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都市爽文 官道無疆 第39節 黎陽

《官道無疆》 第39節 黎陽

一句“求上進是人之常”倒真的誰讓佟舒有些意

劉國政話說得沒錯,自己又不是工作拿不起來,佟舒也有這個自信,在廳政治部也工作有三年了,對部裡邊的工作也很悉,人際關係也得不錯,真要把這攤子工作給自己,自問幹得不會比魏平差。

關鍵在於自己作爲廳政治部副主任與主任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一點兒,雖然正副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這一步卻是一個鴻,魏平擔任廳政治部主任之前是桂平副市長兼公安局長,實打實的副廳級,平調過來,而兩年前自己還只是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還是副,調到省廳擔任廳政治部副主任解決了正級,但是也剛剛三年時間,就要由副轉正,其難度可想而知。

廳政治部主任是歷來就是廳黨委委員,實打實的副廳級廳領導,一般說來像政治部主任要麼就是從下邊地市州公安局主要領導過來擔任,要麼就是廳機關部其他部門的一把手升任,比如國保局局長,辦公室主任,或者治安總隊總隊長這一類的。

像自己這種雖然已經是正級幹部,貌似提拔晉升一級也就是副廳,好像也說得過去,但實際作中,基本上沒有這種先例,所以最初鮑鋼一度有意考慮讓廳辦公室主任過來擔任政治部主任,而讓自己出任廳辦公室主任,順帶進廳黨委,這樣就算是最滿意的結果了。

沒想到鮑鋼在知道自己和陸爲民相之後,就有了想法,覺得讓自己直接轉正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竭力要求自己要努力爭取,並表示會幫自己到穆祥龍那裡去做工作,但佟舒知道穆祥龍原來是本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要讓穆祥龍改變想法考慮自己,這中間難度相當大。但是並非毫無可能,其中一個關鍵就是陸爲民的態度。

Advertisement

鋼就屢屢批評自己是死腦筋,人家求之不得的資源自己佔著卻不知道用,要求自己把“該用的資源一定要用起來”。這也讓佟舒心裡有些牴,但是沒想到這到劉國政這裡來看他,他也是這般語言,這不能不讓佟舒有些意

“佟舒,我知道你這個人心高氣傲。抹不下面,不願意去走那些路子,如果說你是真覺得自己能力不足,難以擔當起那份責任,我也就不勸你了,但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勝任,甚至可以幹得更好,那你爲什麼不能去爭取?”劉國政語重心長,“陸省長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清楚。你不行,他也本就不會考慮你,你行不行,你自己清楚,你們廳裡也清楚,既然這樣,你爲什麼不可以去表明態度呢?”

佟舒咬著脣,卻不言語。

劉國政見狀,也是嘆息不已,“佟舒。那你說說,你這心結究竟在哪裡?需不需要我抹下這張老臉去和陸省長說說?”

“別,不用,劉政委。你也知道,我調到州就是陸省長當時幫的忙,那會兒我是真的沒辦法了,所以我很激陸省長,但是現在我覺得我當這個副主任也好,至於主任。能當固然好,不能,也沒關係,我一樣會幹好本職工作,……”

佟舒話沒說完,就被劉國政打斷:“你覺得你這是欠了陸省長人,不願意再欠人?我都說了,第一,陸省長是什麼人,你我清楚,你不行,他不會考慮;第二,用人本也是領導的考慮,你優秀,適合這個崗位,領導給予一個支持的態度,這很正常,因爲他了解你,就這麼簡單,你不用把它上升到什麼高度去,更不用想那麼複雜,如果你真的欠了什麼,那麼就在上任之後以更好的工作狀態來證明自己,也證明陸省長的眼,這話可能有點兒太腔了,但就這麼個意思。”

Advertisement

得了,劉國政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佟舒也真的就無話可說了。

至於說怎麼找機會來表明這個態度,佟舒倒是覺得簡單,本來就在跑全省公安編制和經費保障的這幾項工作意見的落實,編辦、組織部、人社廳和財政廳那邊都是一個比一個牛的單位,有時候你不擡陸爲民的名頭,還真就沒人鳥你,所以給陸爲民打麻煩的時候還多,這一點倒是不愁。

就在佟舒思考著怎麼來找機會把自己的想法意圖向陸爲民說出時,陸爲民和鄔俠、池楓、宋大三人談得正酣。

在陸爲民看來,目前黎的班子結構算是最優的了,唯一可惜的就是宋大因爲年齡原因到人大去了,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宋大到人大這邊也能給鄔俠和池楓的搭檔保駕護航,畢竟宋大的威信擺在那裡,如果三人同心,倒是真有點兒其利斷金的架勢。

鄔俠能當到省委辦公廳主任這一角,當然也非等閒之輩,如果不是尹國釗的心中門派之見太重了一些,以陸爲民的意見,鄔俠完全可以安排一個省長助理來協助自己的工作,他甚至很含蓄的提了提這方面的意見,但是沒有得到尹國釗的迴應,也就知道尹國釗並無此意,所以也只能作罷了。

不過尹國釗建議鄔俠下地方鍛鍊一下的意見也並非毫無道理,鄔俠在省委辦公廳呆的時間過長,對地方上的事務已經有些陌生了,讓他去打磨打磨,也有助於鄔俠的長,所以最終定板鄔俠到黎擔任市委*書記,而讓池楓和他搭檔也是陸爲民和尹國釗心研究的結果。

單從黎的發展勢頭來看,黎況是不錯的,但是如果要細細從黎的產業結構來看,黎況也一樣不容樂觀。

Advertisement

從九十年代黎地區一分爲二之後,原本北黎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黎市應該說是繼承了原來老黎地區的主要工礦業基礎,可以說原來老黎地區的華都被黎市這邊留下了,而南黎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州市卻了一個最典型不過的農業地區,除了一個古慶縣稍有工礦業基礎,其他都是典型的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像南潭和淮山都是人口過百萬的人口大縣,但是要論經濟實力又遠遜於北黎地區那些有礦有企業的縣份。

但是也許是這些資源似乎反而了黎市那邊的一些“負擔”,正因爲有了這些資源和一些三線遷建過來的企業,所以黎市那邊遠沒有州這邊在發展上的那麼大力,而在這種況下,起直追,從1999年張天豪主政州開始,州開始了他們的發圖強之旅,而且在幾年間就迅速完了對黎的超越,而且越甩越遠,讓曾經驕傲無比的黎人心中個個苦無比。

好在潘曉良和宋大這一屆黎總算是挽回了一點面子,起碼完了對桂平和普明這些原來的老工業城市的超越,當然,毫無懸念的,距離昔日的小兄弟——州卻越來越遠。

“黎要想重新奪回屬自己的輝煌,還任重而道遠啊。”陸爲民淡淡的評價了一句,“尤其是在目前國經濟形勢向下的這種局面下,鄔俠、池楓,你們怎麼找到屬於黎自己的路?大,鄔俠和池楓纔來,你要幫他們一把,把局面儘快穩定下來帶上路啊。”

“省長,鄔書記和池市長穩定局面遊刃有餘,帶上路這個話我覺得只能說我們大家來商量,現在我都覺得有點兒力啊,您今天來,我們就盼著你能給我們指條明路呢。”宋大樂呵呵的,“剛纔我們都把我們黎況介紹了,前兩年好容易緩過氣來,這又遇上了全球的經濟不景氣,這要逆水行舟,省長,我們心裡沒底啊。”

Advertisement

況比較複雜,最初是以採礦業和礦機制造以及像齒、軸承這一類的一些與軍工沾邊兒的三線企業,但由國企作爲主力的這些行業在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就陷了困境,這麼些年來發展一直磕磕絆絆,進二十一世紀前十年中期後,黎重點吸引了一些諸如電子、塑膠、食品等產業投資,經濟有所發展,但是整個工業經濟沒有能夠形一個較爲完整或者說有競爭力的產業系,或者說原來的主導產業衰落了,但是新興產業還沒有備可以挑起大梁的能力。

對這一點,陸爲民也一直在思考。

第二更,再求1000張推薦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