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替嫁寵妃 第 124 章 番外(18)

《替嫁寵妃》 第 124 章 番外(18)

年輕的男兒坐在春夜巍峨的城樓,就著一囊清酒坐到了天明。

關隘外的謝淑同樣無寐。

離家許久,如今終能回歸故土,心中的激可想而知。

前年仲夏,謝淑決意替謝琤前往北梁為質,彌補父親謝礪對河東軍將、謝家先輩的背棄之舉時,也曾跪在祠堂里推想前路。如同上陣殺敵時有可能葬疆場、馬革裹尸那樣,到鄰國充當質子也是頗兇險的事,鬧不好就會有去無回。

但是那又如何呢?

和姑姑靖寧縣主一樣,都是將門之,也和謝琤一樣,都是謝氏子孫,無非男有別而已。換了謝琤,他定會放手而搏,以一己之換來邊塞短暫的安寧,給謝珽以斡旋的時機。

怎麼就不能代為上陣呢?

哪怕孤進了敵國,會有荊棘遍布、危機四伏。

離開魏州的那日,謝淑揣著不畏生死的心。

在北梁這將近兩年的時里,也時時警惕、不卑不,在元哲的監看試探里安之若素,暗察北梁國都的形。陪伴的,除了隨行之人,就只有謝琤寄養在手里的那條卷黑狗,還有離別之前徐秉均披在上的外裳。

后來,陸恪暗中潛

于是客舍之外更添了層屏障,讓能夠在習慣了為質的生活后,配合陸恪的人手探問些消息。

不知不覺間時序遞嬗,又逢春朝。

得知陸恪已安排好了人手,要尋機將暗里救出北梁國都,讓做好應時,謝淑幾乎整夜未睡。因怕被人瞧出端倪,又不得不強自按捺激心緒,如常起居閑坐,翻書逗狗,應付元哲不厭其煩的種種試探。

直到萬事俱備,在月黑風高的長夜里,換上仆婢的裝束出了客舍。

Advertisement

又迅速改裝,扮作北梁商混出都城。

仲春的江南早已鶯飛燕舞,京城里亦有群芳初綻,北梁的春卻來得極晚,冷冽的風里摻雜寒冬殘余的冷意。

謝淑翻上馬,隨陸恪疾馳而去。

直到晝夜疾奔后沒有元哲的人跟上來,才暗自松了口氣,心里繃的那弦稍稍松懈時,浮起逃出生天的喜悅。

其后數日之間,隊伍時分時合,布下虛虛實實的迷陣,走元哲的追蹤。陸恪和謝珽派來的眼線暗衛們從容而戒備,一路護送著過蒼涼遼闊的原野,帶著和相依為命的小黑狗安然無恙的趨近雁屏關。

連日疾馳后人馬俱疲,陸恪尋了地方落腳,讓謝淑瞇上兩個時辰,明日好神奕奕的去見故友親人。

謝淑卻如何睡得著?

蒼穹浩瀚,皓月當空,出了北梁國都后越往南走,便越添春的氣息。哪怕夜風仍舊寒涼,躺在青的草地上,閉上眼睛時,仍能浮現起魏州城春日里群芳競艷的熱鬧景象。那片明春暉里,曾有個年翩然而來,詩才秀懷、瓊姿玉面,亦習弓馬,意氣風發。

隔著半個長夜,就快要見到他了。

不知他如何是何模樣?

謝淑抱旁酣睡側臥的小黑,指尖向小包袱,那里有他的外裳,悉的氣息早已褪盡,卻承載許多回憶。

知道那個年在邊關等,等到天明、日落,便可久別相見。

“明日應該會順利吧?”

安靜的春夜里,謝淑忽而開口,目眺向雁屏關的方向。

陸恪和隨從盤膝坐在旁邊,聲音堅毅而篤定,“殿下放心,事到如今,就算元哲的人追到了這里,也未必敢拿咱們怎樣。殿下盡管安眠,等人馬都歇足了神,明日后晌就能到雁屏關。到時候,咱們就算到家了,再不必擔驚怕。”

Advertisement

謝淑“嗯”了一聲,邊勾起笑意。

換在從前,未必明白陸恪的這份篤定源自何,如今卻已能解出其中門道。

兩國鋒不止在戰場,亦在暗

元哲的質子在京城境如何,謝淑無從知曉。但陸恪能在元哲的眼皮子底下潛藏在國都,刺探消息、清城防看守等諸般底細,而后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救出來,趁夜出了國都,這份本事說著容易,做起來其實極難。

,若元哲想在京城這般念頭,別說帶人逃出京城,就算是想將質子帶出客舍,恐怕都極難。

兩者手段之高下,顯而易見。

更何況當初元哲登基時,為勝過籌謀多年的儲君,曾引謝珽的人手為助力,以出其不意而致勝。那些人手,謝珽早已在事后撤去,元哲亦嚴加查探提防。這般形下,陸恪仍能潛藏其中籌謀救人,焉知兩國惡時這些人不會在別手?

藏在暗的敵人最為危險。

元哲并不昏聵,在境、斬除周遭患之前,不至于為一介質而大干戈,引火燒

這場互換人質的易,不管元哲愿與否,在陸恪救人得手時便悄然結束了。

明日回到故里,謝珽亦會送回質子。

往后便是各憑本事,借國力軍威來震懾牽制。以謝珽登基后的勵圖治,河東定能鑄起銅墻鐵壁,更不會陷江河搖、首尾難顧的窘境,就算是將可有可無的質子送回去,元哲大概也不敢輕舉妄

但這場有人知的易卻免了一場酷烈兵鋒,能讓謝珽集中兵馬錢糧,揮兵往南,重整河山。

謝淑仍不會領兵,更無赫赫戰功。

很清楚,這場舍忘死的孤奔赴于河東而言意味著什麼。

Advertisement

不求功名賞賜,只求心安。

往后不論去魏州還是京城,都能問心無愧,昂首,不負謝家數代英烈的豪邁,亦不負堂兄冷之下的照拂。

謝淑定定著南邊,漸而闔上眼睛。

……

翌日策馬疾馳,申時過半,雁屏關已遙遙可

謝淑不自覺地揚鞭,令駿馬馳得更快。

鐵蹄飛馳,踩得道上塵土微揚。今日心緒極佳,因家園在有恃無恐,將滿頭青拿玉冠束起后,特地換了烈烈紅兒家秀的姿混在陸恪率領的隊伍里,颯爽利落而不失韌,格外惹人矚目。

城樓下,謝琤和武懷貞迎風而立,帶著此守將重臣親自來迎。

而在他們的后,徐秉均的目黏在上,久久不曾挪

別來未久,相思如海。

徐秉均自優渥,漸近弱冠之齡,從前回首時常覺歲月匆匆,倏忽即過,這還是頭一回覺得日子那樣難熬。

自從前年仲夏道別,至今不及兩年。

他在京城安定后來到雁屏關,細算起來也只一年有余而已。

這一年多時,卻從未有過的難熬。

站在雁屏關往北眺,這是離謝淑最近的地方,卻仍有千里之遙,不可及。

徐秉均不止一次在深夜驚醒,夢里困于北梁,在險境里沉浮掙扎,他卻無能為力。相識以來的一點一滴,早已在心頭回味過無數遍,連同離別前夜的每句話,每個神,都翻來覆去的回想。

他從前讀過許多詩詞,卻未嘗相思滋味。

剛到魏州時,他既是奔著投軍從戎,也是為了給視若親姐姐的阿嫣作伴。遇見謝淑時,徐秉均只知道是阿嫣的小姑子,直爽卻從不張揚,與阿嫣十分相投。

Advertisement

彼時他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的,也沒往旁的上頭想。直到后來與謝琤好,頻繁往來中跟謝淑日益稔,才窺出的獨特風姿。

而后不知不覺地淪陷其中。

可惜年意氣,不知世事之艱難,總以為明能夠永續,他們前路仍長,無需急迫。

于是守著禮數不曾捅破,更不敢有越矩唐突之舉,只在心照不宣的接近里將心事陳于家人。而后請了父親徐弘親自來魏州,妁之言、誠摯之心聘娶,兩家結為姻親,他送上十里紅妝,將藏在心頭的娶到邊。

年郎看來,那是最鄭重、最周全的方式。

卻因謝礪的傾覆戛然而止。

而后戰火燃起,他匆匆戎裝上陣,若不是阿嫣送來消息,他甚至來不及跟道別。

也是那場別離之后,相思悄然噬骨髓。

兩年時,仿佛隔了無數個春秋,如今終于重回跟前,仍是悉的眉眼,卻已褪卻爛漫,添了清晰可見的堅韌沉穩氣度。想來獨自在異鄉他國,活在監看懸刀之下,吃過許多不為人知的苦頭。

徐秉均握了拳,眼底漫上

前面的武懷貞抱拳拱手,恭恭敬敬的迎接長公主歸來,就連謝琤都收了從前嬉笑調侃的姿態,對著堂妹拱手為禮。

謝淑颯然而笑,目迅速掃過謝琤,落在徐秉均的上。

昔日文采俊秀的年,已了守衛邊關的矯健兒郎,因雁屏關氣候不及魏州和京城潤,連細白的臉皮都被風沙吹得糙了些,卻更添幾分英姿沉著。四目相時,年輕男兒抱拳行禮,視線卻一錯不錯地落在眉目間,手背上青筋微起,分明是在強緒。

如同那夜城郊送別,匆匆之間言語難盡,彼此都紅了眼眶。

而昔日之諾,半分未改。

從北梁馳馬而歸,踏過漫漫風霜、千里原野,回到故土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

心底驟然涌起無邊欣喜,謝淑沖他一笑,而后翻下馬。

默契深藏,別在人前并未過分流,唯有克制不住的目勾在心頭。哪怕是在跟旁人說話,謝淑的目仍會忍不住掃過徐秉均,將春里的俊朗臉龐印在心間,填滿思念。而從始至終,徐秉均的目幾乎沒離開過周分毫,直到將送到下榻的驛。

而后洗塵換,設宴接風。

昔日汾王府里不甚惹眼的,如今已是地位尊榮的長公主,謝淑未必將這名位放在心上,但雁屏關知道的守將部屬卻都清楚悄然無聲的功績。這場接風宴是出自謝珽的口諭,謝琤的親手辦,亦夾雜了軍將們的敬重之心。

謝淑坐在案后,半點都沒怠慢。

直到熱鬧的宴席散去,兩人才得以單獨說話。

驛里屋宇錯落,給長公主住的這自是最闊朗敞亮的,謝淑赴宴之前就已留了吩咐,命仆婦們備好沐浴起居之后暫且退下,若無傳喚,不得攪擾。此刻屏退隨從,就只剩滿院燈火照亮軒昂屋宇,在春夜的涼風里安謐又寧靜,一如魏州舊居。

踏進院門輕舒了口氣,回過頭,就見徐秉均靠在門邊站著,月下一勁裝,雙目炯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