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三十八章 產量過剩不存在的!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三十八章 產量過剩不存在的!

 整整一萬畝的牧場,柳銘淇是不可能全部轉一圈的。

 在這個過程中,他最喜歡的就是和唐五一起,騎馬站在山丘上面,眺著近遠方。

 所見之,雖然一片片都是出了泥土的地面,沒有春天夏天的滿目綠油油,但那到散落的牛群,卻看上去很賞心悅目。

 他們在游覽之中,副主管竇小勤也趕了過來。

 唐五主要是負責技方面的,管理一眾人、牛的吃喝拉撒的,還全是竇小勤在做。

 竇小勤自然是裕王府的家生子,忠誠方面沒有問題,為人也踏實肯干,又不是那種迂腐的人,還懂得想各種辦法,來去做一些改進。

 話說回來,他如果沒有點能耐,裕王妃也不會派他過來了。

 “我去年讓你去找的苜蓿草,現在長得怎麼樣了?”年問他道。

 “早就找到了,去年夏天就已經從西北草原和乞草原引進了,有好幾種呢!也幸好是去年做了,不然今年一點都得不到!”竇小勤道:“它們都很是適合在地生長,咱們這邊有種植上百畝的,然后河北、湖南、安徽等地,我們都有派人去圈地耕種,今年的漲勢非常良好。

 按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最遲到后年,我們就不用去買草原上的各種畜牧草料了!然后還能不斷的擴大規模,讓家里的牛吃得更好,也長得更好!”

 “相對于我們以后的養牛規模,苜宿草這樣的東西,有再多都不夠。”柳銘淇道:“草料曬干之后能儲存差不多兩年的時間,所以越多的種植面積越好!”

 “我們已經去聯系了。”竇小勤道:“許多農民一聽我們的收購價格,喜笑開,紛紛要利用那些不好耕種的土地來種植苜蓿草呢!”

Advertisement

 “那正好。”

 柳銘淇頜首道:“更多的收,就會更加讓他們更加積極的種植照料,然后我們的牛才會長得更好,培育得更多,牛也會更多,自然賺得更多。”

 “看吧!”

 險些消失掉的柳銘華,當即就對蘇小雪道:“蘇姑娘,他還就是一個商人而已,就想多掙錢!”

 “呵呵!”

 蘇小雪笑了笑,沒有搭理他。

 這個柳銘華剛才一直在對自己獻殷勤,蘇小雪都很不耐煩了,但奈何柳銘淇一直和唐五說說聊聊,就好像忘記自己這個人了一樣,也沒有機會擺這家伙。

 對于柳銘淇的話語,蘇小雪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他之前就說了,掙就要掙權貴的錢,然后用這些錢來為民眾謀福利。

 實際上人家也是這麼做的。

 你看看,兩文錢一個的蜂窩煤,現在不但京城有、四川有、江南有、連遼寧那邊都有。

 無論在哪里,蜂窩煤都是兩文一個。

 窮一點的家庭,晚上用一個蜂窩煤就能最低限度的保暖了,這才兩文錢而已,買木柴都買不了多

 這些蜂窩煤不但能在冬天救命,在生活做飯上面也有極大的優勢,使得老百姓們的生活本大幅度的下降,從而能節約不的錢。

 歸結底就是一個,如果柳銘淇想要賺錢的話,三文錢、四文錢都有人買,很多人買。

 但人家就是不!

 聽說朝廷給的煤炭補助都被他退了回去,然后該繳納的商稅還要繳納。

 然后在蜂窩煤工坊工作的工人們,酬勞之高,待遇之好也是讓人瞠目結舌的。

 這麼一聯系起來,說他不虧錢,鬼都不信!

 這里虧的錢,從哪里找回來?

 不就是賺那些有錢人的錢來補嘛!

Advertisement

 所以蘇小雪覺得這種模式好!非常好!

 在的思緒之間,竇小勤又接著匯報道:“您說出的儲存草料的技和要求,去年開始,唐總管他們就在開始研究,雖然中間有一些問題和失敗,但大部分的草料儲存都有了提高,相信這兩年過后,哪怕是遇到什麼況,我們也能儲存到超過一年的牛口糧的。”

 “嗯。”

 年點點頭,“困難是什麼?”

 竇小勤遲疑了一下,道:“第一個就是購買干草的渠道,因為今年一年都在打仗的緣故,現在基本上都被斷絕了。要不是去年我們買得多,今年在各地也有收購,依照今年增加的那麼多牛來說,恐怕都維持不下去。

 而且最重要不是今年,而是明年開始之后……殿下,我聽說咱們要封絕一切和草原部落的易,是不是?如若是那樣的話,恐怕就會有很大的草料危機了。”

 “朝廷的舉措,我不知道到底怎麼樣。”柳銘淇肯定不會把這麼大的事隨口說出,他沉著說:“不過你也不用擔心,既然有這個預期,明年提前就去各個牧場和山丘區域收購各種草料、豆粕之類的東西吧!

 不要怕花錢,花錢給老百姓,讓他們有收,是很好的事。我們大康這麼大,區區幾萬頭牛,還有養不活的道理?”

 “是!”

 聽到了柳銘淇的叮囑,竇小勤頓時松了一口氣。

 只要小主人說了就好。

 只要是能大手筆的花錢,那就沒什麼可怕的。

 最擔心是想要收本,又要著下面的人把牛牧場給弄好,這才苦了代價。

 幸好小主人從來都很大方,跟著這樣的人做事兒,真是一種福分。

 “第二個問題呢?”柳銘淇接著問道。

Advertisement

 “我們牛場今年的效益非常不錯。”竇小勤笑著說道:“每個月純利潤從年初的四萬兩,變了現在的每個月十萬兩。唐主管的培育改進能功的話,明年說不定能達到二十萬兩每個月。在這里的工人們也謝裕王府給的待遇的,大家干得很開心。”

 年點點頭,“然后呢?”

 “就是我們這片區域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竇小勤試探的看著柳銘淇道,“如果再想要擴展,恐怕就要另外找地方了……京城附近沒有這麼大的區域,需要走出五十里之外才行。

 大家的意思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先穩一下?反正這兩年新的牛都在不斷的生育出來,等到它們開始長大了,能產了,能生牛犢子了,我們再擴展第二個基地怎麼辦?”

 “不行!”

 柳銘淇想也不想,堅決的拒絕,“老竇啊,你是怎麼搞的?你當我之前跟你說的是開玩笑嗎?我們的野心就只是這麼一點點,就只是做點牛生意,滿足一下權貴就夠了?

 且不說讓更多的人能喝到更加便宜的好牛,單說我們的大白兔糖,一直都在陷于原材料缺的地步,沒辦法擴產!你們這邊不考慮更加大量的供應牛,反而是小富則安,這怎麼行?”

 竇小勤被罵得低頭不語了。

 他實際上有些委屈。

 今年柳銘淇不在京城,所以不知道很多況。

 首先因為浙江、江蘇、福建打仗的原因,甘蔗的產量和運送到了極大的阻礙。

 因此白糖能保住去年的生產份額,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既然白糖和去年是一樣的多,那麼供給大白兔糖的白糖,自然也只能和去年一樣。

 可現在自己牛場產出的牛和去年一樣嗎?

Advertisement

 今年的產量是去年的兩倍還要多一點!!

 這麼多的扭來,大白兔糖那邊本就用不完。

 反過來應該擔心等到明年牛再翻倍,要是大白兔糖再因為缺乏甘蔗而不能生產,牛是不是就該降價出售到京城的那些普通富人家里去了。

 畢竟牛的保質期可真的不長,冷天還好一些,夏天一上午的時間就能全部壞掉。

 像是從京城周邊的縣城鄉鎮收購的牛,夏天必須要凌晨就去運牛,然后早晨太出來之前就得運送到京城里,賣給別人。

 如果牧場這邊大量的好牛浪費掉了,那真是太可惜了呀!

 可惜的是,這些話竇小勤不敢跟柳銘淇說,因為柳銘淇對人雖然非常好,可他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而且必須要做好,做到他的要求。

 不然柳銘淇也會生氣的。

 他生氣不會指著這群下人們發火,但是田大管家卻會發火啊,那被罵的滋味可不好

 “多余的話不用說了,繼續對牛的改進,繼續好好培育牛,讓母牛生育更多的牛。”柳銘淇道,“另外,我們對于普通老百姓家的牛采購沒有停下吧?”

 “沒有。”

 竇小勤趕回復道:“價格還是那個價格,他們都滿意的。”

 “嗯,他們的數量不算太多,也花不了多錢,但可以給他們生活帶來一些好的改變。”柳銘淇沉著道,“你注意一下,如果他們的牛質量越來越跟不上我們的,只要他們不是故意摻水什麼的,我就拿來給朝廷新組建的軍隊喝,兩萬人一天還是能消耗不的。”

 “是!”

 竇小勤答應了下來。

 這也其實正是他有點頭疼的地方,普通老百姓家里的牛,的確是很多時候都比不上自家牛牧場的牛

 如果是拿給那些當兵的人喝,倒是沒有什麼問題。

 反正他們年輕又打得糙,喝了也沒事兒。

 柳銘淇吩咐了之后,本來想要問問竇小勤,關于購買新的母牛的事,他有沒有什麼打算的。

 可竇小勤不知道明年大康即將封鎖邊境的所有易場所,他選出來的計劃,統統都沒有用

 看來只有自己去努力一下了。

 記得柳銘璟和西北那邊的一些小部落聯盟還是有生意往來的。

 那些小部落聯盟又沒有深到和大康的戰爭中,或者能從這邊打開一點口子?

 或者是可以從吐蕃高原上買牦牛嘛。

 把牦牛和這里的牛雜一下,說不定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種來呢?

 反正這些,都是需要不停的嘗試,不停的優生優育,才能培養出更好更優秀的品種的!

 還有一點麻煩的是,這母牛的生牛犢子周期實在是太長了。

 從懷孕到生下來,然后中間的調養,差不多一年只能生一胎,一胎就是一頭小牛犢而已。

 你要是像兔子那樣的恐怖生育能力,那該有多好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