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云鬢亂 第 26 節 枕紅纓

《云鬢亂》 第 26 節 枕紅纓

回到府里,我爹就將我關了起來,接著,他就連夜進了宮,直到深夜才回來。據府上的姨娘說,我爹回來的時候臉極差,簡直像個活夜叉。

第二日,我和沈渙之的婚訊,便傳遍了京城。陛下親自下旨,賜婚平郡主賀蘭嫣與羽林中郎將沈渙之,并準許平郡主,婚后繼續留居臨淮侯府。

旨意上雖然沒有明說,但既然我會繼續留居侯府,想必人人都能想明白,這實際是讓沈渙之贅。我被關在侯府,倒還覺得平靜,只是不知道沈渙之,要面臨什麼樣的流言蜚語,可會覺得為難,覺得后悔。

我將紅纓槍搬了出來,在院子里不不慢地了起來。府上的姨娘們倒是都坐不住了,這個去請繡娘,那個去找綢緞商,還當即就開始準備給我布置新房。

完槍,看著們忙活了一會兒,覺得有點無聊,就在紫藤花架下躺下,準備小睡一會兒。朦朧間,不知是哪位姨娘的聲音,忽然就輕飄飄地傳了我耳中:

「這位沈公子,從前找了那麼多人來府上說親,侯爺都沒點過頭,這次倒不知是用了什麼辦法,終于是要如愿以償啦。」

今日無風,天氣晴好,我懶散小睡間,心跳卻無端又了一拍。

7.

下朝回來,爹爹還是不肯見我,就自己一個人悶在屋里,想來還在生氣。但我的五個姨娘們卻不以為意,連個去敷衍我爹的都沒有,二姨娘親自下廚做了幾道我吃的菜,帶著其他四人,熱熱鬧鬧地到了我房里。

我的親生母親,是臨淮侯府的正室夫人,但生我的時候難產過世了。自我生下來,就是被府中的五個姨娘拉扯大的,我從小頑劣,不知道給們惹了多麻煩,但姨娘們依舊把我當作心肝寶貝,從來不曾讓我一點委屈。半年前,我出征的時候,五個姨娘哭了一夜,第二天,每個人的頭上都多了好大一把白發。

Advertisement

雖然們只是侯府的側室,雖然我與們并無緣,但我的五位姨娘,都是我的家人。我不想出嫁,執意招贅,也是不想我爹走了之后,留下們五個孤苦無依。

現在,我平安歸來,聲

名遠揚,又終于有了夫婿,五位姨娘不懂朝局之事,只知道該為我高興。我看著們五個不停地給我夾菜勸飯,每個人臉上都笑得合不攏,突然心里就舒暢了很多,二姨做的茯苓湯甚是味,我忍不住接連喝了兩大碗。

吃罷晚飯,五位姨娘也沒有散去,就圍著我東拉西扯,這個問我喜歡什麼樣式的嫁,那個問我要不要為了親擴一擴我的居所。我就笑著聽們替我心,過了一小會兒,四姨就看出來我好像有心事,便走到我邊坐下來,將我摟在懷里,輕聲問我:

「嫣兒,你今晚話這麼,可是心里惦記著什麼事?」

四姨這樣一問,所有姨娘都安靜了下來,一齊將我圍在中間,我趴在四姨的懷里,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紅著臉,開口問道: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偶然聽人說了一句,說沈渙之曾來侯府提過親,姨姨們可知道這回事?」

幾位姨娘聽了我的話,都抿笑了起來,我五姨邊笑邊對我說:

「小嫣兒,那沈公子,豈止是提過一回親,這些年,全京城的人,都被他一一煩請過,快把侯府的門檻都踏破了,就是不知道侯爺為什麼從不肯松口。」

五姨說完,三姨也笑著道:

「聽說這次與越國戰,那沈公子也跟著侯爺上了戰場,還立了不小的軍功呢,小嫣兒可在軍中見過他?可是比武招親之前,就相中了這位沈公子?」

Advertisement

我聽了兩位姨姨的話,只能訕訕地笑了笑,把頭低得更低了。原來,那麼多的人,都是沈渙之所托上門的。可他,為何會對我這樣執著?三姨說,沈渙之也去過南境,但又為什麼,我當真不記得曾在戰場上見過他?

幾位姨娘沒看出我的窘迫,還在催促著我,想問我是何時與沈渙之初見的,說到底,我也不知道我們二人是何時初遇的,直到比武招親之后,我才第一次將沈渙之這個名字,對應上了那張非常面的面孔。

好像,我邊的人,都非常悉沈渙之,唯有我一個人,覺他很陌生。

大姨娘看著我不說話,便向幾人使了個眼,幾個姨娘見狀,就都乖乖閉上了

大姨娘原是我親娘的陪嫁,早早就跟了我爹,待我,更是比其他姨娘都多上心一些。自從我娘不在了,除了要照料我,還要打理侯府上下,時至今日,誰不當是侯府的半個主人,可大姨娘,仍一如從前那樣安分守己,無論待人還是待事,都不無妥帖。

我很敬重這樣的大姨娘,有什麼心里話,從來都第一個跟說。今日,既然我的心事瞞不住姨姨,那我也沒打算裝模作樣地繼續瞞下去。

「姨姨,若嫣兒說,比武招親之前,對沈渙之從來沒什麼印象,姨姨可覺得嫣兒太辜負沈渙之了?」

我的五位姨娘聽了我的話,面面相覷,互看了幾眼,終于我二姨娘好像忍不住了,抬頭拍了桌子一把,怒喝道:

「我就說侯爺總把事做絕了,這下好了,嫣兒連沈公子這個人都不認識,那豈不還是盲婚啞嫁!可憐沈公子這一片癡心,都只拿來我們幾個黃臉婆了。」

Advertisement

我聽了二姨的話,忍不住把腦袋低得更低了,大姨娘瞪了二姨一眼,接著就我的腦袋,聲對我說道:

「嫣兒,沒事的,以姨姨對沈公子的了解,他不會放在心上的。只要能和你結為連理,他就會很開心很滿足的。」

我抬起頭,有點忐忑地問道:

「姨姨,當真嗎?」

大姨娘聽了我的話,眼角都笑出了淡淡的紋路。

「當真,只要嫣兒愿意,沈公子別無所求,姨姨可曾騙過你?」

8.

當晚,幾位姨娘看我滿腹心事,都不愿回房,只要留在我旁陪我,可惜我的床上實在不下六個人,無奈,只有大姨娘留下來,其他四位姨娘,還是不舍地回去了。

夜,我窩在大姨娘的懷里,輕聲問,沈渙之,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大姨娘一邊拍著我的后背,一邊輕聲細語地跟我談起了沈渙之。

據我姨娘說,沈家是文,在京中一向以清流自詡,沈渙之的曾祖父,甚至至一朝宰輔,但到了沈渙之父親這一代,便因為子孫不肖而漸漸沒落了。他父親不,家中全靠嫡母的嫁妝維持,沈渙之是沈家的庶長子,他親生母親去得又早,小時候被嫡母視作眼中釘,吃了不苦頭。

沈渙之六歲那年,偶然被人帶去了臨淮侯府的演武場,在演武場上一個人比劃了幾下,恰好就被我阿哥看到了。我阿哥覺得他是塊練武的材料,就把他收為了小徒弟。沈家一開始不愿意讓長子棄文習武,阿哥還親自上門,說服了沈渙之的父親。

后來,沈渙之就一直阿哥教導,進益飛速,連我爹都對他刮目相看,沈渙之十歲那年,我阿哥出征,他一直想跟去,但被我阿哥呵斥了一頓,最終沒能隨行。

Advertisement

我聽到這里,心里不由得又跳了一下,原來當年,和我一般穿,日日盼著我阿哥歸來的,真的

不止我一人。

那,得知我阿哥回不來的時候,沈渙之怎麼樣了?

阿哥走后,我至還有爹爹呵護,但聽姨姨的話,這個沈渙之,卻是除了我阿哥,誰無法依靠了。

大姨娘點點頭,默默地嘆了口氣,對我說,沈家聽說阿哥不在了,就來人強行將沈渙之帶回了沈家,連喪禮都不許他出席。我爹爹當時心灰意冷,便也沒有阻止沈家將他帶走。

可誰知,這個沈渙之,竟是個倔脾氣,他是連夜從沈家逃了出來,只在侯府門前跪了一夜,說是給我阿哥跪靈。

第二天天一亮,他就一瘸一拐,撐著又小又單薄的子,去了兵部報名從軍。我爹聽說此事后,長嘆了一口氣,親自去兵部將他要來,編了臨淮營,更將他時時帶在旁。從此以后,沈渙之便久駐軍中,就算過年過節,都很回沈家臉,幾乎已經與本家一刀兩斷。

這些年,他在軍中表現得很好,屢提拔,人人都說,他很有我阿哥當年的風骨,就是手稍稍遜,不及阿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威。

姨姨還說,從我十四歲那年開始,他就不停地煩請人來府上向我提親,并且從第一次提親開始,他就說自己甘愿贅臨淮侯府。

我問姨姨,這樣說來,沈渙之也是個重重義的好男兒,既然如此,那我爹又為何不肯松口,答應這樁好婚事呢?

姨姨聽了我的話,暗暗笑了幾聲,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姨姨的笑聲,聽起來有些哽咽,將我摟了摟,輕聲對我說:

「渙之是個苦命的孩子,他如今的一切,都是自己一拳一腳打來的,用用淚換來的。你爹也是憐惜他,不愿意他這樣的好人材,因為贅婿的份被埋沒,被人瞧不起。」

說著,姨姨的頭梗了梗,強行抖,繼續說道:

「侯爺常說,臨淮侯府已經是強弩之末,嫣兒,你是侯府最后的孩子了。你孝順你爹,也孝順我們這些老太婆,所以一心要招贅婿府。可是嫣兒,你爹也是疼你你的,你不忍心我們孤單終老,而我們,又何嘗忍心拖累你的終呢?我們的嫣兒,是大周朝的巾幗英雄,什麼樣的好男兒配不上,若為了我們這群老骨頭,委屈嫁個草莽匹夫,姨娘真的,連合了眼都不得安生啊。」

有幾滴溫熱的水,從姨姨的臉上下,落在了我的臉上,淚水漸漸變涼,又順著我的臉頰落。大姨娘吸了吸鼻子,勉強破涕為笑,帶著一點點開心,繼續說道:

「姨娘剛聽到你瞞著你爹比武招親的時候,人都快暈過去了,但是又聽說,贏了你的人是沈渙之,就一下子覺得天都亮堂了。幸好是沈渙之,雖然費了一番波折,但幸好,最后還是沈渙之。」

我聽了姨姨的話,心里的覺很復雜,不知道是欣喜,還是茫然。

幸好,是沈渙之嗎?

9.

我整晚都在回想著姨娘的話,一宿沒睡安穩,第二天天一亮,我就起床,跟我大姨娘說,我想去見沈渙之一面。大姨娘忙讓我快去,還說會幫我搪塞我爹,讓我別擔心。

我換上一石榴紅的衫,上我的小紅馬,匆匆飛奔出了家門,直往羽林營而去。羽林營的人看到我,都笑得有些刻意,他們說,沈渙之在臨淮營的演武場,我只得調轉馬頭,轉而直奔演武場。

一來一去,花了些時間不說,我的肚子都跑了,偏偏演武場附近荒僻,連個賣吃食的攤子都沒有。我恰好想起,附近有,常有士兵將吃食藏在里面,便暗地準備去順一兩塊點心果腹。

,還是我初來演武場時偶然發現的,這些只專心舞刀弄槍的傻瓜蛋子,一藏就是十多年,到現在都沒想過要換個地方。

可能是我心里太得意了,不料,今日就正好撲了個空,那個樹里干干凈凈的,連個渣子都不剩。我有點喪氣,忍不住撅起了,抬手捶了捶那棵樹。

剛捶完,我便聽到后傳來了輕輕的笑聲,轉頭,便看到了沈渙之,他又是一,斜倚在一棵樹前,笑著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