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基金會那邊的工作並沒有結束,正常第二天還是要過去,接下來連續幾天,都會針對後續的研究進行討論。
一直等到下個星期,還會有其他兩家機構來,一起討論項目的果問題,在進行後續研發的正式會議。
這個過程還是很必要的,一項新的研究必須經過詳細的論證。
參與項目方,也必須要了解研究容,再加上保相關的考慮,就會讓研究變得更複雜。
不過王浩已經答應王基銘過去當評審,後續兩天的工作就給何毅負責了。
其實理實驗室只是參與方,在保和後續研究方向上,也沒有太大的發言權,同時也沒有什麼建議,只要項目能申請下來,繼續進行研究就可以了。
所以,何毅過去只是做個記錄。
晚上的時候,王浩和何毅、肖新宇以及靜說起了這件事,何毅還覺很有力,他面對那些專家、院士可沒有王浩的從容,也能提一些建議、想法,但大多數時間都只能旁聽。
王浩不在意的說道,「記下來就行了,正式會議要下周才開始。」
「這些天,每天去一趟,等於就是過去打個卡,他們商量什麼都沒關係。」
這句話讓何毅放心了。
第二天早上七點鐘,武鋼研究院派來了專車,王浩吃了個早飯就過去了。
酒店距離研究院也不是太遠,半個小時差不多就到了。
到了研究院的正門時,王基銘、丁宗權,還有其他人已經等在那裡了。
王浩下了車就看到呼啦啦的一群人。
有個五十多歲,頭上有些謝頂的中年人走到最前面,他主和王浩握手道,「王教授,第一次見面,你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了!」
「真沒想到,能在這裡看見你,我聽王院士說起的時候,都真是驚訝了,這一趟首都是沒白來啊!」
王基銘在旁邊介紹道,「這是武鋼集團副總經理,吳林龍。」
「你好、你好!」
王浩和吳林龍握手,
之後又分別和其他人握手,隨著一個個的介紹,他有點明白為什麼王基銘非要自己來了。
這個陣仗估計是有力了。
吳林龍是武鋼集團的副總經理,職位已經非常高了,可以說就是武鋼集團中,最有權利的幾個巨頭之一,排名能進前十,甚至是前五名。
另外,還有一個鋼鐵以及相關製造業發展中心的總經理張小弟,也是武鋼集團的部門負責人之一。
其他還包括前東港大學副校長夏榮,兼任武鋼集團的高級技顧問,上還掛著鋼鐵協會委員、國際鋼鐵行業總會理事等,聽起來似乎高大上的職務。
謝克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武鋼集團獨立董事,上還掛著石油化工、煉化集團的董事、副董事職位。
前來的四個人都和武鋼集團相關,其中三個相關非常強,最後一個只是獨立董事,但個人也是相當有影響力的。
一群人熱的把王浩迎進了研究院,中途就是說起歡迎王浩的到來,還說能邀請王浩擔任項目評審,就更能現出評審的公正以及權威。
等等。
一堆吹捧的話說出來,有幾分真、幾分假就很難判斷了。
王浩一直都在聽著好話,但他能會到研究院的鋒。
吳林龍、謝克華等人,和王基銘肯定不是一路人,否則他們不可能來手本來歸屬研究院負責的項目。
事實上,也是如此。
「你來當評審,他們無話可說。」
接待室里,王基銘小聲對王浩說道,「你是頂尖的數學家,還對研究院的研發做出過貢獻,來擔任特邀外聘專家,他們能說什麼?」
「如果不讓你加,就肯定是有問題的。」
「我昨天說起的時候,就能看出那個張經理很不願意,但是他說不出什麼。」
「現在這個項目搞得好像都分-裂了,我們研究院都對他們很有意見,但是也不可能因為一個項目翻臉。」
王基銘嘆氣的說著。
這個項目對於彭輝、陳建林,肯定都非常的重要,但對於武鋼研究院來說,也只是項目中的一個而已。
王基銘繼續說道,「陳建林這傢伙的人脈是真廣,沒出這件事,我還真不知道,他能請這麼多人。」
「我對他沒什麼意見,但主要是這種做法很讓人難。」
王浩理解的點了點頭,本來是研究院負責的項目,結果其中一個競爭人請了外援,就導致研究院都沒有自主權了。
所以研究院方面大部分都是支持彭輝的,但研究院實在太大了,裡面也有很多派系,即便是王基銘也無法一手掌控。
其中只有幾個人傾向於陳建林,再加上來的四個人,彭輝的形勢也很不好。
王浩在接待室待了不久,聽說彭輝已經帶人來了,就乾脆出去見見老朋友。
彭輝正在大廳里和人說著話。
王浩走過去打個招呼,笑道,「彭教授,你還是這麼神!」
「王浩?」
「王教授?」
彭輝和旁邊的萬益明同時開口驚訝道。
彭輝過了握了下手,驚訝的問道,「你怎麼在這裡?」
王浩笑道,「這不是你要爭項目,我就來做個評審。」
「你是評審?」彭輝似乎有些不能理解,還是馬上道,「哈哈,那我們這個項目穩了啊,你肯定會投我一票對吧?」
「那當然。」
王浩不用去考慮什麼申請報告之類的問題,因為合金實驗室可能是有問題的,即便以公正也會投彭輝一票。
他隨後小聲道,「你們可要做好心理準備,我聽王院士說,研究院方面肯定更傾向於你們,但是……」
彭輝也知道況,他上次來的時候就知道,有武鋼集團方面的人手了項目。
今天是項目的正式招標會議,也就是決定項目最終歸屬的日子。
正常來說,今天就能有個結果。
彭輝還是到有些張的,但有了王浩的這一票,況似乎變好了一些。
兩人正說笑著,門口走來一行人。
帶頭的人看到王浩明顯一愣,驚訝的開口道,「王浩?」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失言,主走過來和王浩握手道,「王教授?真是好久不見。」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兩年多沒見,真像是隔了幾百年。我還是經常看到你的消息,在電視里,在新聞上,你所取得的果真是太令人震驚了。」
「不過我一點也不驚訝,當初你就是天才,我和其他人也說,王教授,你能走到這一步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你就是那種……極為見、極為稀有的數學天才!」
這一頓套話說下來,讓王浩都覺心愉悅。
他和對方握了握手,開口道,「陳教授,好久不見。」
正是陳建林。
陳建林和王浩握了手,還繼續說著,「真沒想到能在這裡看見你啊,王教授,你來這邊是……?」
「當個評審。」王浩道,「我正好在首都,王院士和我是老朋友了,就邀請我來當個項目評審。」
「好、好!」
陳建林笑著點頭,「你來當評審,哪怕是我們沒爭取到項目,也是心服口服!」
他說的還不斷的點頭,隨後看向了徐寶生,說道,「寶生和你早就悉吧。」
「寶生,好久不見。」
「王……學長好!」
「別客氣。」王浩對徐寶生笑了笑。
陳建林道,「馬文鈞的事,你聽說了吧?真是沒有想到啊,實驗室出了這麼一個人,等於是叛-國啊!」
「他是被逮捕了,學生就沒人帶了,我就想著也帶帶寶生,我不是材料計算專業的,但帶著他一起實驗,順利完博士論文就好。」
「還是希培養一下寶生,在合金研究上,他還是很有天賦的。」
陳建林對徐寶生給予了肯定,隨後又和王浩說了幾句,才轉到旁邊的彭輝。
彭輝則是理都沒理他,輕哼一聲轉頭就走開了。
王浩也進去了。
陳建林角帶笑的搖了搖頭,但眉頭卻微微的皺了起來,他沒有想到王浩會出現在這裡,而且還擔任了項目的評審,也仔細琢磨起來。
「王浩不知道傾向於誰,但大概率會偏向彭輝。」
「即便多了他的一票,想要翻盤也很難,除非他能說服其他人。」
「但是,可能嗎?」
他思考著,角再次出了自信的笑。
這次是孤注一擲。
他幾乎用掉了自己絕大部分的人脈,才求到了這次的機會,不止關係到項目、收,也關係到他自己是否能翻盤。
只要能拿到這個項目,他就能重新掌控合金實驗室,重新在東港大學有話語權,甚至可能還會更進一步。
西紅柿
再過上幾年,項目有了果,或許還能重新去評院士。
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
上午十點鐘。
研究院的招標會議正式開始。
正式會議就是在一個大廳里,參加的人有幾十個,其中包括七名研究院的專家,四名武鋼集團的人,再加上多出來的王浩,評審人數總計有十二人。
會議還有研究院分管特定項目的人員參與,也包括一些行政相關的人員。
當然也不了兩個主角,彭輝和陳建林。
彭輝帶著萬益明來的;陳建林帶的人也不多,只有徐寶生以及另一個研究員餘勇。
會議最開始就是王基銘做一個總結,「我們這個招標項目,針對的是強疲勞荷載環境用超強鋼的共關鍵技研究。」
「這是國家級的重點項目,招標的單位需要配合研究院的主方向研究,並有一定的創新方向。」
「橫向資助經費,已經確定為七千三百萬人民幣,參與的機構分別是西京通大學的金屬研究實驗室……」
彭輝站起來揮了揮手。
「以及東港大學的合金工程技實驗室。」
陳建林也朝著其他人揮了揮手。
「那麼接下來項目會議就正式開始了,先請金屬研究實驗室的彭輝教授來做陳述。」
彭輝手裡拿著資料,站起來介紹道,「我們金屬實驗室完國家重大項目,去年在β鈦合金研究上,有了重大果。」
「針對現在的項目,我們有增強鋼材強度的經驗,在研究方面,我們主要考慮投更多力在於疲勞鋼材的研製……」
他詳細說了起來。
會議室的人都聽著,王浩並沒有認真的聽,他仔細看著手裡的兩份申請報告。
丁宗權則在旁邊幫忙做著解釋,「金屬實驗室的優勢主要在於,對於增強鋼材強度上有經驗。」
「其實他們這種經驗就足夠了,項目只是配合研究院的主方向研究,有一定創新就可以。」
「但是陳建林拿出的報告,優勢實在太明顯了,他們在疲勞載荷上有經驗,而且有一定實驗基礎數據支持。」
「我們已經仔細論證過,那些數據都是真實的,這個研究主要就是增強鋼材的高強度疲勞載荷。」
「陳建林的申請報告容,更加近項目需求,正常來講,肯定是和他們進行合作。」
「但主要是合金實驗室的問題,數據也很難說,是不是他們做的實驗也不清楚。」
王浩看著兩份申請報告,再加上丁宗權的解釋,也明白過來了。
強疲勞荷載環境用超強鋼的共關鍵技研究,是武鋼研究院接到的國家重點項目,並不獨屬於武鋼集團所有。
強疲勞荷載,也就是非常特殊的環境。
比如,戰鬥機渦扇發機部。
比如,大型飛機的支撐結構。
再比如,航母、潛艇等軍用艦船的抗機構。
等等。
這些部分的鋼材結構,需要適應高強度的疲勞載荷,好多人說國的戰鬥機,支持飛行的時間短,原因就在於部材料結構,抗載荷能力差。
包括鈦合金、鋼材以及其他材料都一樣。
如果抗疲勞載荷的能力差,材料部件長時間運作就會出現損壞。
所以項目的關鍵就在於『增強疲勞載荷』,而不是『增強鋼材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