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治風塵僕僕,剛回到真靈觀,早有人等候多時。
一名天憲司神捕打扮的青年,在蕭求道帶領下,前來拜見齊治。
「六品道齊治,陛下有聖旨給你!」
齊治微微一愣,最近無事發生,肯定不是封賞,莫非皇帝有什麼命令?
蕭求道在旁邊解釋道,「這位欽差大人,半月前到了道觀,一直等你到現在。」
青年神捕正道,「聖旨容事關重大,陛下有令,必須親自給齊道長本人。」
齊治拱手道,「還請欽差示下!」
青年神捕見齊治沒有下跪的意思,回想起來之前,上司呂君彥的叮囑。
「齊治生高傲,聽旨時必然不肯下跪,你不要計較,宣讀完聖旨即可!」
青年暗嘆,呂君彥果然說得對。
但是,齊治和他年級相差不大,卻已經是六品道,顯然有過人之,子傲這點小病,在大人眼中無傷大雅。
「陛下有令,六品道齊治,領旨之日起,即刻上京,前往京城大風館簽到。」
齊治聽到這裡,心中一,問道,「欽差,恕我愚鈍,大風館是什麼地方?」
「大風館,乃是陛下恩賜,招待各地道的地方。」
青年神捕頓了頓,說道,「天憲司、國師寺和大風館,正於同一條街上!」
齊治恍然大悟,朝他拱手答謝,「多謝欽差解!」
青年神捕宣讀完聖旨,不顧蕭求道挽留,當即上駿馬,要回京城復命。
齊治見他態度堅決,顯然上頭有嚴令。
送走青年神捕後,蕭求道雙眉皺,「師弟,這次京城之行,我覺得兇險極大。」
齊治反問道,「師兄從何得知?」
「這位欽差半月前來道觀,堅持要見你當麵宣旨,如今剛讀完聖旨,便要回京城復命。」
「而且這些天我旁敲側擊,打聽到外出宣旨的欽差,不止他一人。」
「很顯然,最近京城將有大事,陛下有天憲司和國師寺還不夠,甚至要召回所有道,拱衛京城的力量。」
蕭求道說到這裡,神惆悵道,「隻是不知,最近京城將有何事發生?」
齊治心中一,想起紙人王的料,築基丹在京城。
眼前的一切跡象,不正好證明這個訊息的真實?
齊治想到這裡,對蕭求道說道,「師兄,京城我不得不去,還請見諒!」
蕭求道嘆了口氣,「真靈觀能有今日繁盛,多半還是因為你,陛下召喚你,你必須要去。」
遲疑片刻,蕭求道堅持道,「我好歹也是七品道,縱然聖旨裡沒說,我也要和師弟一起去。」
齊治急忙勸說,「師兄,這次京城之事危險萬分,我自保都嫌不足,難以顧及師兄!」
蕭求道神黯然,「說到底,還是我拖累師弟。罷了,不去便不去,我留守道觀,等師弟歸來。」
這次齊治歸來,先到後院見小鶴兒。
雖然多日沒見,小鶴卻對齊治氣味非常悉,一見麵便歡快扇翅膀,彷彿要飛起來。
但是,小鶴兒縱然再高興,也是飛不起來,因為它實在太胖了。
真靈觀和崔家合作起來,靈米儲量富,再加上還有大酒莊出產的酒糟,更符合小鶴兒的胃口。
小鶴兒吃得腦滿腸,原本就壯的軀,變得吹氣般膨脹,雙翅變得更短了。
齊治抱著小鶴,輕輕幾下,卻到針刺般疼。
低頭看去,原來小鶴兒上的黑絨,如今烏黑油亮,一如鋼針般,差點把齊治手掌破。
小鶴興不已,低頭朝齊治口一啄,服瞬間被扯得稀爛。
齊治苦笑著把小鶴推開,「不要毀東西!」
小鶴兒很不高興,長脖子張,竟把齊治別再後的雷擊桃木劍咬在裡。
自從劍符就之後,雷擊桃木劍作用變弱,平時使用頻率減。
饒是如此,桃木劍也曾是一件法,比普通的鋼劍更鋒利堅。
小鶴兒的鳥咬住雷擊桃木劍,猛地用力咬合,響起刺耳的聲響。
齊治急忙搶下桃木劍,卻見到原本的劍,出現清晰的咬痕,正是小鶴兒的手筆。
縱然小鶴是靈,此番表現也太過驚人,連法都能損傷。
齊治見桃木劍出現傷痕,頗有些心疼,急忙藏起來,不讓小鶴兒接到。
這時,負責飼養小鶴兒的道出現,齊治吃了一驚,竟然是妙印。
「妙印,怎麼你來照顧小鶴?」
妙印苦笑道,「二觀主不知,這些日子以來,小鶴兒越發雄壯力大,鳥、利爪之鋒利,足以切金斷玉,而且脾氣愈發暴躁。」
「先前照顧它的道,由於餵食慢了些,惹得小鶴髮怒,一低頭便撞斷兩排肋骨,至今還躺在床上養傷。」
「小鶴兒力大無窮,而且爪鋒利,等閑道難以靠近,隻有我們有法力在,還能周旋一二。」
齊治聽到這裡,低頭看著小鶴,「你也太野難馴,在這樣下去,小心我扣你的口糧。」
小鶴似乎聽懂了,哀哀了兩聲,似乎在向齊治求饒。
妙印見狀,解釋道,「好在小鶴兒雖然暴躁,平時很通人,大家都很喜歡他。」
「妙印給你求,我先不扣你口糧,但務必記住,今後再怎麼生氣,也不許傷人!」
小鶴聽了,為難搖搖頭,但見到齊治眼力目,耷拉著腦袋答應了。
齊治小鶴脖頸,「我知道你長大了,不願困在這兒,你放心,我一定給你找到比萬園更大更好的地方,讓你自由玩耍翱翔。」
小鶴兒聽得興,呱呱怪幾聲。
齊治安完小鶴兒,在真靈觀繼續留了幾天。
期間,齊治指導幾位修仙的道,為他們解決修鍊上的難題。
臨走前,齊治又煉了幾爐丹藥,為道觀增加儲量。
理完大小事務,齊治方纔踏上去京城的旅程。
這次京城風起雲湧,築基丹吸引四方散修,四周極不太平。
齊治為求低調,沒有騎乘烈鬃駒,而是雙足而行。
離開石鎮後,齊治走了幾裡地,覺得總嫌不足。
「對了,可以如此代步?」
齊治從包裹中,翻出幾張白紙,信手裁紙人、紙馬和紙轎子。
變化落下,這些紙人紙馬統統變實。
「拜見老爺!」
一隊裝的騎馬武士,再加上抬著轎子的轎夫,齊刷刷站在齊治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