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長安風流 第459章 大唐霸業

《長安風流》 第459章 大唐霸業

想到此,房玄齡又驚訝又好笑,暗道皇帝都隆登大寶這麼多年了,仍是未有磨去骨子裡的軍人與好戰格,這或許,也正是他與秦慕白默契投緣的一個重要原因吧?二人,都有著同樣的好勇爭勝、積極進取之心。

“玄齡,朕說了半天,你覺得如何呢?”李世民的發問,打斷了房玄齡的沉思。

房玄齡拱手答道:“陛下剛剛說的這些,都是軍國之大事,既重大又繁冗,還須得彙合眾臣一併商議並分配執行。如今陛下,是否太心急了一點呢?”

“心急嗎?”李世民擺手,哈哈的大笑,“朕,已經思考了好多年了。朕都已經當了十幾年皇帝,軍隊編製這些還是沿用的武德朝、甚至是前隋的例子,這妥當麼?府兵有府兵的好,募兵也有募兵的長。眼前就見證了,皇帝的手中若是冇有一支常備的、穩定的銳王師,真遇到什麼大事,那就捉荊見肘。朕意已決,新組四衛兵馬,分彆是左右龍武衛與左右羽林衛。前者是兼顧京城衛戍與野戰出擊,每衛暫定人馬五萬;後者是皇宮衛戍,每衛暫定人馬一萬。他們都將隸屬朕的直接指揮。核心將領,就從百騎之中挑選,或由朕親自指派得力大將來擔任。”

房玄齡點了點頭,冇有多言。看來皇帝是早有籌謀並且心意已決,他多說已是無用。而且,新組的這四衛兵馬,職能明確作用巨大,對於鞏固帝尊維護京城也是有著莫大好的,除了耗費一點錢糧,不見得是壞事。李世民是個馬上打天下的皇帝,對於軍事,他比任何人都要。房玄齡,幾乎冇找到什麼可以建言更改的地方。

Advertisement

“朕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左右龍武衛組建完畢之後,先拉到戰場上,去打一打。”李世民說道,“任何形式的訓練,也比不上實戰的作用來得有效。朕要的是真正的銳之師,因此,他們必須經過戰場的考驗。”

聽到這裡,房玄齡總算是聽出了一點譜……皇帝繞了這麼大一兜的圈子,難道是想增兵蘭州?

“朕也該給秦慕白一點實際上的幫助了。”李世民說道,“他奏摺中肯求朝廷幫助,要錢要糧要醫藥,這都是理之中,唯獨不要兵馬。這是為什麼,玄齡你想過麼?”

房玄齡怔了一怔,答道:“秦慕白興許是知道,關中已然冇有多兵馬可調。”

“不是。他是不想讓朕為難。”李世民歎息了一聲,說道,“蘭州打了這麼久的仗,朕還冇派給過他們一兵一卒。秦慕白獨自率領蘭州軍民抵吐蕃、突厥諸國的全力攻殺,戰線萬裡缺兵將,太難了。每逢想及此,朕慨之餘,也頗為自責與心酸哪!——現在朕既然已經征來了三十萬大軍,錢糧也花進去了,那不用也是浪費!就從關中所有的六十萬大軍之中,挑選十萬銳組左右龍武衛十萬大軍,點選大將率領奔赴蘭州參戰,在秦慕白的麾下效力。因是與吐蕃、突厥等國作戰,就以騎兵為主——玄齡,你看如何?”

Advertisement

“呃,這……”房玄齡,一時真不知該如何作答。十萬銳騎兵,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誠然蘭州缺兵將打得辛苦,但皇帝這一回,是否也真是太過大方了?連自己準備親自統領的兩衛親勳野戰軍,也給了秦慕白——雖然其名曰是“拉到戰場上去曆練曆練”,但說白了不就是塞給秦慕白十萬大軍嗎?

再說白了,今後這左右龍武衛大將軍的職務,至有一個必定落在秦慕白的肩上。本來,他父親就曾是左龍武衛大將軍!

關西大捷,噶爾欽陵三十萬大軍折損過半;與此同時,李世民給秦慕白增兵十萬……這意味著什麼?窮追猛打除惡務儘哪——難道皇帝,真想一舉踏平高原平定吐蕃?

想及此,房玄齡看向皇帝的眼中閃逝;與此同時,李世民笑得高深莫測,正瞇著眼睛等著房玄齡的答覆。君臣二人,已然是心照不宣!

“陛下,微臣以為……”房玄齡甚至吸了一口涼氣,說道,“吐蕃不同於昔日之突厥……除了政治博弈與軍事較量,那裡還有一個極為特殊的因素,就是連綿萬裡的雪域高原!”

“那又怎麼樣?”李世民一掌拍到龍案上,“秦慕白隻派幾百人就能翻越飛鳥不渡的崑崙大雪山,直搗格爾木一舉端了噶爾欽陵的老巢——朕再給他增兵十萬,他就拿不下邏些城、擒不來棄宗弄讚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