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醉吟江山 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

《醉吟江山》 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

蘇宸中狀元后,迅速被傳開,金陵城許多人都知曉了。

“江左蘇郎,高中狀元!”

“江左第一才子,名不虛傳啊!”

“我押了三百貫錢,這下能大賺一筆了。”有人興

由于蘇宸的才名在外,所以不人押他中狀元。

但賭注這種事,不是所有人都會押一個人,像其它才子,如洪州解元盧敬,信州解元崔東升、太學的貢生陳君集等人,也有人下注。

“靠,我押是洪州解元盧敬,完了!”

“我得是金陵才子陳君集,全部虧掉了。”

這一幕,金陵城不同地方上演,幾家歡樂幾家愁。

最高興的莫過于蘇府了,張燈結彩,不朝廷權貴登門祝賀。

所有人都明白,這個蘇宸,即將為朝堂新貴,沒有中狀元之前,就已經炙手可熱了,救過皇后、皇子的命,才名有如此大。

如今為狀元,未來肯定前途無量。

除了宋黨的人沒有登門祝賀,只派人送來品外,孫黨和新黨的人都過來了。

韓熙載、徐鉉、鐘謨、高越、徐鍇、張易等人,聚集在蘇府,蘇宸親自下廚燒菜的待遇,而且上等的五糧拿出來,給這些當朝權貴用。

“哈哈,蘇府的五糧,可是佳釀啊,說是五十三度的濃香酒,比以前的清酒、黃酒的都香醇!”徐鉉拍手好。

韓熙載笑著捋須:“是啊,徐賢弟也好這口。”

徐鉉嘆笑:“雖不如韓兄懂酒、嗜酒,但這五糧,卻是極好,值得一品。”

“蘇宸,還等什麼,快讓下人上酒。”

幾個喊話蘇宸,后者也不得不吩咐下人,把這半年,釀制有限的高度數蒸餾五糧拿出來,款待幾位朝廷大佬。

Advertisement

沒辦法,他還得混仕途,這些朝中大臣最低也是三品下,在朝廷能量巨大,門生遍布金陵,絕對是孫黨的中堅力量。

“好嘞,這就上酒,幾位大人,今日蘇府五糧管夠!”蘇宸也是豁達之人,并不在乎存酒佳釀,他有錢購糧,又掌握技,可以不斷制作出來,只要這些大臣們愿意喝,他也愿意抱這些大

很快,佳釀被端上幾壇子,杯來酒往,眾人暢飲起來。

到了后面,一邊飲酒,一邊玩著酒令,甚至即興作詩,全都是文人士大夫聚會司空見慣的事。

蘇宸找機會熘走,他就不玩著酒令了,肯定不如這些老家伙,現場出丑,有損他上“江左第一才子”的名諱了。

他留下了潤州三才子譚明俊、朱堯、葉琛,陪同這些大人。

這三人都是在潤州時候,就跟蘇宸悉,經過蘇宸的訓練等,當初也在府試中考過,為了舉子。

春闈前來金陵城參加潤州考試,竟然都列了第三甲,雖然名次靠后,但三人也十分高興,今日也來到蘇府拜訪,激蘇宸的指導和教誨。

蘇宸趁機把三人介紹給韓熙載、徐鉉等朝廷重臣,隨便有人看中三人才華和品行,許一門婚事,或是收為弟子,都是他們的造化,有了靠山。

………

次日,蘇宸宮,與其它金榜題名的進士,一起面見南唐皇帝,李煜!

金鑾殿上,文武百站齊,宦讀了最后的恩科榜單。

狀元:蘇宸。

榜眼:陳君集

探花:崔東升

呼聲很高的洪州解元盧敬,在第二甲的第一位置,二甲有二十人。

第三甲有五十人,蘇宸聽到了譚明俊、朱堯、葉琛等悉的名字,

Advertisement

當然,最有榮的還是蘇宸,因為他的詩、詞、文章,都堪稱三絕,在南唐歷代科舉之中,從未出現過這等現象。

“蘇宸,從今日起,你便是今科狀元了,日后進朝堂,當發揮才學,為國為民,多做一些有貢獻之事。”李煜當著文武員的面,特意提了一句蘇宸,加強了重量。

“臣明白!”蘇宸謙虛澹定,恭敬回復。

“謝恩吧。”李煜沒有再多說什麼,有些話,需要在書房說,而不是在金鑾殿上。

“謝主隆恩!”狀元蘇宸領諸進士拜謝皇恩。

接下來,新科進士們,被賜游街。狀元、榜眼、探花以及二甲三甲的進士,都可以參與,按名次排列位置。

蘇宸理所當然排在第一位置,頭戴金花烏紗帽,穿大紅袍,手捧欽點圣詔,腳金鞍紅鬃馬,前呼后擁。

出了宮門后,旗鼓開路,可謂氣派非凡。

隊伍浩浩,經過了繁鬧的朱雀街道,兩旁的白姓,臨街酒樓上的賓客,都在看著新科進士隊伍。

“第一位的就是蘇宸啊,江左第一才子,長的玉樹臨風啊!”

“儀表堂堂,難怪能為狀元啊!”

“聽說了沒,蘇狀元在春闈中,寫了詩、詞、文三絕,都是可以流傳后世的佳作,可以說是歷代狀元中,文采最高的一位。”

“哪怕蘇以軒不中狀元,才華也無人能及,那些話本、小說、詩文集,早就傳遍九州諸國了,咱們江南的才子,誰能做到這一點?”

百姓議論紛紛,都是圍繞著蘇宸展開,頓時讓榜眼、探花、其它進士,都黯然失

毫無疑問,蘇宸才是最閃耀,如同明月高懸,其它繁星點綴一般。

Advertisement

蘇宸坐在馬背,到萬千目,還有那種慕眼神來自許多年輕子、閨秀等,他心也有一些激

想到了唐代詩人孟郊的那首詩《登科后》,心中默默念著: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如此場面,他平生還是第一次遇到,帶一金陵氣運加一般。

不過,能量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蘇宸接千上萬白姓的稱頌、戴,彷佛接了金陵之地文淵之氣,福至心靈,整個人更加通一般。

世事明皆學問,人練達即文章。

這一刻,蘇宸似乎變得更加了一些,沒有完全的驕傲自大,而是心中增添了責任,自己要保住這一方江南百姓,心存一浩然正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