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旭這刀工,真是出類拔萃。”
邱耀祖拿著林旭改刀的魚看了看,忍不住誇了一句。
這輩子見過太多驚才絕豔的年輕人了,但絕大多數人有了名氣後,就變得飄飄然,非但做菜不用心,基本功更是拋到九霄雲外。
而林旭,雖然有名氣有實力,但看他的刀工就能知道,平時沒練,否則刀鋒切的深淺程度不會如此一致,在魚上打出來的花刀也不會這麼勻稱漂亮。
烹飪是一門吃天賦的行當,但除了天賦,努力也一樣重要,沒有付出一定的汗水,就算有天賦,也會白白浪費。
林旭笑著說道:
“我平時也沒啥好,就喜歡做菜,每次紮上圍,站在竈臺前,就覺得好踏實,好舒坦……”
這倒不是林旭裝,他是真喜歡烹飪。
從畢業到現在,烹飪讓他有了工作,有了房子,有了老婆,有了師門,同時還收穫了一大票和顧客。
邱耀祖一聽,臉上堆滿了笑意:
“好孩子,等練好了記得給我看看,我是真怕這手功夫失傳了。”
而且是完無缺的技。
林旭當然不能拒絕啊。
炒好往鍋裡澆半勺熱油,激發出香味。
林旭覺得照這個速度下去,哪天出現古法衛生紙或者古法紙尿的割韭菜產品,也不稀奇。
隔著兩道阻隔還能將最裡面的萵筍球雕刻得有模有樣,這樣的刀工,讓林旭見識到了淮揚菜師傅的牛之。
跟老師傅學做菜,果然能學到手藝。
腦海中也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宿主接退休名廚的指點,領悟到烹飪的真諦,獲得完級魚類烹飪技法——翠珠菜式技法,用此技法可以做出所有翠珠類菜品,恭喜宿主。”
這太夠意思了。
“翠珠魚花分爲三層,這一塊完整的魚是最下面一層,炸的時候需要首尾相連,炸一個圓環形。”
放的時候還嘟囔道:
“不管醃什麼,都最好放到冰箱裡,這樣更味,口也好。”
不遠的莊一舟他們原本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的刀工已經非常出彩了,但此時,卻有種被人一掌打醒的覺。
林旭看到這一步,有些好奇的問道:
“蔥姜鹽水就可以?這會不會太簡單了?”
此時的魚看起來有些水潤的覺,在低溫的作用下,那些蔥姜水基本上已經被魚吸收。
造型固定好,便小心放進了油鍋中。
邱耀祖說道:
“裝飾的時候,下面的底託塞進魚裡,繡球在外面,看起來漂亮,也能討個彩頭。”
技有窮盡,但想象力卻是沒有邊界的。
看上去就像是繡球的底託一樣。
接著再擺上魚頭魚尾,讓魚呈現出仰躺狀態,這種造型,讓中間的魚花看起來像是在魚的懷抱中一樣。
有了技法加持,他原本想將圓球雕刻鈴鐺的,但覺得這麼做不地道,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天賦高還努力,而且沒有幹一行厭一行的缺點,任誰見了這樣的年輕人,都會主收爲徒弟的。
用油脂降溫,可以有效防止萵筍變爛,同時也能讓澤更漂亮。
掛好再抖幾下,將多餘的乾抖下來,防止炸的時候在鍋裡糊掉,影響最終的味道和賣相。
趁著醃魚的功夫,邱耀祖將準備好的萵筍拿過來,笑著說道:
這一刻,林旭有種醍醐灌頂的覺,覺抓到了烹飪的真諦。
這要再把中間的圓球雕鈴鐺……您非著網友們跪下來看視頻是吧?
邱耀祖展示完手藝,將萵筍的另一頭雕刻了小一些的正方。
然後用手塗抹均勻,把蛋清塗滿魚頭、魚尾以及魚花刀的隙中,讓魚上掛滿黏手的蛋清。
鍋裡的油倒出來,利用底油,先把蔥姜炸一下,再放番茄醬、白糖、白醋以及半小勺食鹽進行炒制。
生萵筍有異味,用熱水焯燙一遍,不僅能去除異味,同時油脂也能讓萵筍變得更加翠綠,更符合菜名中的“翠珠”二字。
炸好的魚花原本就很漂亮,再澆上紅潤的糖醋,澤、香味全都有了,看得大家不僅饞,而且還被這絕妙的創意給驚呆了。
“肯定是邱伯您做的好吃,這本不用嘗。”
他快速用積分兌換了鏤空雕刻技法,切了一截萵筍,同樣雕刻出了一個繡球出來。
“真不錯,比我當年比賽時做出來的還漂亮呢,當時第一次參加那麼重大的場合,多還是有些張的。”
林旭:“……”
經過炸制,這些魚變得蓬鬆起來,每一魚都直直的向外面,看起來就特別脆,讓人忍不住就想咬一口。
林旭照著他的樣子把萵筍球準備妥當,接著準備了一小碗幹澱放進盆裡,裡面又加了一把起用的低筋麪。
那些天天把古法兩個字掛在邊的人,確實該罵。
就這手雕刻功夫,網上教做菜的人,不管網紅還是廚師,99%的人是做不到的。
邱耀祖笑了笑:
但相比較松鼠鱖魚,造型上變得更加觀多變。
正在拍攝視頻的沈佳悅當即張大了。
全部炸制一遍,把魚炸,然後盛出來。
林旭說道:
聽了這話立馬笑嘻嘻的說道:
這魚花簡直饞死個人。
鍋裡的花生油劇烈沸騰著,魚很快定型,變了一個標準的圓環狀。
邱耀祖慨的說道:
“邱伯您這是做的什麼?”
林旭搖了搖頭,他對雕刻還真不通。
真是便宜老高那個狗東西了。
紅潤的、優的造型,讓人猛一看,有種見到藝品的覺。
想到兒子的那震驚的表,沈佳悅就躍躍試,恨不得現在就開始。
撈出來的萵筍球需要過涼,但不能用冷水,冷水會讓萵筍球變爛,影響賣相和最終的口。
林旭將自己那條魚也做出來,兩條魚擺在一起,沈佳悅此時真想關掉相機,衝上去先吃上一大口再說。
不過……罵得好!
哇咔咔,這個勺子好好用,回頭得買一套,這樣不就可以冒充國宴大師了嘛?
趁著這個功夫,邱耀祖端著蛋清,均勻的淋在魚上。
“好說,下次我教你做……先拍視頻吧,接下來該幹嘛了?試吃是吧?悅丫頭,來來來,嚐嚐我和小旭誰做的好吃。”
什麼?
還有這種好事兒?
林旭剛剛還琢磨著,怎麼讓邱耀祖把其它類型的翠珠菜都做出來呢,沒想到系統這就把全套的菜品獎勵了過來。
澆上糖醋之後,邱耀祖用筷子夾著萵筍球點綴在魚花周圍,再將雕刻好的萵筍繡球塞到大張著的魚裡。
最後一塊萵筍被雕刻出來,整個繡球也完全顯現了出來。
萵筍的溫度降下來後,放在碗裡備用。
說完他提著魚,在頭部蘸了點蛋清,然後魚皮相對在一起,讓魚翻過來,變一個圓環狀。
塗抹均勻後,將這些魚放進準備好的乾中,讓表面掛滿乾。
可以準備下一步的作了。
“您是創作新菜品,我這是比葫蘆畫瓢的學習,畫瓢簡單,但葫蘆卻不是誰都能種出來的。”
邱耀祖挖了二十個萵筍球,全都放進了碗中。
邱耀祖笑了笑:
說完用筷子夾起最上面的一塊魚放到面前的小碟子上,就著碟子小小的嚐了一口。
這個過程中,周圍的吸氣聲不斷響起。
接著他拿起一塊萵筍,去掉外皮,將大的一頭削正方,接著將正方的幾個角削掉,再換一柄小號刻刀,順著正方的邊雕刻進去,一點點將裡面的萵筍挖出來。
從味道上來說,這應該就是一道松鼠鱖魚。
慨完畢,他將魚以及魚頭魚尾放到一個乾淨的盆裡,再端一些蔥姜水過來,往裡面加一點點花椒水,半小勺胡椒,再加一小勺食鹽,攪拌均勻。
邱耀祖用將鍋裡漂浮出來的乾打一下,隨即將剩下的魚也放進鍋裡進行炸制,定型後,放魚頭魚尾。
邱耀祖提著那塊完整的魚對林旭說道:
把調好的料均勻淋在魚上,抓拌一下,進行醃製。
林旭這下看明白了:
只要想象力足夠,就能創作出不一樣的菜品。
萵筍球不能燙太過,全部變得翠綠後就可以撈出來了。
邱耀祖看了看林旭做的翠珠魚花,笑著說道:
用勺子攪一下,將萵筍球倒進去進行焯燙。
塞好,他又切了一段蔥白,出蔥芯切曲捲的細,用筷子夾起一團放在魚花最上面,整道翠珠魚花纔算大功告。
您這是拍一道菜不過癮,還想接著拍是吧?
沒得說,安排!
七十多歲的年紀,一把沒有指頭長的刻刀,再加上一截下腳料一樣的萵筍,居然做出了一個藝十足的繡球。
這個繡球不僅是個多面,而且還有好幾層,雕刻外面的時候,邱耀祖已經將裡面的幾層也一併雕刻了出來。
但邱耀祖是長輩,又是比師父年紀還大的人,再搶風頭就不合適了,所以他收斂了一些,雕刻完還了略微發酸的手腕:
設定好相機數值,來到工作臺前,先低頭聞了一下魚的鮮香味和糖醋的人味道,然後狠狠的嚥了下口水:
“太香了,又香又人……邱伯您把菜做這麼漂亮,我都沒法下筷子了,總覺得是在破壞藝品。”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捱上古法兩個字,價格翻番是基本的。
要是師兄他們的風頭,那搶就搶了,反正平輩,搶個風頭不算什麼。
“邱伯這一手雕刻功夫真是讓我汗,這段時間我得突擊訓練一下,爭取把圓球雕刻鈴鐺,再現您年輕時候創作這道菜的風範。”
煮粥要古法煮粥,蒸米要用古法蒸制,點心要用古法制作,甚至連鍋碗瓢盆也追求古法手工製作。
“我雕刻一個在魚上做裝飾的繡球,小旭學過雕刻這種鏤空的食材嗎?”
林旭沒想到還能這麼給食降溫,學到了學到了。
說完,他將盆放進冰箱裡進行冷藏醃製。
沈佳悅眼前一亮:
“還有別的菜品呢?謝謝邱伯!”
沈佳悅還以爲今天長輩在,不到試吃了呢。
“所以,之前將魚分開,大塊的魚是中間一層,小塊的是最上面一層?”
造型擺好,開始做糖醋。
剛口,酸酸甜甜的糖醋就激發了味蕾,糖醋還有點燙,但越是這樣,那種酸甜的味道就越濃郁。
說完他看向林旭,好奇的問道:
“小旭雕刻方面的功夫咋樣?要不趁著這個功夫練練手?”
這會兒萵筍表面有一層花生油,不會出現發爛發的況。
林旭把自己那條魚也醃製一下,同樣放進冰箱冷藏室。
拿來一個碗,打兩個蛋清,蛋清中放一點點食鹽,用筷子攪拌一下,但不完全攪散,而是讓蛋清上勁兒,增加蛋清的黏。
假如說相聲演員最後拼的是文化,那廚師最終拼的就是想象力了。
林旭苦笑一下,剛剛還罵那些追求古法的人是信球呢,現在又一掌打在了半吊子網紅廚師的臉上。
鏡頭前,林旭看著邱耀祖挖出來的小球,表也有些驚訝:
“我還以爲高手們做圓球形的食材都是用菜刀一點點削呢,原來您也用挖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