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懸疑推理 一品仵作 第二十三章 天下共睹

《一品仵作》 第二十三章 天下共睹

這年是嘉康初年,皇帝親政的頭一年,按祖製理應大慶,皇帝卻以哀悼陣亡將士為由免了大慶之禮,如此一來,都城更沒了年節的氣氛,百姓不敢張燈結彩,坊市不敢大開廟會,連花街柳巷裡都冷清得很,唯一一敢高聲喧嘩的地方便是臨江茶樓。

時局迫,許多學子沒有回鄉,他們一麵為肅清朝堂好,一麵擔憂淮州和嶺南的叛,擔憂淮州的災陷叛黨手中的駕安危。

然而叛的訊息就跟斷了似的,再未傳都城。

直到小年這天,清晨時分,城門剛開,一匹戰馬馳了都城,馬背上的小將高舉捷報,一路高喝:“淮州捷報——十二月初二,皇後平淮州之叛,除不法漕商,淮州大安!”

臨江茶樓剛開市,掌櫃的拆下一扇門板,還沒收好,聽見捷報,咣的一聲仰倒,被門板砸了個結結實實。

有幾個學子衫還沒穿好就從客棧裡奔了出來,逢人便問:“剛剛捷報說什麼?”

但凡能沿街喝報的捷報皆是已經奏過朝中的,得了聖旨恩準纔敢佈告於民,按規矩即刻便會有詔書張於四門,於是被捷報聲驚醒的百姓無不湧向城門。

這是兵諫之後汴都城裡最熱鬧的一天,自這天起,茶樓、酒肆裡的人日漸多了起來,有些人從淮州回來,帶了不訊息。

聽說早先替駕南巡的是何家之

聽說英睿皇後早在初二那天就平了淮州之叛,卻一直著訊息,莫說朝中不知,就連淮百姓和州衙外的叛黨都不知

聽說叛黨大肆降商戶,好些不法商戶以錢糧助叛黨招兵買馬,所幸叛黨因怕激起民變而未賑災糧,故而未曾傷及三萬災民。

聽說前些日子關州軍近淮州,淮城戒嚴,城中人心惶惶,皆以為要起戰事,卻不料中旬過後,本該已經落叛黨手中的淮州軍卻忽然圍城平叛,將城中的叛黨和不法漕商一網打盡之後,州衙大開,刺史和別駕等州臣都好好的。刺史府張了告示,百姓這才知道皇後孃娘初二那天就親手平了叛,因要引出不法漕商和朝中佞,便下了懿旨,封了州衙,假作被俘,瞞了天下半個月之久!

Advertisement

原來,淮州之險早就化了!

原來,出淮州叛黨、肅清朝堂是帝後聯手為之!

原來,這纔是駕南巡的真意!

滿城學子無不震驚!

當今聖上,也就是那曾經在臨江茶樓裡與學子們論政的白卿,其風采學子們已然瞻仰過了,可英睿皇後,這名揚天下已久的子,卻無人得見真容。

眼看著就要大年三十了,汴都城中一掃冷清,沿街的茶樓酒肆開始張燈結彩,百姓也出門上了大紅對子,學子們日日聚在茶樓裡,等著恭迎駕回宮,好一睹皇後的風采。

可百姓穿,一直盼到了大年三十這天都沒能等來駕,隻在這天一早等來了又一道捷報。

那馬背上的小將穿的是嶺南驛的軍袍,高舉捷報,聲音高,“嶺南捷報——十二月十八午時,皇後俘嶺南王於仙人峽,傍晚斬嶺南王於南霞縣城樓之上!仙人峽大捷,南霞縣已下!”

咣!

“我的……親娘啊!”掌櫃又被門板給砸了。

學子們又著急忙慌地奔出客棧,逢人就問:“哪兒大捷了?”

人群又開始湧向四門,汴都城裡一大早就炸了鍋!

原以為皇後平了淮州之叛就會回來,可竟冒大險去了嶺南,還斬了嶺南王!

那可是嶺南王,割據一方二十年的嶺南王啊!

沒人知道皇後究竟是何方神聖,竟能別人所不能之事,隻是有細心的學子拉著手指頭算了算日子,以淮州到嶺南之間的路程來算,十八日仙人峽大捷,皇後離開淮州的時間一定在中旬之前,那時候淮城還被叛黨把持著,皇後竟然就敢前往嶺南,這是何等的膽魄!

有學子琢磨了過來,皇後前往嶺南並不隻是膽量過人,而是有謀嶺南之意,就不得不及早!皇後下懿旨封鎖叛的訊息,隻怕不僅僅是為了瞞住朝中,還為了瞞住嶺南,必是讓嶺南王以為已被擒,以自己為餌將嶺南王仙人峽,而後出其不意將其擒殺的!

Advertisement

嶺南地勢險惡,易守難攻,朝廷想平嶺南,原本有場仗要打,可皇後竟能借淮州叛覓得良機,當機立斷,親涉險,為朝廷除了一個大患!

此等智勇膽魄,真乃須眉不及,無愧於英睿之號!

其實,這道捷報早在幾日前就傳到了朝中,在百姓還在為皇後的一番功績而贊嘆絕之時,前線報至朝中的軍報更為詳盡。由於聖旨下得早,皇後斬了嶺南王當天,淮州軍就奉旨趕到了南霞縣城下。鎮守南霞縣的嶺南軍因親眼目睹嶺南王被斬及諸將被擒,群龍無首,軍心大潰,當晚就卸甲繳兵,降了朝廷。而後,皇後手提嶺南王的人頭,率淮州大軍三日之連下三城!

捷報頻傳,百已不知驚喜為何,隻覺得如若國丈尚在人世,隻怕天下間無人不想登門問上一句,他究竟是怎麼養大皇後的。

前線戰事正,縱然有捷報來朝,皇帝仍未大宴群臣,百看得出,聖上沒大有過年的興致,大抵是因為皇後不在宮中之故。好在朝堂肅清之後,言皆非迂腐之輩,沒以諸如祖製、天家威嚴之類的理由奏請大慶,天子以淮州大災、嶺南正興戰事為由下旨宴慶從簡,言也就由著他了。

宮裡宴慶從簡,百府上自不敢鋪張,加之兵諫剛過,朝堂剛剛肅清,那些被查抄的府邸門上封條還新,百心有餘悸,誰也不敢忘形,故而這年除夕,宮裡和朝臣府上都過得有些冷清,倒是民間張燈結彩,耍獅舞龍,炮仗聲一夜未絕。

過了除夕便是嘉康二年,正月裡祭天祭祖,百跟隨皇帝為皇後、前線將士及淮州災民祈福,一連三日,儀式之隆重,遠勝除夕宴慶。

當今聖上勤政,除去休沐,每日必朝。民間還在津津樂道皇後的事跡時,朝中已開始商討社稷要事。

Advertisement

此番肅清朝堂,朝中所去之臣將近半數,按說職缺都該補上,聖意卻是寧缺毋濫,寧可朝廷裡一些大員,不可地方上缺一個能吏。眼下正值用人之際,安定地方乃重中之重,故而聖意是不急著調能吏朝,待觀其治理民生之效,再行調任不遲。

要解決朝廷用人之需,取仕改革勢在必行。韓尚書等人久經思慮,上書奏請以分科取士之法選拔人才,所謂分科,即經史論策,農工水利,醫算刑律等諸要,取之所長,人盡其用。此前因有阻力,每逢朝議,總有一幫老臣對新策大加貶斥,吵到最後,每每了新老之爭,而新策反倒沒能好好的議過一回。

年前肅清朝堂之後,皇帝沒提過新策,年後朝會一開,議的第一件事就是新策。

今時今日,朝中文武皆是浪裡淘金留下來的,多能猜得出聖意。聖上求才若,年前不提新策,大抵是希新年新氣象,正月裡開個好頭兒,因此盡管士族文武有些心慌,但誰也不敢無端貶斥,說來也有幾分諷刺,如今朝中大員僅餘半數,反倒能好好的議事了。

寒門學子眾多,分科取士的確是個好辦法,可農工水利、刑律諸要需要經驗,這經驗無一不是為之後經過多年治理民生、審訟斷獄積累而的,那些學子年紀輕輕,又無為的經驗,考農工水利、刑律諸要,他們能答到點子上嗎?經史策論倒是可考,可又怎能保證取錄之人有真才實學,而非迂腐之輩,亦或空談之士呢?

行了三日朝議,韓其初等人就新策的實施細法進行了詳述,但仍不能打消黃淵等人的顧慮,群臣隻好恭請聖裁。

聖上這幾日似乎心好了些,但又似乎還那樣兒,話音懶洋洋的,犯著春困似的,“卿等之慮有些道理,不知卿們可還記得臨江茶樓裡的那些學子?”

Advertisement

“回陛下,臣等記得。”群臣垂首斂神,甚是恭謹,誰也不敢真認為皇帝正犯困。

“朕去年曾微服去過幾回茶樓,跟那些學子論過時政,裡頭有幾個人有那麼兩把刷子。朕聽說他們年前擔心淮州和嶺南之,皆未返鄉過年,有的人盤纏用盡了,這幾日借宿到廟裡去了。單憑這份兒憂國憂民的赤子忠心,朕就打算給他們個機會。分科取士之策可不可行,不妨一試,就在汴都城裡試!考時政,朕親自出題,就以淮州大災、建村之困為題,考賑災之策!”

“……啊?”群臣懵了。

賑災之策不是已經有了嗎?論賑災新策,隻怕天底下難有一策能與皇後的賑貸之策相提並論吧?

步惜歡笑道:“那賑貸之策除了卿等,就隻有淮州吏知曉,朕已傳旨淮州,命劉振等人嚴守此策,卿們也暫且嚴守,不得使此策傳市井。朕倒要看看,那些日裡高談政事的學子中有幾分真才實學,能為朕一解淮州災患!”

“……”群臣更懵了。

好半天纔有人回過神來,總算明白了為何小年那天的捷報中隻字未提賑災之策。當時,百猜測聖意,以為賑貸新策試行之前尚需詳加調研淮田,細算貸率,在朝廷定出切實可行的細則之前,聖上不希民間過多的議論,故而未提。哪裡有人想到,聖上是存了試行取仕新策、考校寒門學子的心思?

那些學子憂國憂民,自負才學,聽說其中有幾人傲氣得很,聖上以淮州大災為題,怕是要挫挫那些學子的銳氣。不然的話,聖上剛剛還說其中幾人有兩把刷子,可見那幾人確有真才實學,那朝中用人的地方多了,為何不考別的,偏考賑災?賑災已有萬全之策,何需再求新策?除非聖上想藉此題敲打敲打那些學子。

寒門學子以往求仕無路,一旦為,必定急著大展才學、報效社稷。這雖是好事,可高談闊論與治理民生之間尚有好長的一段路,倘若自負才學,過於心急,盲目施政,必會鬧出子來。

聖上以賑災為題,必以賑貸之策解之,藉以學子們的策論一頭,以示棒喝。此舉可謂用心良苦,不僅恩威並施,而且思慮深遠。

從聖上不知何時傳旨淮州和小年那天的捷報之事上可以猜測出,這事兒老早就在聖上心裡了,隻不過今日才提出來罷了。

一道考題,既能一試取仕新策,又能恩威並施,防患於未然,群臣算是不服都不行。都說人有七竅玲瓏心,當今聖上的心也不知生了多個竅。

“陛下聖明,臣等領旨!”百皆無異議。

“那就上元節後吧!”步惜歡定了個日子,“卿等擬詔,於上元節昭告都城,不拘士族寒門,想一試科考的皆可到國子監中報名,二月初三於翰林院中大考。”

二月初三春日宴,金殿之上,群臣之中,除了韓其初,無人知道這天的意義。當年在盛京,陛下曾微服至都督府中,化名白卿與崔遠等學子論政三日,定了遠走江南、聲討元黨、謀取江南學子之心、替君洗刷汙名之策。崔遠等人從此改名換姓,在江南歷經百險錘煉,而今皆已在為地方,從縣縣吏做起,磨練施政之能。聖上將試考定於二月初三,興許是希臨江茶樓裡的那些學子也能早日為國之棟梁吧?

這天,百領了旨,早朝就退了。

上元節一晃就到了,當四門、州衙和國子監門口都上了詔書時,寒門學子們幾乎不敢相信會有這等幸事!聖上不拘門第,親選人才,這等幸事說百年難遇都不誇張!早在得知白卿就是當今聖上之後,學子們就料到會有這一日,但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