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閃忽閃,狹窄昏暗的屋子里點著了薪柴,映出黑夫和他姊丈的影。
這年頭照明基本靠火,富貴人家用油脂“膏”“脂”和蠟、蟲蠟,了捻子點燃,不過亮不大,一般都是燈如豆粒。像黑夫他們則本點不起那些玩意,只在需要時,小心地用燧石點燃一沾了松脂的小薪柴,照明時還得小心,以防把屋子點著了,這年頭的火患幾率遠高于后世。
就在這樣的照明條件下,櫞躡手躡腳地從屋某個角落里,取出了一大筐沉甸甸的東西……
不用看,只需要聽聲音,黑夫就知道了,這是錢,滿滿當當裝了一籮筐的半兩錢。
“黑夫,這便是郡城讓縣里下發的賞錢,你猜有多?”櫞低了聲音道。
黑夫懶得猜,他今天已經數錢數到手,只就著昏暗的燈看了一眼,差不多有十畚,便笑道:“萬錢?”
“對,就是一萬錢!”
櫞是個很走出鄉里的樸實工匠,這輩子窮慣了,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他今天剛領回來錢后,在興了一會后,又開始疑神疑鬼,一直覺得外面有人覬覦。
于是索將錢鎖在屋子里,他一個人在門外守著,如熱鍋上螞蟻般踱步,用懷疑的眼看向每個經過的人,只等著黑夫回來,讓他拿主意。
黑夫的確是見過世面的,畢竟早上才得了一萬五千多賞錢,下午就一眨眼送人了四千。所以也沒有太過吃驚,只問道:“除了錢,可還有其他賞賜?”
“有,有。”
櫞見自家小舅面對這麼多巨款依然面不改,不由欽佩,取出一塊褐幘道:“我還被拜爵為公士,以后就和黑夫你一樣……”
話說到這,櫞才發現,黑夫頭頂已經換了土紅的包巾,不由大為愕然:“你已是上造了?”
“今天正午剛升的爵。”黑夫了頭上的發髻,淡然地笑了笑:“正要告知姊丈,看來今天,吾家是雙喜臨門啊!”
這下,櫞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沒錯沒錯,是雙喜臨門,你母親、大兄和你阿姊要是知道了,還不知要多高興。”
在櫞一個人傻樂時,黑夫卻在一旁悄無聲息地嘆了口氣,因為他覺得,一級爵位,外加萬錢,在櫞看來是數額巨大的賞賜,可在黑夫卻以為,相比于踏碓的用,這些功賞,還是了些……
按照那天在縣倉的演示,踏碓使得得當,可使舂谷的效率提高近一倍,過去兩個隸妾用杵臼干的活,現在相同的時間,用踏碓一個人就能做。
這要是放到后世,可以評為“年度重大發明”了吧?
“看來秦國雖然比較重視技藝,但工匠地位依然較低,隨便一點爵位賞錢就打發了,這搞發明的收益也不是很高啊。”黑夫如此腹誹道。
他不知道的是,原本他們二人將踏碓獻到縣里后,倉嗇夫認為此應該獎賞萬錢,縣工師則認為獎賞一級爵位比較合適。安陸縣令不能決定,又覺得此的功用也許無法在縣里做出評價,這才將仿制的兩個踏碓連帶文書,一同報到南郡去。
報到郡上后,郡守讓江陵城的郡工師衡量了踏碓的價值,這才決定雙重獎勵,爵、錢一同賞賜,以勉勵匠人之功。
這時候,櫞在朝黑夫連連道謝后,又將筐里的錢往黑夫這邊一推,說道:“黑夫,雖然你告誡我,對外人要說踏碓是我自己想出來做出來的,與他人無關。但事實怎樣,你我都清楚!踏碓是你的主意,卻讓給了我,我得到公士爵位,已是莫大的榮幸,這些錢,你拿著!”
“姊丈,我因擒獲盜墓賊,已經得了不賞錢,既然這些錢是指名賞予你的,我豈能拿?”
櫞十分倔強,非要黑夫收下,黑夫最后推不過,只好答應櫞,這些錢,他們二人五五分。櫞卻不干,非要九一分,他一,黑夫九。
二人正推讓間,櫞又想起了什麼,連忙放下眼前的事,向黑夫請教。
原來,除了爵位和錢外,櫞因為人本分,手藝也不錯,在縣城協助制造踏碓這些天里,被縣工師看中,讓他留在安陸縣城做工匠,可以讓他帶著家眷,把戶口遷到縣里。
櫞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想請黑夫幫他拿個主意。
“姊丈,這是好事啊。”
黑夫喜道:“人往高走水往低流,你來縣城做事,前程肯定比窩在鄉野小里中更好。”
櫞有些猶豫:“只是你阿姊……”
黑夫道:”縣工師不是允許姊丈將戶口遷到縣城里麼?阿姊向往縣城許久,對縣中布帛絹更是贊不絕口,能搬來縣城,一定會高興!再說了,等到一月之后,我便是正式的吏員,可以讓驚來縣城學室弟子籍,學律令,到時候姊丈、阿姊家在縣城,正好可以照應照應他……”
還有一個緣由黑夫沒說出口,他這姊丈手藝是有的,人也樸實,沒什麼壞心眼,放在小鄉里的確是埋沒了。黑夫想起如今炙手可熱的廷尉李斯,那個關于倉中鼠與廁中鼠的比喻:“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耳!”在這個世道,有本事的人只有往時代的中心走,方能凸顯出自己的價值來。
櫞的技藝放在全國工匠里面,可能只是中等,但還有黑夫啊。
因為秦國獨特的戶籍制度,負責耕田打仗的士伍是不允許隨意玩弄技藝,涉足商業。所以黑夫琢磨著,以后恐怕自己想做什麼后世的,都得借他這姊丈之手了,這樣的話,黑夫既能做出想做的東西,也能順便拉一拉自家親戚,何樂而不為?
于是黑夫將那些又被櫞推過來的錢往反方向一推,說道:“姊丈,所以這一萬錢,你就留著一半,好在縣城置辦家當。放心罷,吾家不論是誰,往后的日子都會越來越好,路也越走越寬!”
……
安陸小縣的黑夫亭長還以為,獻踏碓的風波,到此總算是告一段落了。但他不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就在他們收到賞賜的次日,在南郡的首府江陵城,政府郵件公文的收發樞紐,江陵傳舍外,兩架在江陵本地趕制出來的“踏碓”,連同標明了“急”的加急信件,被搬上了專門運送急信件的“傳車”。
隨后架馬上轅,傳車出江陵城北門,沿著筆直的涂道向北疾馳而去……
“行此書者勿留,書一月乙亥舂時起詣廷……”
車上的傳人只需看一眼信牘封緘上標明的日期,就明白這是加急的信件。此行必須迅速,得在一月十日舂時前,送到咸城中去,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郡工師手下的屬吏。
于是從這一日起,這輛傳車開始了馬不停蹄的行走。
秦制,30里一驛傳、10里一亭舍,驛傳可以更換馬匹,修理車輛,亭設有住宿的館舍。傳人只能匆匆停留,讓亭父喂飽馬兒,自己則出示符、傳后,吃著免費供給出差吏的口糧。因為他爵位是上造,伙食不錯,還有醬菜和韭、蔥等下飯。
按照《行書律》的規定,郵傳必須記錄當天所走的里程、途徑城邑的距離,以供事后考核。所以在亭舍中休息時,傳人只能就著豆粒大的燈,用筆艱難地記下自己的旅程:
江陵到當一百八十里……
當到鄢縣一百八十五里……
鄢縣到三澨滄浪水一百里……
滄浪水到鄧縣二百四十里……
他們離開了水網縱橫的江漢之濱。
他們駛了人煙稠的南盆地。
他們過武關,涉商于,步秦國的心臟地帶,關中平原。
他們途徑藍田,未見玉暖生煙,卻窺見武備森嚴的秦軍大營。
他們繞上林,渡渭水,遠看看到了那座雖無城墻保護,卻依然顯得宏偉壯觀的巨大雄城……
水驛江程去路長,一月十日,在夙夜兼程,跋涉了二十天后,趕在最后的日期之前,來自南郡的傳人和使者終于抵達了這次旅行的終點,咸傳舍。
咸傳舍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郵件傳書,初春乍暖還寒,穿皂的小吏們卻滿頭大汗地整理著各類信牘,萬一出了差錯,他們就會被重罰。
來自南郡的加急信件終于被分配了人手,一位閉著眼都能繞著咸城大街小巷跑的老郵人,按照信牘的要求,趕著馬車,將踏碓連同信牘,一直送到了位于咸城東的“府”中,到了一名章邯的府小吏手里……
PS:到家啦,大家久等了,過年期間會正常更新。
渭水之盟前夕,席雲飛魂穿爲席君買胞弟。爲了提升生活水平,利用金手指大搞鄉村建設。主角智商平平,不裝逼,不上戰場,不理朝政。沒事就喜歡整點吃的喝的,再改善一下居住環境。當然,畢竟是主角,總是要爲這個時代做出一點貢獻的,喜歡這類網文的朋友,歡迎光臨!!!
明朝末年,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關外女真,野心勃勃。朱由校決定做些什麼,挽大明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陳昕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穿越了,成了楚商國平遠大將軍的獨子,京城知名紈绔一枚。陳昕欣喜不已,以為從此就可以過上紙醉金迷、妻妾成群、揮霍無度的紈绔生活,卻沒想到躺平不易,一切都沒他想的那麼簡單......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
秦天德穿越至南宋初年,面對著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奸臣把持朝政內憂外患的南宋朝廷,他從一個地主家的惡霸少爺一步步走上南宋朝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位置,最終成爲了大宋歷史上唯一的國師!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戰亂四起!李建安穿越成為破軍戶,窮困潦倒。叮!系統來了!可以復制物資!“糧食X100袋!”“盔甲X100套!”“火槍X100把!”“大炮X100門!”哈哈哈,李建安徹底發了,富可敵國!“你一個小旗?有自己的騎兵?”“你一個百戶?敢和韃虜對陣?”“你一個千戶?有自己的艦隊?”崇禎皇帝哭了;“李哥,幫幫忙,借我點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