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奔大同
關於如何安排回程等事宜,窯崗的幾位頭頭們就又開了一次會。
閻伯駒第一個發言說:「這次的馬不能馱東西,因為這些馬太生了。不象上次的馬都在欄子里呆了一冬天,老實多了。現在我降服一匹馬要費很大勁兒,這些馬太野。」
陸祥說:「這些貨不用馬馱著,我們回去用二百兩鋼簧馬車,五百頭駱駝就行。往回運貨沒有糧食能佔不地方,可是這一路上牲口吃的飼料要佔很大的運力。」
「四馬車也回去兩輛吧。秦夫人那邊還有幾個人和孩子要一起回去。」張知木言道。
「這次回去我們就不用雇趕馬人了。柳璜那裡的騎兵,有不從小就在草原長大的。會走路時就會騎馬。讓他們趕馬回去吧。」陳玉鋒說。
最後商定的方案是。先派人騎馬通知牛頭山的閻興,讓他派五百人在路上接應商隊,並將商隊送回到窯崗。這邊劉雲帶人送商隊一程,直到將商隊給閻興后,商隊完全由李威負責。給李威留下二百騎兵繼續幫著趕馬和牛羊,其他人返回到大同,張知木率人在大同等著。最好劉雲能接應到第二批從窯崗出發的商隊,一起到大同。
開完會,閻伯駒住了張知木,「知木,你這次沒見過秦鵬吧。」
「是啊。這次怎麼沒見到秦鵬?」張知木問。
「唉,他媽的。這秦鵬也是倒霉。得罪了一個千戶,前陣子被那千戶找個茬吊起來毒打一頓。」閻伯駒說。
「到底是怎麼回事?」張知木問:「這秦鵬一個配軍怎麼能和一個千戶接下這麼大的仇?」
閻伯駒就把秦鵬的事兒,說了一遍。
這秦鵬的夫人,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出來的,琴棋書畫樣樣通,特別是人非常漂亮。這一點張知木也見過,的確如此。
一次帶著孩子去看秦鵬,不巧被那個千戶給撞見了。這個千戶垂涎秦夫人的貌,過來搭訕。秦夫人見他不懷好意,就應付一下躲開了。可是這傢伙也是橫行慣了,還要糾纏,秦鵬過來勸了幾句。這傢伙惱怒,轉走了,後來就不斷地找秦鵬的麻煩。讓人傳過話來,如果秦夫人不能讓他如意,秦鵬的小命他隨時可以拿走。
一個發配到邊關的配軍,命如草芥,這千戶的話絕對不是虛言。因而這秦鵬小心,再不讓秦夫人過來看。可是秦鵬還是被這千戶的爪牙找了一個借口,吊起來毒打了一頓。這些爪牙對秦鵬說:「你一個賊配軍,弄一個那麼漂亮的人,不去好好伺候伺候千戶大人。弄得我們千戶大人茶不思飯不想的,你不是自己找死嗎。你如是懂事兒,還想活著,就讓你那個漂亮老婆去好好伺候伺候千戶,又不了什麼。」
這秦鵬也是一個戰場上衝殺過來的人,哪能聽他們的,至死不從。結果這一次差一點被他們打死了,恰好守備下來巡查。他們怕惹出事兒來,就把秦鵬給放了。
後來,秦夫人靈機一,放出風去,說這秦鵬和窯崗的張知木是好朋友,而張知木和守備是好朋友,如果這千戶再過分的話,就把事兒鬧到守備哪去。這樣這些人才沒再陷害秦鵬,不過秦鵬的日子一直不太好過。
張知木聽后,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心想怪不得上次和秦夫人說起秦鵬時,含含糊糊。原來還有這樣一碼事兒。
張知木說:「見到秦鵬告訴他自己小心一些。他們家裡的事兒不用擔心。」
為確保能把消息通知到窯崗,李治一連放了三隻信鴿回去。這樣二天以後就要出發了。張知木讓給每個來殺胡口員工都發了點銀子,讓他們分別的出來逛逛殺胡口。這一決定獲得了一致贊同。都說這樣就沒白來一次殺胡口,既可以上街逛一逛,又可以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帶回去。最高興的還是柳璜的騎兵們,他們好多人以前從沒過這種待遇,其實那時候即使是在軍隊當兵也跟囚犯差不多,基本上沒了自己的自由。現在在窯崗,即能得到尊重又有銀子,還有能和普通人一樣的逛街購。不過柳璜在他們出來前,做了嚴格的紀律規定,就是要幾個人一起去一起回,而且不許喝酒。
張知木和陳玉鋒也帶著楊玉琳出來逛逛市場,給人和孩子們買些東西。陳玉鋒以前從來沒這習慣,這次也細心的挑起東西了。來殺胡口前,孩子們練武的任務,張知木已經讓李雲鶴轉給了陳玉鋒,張知木是給陳玉鋒機會,讓他跟高銀和高貴祥多接接。陳玉鋒非常明白張知木的心思,對這兩個孩子也是非常的照顧。以陳玉鋒的名和在窯崗的地位,這倆孩子本來就很敬畏陳玉鋒,陳玉鋒在施展了的一面,這兩個缺父的孩子很快就和陳玉鋒很親熱了。有時候了點委屈,不敢跟徐嫂說的也找陳玉鋒去訴苦。這讓陳玉鋒這個鐵漢心裡也似水。這一切徐嫂也看在心裡,只是兩人還都沒捅破。張知木和黃玉坤也商量過了。現在是條件都了,等這次北上回來,窯崗的房子也都搞好了。就把陳玉鋒和徐嫂的事兒給辦了。
這楊玉琳心裡早就明白陳玉鋒是給誰買東西。故意問,「陳叔,你一個大男人,買人的東西幹啥?」
陳玉鋒可不是臉皮薄的人,說:「知木也是個大男人,他買了那麼多的人東西,你為啥不問問?」
「張哥的人多。所以要多買一些。」楊玉琳還上來了酸勁兒了。
「我就是給你嫂子買點東西,那就出來了人多?」張知木忍不住心裡發笑。突然想起來,應該給小紅玉他們買點冬天的皮貨,可不能讓這些藝家們穿的太難看。還有那些專家們,他們在這都沒有人照顧,都沒有冬天的服。這北方的冬天可不比南方。
想到這,張知木說:「回去告訴陸先生,給家裡的人帶一些自己用的皮貨。冬天在外面幹活的工人最要有一件皮服。我們那些專家文人也要給做一件皮服,他們可是不知道北方冬天的冷勁兒。」
「還要給那些戲子們,買一點好東西才行。讓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好勾引人。」楊玉琳酸酸的說。
「對了,你提醒的對,不然我還沒想起來。不過我們窯崗的藝家們可沒有去勾引人,你可別出去說。小心舌頭生瘡。」張知木調侃著說。
楊玉琳氣的不說了。張知木心說,鬥你差好幾百年呢。
陳玉鋒聽著二人鬥,臉上一直帶著笑,就是不說話。可是心裡再說:「看知木如何過楊玉琳這道關吧!」
這次,張知木讓陸祥買了很多牛乾,這是給學校的孩子們的。因為現在的孩子們能吃的東西很,每天發幾塊牛乾兒,可以給他們補充一下營養。
陸祥這兩天也開始賣鋼簧馬車了。那幾個大戶一下子就包了五十輛車,陸祥也是按二百五十兩的價格給他們的,約好對外不低於三百兩。留下五十輛,給分公司對外零售。結果,剛擺上一天,就被買走了十五輛。那四馬車賣了三輛,這是被楊東家和蔣東家等人提前就定好了的。
臨出發的前一天,張知木去向守備王世昌告別,二人是執手相對,好像有千言萬語一時又不知道從哪裡說起。他們都知道,下一次見面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張知木說:「哥哥回到京城,能謀到一個好職位最好。不行的話,不願意做了,就到山西來。這個世界太大了,我們能一起做很多事兒。人生就是這幾十年,不好好的活一回,太虧自己了。」
王世昌說:「世上人都覺得做好,其實只有做的人才知道,做其實很累。為兄其實很羨慕老弟你。可以自由的在這個世界上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可是我家世代為,是不會允許我離開場的。不過或許有一天,為兄實在厭倦了場,就投奔你去。為兄終究是從小就習文練武,出去對付幾個小賊沒問題。」
張知木說:「如果真有那一天。就別說誰投奔誰了。以為兄的學識和本領,絕對不會去對那些賊去。」
王世昌說:「明日我不方便送你了。希你能早日到北京來。你自己一定要多多保重。」
這天晚上,窯崗需要一起走的人員都住在了城外的馬場。第二天一早,早早的就用過早飯,裝好貨,又把馬場打掃了一遍,將馬欄子給了接管的軍。
等關口一開,商隊就出發上路了。這次先走的是馬群,然後是牛群,再就是羊群。因為這馬群走的速度快,牛群其次。最後是馬車、駝隊。柳璜領著五十騎兵依然是打前站,後面他的騎兵們都分散開了押著馬群牛羊群。其實這馬群有一個好,只要馬群不驚,馬是很合群的,有馬在前面領著走,後面的就會跟著走。這牛群羊群也一樣。分開的人就是看著一點,因為這個隊伍實在是太長了。前後必須有人照顧。那四千匹馬走在路上,弄得塵土飛揚,遮天蔽日的,遠遠地就能看見。
而隨後的一萬多頭羊走在路上,遠看去就象一條白的河流一樣,非常的漂亮。
張知木等人是走在隊伍的後面。
商隊的第一站是范家營,第一次宿營也是對回程安排的合不合理,是否有啥的檢驗。
先到的宿營地的人,選了一樹林旁的空地,在樹上栓繩子圍幾個圍欄,沒有樹的地方釘上木樁子。馬匹、牛羊都分別的圍在幾個圍欄里。把馬匹牛羊趕進圍欄后,喂料喂水,花費了很長時間。
張知木看到整個宿營的過程安排的都很合理,一切都是井井有條地進行的,心裡非常滿意。他過來劉雲李威和柳璜,說:「明天我們就分開,一路上你們就要多心了。以後宿營最好能找一個河邊或者水塘邊上,這樣給牲口飲水要方便一些。現在的天氣早晚開時漸涼了,你們宿營時注意保暖。尤其是等劉雲和柳璜返回后,下面的路就李威一個人負責時,責任就太大了。你要小心。」
三人都點頭,劉雲表示說:「張總放心吧,我們這麼點事兒都辦不好的就白出來跟你一回了。」
張知木對李威說:「我覺得這次到張家口一定會不太平,所以我必須多帶一點兒人,不然我也不會讓你一個人挑這麼重的擔子。」
李威說:「張總放心,我帶出來的那幾個人,現在用起來很順手。他們也不比我們剛出來跟著你時候差,現在這些傢伙就盼著有表現的機會呢。以前最擔心是路上的土匪。現在我更擔心是這馬匹牛羊的數量太多,怕有啥損失。好在柳璜的騎兵里有些好手對馬特別的悉。有他們在我就省不心了。」
張知木對這幾個逐漸長起來的大將非常滿意。他們現在都可以獨當一面,讓他們多歷練歷練也好。不過李威的那些弓弩好手,張知木沒全部讓他帶走,張知木怕有啥事兒時候,沒他們火力就太弱了。特別是到大同還要有人給大同總兵演示這些東西的,也需要他們。
這野外宿營是很辛苦的事兒,尤其是這些負一定責任的幹部們更是睡不了多覺。
天沒亮張知木也睡不著了,早早就起來看著李威他們忙乎。
臨上路時,劉雲對李菁說:「這兩天張總的安全就由你負責,要時刻不離張總左右。」
李菁說:「放心吧。有我在不會有事兒。」
一直看著劉雲他們商隊走遠了,張知木他們一行人,就奔了大同。
關於大同,張知木首先想到的是,這是在前世時就聞名於世的煤都。大明朝把大同列為全國「九邊重鎮」之首,駐重兵,最多時有13.6萬人,戰馬5萬多匹,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