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183章 評審陳建林,王浩:報告要麼造假,要麼有人…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183章 評審陳建林,王浩:報告要麼造假,要麼有人…

在鋼材強度上來說,現有的強度已經足夠了,並不需要繼續進行提升。

當然,鋼材強度上的提升研發經驗,也是有幫助的,比如某種鋼材,抗疲勞載荷能力強,但強度相對差一些,也可以繼續提升來增強。

但是相對增強疲勞載荷來說,增強鋼材強度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當王浩正理解著項目以及申請報告的時候,彭輝已經完了發言,下一個就到了陳建林。

陳建林開口也是介紹了合金實驗室,隨後道,「我們抗疲勞載荷的研究上很有經驗。」

「一些基礎的實驗都和這項研究相關。」

「去年我們參與了超薄帶項目研究,雖然果並沒有達到預期,但主要是因為方向有問題,而不是我們的研究有問題。」

現在他也知道了這件事。

「即便如此,我們也在研究上有了很大進展,這個項目上來說,我們會配合研究院,繼續在抗疲勞載荷的關鍵技上進行探索。」

「我們的優勢在於……」

陳建林的話音鏗鏘有力,聽起來都讓人覺信心十足。

王浩聽著都不由得佩服起來,不說兩份申請報告怎麼樣,陳建林說起話來確實更能讓人相信。

相比來說,彭輝的話音也很有力,但只是大嗓門而已。

等陳建林做完了陳述以後,對外的正式會議就結束了。

陳建林和彭輝一起走了出去。

會議室里的人則開始了討論,每個評審都會進行發言。

有人說支持陳建林,因為陳建林的報告更近於項目方向。

有人在支持彭輝,因為彭輝的實驗室剛完了大項目,而陳建林的實驗室則截然相反,去年差點為材料研究最大丑聞,竟然還出現了一個拿著實驗資料要飛國外的研究員。

會議顯得有些混

Advertisement

參與評審的每個人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包括副總經理吳林龍。

吳林龍是這麼說道,「我們不能因為去年的事,就影響今年的事。合金實驗室畢竟還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出了一個有問題的人,並不代表其他人都是這樣。」

「在履歷上來說,陳建林可不比彭輝差。」

「拋開其他因素,只談項目申請,合金實驗室明顯更優勢,我們這個項目,需要的就是研究抗疲勞荷載的共關鍵技。」

等吳林龍坐下來以後,主持會議的王基銘看向了王浩,「王教授,你也來說兩句?」

王浩放下了手裡的申請報告,思考了一下說道,「我臨時來當個評審,也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就像是吳經理剛才說的,很明顯的,合金實驗室的申請,更符合項目研究方向。」

聽到王浩這麼說,其他人都覺很驚訝,因為大家都覺得,他是偏向於支持彭輝的。

有人不由暗自琢磨,「難道王浩和陳建林還是老?」

「不可能吧?」

「如果有陳建林站出來幫他說話,當時他就不可能被東港大學解聘!」

王浩沒理會其他人的想法,繼續道,「但我覺得問題就在這裡,他們的申請報告實在太完了!」

「這個報告完到找不出任何問題,完全符合項目研究方向,而且還有最基礎的實驗數據支持。」

「這個事也太巧了,巧到了讓人不敢相信。」

「從數學上來講——」

王浩站了起來,他走到邊側一個白板上,拿起了筆寫了一行列式。

其他人都不知道他要幹什麼,全都認真的看了過去。

怎麼說著話,就開始說數學了?

王浩指著剛才寫的列式,解釋道,「我不知道合金實驗室,這麼多年做過多的項目,但是我們可以假定一個數據,一個偏高的數據。」

Advertisement

「我們把這個數據定義為S,但他的數值肯定是在一百以的區間。」

「這個區間已經不小了吧,假定他們過去20年做過一百個項目,我相信這是不可能的。」

其他人聽著不由點頭。

二十年做一百個項目,那怎麼可能呢?別說是一百個,能有五十個就不錯了,還要包括一些小的項目,甚至大部分都是小項目。

「我們還能知道一個數據,所有的和合金相關的研究中有多,會和抗疲勞荷載有關呢?」

「其實這是可以調查的,但現在我只是用數據來說明。」

「你們都是專業的,如果我把這個幾率定為百分之二十,相信沒有人會反駁吧。」

「這個幾率只能高不能低。」

其他人繼續跟著點頭。

王浩繼續道,「在一個項目中需要做多實驗呢,我們還可以定一個數據……」

他連續定義了好幾個數據以後,就開始了詳細的計算。

一邊計算還一邊講解著。

其他人有些東西是聽不懂的,但王浩講解的非常細緻,一些東西很容易理解,即便是不能理解,只要記下來也不妨礙繼續聽。

王浩連續講解了十五分鐘左右。

他的計算速度是非常快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講解上。

他隨後做了個總結,「所以按照這個數據來說,合金實驗室只有不超過百分之五的概率,可以拿出現有的這麼多的實驗數據基礎資料。」

「我認為正常應該不超過百分之一,相信到現在,這個判斷沒有人能反駁吧?」

王浩說著眼神掃過吳林龍、張小弟、夏榮、謝克華幾個人,他們每個人都沒有任何異議。

其實他們也想說點什麼,但是……

面對複雜的數學,而且是有理有據的分析,他們想反駁都不知道該說什麼,難道還說自己聽不懂嗎?

Advertisement

到時候,臺上的年輕人,大概率不介意再講一遍,同時,也讓大家清楚他們的數學水平很差。

那肯定不行。

「即便合金實驗室做的研究,正巧在這百分之一以。」

王浩繼續道,「我們可以綜合剛才的數據,繼續進行分析。」

「這些數據是非常龐大的,但是做計算卻非常簡單。」

他在白板上寫了一行列式,很快就算出了結果,「那麼他們最需要12810小時以上,才能在過去的研究中,找出這麼多準到近項目方向的實驗數據。」

「12810小時,是什麼概念?哪怕是35個人從事這個工作,每個人也需要工作366個小時。」

「據我所知,合金實驗室的數據辦公室,只有一個研究員、兩個副研究員,還有幾個博士生。」

「另外,合金實驗室上下所有人加在一起,還要包括那些博士生、研究生,也不超過五十人。」

「所以,很明顯了……」

王浩朝著會議室的人,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計算果,「這份申請報告,要麼是編造的數據,要麼就是有人專門提供數據。」

「我要說的已經說完了。」

「……」

(求月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