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朝想了想,還是換了一件天青素緞褙子,趁著商量祭祖的事來找顧德昭。
顧德昭正在書房裡和清虛道長說話,清虛道長聽說顧家大小姐來了,自然要回避。錦朝遠遠站在廡廊下面,看到一個穿著深藍道袍,白淨高瘦的中年男子從書房出來,留了三須髯,仙風道骨,手臂上挽著雪白的拂塵。不疾不徐地走出了夾道。
聽聞清虛道長有五十多了,看上去卻不到四十的樣子。燕京中的便是不喜道學的王公大臣也會和他來往,覺得他駐有。只是如父親這樣隆重的並不多。
錦朝走進書房和父親說事,看到父親坐在圈椅上,臉上帶著一淡淡的微笑。
問完今年祭祖該供幾次茶飯的事,錦朝才提起這個清虛道長:“……剛見一個穿道袍的人出去,我倒是沒見過此人,是您新招的幕僚嗎?”
大臣家裡總會養幾個幕僚,幫著出謀劃策的。顧德昭是五品的郎中,在燕京這種地方自然不算大,不過也是養了兩個幕僚,平日裡能和他說說朝中之事的。
顧德昭搖搖頭,覺得也不好和長說這件事,但這樣問起了,以後道長總要常在家裡往來的。便有些忐忑地說:“是延慶道觀的清虛道長,你五歲的時候,他還幫你做過道場祈福。父親近日讀道學典籍不通暢,才請了他來講道的,會在咱們府上住幾個月……”
顧錦朝聽父親這樣說,笑笑之後就不再問了。
等到了祭祖的時候,錦朝忙活著指揮婆子們把祖先的排位都請出來了,又擺好茶飯。父親卻過來跟說,“道長說家裡幾月都不乾淨,要先做個法事驅邪,免得邪靈驚擾了祖先。”
顧錦朝有些無奈,這都忙了幾個時辰了。只能把東西給撤了開始在祠堂外擺道場。過了會兒清虛道長過來做法事,避開遠遠看著,清虛道長和父親商量,又把佈置的酒饌撤了。換上一口三足鼎。
道長做法事的時候,父親就在一旁看著,顧錦朝覺得烏煙瘴氣的,先回了清桐院去。
顧錦榮還沒有去餘家的族學,正在清桐院裡等。
他做了幾盞荷花燈,捧在手裡給錦朝看:“……咱們去放在湖裡,給母親祈福!”看著錦朝的眼神小心翼翼,又有些期待。
錦朝就笑了笑,“你這燈薄薄的一層紙,一水就不能用了。”
帶著顧錦榮到西次間。讓丫頭端了竹篾上來,重新做了幾個緻又好看的荷花燈,用竹條扎的燈骨,既然是給母親祈福的,也沒有在燈上描紅。一朵朵淨如白蓮。
錦朝託著燈給顧錦榮看,他撓著頭笑起來:“還是長姐做的好看!我本來是不會的,這還是讓清修教我做的……”又拿了剪刀,興致地要錦朝也教教他。
錦朝看他半蹲著,擺弄剪刀的樣子實在笨拙。卻很有興致地剪出花片,似乎也漸漸從母親的逝去中恢復過來了。半月前他就滿十三了,只是還在服制。府裡連小酒都沒辦,幫他做了一碗臥蛋長壽麪,就算是過了生辰了。倒是父親選了兩個丫頭送到他房裡。
錦朝特地找這兩個丫頭來看過,生得都比一般的丫頭好,白淨,眉眼清秀的。年齡也就十五六歲。看起來倒是老實聽話。
顧錦榮邊伺候的不是婆子就是小廝,原先的丫頭都不伺候他起居,在男子不滿十五歲之前,大家族的人是不會讓他們先接那些的,恐怕失了氣。又分了心神對讀書無益。但也不能全然不懂男之事,不然以後被有心的丫頭騙了都不知道。錦朝估計父親就是打的這個主意。
問他房裡這兩個丫頭如何。
顧錦榮只是笑笑:“父親是送們來伺候我的,卻不準們進我的室和書房。我平時見們也不多,總該還是聽話的……”
他可能是覺得不好意思,又不說這兩個丫頭的事,跟說顧瀾,“…二姐前日來找過我,說向我借兩本名帖,想練練字。我就說字跡還很稚,要先去找適合閨閣子的描紅練練,把氣了一頓。”
錦朝覺得好笑:“你看出生氣了?”
顧錦榮想了想道:“雖然一直笑著,但是生不生氣我看得出來。不高興的時候,就會低頭看著自己的裾……不過我不借名帖,就去找了父親,那時候父親正我去問功課。我看到父親不僅給了名帖和描紅,還教運筆。跟說多讀書多寫字,能端正品行。”
錦朝卻不以爲然,讀書讀得多,品行還壞的人多得是。葉限不就是個例子嗎。父親還是兩榜進士出呢,前世不也做出母親死後不到一年,就擡了繼室的事。
清虛道長做完法事,大家又一起去祭祖。顧瀾與旁的丫頭笑語晏晏,看到錦朝和顧錦榮一起過來,又問顧錦榮說:“……剛纔看榮哥兒在做荷花燈,也不知道做好沒有。”
顧錦榮哼了一聲,不說話。
顧瀾神一黯,歉疚地笑笑:“是二姐不好,不該提荷花燈。”
父親擺放了祭品走過來,正好聽到顧瀾這句話,又看到顧錦榮理也不理顧瀾,嘆了口氣:“榮哥兒,瀾姐兒畢竟是你姐姐。”就算心裡不喜歡,表面總要做出和睦的樣子吧!姐弟不和這種事,說出去也不好聽。
紀氏死了,顧錦榮如今只和朝姐兒一起,顧漪和顧汐又向來不和瀾姐兒說話。如今宋姨娘瘋了,顧瀾更是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他總是看見瀾姐兒孤零零的。
顧德昭想起昨個顧瀾來找他,說要幾本描紅練練字,又讓他教運筆,在他那兒呆了很久。顧德昭問起的時候,才猶豫地說:“兒如今只能和丫頭說說話,姨娘又那樣了,實在是覺得心裡困苦……”
犯了再多的錯,那也是自己的兒,這樣對確實有些心狠了。顧瀾如今的樣子,他也有幾分關係,當初就不該讓在宋姨娘邊長大,不然也不會教養這樣。
顧錦朝在旁什麼也沒說。
過完中元節,香河那邊的田莊遞了信過來,十多畝的果樹全爛了。那田莊的管事姓劉,說了一通也沒拿出個章程,說種桃子不錯,但病害太多,得看天勢吃飯。種棗樹倒也行,又怕賣不出價錢。反倒是什麼主意都拿不定,錦朝更是不懂這侍農的事,想去問問外祖母,又正在守制不好出門。
徐媽媽跟說:“……服喪出門,不如帶了菩薩前的灰鉢出門,每日上香,您七日之回來便是。”
錦朝想想也只能如此了,如今母親的七七已經過了,卻也不用太嚴格。畢竟還有許多事要請教祖母,一兩封信也說不清楚。
給外祖母送了信,丫頭就幫著收拾了箱奩,錦朝去和顧德昭說了,第三日就去了通州。
外祖母得了信,親自在垂花門等,挽了的手帶去了東院。
“……正想著和你去封信,就聽宋媽媽說你要來了,我就整日盼著你來。”紀吳氏淡笑著跟說,“你四表哥紀粲和宛平陳家的二小姐定親了,明日擺酒謝人。可惜你正在服喪,不能去看看,那人是通政使徐大人的夫人,爲人十分不錯……”
宛平陳家!錦朝聽了十分驚訝。怎麼忘了,紀粲娶的是陳二爺的庶!
前世和幾個表哥的來往都不多,定親後三月,陳家二小姐陳暄嫁到紀家,正是陳玄青和俞晚雪正式定親的時候。又正在服喪,連喜酒都沒去喝。
無論怎麼說,總是要和陳家扯上關係,錦朝無奈地笑笑。
不再想這件事,而是和外祖母說宋姨娘。
紀吳氏聽完也想了許久:“……宋妙華是個格堅毅的,要說這樣就瘋了,我是不會信的。不過要是能一直裝下去,那也是的本事好,你自然不用管。”拉著錦朝的手,嘆了口氣,“我們朝姐兒,原先看去是面冷心熱,如今也能狠下心了。”
錦朝和紀吳氏玩笑說:“那如今外祖母嫌棄我了?”
紀吳氏了的頭髮,笑著說:“你是最像我的。我嫌棄你,豈不是連自己都嫌棄了!”
和紀吳氏說了會兒話,三表嫂劉氏聽聞來了,抱著孩子來向紀吳氏請安。
淳哥兒如今快兩歲了,十分好。一到了紀吳氏的屋子裡就掙了母親的手,蹣跚地往紀吳氏的懷裡撲過來,脆聲地著“曾祖母”。劉氏嚇得臉都白了,喝他:“淳哥兒,慢點,小心傷著你曾祖母!”
紀吳氏說:“不礙事,他也是好幾天沒來我這裡了。”
抱起紀安淳,指著顧錦朝笑著問他,“快看看,還記不記得你錦朝姑姑?”
紀安淳歪過頭看,錦朝看了看淳哥兒,長得玉雕一樣的小人兒,便對他笑了笑。淳哥兒烏黑的大眼瞳看了許久,轉頭抱著紀吳氏的脖子不說話。劉氏心裡更是焦急,怕會惹得紀吳氏不痛快。
幸好淳哥兒又開口道:“母親說過,給我銀簪子的錦朝姑姑,淳哥兒記得!”
劉氏聽了終於鬆口氣,不枉費常在淳哥兒面前唸叨。
ps:
這幾章卡得我好辛苦,現在才寫出來
醫學天才林若昭一朝魂穿,成了將軍府的苦命小嫡女。生母慘死,父親冷漠,兄長狠毒。還嫁了個不舉的夫君,剛下花轎就來個約法三章。林若昭不服氣,熊熊鬥誌冉冉升起。既然占人肉體,那就仇她所仇,恨她所恨!什麼白蓮花,以牙還牙!什麼虛偽親情,血債血償!然而偶爾也會出現意外。說好互不相乾的戰神侯爺,您怎麼大半夜出現在我床上呢?
天生力大無窮的顏柳晴意外穿越,成了辰王府剛過門的沖喜王妃。開局就被告知二哥賣國被抓,全家流放極西冰寒之地。看著哭瞎的祖母,冷漠的大嫂,暈厥的二嫂,被打癱瘓昏迷的二哥,一步三咳血的王爺,被休回家的妹妹,只知道吃的小弟……顏柳晴扶額,這個家還得靠她。幸好她的空間也來了,內裏自成天地,還有任意門和手搶。拿出任意門,走進了皇宮;一夜之間,皇室國庫被清空,皇帝私庫只剩下一條底褲……隔日,整個後宮小金庫不翼而飛,哭聲四起。在往後,各路大臣,世家豪門,不斷的傳來家中被盜的消息。金庫大盜,成了整個京城恐懼的名字。此時的顏柳晴已經在流放路上了,吃着烤魚烤肉石鍋拌飯各種美食……流放月餘後,衆人遭遇山賊,本以爲會被抓,結果山賊居然跪下了。“恭迎主子迴歸!”體弱多病的王爺走出去,眼眸輕擡,眼神溫柔的看着她,說出了駭人的話:“明日起兵。”“???” ...
林珂珂倒霉悲催的穿越了,穿越到了古代荒年的一個又窮又苦人還多的家庭,不過幸運的是跟她一起穿過來的還有一個大冰箱。冰箱會自動補充食物,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換菜譜,且看林珂珂是如何用冰箱發家致富讓一家人過上富裕的生活。
前世程亦安被定給陸國公世子陸栩生爲妻,婚後夫婦生疏淡漠,貌合神離,堪堪一年,程亦安遭人算計,被迫和離改嫁青梅竹馬。 可惜二嫁後五年無子,漸漸的婆婆臉色不好看,丈夫也日漸疏離,小姑子事事摻一腳,上頭還有個強勢的大嫂壓着,程亦安日子過得艱辛。 一睜眼,程亦安回到與陸栩生新婚之夜,回想陸栩生此人,雖性情冷漠,卻勝在權勢顯赫,人品貴重,並無不良嗜好,比起去範家吃苦,還不如當個閒適的國公夫人,程亦安決定這一生躲開奸人算計,好好跟陸栩生過日子。 只是待那清俊男人掀開紅蓋頭,程亦安有些納悶,這眼神不太對,他不會也重生了吧。 * 陸栩生出身尊貴,文武雙全,是京城貴女爭相得嫁的如意郎君,與程亦安和離後,他在母親的撮合下,改娶表妹爲妻,原以爲夫妻該是相敬如賓,怎料表妹性情驕縱,整日鬧得府內雞犬不寧。 重生回到洞房花燭夜,陸栩生決定跟安靜溫婉的程亦安好好過日子,哪知紅綢一掀,忽覺妻子神色與前世迥異,難不成她也重生了? 原計劃圓房的二人隔桌而對,面面相覷,徒生尷尬。 文案:(正文完)【先婚後愛,婚內追妻,重生爽文,各路火葬場】前世程亦安被定給陸國公世子陸栩生為妻,婚後夫婦生疏淡漠,貌合神離,堪堪一年,程亦安遭人算計,被迫和離改嫁青梅竹馬。可惜二嫁後五年無子,漸漸的婆婆臉色不好看,丈夫也日漸疏離,小姑子事事摻一腳,上頭還有個強勢的大嫂壓著,程亦安日子過得艱辛。一睜眼,程亦安回到與陸栩生新婚之夜,回想陸栩生此人,雖性情冷漠,卻勝在權勢顯赫,人品貴重,并無不良嗜好,比起去範家吃苦,還不如當個閑適的國公夫人,程亦安決定這一生躲開奸人算計,好好跟陸栩生過日子。只是待那清俊男人掀開紅蓋頭,程亦安有些納悶,這眼神不太對,他不會也重生了吧。*陸栩生出身尊貴,文武雙全,是京城貴女爭相得嫁的如意郎君,與程亦安和離後,他在母親的撮合下,改娶表妹為妻,原以為夫妻該是相敬如賓,怎料表妹性情驕縱,整日鬧得府內雞犬不寧。重生回到洞房花燭夜,陸栩生決定跟安靜溫婉的程亦安好好過日子,哪知紅綢一掀,忽覺妻子神色與前世迥異,難不成她也重生了?原計劃圓房的二人隔桌而對,面面相覷,徒生尷尬。(先婚後愛,婚內追妻,各路火葬場)本文又名《國公夫人的悠閑躺平日子》《冷面將軍淪為戀愛腦》(所以設定為劇情服務,做私設,勿考據。)——————————————————接檔文:《侯門》簡介:裴東亭乃當世第一名門裴家的嫡長孫,芝蘭玉樹,君子清執,十七歲高中狀元,侍奉帝側,備咨詢參機要,是同齡當中的翹楚,只是他有一樣為世人所“詬病”:英年早婚。裴東亭七歲那年,其祖父游歷山水路過潭州,與一鄉紳相談甚歡縱酒達旦,一個不留神將他的婚事給許了出去,從今往後裴東亭多了一個出身鄉野的未婚妻,裴家上下為此痛斥老太爺,京城官宦也紛紛扼腕痛惜,奈何木已成舟,裴家重譽,女郎十五及笄那一年,將之迎了過門。又如何?裴東亭不喜她,嫌她無才甚至不願與她說話,將她迎入門,便以考取功名為由,獨自回京。兩年後裴東亭高中狀元,一時風頭無兩,狀元游街那日,貴女爭相為他擲帕扔花,裴東亭幾乎忘了自己娶了一門妻。直到某一日,京郊蘭桂宴上,他瞧見一活潑颯爽的女郎,從容挑著一竹竿將落水少女營救上岸,女郎眉眼略有些熟悉,問隨侍,“此女郎我是否見過?”隨侍嗓子險些咳冒煙,“爺,那是您兩年前迎過門的少夫人哩!”(先婚後愛,追妻火葬場)內容標簽:宮廷侯爵重生甜文爽文先婚後愛追愛火葬場程亦安陸栩生一句話簡介:先婚後愛,雙向奔赴立意:唯有努力不會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