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畢肅現在這話,顯然是和這個計劃有違背之的,眼下長崎那邊雖然有消息說作戰還算順利,但是並沒有傳來趙帥新的進軍命令,北上和南下還沒有定論,如果貿然進攻的話,很有可能和趙帥的計劃相抵。
正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黃昌國有些遲疑了。「團正……這恐怕有點不好吧?這和趙帥的指令有些不大相符。」
「這是我作為團正的判斷。」畢肅鎮定地回答,「大軍在外,最忌諱的就是拘泥於之前的作戰計劃,不知道因為局面的變化而變通,做不到臨機應變還打什麼仗?我現在是團正,是這裏的最高指揮,我理應照現在的局面來考慮我們之後的戰略。長崎那邊雖然還沒有傳來趙帥的命令,但是至現在傳過來的消息也是說一片順利,既然一片順利,那那邊暫時就用不著我們策應,我們何苦還在這裏靜靜等待,什麼都不做?我們現在就是應該趁著敵軍還在集結,馬上進兵,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團正說的倒是也有道理,可是……」黃昌國還是有些猶豫。
「黃參議,別忘了……我們是遼東軍,是大漢第一軍啊!現在別的團的弟兄們正在長崎吃,我們卻在這裏閑著,等著給人打下手,這傳回去你讓遼東軍的弟兄們怎麼看?又讓天下人怎麼看?」畢肅突然打斷了黃昌國的話,「我沒有怪趙帥的安排,趙帥是一軍之主帥,他不能有偏私,至表面上不能偏私,相反有什麼好的立功機會他還要先擺給其他兩個團的弟兄們。但是我們不能只忍這樣的結果啊?我們得一刀一槍打出來,給自己立功,給遼東軍掙出面子來!你想想,等待長崎打完,然後策應他們,和我們現在主出擊,打崩面前之敵並且一路進軍擊潰敵人,這兩個結果,哪個對我們來說更好?」
當說到了遼東軍的地步上的時候,黃昌國終於也明白了畢肅的用意。
是啊,隨著遼東戰事的逐漸平定,遼東軍的功勛已經達到了頂點,但是危機也驟然出現了,因為沒有大仗可打,所以遼東軍現在的功勛再也比不上其他各軍了,現在軍上上下下都有些焦灼,盼著找到機會好好表現表現,讓遼東軍新一代的將領有機會上去,不至於讓遼東軍的地位旁落。
現在征伐日本正是遼東軍盼了很久的好機會,畢肅又怎麼可能甘心給其他兩個團的人打下手?一旦判斷博多灣這邊面對的力不大,他就打著要直接進軍好好表現遼東軍銳武力的主意了。
慶曆六年,歌舞升平的趙宋王朝。迎來了一個瘋子.... 親眼見識了大宋的雍容華貴與溫情。 起初唐奕隻想享受這個時代,什麼靖康之恥、蒙古鐵騎都與他無關。反正再怎麼鬧騰曆史都有它自己的軌跡。千年之後中華還是中華! 亡不了! 但當那位憂國憂民的老人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他的心變了...他想為那個老人做點什麼順便為這個時代做點什麼.... 於是怎麼把大宋這隻羊,變成呲著資本獠牙的狼!成了唐奕唯一
最強狙擊手王燦回到三國,收猛將、搶地盤、娶美女,與諸侯爭霸三國!
十二年前,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救國難于危機,怎奈何功高蓋主,群臣妒能,慘遭鳩酒賜死,幸得天命存活。十二年后,天下再次動蕩,國之將覆,當年手下八位虎將千里迢迢尋他領兵出山,卻不料,他早就看透了權利漩渦,一心只想做一個廢物贅婿,守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