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改變 第一百八十七章 沁水古道

《改變》 第一百八十七章 沁水古道

張知木說:「為保險起見,讓李菁帶二十人跟你們一起去。」

李茂說:「這樣就更穩妥了,我可是見過李菁那幾個人的手段。」

閻伯駒說:「現在就抓準備也要幾天功夫,陸總你也要抓時間準備要運走的貨。」

祥也說:「準備貨也要幾天時間。最主要的是我們冬天上路,防寒的帳篷、紮營的品都要備齊。」

閻伯駒說:「我們繳獲的那些蒙古帳篷不正是好東西嗎,這回都用得上。」

祥說:「好東西是好東西,可是要佔用好多馬匹來馱著,這樣就要馱不。」

聽了陸祥的話。大家都笑了,到啥時候陸祥都要算計。

李雲鶴特別興趣的東西,他就盯得特別。這迫擊炮就是他興趣的東西。

迫擊炮做得很快,當張知木看到迫擊炮的時候,有一點時空錯覺。這門迫擊炮和以前見過的迫擊炮太像了。不象就怪了,因為是照以前的迫擊炮設計的。

這次試驗時,張知木讓李雲鶴把李威了過來。李雲鶴說:「這次試驗的炮彈不能炸,主要是試驗引信和試驗炮彈到底打多遠。炮彈里的裝葯全用同重量的土代替。」

由於不知道能不能炸膛,炮彈是放在炮口旁的一個架子上用一個木塊卡著,李雲鶴用一個細繩拴著那個木塊,遠遠地躲到一個坑裏,用手一拉繩,繩子把木塊拉開,迫擊炮的炮彈就進炮筒,「咚」的一聲炮彈被了出去。站在高的李威高興地大喊:「哎呀太遠啊,有一里地。」

李雲鶴一連試了五發,李威說落點都差不多。幾個人就踏著雪向落點跑去。到了落點李雲鶴大喊:「都別炮彈。」

大家就也沒炮彈,李雲鶴從上拿出工,將炮彈一個個拆開,檢查一遍。李雲鶴很窘喪的坐在了雪地上,原來他檢查的結果是,只有兩發炮彈的引信擊發了。

Advertisement

張知木過來,說:「仔細檢查一下沒擊發的原因。有兩顆擊發了就說明還是有希的。」

李雲鶴平靜了一會,又給每個引信換了一種彈簧。重新又試了一次,結果五發炮彈有四發擊發了。

李雲鶴這回沒泄氣將引信的彈簧又換了一遍,再試結果五發炮彈五發全部擊發。照同樣的辦法,又試了兩遍,結果都是五發全部擊發。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你要用一百發能炸的炮彈做試驗。只要保證都炸了,你的炮彈才算過關。」

李雲鶴抑制不住興的心說:「我回去馬上就做二百發炮彈。」

李威說:「你的炮彈能不能的再遠一點?」

李雲鶴說:「照今天的況看,0號裝葯就打這麼遠,加三個附加裝藥包打兩三里地沒問題。我們的迫擊炮最多可以有三個附加裝葯。」

一會量距離的人回來了,人還沒到跟前,就大聲喊道:「三百米!」

李雲鶴高興地都要蹦起來。

李威在旁邊看著迫擊炮,問:「炮口是不是還能打遠點兒。」

李雲鶴挖苦李威說:「張總的理課你沒聽嗎?這炮口朝上四十五度角,程最遠。」

李威辯解說:「我看的你的炮口不像四十五度?」

李雲鶴說:「不懂別說,沒看見我那有一個垂線和角尺嗎?」

李雲鶴得理不讓人,對李威說:「過來,今天我給你上上課。」

這下子李威可是虛心了,他服服帖帖的聽李雲鶴給他們講迫擊炮的基本原理,又告訴他如何調水平角控制炮彈的遠近,調左右方向機控制方位。

李雲鶴想試著打幾炮,李雲鶴沒有炮彈了。氣的李威是抓耳撓腮的,可是沒辦法,現在他可不敢得罪李雲鶴,他覺得這迫擊炮太好用,比他的弓雷弩雷都強,瞄準更方便。有了這傢伙上陣打仗就太好了,想想李威都覺得來勁兒。

Advertisement

李雲鶴只用三天時間就製作了一百發炮彈,這次還是用基本裝葯作試驗,因為這次主要還是試驗炮彈的引信的可靠

這次,李雲鶴讓李威過足了癮,現在早就不用拉繩試驗了,都是直接將炮彈送進炮口,然後蹲下等待炮彈發。等李威放了幾炮以後,這麼試驗就覺得不過癮了,開始調整正炮口控制炮彈的落點了。慢慢的李威的炮彈落點越來越準。幾乎李雲鶴指出一個目標,李威不出三發炮彈基本上就能擊中目標。這把李威興得一邊打炮一邊大喊大

令人興地結果是一百發炮彈全部擊發炸響。張知木雖然沒參加這次試驗,可是心裏還是惦記著這件事兒。聽李雲鶴過來說一百發炮彈全部炸響的時候,張知木心地擁抱了一下李雲鶴,弄得李雲鶴臉一紅,他還沒被男人擁抱過。

張知木說:「下面要試一下各級裝葯的擊距離,還要加大裝藥量,測試一下炮筒的強度如何。」

為了測試炮管的強度,李雲鶴一連三次用兩倍於二號裝葯***進行擊,檢查的結果是炮管沒有任何問題。

分別用1、2、3號裝葯擊,得出擊的最大距離分別是750米、1350米、1850米。

聽到李雲鶴的彙報,張知木告訴李雲鶴,你還有一個很大工作量的工作,就是製作表。這個表簡單地說就是炮在不同俯仰角、不同的裝葯時發的炮彈落點距離炮口的距離,要製作出來一個表來,供炮手參考。當然,炮彈的擊距離還要溫度風向等環境因數影響,以後慢慢的各種修正參數都要制定出來。

李雲鶴撓撓腦袋說:「天哪,那要用多炮彈來實驗啊。」

張知木笑著說:「不用所有的刻度都試驗,中間也可用值法算出來。不過更麻煩的是迫擊炮的瞄準和指揮,這要等盧炳義帶他們的學生一起來參加試驗,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加搞出一套實用的系統來來。」

----------

推薦:「突擊艇對峙三桅船,迫擊炮大戰回回炮。」--《南宋記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