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春心燎原 第43章 第43章

《春心燎原》 第43章 第43章

 綏帝有意封鎖消息之下, 崔太后直到整件事塵埃落定,才知曉前因后果。

 起初驚得都白了,長甲掐著的手, “盧家一百六十多口, 當真被他、被他……”

 鸞儀宮大太監頷首,并奉上討盧檄文,“這是陛下著令禮部起草的檄文,盧家罪行盡訴其中, 娘娘。”

 崔太后接過一目十行,冷笑一聲, 如何不知其中起碼有半數都是綏帝造的罪名。但這聲笑過后,口涌上的也是無盡悲涼。

 固然疼綏帝, 他既是最敬的長姐所出的外甥,也是當初崔家的希, 更是如今整個大綏的帝王。以為這會是崔家最強大的支撐,如今看來,說是催命符也不為過。

 盧家已經被他想方設法弄倒了,崔家, 又能被容忍多久?

 縱然提醒過崔家小心行事,但同為數百年的世家,盧家犯過那些錯,崔家豈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

 曾覺得綏帝太冷靜淡然,像個不關心俗世的世外仙人,現在看來冷依舊是冷,只不過還多了瘋。如果他這樣一意孤行下去, 世家也許會被短暫地震懾住, 但絕不會坐以待斃的。

 只怕到時候……連崔家都不一定會站在他這邊。

 他究竟是從三年前就打著這樣的主意, 還是近日突然如此的?崔太后神不明地想著這件事。

 憂心忡忡之際,南音戒藥癮已經過去了近一月。

 令永延軒上下長舒一口氣的是,江盛今日為南音診脈看過況,道若能堅持下去,至多再一月就能真正戒除。

 本來預計的時辰最短也需三月,許是南音自堅定,到的照料也足夠周到,恢復得比江盛想象中好許多。

Advertisement

 “娘子雙目既已恢復,不如多做些其他事,或閱卷彈琴,或去園中游玩,不知不覺這些疼便過了。”江盛建議。

 “嗯,我知道的。”南音最近恢復了作畫,還在同綏帝學下棋,這樣打發時間能盡量讓注意力轉移。

 江盛心悅誠服,“慕娘子心智之堅,江盛敬服。待藥癮斷卻,可否請慕娘子書寫斷癮小札,以備后人?”

 南音猶豫了幾息,還是頷首,“我盡量試試。”

 不覺得自己有多麼厲害,在后來,其實更多是先生在幫堅持。

 其中詳細南音或許記不清,但邊人,確實是再清楚不過的。

 第六日的時候,南音就已痛苦到極度想喝藥了,口中念的心中想的都是一個“藥”字,對邊人訴委屈,說非常難。紫檀琥珀們不忍,請侍藥房那兒熬了藥,綏帝趕來時,藥都已經湊到眼前,被他強行端走,并重罰了紫檀琥珀二人。

 神智不清時,南音甚至對綏帝到憤怒,用盡力氣對他拳打腳踢,張口咬他,又哭著道出“先生也一樣壞”這種話。

 那時候,所有人都能到綏帝那種抑的心,但他是忍住了,沒有一次拂袖而去。

 于南音而言,則是每每迷惘痛苦時,都能到自己于一個強大溫暖的懷抱中,崩潰前夕亦是這個懷抱的主人在安,不住低聲道:“很快便好。”

 深覺自己是從中汲取了許多力量才做到這地步,若要記載到小札中,自是不能這麼寫的。

 窗畔支了一方小桌,桌面置硯臺、左伯紙、羊毫筆,以及一只細頸長白瓶,瓶中養著鮮妍正好的茶花。正月暖打在小桌上,營出春好。

 南音就坐在其中,長長的眼睫不住輕,似在思索。

Advertisement

 一點溫熱落在了額頭,南音抬眸時,綏帝收回了手指,“在練字?”

 “并非。”南音將江盛的話道出,請教他,“先生覺得,我該如何寫?”

 綏帝幾乎不假思索,提筆在面前的紙上筆走游龍,幾息就寫一個大字——忍。

 南音訝然,“我都是靠忍過來的嗎?”

 完全沒意識到自己有多麼強大。

 綏帝給予肯定,“若無你的韌和堅毅,此事斷不可。”

 南音臉微紅,好像想開心,又覺得有驕傲之嫌,于是便角微抿、眼卻帶笑的模樣。

 綏帝畔亦有微不可見的弧度,“在我面前不用掩飾,坦然即可。”

 他在旁落座,順手拿起了南音之前練的幾張字觀看。低眸間,讓已然恢復視力的南音將那眉梢上冰雪融化后的溫和,領略得清清楚楚。

 先生原是一雙眼。南音想。

 從前沒有認真仔細地打量過,因為那有些失禮,如今隨意一帶,便將那眼型的漂亮和凌厲看得清晰。

 目主貴,黑白分明,不怒自威,先生的威嚴,往往有七分都顯于眼眸的冷厲之中。但他的其他五其實并無兇相,反而很有些俊,只是先生的相貌好像很有人會認真夸贊。即便有,都是那些慣常用來夸天子的話兒。

 旁人自是無暇打量綏帝外貌的,唯有南音的位置和份,才能讓這樣自然地從旁觀察。

 “字需再練。”綏帝出聲,讓南音隨之回神。

 南音清楚自己的缺點,頷首應是。從前的字都是對著書中字臨摹所學,有時候接連練的書中字不同,便跟著換,最后變了不倫不類的筆法。

 字勉強能眼,但既不規范,也無筆鋒。

 想張口說甚麼,忽然一陣悉的心悸襲來,兀的讓僵在原地,轉瞬間就讓綏帝察覺,迅速讓坐下,著人倒來溫水。

Advertisement

 這已經算較好的癥狀,諸如小小的心悸、頭暈之類,南音歇息片刻即好。倘或是別的,得立即回榻躺著。

 靜靜待在位上,到暖清風加,溫水腹,南音慢慢緩了過來,看著綏帝,好奇問:“先生為何每次都能這麼快知道我是哪兒不舒服?”

 連自己有時都分不清。

 綏帝沉,“悶氣短,當微蹙眉尖。胃失和降,則畔輕抿。若是其他,便會雙手攏袖,將自藏于榻間。”

 他微微抬眸,“是也不是?”

 南音啞然,先生觀察微,已經對的所有習了如指掌。

 一些慣于藏自的小,在先生的法眼下好像都無所遁形。

 南音眨眨眼,流出一種自然而然的敬服,“先生果真厲害。”

 綏帝莞爾,人之百態,亦是他登基后面對百慢慢揣而出的,尋常人只會因心思被而恐慌,卻唯有崇敬。

 他心中微,其實有想擁抱,但及南音輕松怡然的神,又不按捺下了。自藥癮發作傾訴心跡后,他已經知曉心中的不安和畏懼。

 對待他的強勢和親近,不會反抗拒絕,反而會順依從。但如此只會將心推得更遠,他不希南音抱著注定會被拋棄冷落的心態去接他。

 潤細無聲,如此也許需要費些時間,讓慢慢化那層殼并不容易,但他愿稍作等待。

 不過這等待的時間,他不會給的太久。

 續說了幾句話,全英上前稟告,說是禮部拿了這次春闈考生的試卷和名次前來,已經事先問過中書令等人的意見,只等綏帝最后定奪。

 “拿進來。”

 禮部尚書親自領人,抱著兩大盒試卷到綏帝面前復命,視線及南音時略有猶豫。科舉名次在公之于眾前都是一國機,不適合被旁人所見。

Advertisement

 南音領會其意,起便要告退讓出位置,卻聽綏帝平淡出聲,“不用回避。”

 他道:“南音,你也來看看。”

 禮部尚書王知節低著頭若有所思,看來這就是傳聞中的永延軒娘娘了,圣寵遠比他想象的還要深重,竟連政事也毫不避忌。

 王知節這麼想,豈不知南音也是第一次如此。尚不知先生份前,被傳授畫技時,先生就常常有事要忙,都會默契地避開,只沒想到這次被留下了。

 方才已被告知是科舉定名次,南音自覺需要避嫌,于是即便靠近了,也盡量不發出任何聲音,以免造干擾。

 王知節所奉上的,是前五十名的試卷,其中各科所占人數、總名次已盡數呈于紙上。

 大致看過名次,掠過一些有印象的人名,綏帝一言未發,“前二十名試卷取來。”

 禮部員忙取出試卷,小心解開紅繩,雙手奉于頭頂。

 綏朝科舉并不封卷,閱卷皆可看到所有考生姓名,若是遇到此前就悉的人,或是提前看過文章對其有好的人,難免會給些人。這也是當初相如端家中要帶他去鄭家請中書令關照的緣由,慕致遠對云氏的倚靠,也是因此了。

 但也不會全憑人,至學問不能太差。

 綏帝閱卷的時間越長,氛圍就越凝滯,王知節和禮部其他員的額頭漸漸滲出汗來,不安地小心抬眼,意圖揣測天子容

 奈何綏帝八風不,那平靜的神能讓人看出甚麼才是稀奇。

 再看全英,也是老狐貍一只,對他們的眼只作不知,老神在在地手握拂塵立在綏帝后。

 有人眼眸微轉,竟看向南音,對笑了笑,微微一愣,還不知其意,只靜靜移開了視線,讓全英心好笑。

 慕娘子該是從未見過這場景,竟不知是在討好呢。

 湖水平靜,連一漣漪也無。

 半晌,綏帝終于出一份試卷,“此卷法度嚴謹,針砭時弊,言之有道,為何僅得十一?”

 王知節一瞥那人名,心道了句果然如此。這位名為相如端的考生學富雄詞,有丘壑,只可惜言辭太過尖銳,對世家批判太過,惹了眾多考不喜。

 有人道他是知曉近日陛下之舉,有意寫下這篇文章討好,此等上之人,不堪為。但也有人喜他風骨不屈,敢在如今世家仍盛的時候公然板,將來定是個敢諫言、不為權勢所折的直臣。

 論才華,其實他可得頭名。但論容,因爭議過大,使得他的排名幾番變換。在這件事上,王知節一直保持著中立,沒反對也沒贊

 他們知曉此子與中書令鄭盡關系不同,呈上去后還以為鄭大人會表示不滿,但許是為了避嫌,他看過相如端的名次,竟沒有提出任何意見。

 最終還是在陛下這兒被挑出來了。

 “此人……”王知節斟酌語句,“年意氣,鋒芒太過。”

 點到即止,陛下自能明白。

 “為國選良臣,何時有鋒芒竟也了錯?”綏帝冷聲,再提起幾張的試卷,摔到那禮部員的臉上,“再看其他,堆砌辭藻不知所云,竟也能排在他之上?!”

 嘩啦啦紙張如雪花飛揚,見天子怒,王知節和其他員立刻跪地認錯,請綏帝下示。

 綏帝沉默了會兒,而后道:“此次排名全部作廢,五日后傳所有考生金鑾殿,朕要親自考校。”

 在這之前,綏朝從無天子殿試的先例,王知節驚訝抬首,瞬間意識到這應該是陛下早就定下的主意,只不過借此事才說出。

 前十名中僅有五名是世家子弟,他們本以為已算是讓步了,沒想到,陛下仍舊不滿意。

 ……

 王知節等人退下后,侍紛紛上前奉茶,再斂息退下,南音也未出聲,等待綏帝在那兒獨自沉思良久。

 已近午時,天邊更盛了,綏帝立在窗前,由芒籠罩著,姿拔。

 “方才的排名中,你的兄長排第四。”須臾,綏帝轉道,對著南音時語氣已然緩和了許多。

 南音誠實搖頭,“我并未注意。”

 事實上,本沒仔細看那些試卷,全作神游般,不想貿然瞧見一國機

 綏帝早有預料,并不驚奇,“他雖有才華,卻無為國為民之。”

 慕致遠所書的文章很彩,引經據典,行云流水,看上去是一篇會令所有考都滿意的文章,足以說明他確實才華斐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