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書 輪回世界從拜師九叔開始 第820章 越權失職

《輪回世界從拜師九叔開始》 第820章 越權失職

群臣都是一副帶著喜意的模樣,太師聞仲等候片刻,見到紂王始終不肯開口應聲,漸漸心里也有些奇怪。

“大王,老臣所說,大王以為如何?”

蘇澤微微搖頭:“不太好。”

聞仲訝然,武王黃飛虎、首相商容、亞相比干、微子啟、箕子等人也都訝然。

聞太師忠心耿耿,這是不必質疑的,能力和神通也是無可置疑。

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說白了不過是一部分鬼方殘余勢力,聞太師前去擊敗并不難,隨后督軍民,只要消耗幾年時間,就能平平穩穩將北地疆土拓展一大塊。

這種好事,大王為什麼認為不好?

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請大王明示,老臣不解,這北海袁福通為何不能征伐后開疆辟土。”

聞仲太師說道。

蘇澤緩緩說道:“因為現在不是太師外出征戰的時候,災禍即將到來,商湯必須想辦法度過去才行。”

聞仲連忙詢問:“大王,災禍從何而來?”

首相商容更是跪倒在地:“大王請示下,可是我等政務置不妥,引發什麼大禍?若真如此,全是臣等之過,請大王置!”

“不,只不過是寡人稍稍窺見天機而已。”

蘇澤說道:“有人了商湯氣數,令我商湯接下來要與諸侯連年征戰,待到氣數耗盡,商湯就要完了。”

這……

這都是什麼?

首相商容、亞相比干都是士大夫,雖然對天命氣數都聽說過,但是都從未當真過。武王黃飛虎也是一樣。

此刻聽到自家大王鄭重說出什麼“氣數”之類的話,他們都覺有點不安——大王該不會因為某些占卜之言,就要耽誤國家大事吧?

唯獨煉氣士出的太師聞仲臉一變,躬問道:“大王,此言從何說起?是誰妄言我商湯氣數?”

Advertisement

蘇澤微微皺眉,目與聞仲錯。

其他人都不知道,唯獨聞仲收到蘇澤的心念傳遞。

媧娘娘說,商湯還有二十八年國運,當亡在我手中。”

聞仲大吃一驚:先驚訝大王竟然悄然煉氣功,掌握這種心念相連的法,又驚訝大王所說,居然是媧娘娘親口告訴商湯國運!

若是此言無假,那麼當真是有大禍降臨。

此刻龍德殿上君臣相得,來日不知道要變什麼景象……商湯這時候四夷賓服,天下繁盛,并沒有任何亡國之兆,到底是什麼緣故導致亡國?

當真是奇怪了!

聞仲問過話,得到蘇澤回答后,便皺著眉苦苦思索,沒有再出聲。

首相商容輕聲問道:“大王,聞太師所問……”

蘇澤微微搖頭,聞太師也擺了擺手,示意商容不要多問。

見到紂王和太師兩人打起來啞迷,商容、比干、黃飛虎等人面面相覷,一時間也不好說話。

沉思良久后,聞仲說道:“大王,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還是要盡快平定才行。”

“國家有若不平定,定然人心思,難以收拾;再者袁福通等鬼方騎兵縱橫劫掠,若是放任一年不管,我商湯便一年損失民、人口和財巨大,若是放任十年不管,袁福通便會勢力增長十倍、二十倍,北地二百諸侯和北伯侯便會被袁福通吞吃。”

“到時候袁福通帶領騎兵直奔朝歌,我朝氣運氣數之事,說不定便要應在這袁福通上!”

蘇澤聽了這話,倒也覺有些道理。

放任一個游牧民族劫掠十年,敵我強弱之勢就會發生本的改變,到時候袁福通變什麼樣子就很難說了。

而且這種劫掠會給民眾帶來極大傷害,也會損害商湯民,勢必不能繼續放縱。

Advertisement

“太師所言有禮。”

蘇澤說道:“這樣吧,令北伯侯崇侯虎、西伯侯姬昌出兵討伐袁福通,朝廷派運糧運送糧草,并且派遣一些神通厲害的能人異士參戰,盡快討平袁福通。”

聞仲聽了這話,也知道開疆拓土這件事徹底沒指了,難免有些失

首相商容卻是上前稟報:“大王。崇侯虎雖鎮北地,恩信尚未孚于人,恐此行未能朝廷威德;不如西伯姬昌,仁義素聞,陛下若假西伯侯以節鉞,統令兩軍,可擒袁福通以正其罪,且不傷民勞眾。”

蘇澤笑道:“首相,崇侯虎如何殘暴,寡人知道;西伯侯如何被人稱道,寡人也知道。”

“兩人一個北伯侯,一個西伯侯,地位等同。管理屬下之地如何,本不該是你等商討之事;以朝廷來看,誰立功多便賞誰,誰聽話便賞誰,這是下之策。”

“寡人聽群臣之言可以治天下,群臣卻不可聽外臣之言以此來治理諸侯,首相可明白嗎?”

首相商容聞言心中一驚,低頭俯首:“臣知罪,請大王懲。”

亞相比干言又止,太師聞仲卻是皺眉看向商容、比干、微子啟、箕子等人——大王不開口,倒是沒發現,他們的心態問題!

群臣本該是忠心大王的臣下,大王對諸侯如何下令,苛刻還是恩賞,這本該是君臣一心,對付諸侯的。

商容、比干等人卻是評判四鎮諸侯道德高低,以為西伯侯德高,可以委托重任,北伯侯失德,須得西伯侯統領。

這是什麼行為?越權失職!

評判四鎮諸侯,如何任用或限制,是大王的專權;以品德高低、個人喜好來決定大權授給誰,那更不是合格的臣子,完完全全的失職。

Advertisement

之前怎麼沒發現,這些人有點問題?

聞仲有點想不明白。

其實有問題的不僅僅是他們,更是《封神演義》整本書,更是包括作者許仲琳——許仲琳生活在黨爭最激烈的明朝后期,是一名南方讀書人,生活在東林黨的大本營,耳熏目染都是用道德問題將政敵痛罵搞臭的手段,所以搞出來這本《封神演義》實在是帶著東林黨“道德君子”的風格。

對于同道之人,鼓吹出來的“品德”就是能力;對紂王移花接木,將歷代昏君殘暴之事都給安排上,造謠也是有理。

偏偏許仲琳自己抄襲《西游記》某些詩詞,自己文筆相當一般,品德也不見怎麼好。

嚴以律人、寬以律己,真是完的東林黨麾下讀書人一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