沖鋒,一匹又一匹的馬就這樣沖進低洼地的邊緣地帶,然后不停重重墮地,不時發出沉重的悶響。

如果說先前從草甸緩坡上沖下來的數百騎馬賊,就像是黑水,那麼糧隊營地外圍這片看似平常無奇的黑礫地面,就像是西陵神國附屬宋國海岸邊著名的防浪堤,出現了無數形的圓形石柱,堅地把這些水盡數拍碎。

水一波一波地涌過來,再一波一波地碎泡沫,前浪先仆,后浪再繼,一浪高過一浪,一浪著一浪,一浪慘過一浪。

斜谷之間的畫面極為腥殘忍,

無數駿馬折顱歪倒在地面,無數馬賊被摔落,被沉重的馬斷了,他們驚恐瘋狂地推著馬,卻只是徒勞。幸運的馬匹和馬賊直接摔暈或是死去,不幸的馬和馬賊則在痛苦地嘶嚎,尤其是最后方的馬賊高速沖鋒卻又慘然墮落,竟是麻麻地在了一起,鮮像果漿般滲出來,涂抹在晨下的土地上。

……

……

馬賊的戰斗力比糧隊營地強大太多,雖然在先前的沖鋒中至有一百多騎馬賊傷亡慘重,但只要給他們時間重肅隊列,哪怕是棄馬步行沖鋒,也會給營地帶來極大的力和危險。

如果糧隊營地里現在的幾百人是能征善戰的唐軍銳士卒,哪怕是普通軍卒,此時拿著武沖出車陣,來一次近反擊,隨意一捅便能殺死一個馬賊,或許馬賊的第一波沖鋒可能會就此被打退。

可惜的是營地里絕大多數人都是民夫,在車陣木廂板大盾的保護下,他們或許有勇氣拿著木陋矛防守,卻沒有勇氣沖出營地去殺敵,更關鍵的是,后面三百余騎馬賊終究還是險之又險地避開了低洼地里的天然陷井,這時候正手執弓箭警惕地觀察著營地的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