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長安風流 第405章 不共戴天,唇亡齒寒

《長安風流》 第405章 不共戴天,唇亡齒寒

蘭州城外,八萬大軍的鐵打營盤正在忙碌沸騰。三天後即是大軍出征之日,該是要拔營起寨清點輜重,做最後的準備工作了。

秦慕白的大膽,讓李道宗都心裡一陣陣發。他將蘭州所有能戰的軍隊幾乎全部帶走了,僅僅留下數千老弱新兵給李道宗“守城”。

與其說是守城,還不如說是管管地方治安,順便協助後勤總管刺史肖亮押運糧草而已。

這一次,秦慕白當真是下足了賭本。他覺得,如果自己在前方戰事不利,蘭州這裡多留兩萬留兩萬兵馬,意義都是一樣。還不如集中全部優勢兵力在前線與噶爾欽陵放手一戰。

就如同融合了太極拳與秦叔寶自創槍法的“太極秦槍”的奧義一樣,以氣勁長槍如臂門戶嚴謹,當出擊時,集中全力於一點,疾如霹靂猛如虎狼,務求一擊破敵!

現如今,糧草械仍是大為缺。可是秦慕白不能再等了。與噶爾欽陵所謂的“戰約”他其實並冇有太放在心上,本來就是兵不厭詐,哪能全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他所擔心的,是假如自己遲遲不去大非川應戰噶爾欽陵的主力大軍,萬一那個狡詐的傢夥突然兵鋒一轉,增調主力轉道前去攻打玉二關,那一將會汲汲可危。再者,就算噶爾欽陵不使這一旅詭道奇兵,萬一他大軍境正兵攻打大非川,以現在的大非川守將薛萬均手下區區四萬兵馬的實力,無異於螳螂擋車。

為這一戰曠世之戰,蘭州準備了若長的時間,但仍不過是匆匆忙忙的臨陣磨槍。秦叔寶的陣亡對關西大軍來說自然是大不幸,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是大幸。

弔民伐罪同仇敵愾,這便是正義之師!

Advertisement

若非是秦叔寶率先灑出自己的這一腔,化悲仇為殺氣,蘭州軍民怎麼可能像現在這麼團結,關西大軍的士氣怎麼可能像現在這般高漲?

近些日子以來,由於有了小樓兒的陪伴和大局需要掌控,秦慕白一直表現得比較正常。可是騙誰也騙不了他自己。每晚到了睡夢之中,飄來繞去的都是父親的影,有時一覺醒來,秦叔寶的話語彷彿就在他耳邊縈繞。

在大都督府和軍隊裡的時候,秦慕白說了不下一萬遍各種關乎社稷民族的、無比“偉正”的大話和套話,可是唯有他自己清楚,在他的心深,他是多麼的想要……將噶爾欽陵、麴智盛、泥啜這些人生擒而來,死死的踩在腳下,一刀一刀的將他們淩遲;用他們淋漓的鮮、絕的眼神和悲慘的呼號,祭奠老父在天之亡靈!

除了傳說中的聖人,凡人都是有著私心的。

秦慕白自知,永遠達不到父親那種“慷慨捨己義薄雲天”的真英雄大境界。有恩必還有仇必報,寧做真小人不當偽君子,這纔是他的座右銘!

……

蘭州城外新植起的野鬆林裡,有一並不太大的小軍屯,駐紮著一批人數不多的神軍隊。今天,秦慕白就在這軍營裡呆了一整天。

又花費了半個月的急訓與苦訓,五百火神的槍法準頭與配合練度,基本已經能滿足秦慕白的要求了!

今天,鐵穀的火藥專家——秦拾,也就是襄老礦工牛五指的義子,被秦慕白一紙令調到了軍屯裡。與之同來的,還有五十名專司配製破火藥與火槍彈藥的“專家”。這些人一併整編到五百火神當中,將隨軍出征。

兩年前的半大小子秦拾長大了不,依舊是沉默寡言低調忍,對秦慕白可謂是唯唯諾諾。可是辦起正事來便瞬間搖一變,細緻到苛刻,專心到變態,儼然一個“工作狂人”。

Advertisement

此外,來了蘭州之後,秦慕白自己開設的翊府“軍校”也初見效。現在,除了他從長安帶來的一百名百騎,由親翊府培養起來的“山寨百騎”,在經過嚴格的訓練淘汰與實戰篩選之後,最終落實下了二百人的名額。

加上原有的一百名老百騎,三百人,將組秦慕白的帳前近衛。這三百人加上五百火神,秦慕白指派了一人做他們的統領——帥旗使,獨臂張同。

在這八百人中,張同肯定不是手最厲害的,他甚至還不能練使用火槍。但他殘缺的那條手臂,已經讓八百人對他肅然起敬。更重要的是,秦慕白對他的忠心與剛敢冇有半分的懷疑,這就足夠了。

八百人,全部配置上好的戰馬與鎧甲,百騎是傳統的麒麟杏戰袍,火神則是名符其實的猩紅火戰袍。自發的,八百人一齊將明盔的鮮紅帽纓換作了雪白的鵰翎,以此來祭奠戰死的老帥秦叔寶。

於是,秦慕白索給這一支特殊的軍隊取了個部通用的軍號——雪雕軍!

拆散了臨時的小軍屯,秦慕白率領八百雪雕回了蘭州重返大都督府營地,整裝待發。

大都督府裡的軍政民務,還有許多有待割。因此秦慕白十分的忙碌,儘管知道瓊玉山莊裡還有好些人眼的盼著他能些時間多作陪伴,但此刻他也隻能先將兒放置一邊了。

黃昏時,城外野戰軍結束了訓練,侯君集與宇文洪泰等一班兒將佐陸續回到大都督,彙報軍務。刺史肖亮等一群文吏也齊聚至此,大都督府裡早早就掌起了燈,看來多半又是個不眠之夜。

正當眾人忙碌之時,城門吏忽然來報,說在逃難的漢人商隊中抓到了幾名突厥北庭的細!盤問之下,細稱說是北庭可汗特派蘭州麵見秦慕白的使者,有萬分重要的事務涉!

Advertisement

眾將一聽到“突厥北庭”四個字就已是怒髮衝冠了。宇文洪泰更是三神炸跳,當場就拔出刀來,二話不說就往外衝!

“站住,你想乾什麼?”秦慕白低喝一聲,宇文洪泰的雙腳就像在地上生了一樣死死定住。

猛然轉,宇文洪泰雙眼通紅已如殺神,咬牙道:“帥,仇人就在眼前,你為何攔我?”

眾人一併將眼神對向秦慕白,或迷茫不解或掌,反正冇有一個還能保持緒的穩定。

秦慕白從帥椅上站起來走到堂中,站在宇文洪泰的麵前,略微仰頭看著這個比他還要高上大半頭的巨漢,說道:“洪泰,你心中的仇恨與悲憤,難道還能勝過我嗎?”

“那你還!……”宇文洪泰大了三個字,驀然覺得不妥,生生的打住,悶哼一聲轉過頭去。

這時李道宗走了出來,說道:“洪泰,諸位,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帥比你們當中任何一個人都想報仇恨。但是,你們可曾見過仇人送上門來,任憑他人砍頭報仇的?”

“王爺說得是……”幾個人小聲附合道。

“再者說了,兩國戰尚且不斬來使,有怒火有怨氣,須得戰場上找他們去清算,這樣去殺一個自己上門來的使者,算得什麼本事什麼出息?”李道宗又道,“豈看那突厥蠻子說些什麼話,再作區不遲!”

“哼!俺說不過你們!咋樣就咋樣吧!”宇文洪泰氣鼓鼓的退了下去,雙手叉在前,一對眼睛死死盯著堂中的大柱子,通紅通紅的。

眾人也紛紛平息下來,秦慕白不作多言,人請進突厥來使。

不久後,三名突厥使者呈品字步,當先一個大漢年約四十出頭,孔武有力眼睛湛亮,想必也是經戰陣的戎馬之輩。後跟著一男一兩個隨從裝扮的年輕人,都隻二十來歲,倒像是漢人。兩個隨從每人前都抱著一個較大的黑布包,沉甸甸的。

Advertisement

雖然在場的眾將都被李道宗說服一時不會造次與發怒,但大家心裡的怒火肯定是一時揮之不去的。現場的氣氛因而比較張和抑,殺機四溢。

三名突厥使者進來後,目不敢斜視大氣不敢出,徑直走到堂中彎腰而拜,當先那名大漢說道:“在下胡祿?畢勒,拜見大唐蘭州秦大都督。在下奉我汗之特命前來,奉上兩樣珍貴品給秦大都督,並請秦大都督商量一些重大國事。”

眾人的眼都落在了那兩個大黑盒子上。秦慕白麪沉如水眼神冷洌,淡淡道:“什麼品?”

“便是……”那使者結了一下,眼睛骨碌碌的掃了一圈堂中眾人,顯然有點惶恐不安。

眾人心中已是猜到了七八分,已有幾名武將躁不安起來。

“我父帥的骨灰麼?”秦慕白的聲音,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清冷平靜。

“回秦大都督,正是令尊秦大帥的……骨灰。”那使者彎腰低頭的道。

“什麼?!”

宇文洪泰一聲炸雷般的怒吼衝了出來,嚇得三名突厥使者失聲大

“放肆!”秦慕白厲喝一聲,堂中頓時寂靜一片。

“來人,收下骨灰。”秦慕白淡淡的道。

突厥使者畢勒不作掩飾的抹了一把額頭冷汗,彎腰說道:“秦大都督容稟!這兩副骨灰盒裡,一副裝著令尊秦老元帥,另一副裝著契苾何力將軍。他們都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為我族敬仰拜!我汗下令在高昌國的火焰山之巔鑄下了令尊大人的神像……”

“打住。我的時間很寶貴,冇空跟你瞎扯淡,你說點有用的。”秦慕白鼻子裡悶哼了一聲,說道,“你們可汗派你來,不會隻是送骨灰這麼無聊吧?說,還有什麼事。”

畢勒的臉上青紅一陣,從懷裡拿出一份書箋遞出來,說道:“大都督,這是敝國大元帥泥啜將軍的親筆手書。書中詳儘敘說了吐蕃強迫我北庭與高昌等小國,謀害老元帥的前因後果。並且,將噶爾欽陵針對蘭州的所有軍事計劃一併告知大都督,請大都督小心防範,莫要中計……”

左右隨侍的軍士將書取來遞到秦慕白手中。

秦慕白用右手雙指夾著那書箋掃了一眼那信封的封麵,角一挑冷笑道:“泥啜將軍?久聞大名,如雷貫耳。想不到他的漢字寫得這麼漂亮。”

“呃……”畢勒愕然不解的抬著看著秦慕白,半驚半怕。

秦慕白隨手將書信扔到桌麵上,說道:“請回覆貴國可汗與泥啜大元帥,就說,我秦慕白知道他們的心意,知道該怎麼做。你請他們放心,我父帥的那筆帳,我不會算到他們頭上的,我冇那麼糊塗。現在,蘭州與突厥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比我們都要強大的吐蕃。弱弱聯合以抗強,這本就是我們的生存之道。如果貴國可汗與泥啜想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我捎一本《三國誌》過去給他們看看。看完了,他們就懂了。”

“大都督英明!”畢勒有點喜出外,連忙彎腰道,“敝國可汗與大元帥,正是悉了噶爾欽陵借刀殺人、坐山觀虎鬥的險惡用心,纔派瀢在下繞道千裡冒著生死,前往蘭州拜會大都督的!現在吐蕃幾乎是起傾國之兵攻殺玉二關與大非川。如果他們得勝,勢必襲捲河隴、馬踏中原。到那時候,我們也就亡齒寒了!大都督一語道破天機,此時此刻,我們就是要弱弱聯合以抗強,碎噶爾欽陵的狼子野心!”

堂中眾人聽了,各自麵鄙夷與憤恨之。畢勒這些話說得有夠冠冕堂皇,顯然是早已打好腹稿的。怎麼聽,這一派調的言辭之下,都藏不住一副小人臉。

秦慕白不的微微一笑,說道:“這樣的道理早該懂得,也不知貴國可汗與大元帥,早乾什麼去了。”

“呃,這個……”畢勒使勁個眼珠子,無話可答。

“罷了,過去的事不必再提。”秦慕白說道,“來人,請貴使去館驛歇息,好生伺候不得怠慢。待我修好書信,托貴使回覆可汗與大元帥。”

“謝大都督!”畢勒如釋重負的籲了一口氣,施了一禮正準備走,眼神卻不自覺的落在了秦慕白前的帥桌上。他不由得疑道:“大都督,就不先看一看泥啜大元帥在書信中說了什麼?那裡麵,可是有噶爾欽陵的重要軍事計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