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嫁給奸臣沖喜后 第 74 章

《嫁給奸臣沖喜后》 第 74 章

道士疑之下試著去打探,可卻仿佛沒人記得。

已過不之年的書生撞見道士,留他喝酒,提及舊事時,說是狐貍在自己邊留了三年,便拋下自己離開了,再也沒出現過。

道士盯著位高權重的書生看了許久,忽而搖頭大笑起來,拂袖而去。

傅瑤看得皺起眉來,滿心疑,而這出戲到此戛然而止。

臺下霎時炸開來,頭一回來看這戲的人滿頭霧水,只當是出了什麼差錯,但也有先前就看過這戲的,開始同周遭的人講起來……

“這戲就是這麼個結局,”姜從寧雖是頭一回來看這戲,但早就聽人提起過,心中也提前就有準備,同傅瑤講道,“也正是因著這個緣故,不人都會重新來看,想知道是不是有什麼被自己忽略的線索。”

傅瑤就沒看過這樣的戲,一臉茫然地同姜從寧對視著,將最后那折戲從頭到尾想了一遍,試探道:“書生在撒謊?”

“這結局未曾明說,故而猜什麼的都有,但大半都認為書生最后撒了謊。”姜從寧慢條斯理道,“道士去打探的時候,府中的仆從曾隨口提過一句,如今這位夫人原是丞相之……故而便有人說,書生是得了當時丞相之的青睞,故而拋棄了狐貍,娶了這位夫人,才會從翰林院的小一路高升到尚書的位置。”

傅瑤從頭到尾捋了一遍,發現這個解釋的確說得通,轉念一想狐貍的下落,卻又覺著格外駭人。

Advertisement

當初被道士下制封了法力,與常人無異,若是被拋棄了能去哪里?而書生究竟是休了,還是一不做二不休,狠心害了

姜從寧見傅瑤臉微白,便知道在想什麼,轉而又道:“還有另一樁揣測。道士剛進京時在酒樓買酒,與小二閑聊時,問及這些年來京中的事,曾提及皇上許多年前納了位胡人,如今已經是貴妃之位,這麼些年來長寵不衰……”

“因著這句,也有人猜那位胡貴妃就是狐貍,當初被皇上看中進了宮。”

“那書生究竟是知還是不知?”傅瑤下意識地追問。

書生知或不知,就又是完全兩個故事了。

姜從寧搖了搖頭:“這就無從得知了。”指了指下面議論的熱火朝天的人,含笑道,“也正是因著這個緣故,總有人來反復看這戲,想知道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傅瑤霎時理解了為何這戲會在京中傳開來,也不由得沉浸其中:“我從前聽戲也就是聽個熱鬧,如今方才知道,竟然還能這樣有趣。”

又過了會兒,直到下一出戲開場,傅瑤還在念念不忘方才那戲的結局,后知后覺地問道:“那戲什麼?”

“黃粱記。”姜從寧道。

新戲開場,傅瑤漫不經心地聽著,原本還惦記著那出《黃粱記》,可漸漸地,卻覺出不對勁來。

正在演的這戲是再悉不過的路數,由一場冤案引起,縣令為民冤斗臣。

Advertisement

原本倒是沒什麼,可聽著聽著,傅瑤卻總覺著,這里邊的那位臣仿佛是在影自家夫君一般,有些對應之,也有些惡意扭曲的。

傅瑤原本并不愿多想,但最后還是忍不住看向姜從寧,遲疑道:“是我太過敏?還是……”

姜從寧是個聰明人,已然聽出這戲有些不對來,經傅瑤這麼一問,愣了下,不知該如何回答才好。

這沉默就已經算是回答了,傅瑤頓時只覺著心頭火起,皺起眉來。發火,但在謝遲的事上卻總是沉不住氣來。

但傅瑤也知道這種事是沒法認真計較的。

畢竟哪怕旁人都覺著是,像現在這樣指桑罵槐,導著百姓,但畢竟沒有指名道姓,你若是為此認真了計較了,豈不就算是“對號座”了?

只會愈演愈烈罷了。

“咱們不聽了,”姜從寧也沒料到竟然會有這麼一出,平白地壞了好心,拉著傅瑤下樓去,“就是些沒見識之人的蠢話罷了,不必當真。”

傅瑤已經隨著謝遲學會不在乎風言風語,但聽了這戲之后,卻忽而莫名回憶起時失足溺水的覺。

這戲中的惡意,比那些閑言碎語還要惡毒許多。

閑言碎語若是當真要計較的話,還可以反駁回去,可這戲肆意扭曲污蔑,卻偏偏讓你百口莫辯。

畢竟——誰說罵的是你了?你若是沒這樣做,何必心虛呢?旁人要這樣想,誰也攔不住啊。

Advertisement

傅瑤從沒將戲文、話本這樣的消遣當真過,如今算是知道,何謂殺人不見

蒼白如紙,姜從寧看在眼里,心中大為后悔自己將傅瑤拉去聽戲,一路上想盡了方法開解。

傅瑤沉默許久,等到馬車在謝家門前停下時,回握住姜從寧的手,出個笑來:“我想通了。他們能寫,我為何不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