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族人的風波過後,齊治恢復深居淺出的生活。
這天,齊治手握雷擊桃木劍,正在修鍊一門法。
自從符劍型後,雷擊桃木劍隻留軀殼,靈都融符劍中。
繞是如此,桃木劍材質特殊,不僅堅韌無比,而且鋒利無比,是一把殺人利。
齊治思來想去,還是要好好運用這把木劍。
大風館的院子,齊治手握雷擊桃木劍,法力開始流,指尖雷電火花跳躍。
眨眼見,齊治手冒出大片電,如流水般傾斜而下,瞬間裹滿桃木劍全。
這把桃木劍乃是桃木遭雷擊不死,剖開樹心製造而,品質極高。
而且,桃木經天雷洗禮,如同被貫通奇經八脈,可以容納雷電霹靂。
齊治以雷骨電刀的手法,以雷電裹滿桃木劍。
若是尋常刀劍,被雷電包裹,隻會浮於表麵,鍍上一層雷電外殼,殺傷力倍數增加。
但,這卻不是齊治想要的效果。
雷擊桃木劍如同活,張開孔,開始吞吸刺眼的電,從到外被照的通無比。
轉眼間,雷擊桃木劍了一把雷電長劍。
比起雷骨電刀,這把雷電長劍更銳利,更殺傷力。
齊治揮雷擊桃木劍,略過院的假山巖石。
劍鋒掠過,假山當場倒塌,電趁機鑽其中,將石塊炸得碎。
輕描淡寫一劍,便備雷骨電刀全力一擊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雷擊桃木劍加持下,法力損耗減大半。
這般運用法,可比先前效率高許多。
齊治有練氣十層境界,法力充足,但雷骨電刀也是消耗巨大的法,經過這番改良,日後運用起來更加便利。
接下來幾天,齊治沉溺其中,進一步完善雷劍的手法。
突然有一天,欽差駕臨大風館,點名要齊治麵。
齊治趕到前廳,見到欽差後笑了,也是人,當初大酒莊見過的老太監。
碧水真君和韋田也在場,顯然早已等候多時。
老太監見到齊治,微微點頭示意,「人來齊了,現在就隨老奴進宮。」
齊治心中疑,卻不好當麵發問。
離開大風館,走在路上時,齊治找個機會,問碧水真君其中究竟。
「真君,可知道進宮為何?」
碧水真君早已知道,低聲說道,「是陛下召見,一同去的還有柳總捕和國師大人。」
齊治吃了一驚,算上大風館,三大機構的頭領人都來全了,連一向居的國師也麵。
可想而知,今天進宮,必定有大事發生。
一路上,齊治滿腹心事,沒有細看沿途景。
老太監帶著三人,走過一座座宮殿,最後踏連環迴廊的園子裡。
園子裡隻有三人,齊治隻認得柳總捕,其他兩分別是國師和皇帝。
皇帝年約五旬,神態極其威嚴,因為不在朝堂,所以穿便服,頭上也未著冠。
國師穿八卦道袍,頭上橫著別一白玉簪子,潔白無瑕,玲瓏剔,顯然是一件寶。
老太監朝皇帝下拜,「陛下,大風館三位主事到了。」
皇帝微微點頭,示意老太監站到一邊。
來前路上,老太監對三人傳授禮儀,他們務必不能殿前失儀。
齊治跟在碧水真君二人後,向皇帝行禮。
皇帝說道,「不必多禮,請起!」
齊治觀察,心震驚無比。
柳總捕齊治已見過,確定境界比自己強,卻也強的有限,大約在練氣十層巔峰,到十一層這個區域。
齊治先前估計,總捕和國師齊名,料想國師也不會強到哪裡去。
沒想到今日一見,齊治卻發現,國師的境界比他高出許多,竟有些令他看不。
如此巨大的差距,證明國師起碼比齊治高兩個小境界,也就是說最弱也是練氣十二層。
「莫非是築基期?」
齊治看向國師,搖搖頭,不是。
築基期的氣息更有不同,但國師雖強,還於練氣階段。
「應該是練氣十二層,很有可能是巔峰狀態。」
齊治突然心生疑慮,如果慶國真有築基丹,為何不給國師服用?
這時,皇帝終於說出此次召見的用意。
「三位卿遠道而來,路上聽了不風言風語,想必心中也有猜測,朕這次你們過來,便是要開門見山,為你們解?」
齊治心中一,這麼快攤牌?
「碧水真君,你聽到什麼傳言?」
皇帝率先問碧水真君,姿態極其隨意,很顯然二人並非初見。
碧水真君有一城做封地,備皇帝青睞,也有過幾次君前獨奏的機會。
皇帝第一個問他,是把他當心腹。
「回陛下,江湖之人愚昧,都以為陛下得了什麼寶,所以才如過江之鯽,紛至遝來。」
皇帝聽了,微微冷笑,「寶,哼!他們口中相傳的寶,大概就是築基丹吧!」
此言一出,三人軀一震。
「實話告訴你們,築基丹,真沒有,整個慶國上下也沒有半顆,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怕是要失了。」
碧水真君回道,「既然如此,陛下可令員公佈真相,如此便能讓外人知難而退,京城自可恢復平靜。」
皇帝搖搖頭,「不,朕將錯就錯,引民間修仙者來此乃是有一樁大事要辦,需要藉助眾人之力。」
碧水真君沒有追問,而是靜待皇帝講述。
皇帝對國師點了點頭,「國師,你來說吧!」
原本閉目養神的國師,睜眼起,走到齊治三人麵前。
「一場災難將至,慶國百姓即將水深火熱,需要集結全國之力,方能除去禍首!」
「敢問國師,禍首是何?來自何方?」
國師出枯瘦手指,指向西南方向。
「西南有烈僵王出世,帶領三將軍荼毒國土,已經為禍蒼生。」
西南一地,歷史上無數割據政權興替,因此留下數不清王侯將相的墓。
群星般的墓中,多有高人佈置,比起徐氏先祖的宅不遑多讓。
加上當地氣候,很容易造變。
多年來,墓一層一層,最後從量變引發質變。
一頭了氣候的老殭,恢復前靈智,帶著三頭行做爪牙,席捲西南全境。
這件事早已發多日,隻因西南地偏遠,訊息斷絕,所以齊治等人還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