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長安風流 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

《長安風流》 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個說法顯然不是形於唐時。在唐人的眼界裡,隻有“天下”一說,冇有“世界”的概念。

在吐穀渾與吐蕃的接壤之,有一高原地帶由唐古拉山與崑崙山橫亙而過,崇山峻嶺氣勢磅礴,雪峰連綿冰川廣佈,再加上河流縱橫湖泊佈還是長江與瀾滄江的發源之地,水草牛羊壯還多有鹽田,於是了吐蕃最重要的一農畜草場與產鹽之地。更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儼如高原門戶,因此又是一重要的軍事基地。

吐蕃人稱此地為“高魯木斯”,意為河流眾多的荒漠明珠,即現今之“格爾木”;而唐人,則給他取了一個意味深長的雅號——“天下之巔”。

天下之巔,自然是不可攀登和無法逾越的。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天氣原因是一方麵,這裡盤踞了吐蕃三分之一的高原雄兵,則是另一層主要原因。

但是,在格爾木這裡,卻有一個特殊的吐蕃“元帥”常年在製。他統領著二十萬高原鐵騎以格爾木為營雄踞天山之麓,與大唐的大非川軍區遙相對峙,如同一頭獠牙雪亮的藏獒,把守著雪域高原的門戶領地。

噶爾家族本是吐蕃王朝的貴族,現今這父子二人分彆執掌朝綱統率兵馬,噶爾家族達到了鼎盛。也正是在大論祿東讚的輔佐之下,13歲即讚普位的棄宗弄讚才一統吐蕃高原。

棄宗弄讚這個名義上的第33任吐蕃讚普,便是實際意義上的吐蕃王朝的開國之君!

吐蕃人普遍早,滿十歲就可親生子上陣殺敵。年方二十餘歲的欽陵已經在沙場之上征戰了十幾年,稱他為沙場宿將恰如其分。而且,他那個並不識字的吐蕃宰相父親,偏就生出了他這個通漢學與兵法的軍事天才!

Advertisement

從軍十餘年,勇冠三軍所戰無不最前;統兵打仗大小百餘陣,未嘗一敗!——欽陵能有今日之地位,全是憑自己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從而,讚普便將全國三分之一的兵馬與整個王朝的最重要之門戶,放心的給了欽陵。

冰川雲,寒風如刀。

劉善因瞇著眼睛看著眼前茫茫雪域千裡冰川,不住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大好河山!大好河山哪!”

然後,劇烈的息。

雖然在大非川生活了一個月才往格爾而來,但他仍然無法適應此稀薄的空氣。

“劉鴻臚,咱們就在這兒傻等他們來迎接,不自己進吐蕃的軍營嗎?”隨行的小吏有些擔擾的道,“再過三兩個時辰不來,這天就黑了,我們要被活活凍死的!”

“哈哈,你怕了!”劉善因放肆的大笑,說道,“我諒他吐蕃蠻子,還冇膽量凍死我劉善因!要是一個時辰之噶爾?欽陵還不出郭相迎,我就打道回府。”

“打道回府?”隨行的一眾人等都甍了——這也太兒戲了吧!

說廢話,一個時辰!等!”

幾乎是話剛落音,前方一片白茫茫的雪域之中,出現若乾醒目的黑點,有近百騎如旋風般疾馳而來。

“嗬嗬,來了!”劉善因髯長笑,眼睛瞇了一條兒看著前方,若有所思。

隨行之人都鬆了口氣。這冰天雪地撒泡尿都能凍刀的鬼地方,誰願久留?

那群騎兵奔到近前,果然是吐蕃的騎兵。他們散作扇形將數十人的大唐使者圍在中間,為首一名大鬍子青年上前兩步,用蕃語說了一通。

劉善因擺了下手,邊的隨行嚮導譯上前表明份。那青年便策馬上前幾步對他施了一禮,請他前往吐蕃軍營。

“告訴他,若非噶爾欽陵親自出營相迎,本使拒不上前一步。”劉善因道。

Advertisement

猶豫了一下,如實回覆。那青年明顯有了一火氣,一群騎兵都冷冰冰的瞇著眼睛瞅了他們一陣,又揚長而去。

過了半個時辰,前方出現大批的騎兵,約有遷人。彩旗林立號角喧天,當先若大一麵帥旗領頭,噶爾?欽陵親自出迎了。

劉善因住眾人,隻帶三名譯上前。

帥旗招展,欽陵匹馬當先緩步上前,看著劉善因略帶嘲諷的似笑非笑,用馬鞭指了指劉善因,用流利的漢語說道:“你就是唐廷使者?”

“正是本。”劉善因用同樣的表看著他,不卑不悠緩的道,“鴻臚寺卿,劉善因。”

“從四品卿,小了點。”欽陵冷笑一聲,說道,“見了本帥,還不下馬奉拜?”

“上國使者不拜下國之君,更何況你隻區區下國之臣?”劉善因搖頭而笑,說道,“欽陵,此刻休說你是吐蕃元帥,便是讚普在此也隻得對本使以禮相待。你如此冷漠刁刻,有失國。本使很想問問,你們讚普平常就是這麼教導你們這些屬臣待客之道的麼?”

槍舌劍,果然厲害。”噶爾?欽陵滿不在乎的笑了一笑,翻下馬立於道旁,彎腰施了一禮道,“有請天國使臣劉鴻臚,營暫歇!”

“好說,好說。”劉善因笑了一笑,說道,“敢問貴國讚普何在?本使奉皇命而來,大小事宜隻應與讚普商議。”

“漢人有言,君不問臣。”噶爾?欽陵角一挑冷笑道,“讚普何在,且是臣下能管能問的?”

“那就有意思了。”劉善因深吸了一口氣,大聲道,“早在兩個月前,大唐已派信使告知貴國,本使將要出使高原並在今日抵達專程商議講和賜婚一事。現如今,將軍卻不知讚普去向。如此本使便以為,貴國讚普並無半分誠意接議和與賜婚。那本使還去你軍營乾什麼?——不勞遠送,本使回去便了。”

Advertisement

“脾氣還大。”噶爾欽陵半分也不怒反而笑道,“國事為重,貴使切不可意氣用事。讚普貴為一國之君忙於軍政,總不能在軍營裡苦等貴使吧?貴使就請營暫歇,待本帥即刻差人去請讚普便是。”

“這還像句人話。”劉善因大咧咧的冷笑一聲,抖了抖自己的馬韁說道,“本使的手要被這高原凍裂了,把不住馬韁。你上前來,牽馬。”

這話一說出,劉善因後的驛們臉就變了!

噶爾?欽陵的臉上有一抹慍轉瞬即逝,但馬上又恢複了不的笑臉,上前兩步接過馬韁,牽馬前行。

在場的一千餘吐蕃鐵騎與數十人隨行使者,都懷疑自己眼花了。已有好多名吐蕃騎兵就差要拔出彎刀上前來,將劉善因立斃於刀下!

噶爾欽陵卻是談笑自若輕鬆自如,揮了下手示意兩邊兵馬開道護送,自己牽馬行於劉善因的馬旁,笑道:“貴使是高高在上的天國使臣,本帥能替你牽馬墜蹬便是一種福份。本帥自研讀漢家典籍,記得史書有載韓信曾生下之辱。今日本帥你馬下之辱,你以為如何?”

“將軍放心,你自比淮(韓信是淮人且封號淮侯)的事本使是不會說出去的。”劉善因笑道。

欽陵怔了一怔,問道:“何意?”

“恐將軍為天下人所笑啊!”劉善因放聲大笑道,“若僅能堪汙辱便可比及淮侯,那讓你們吐蕃人都去鑽彆人就好了。由此,高原之上必淮無數啊!”

“哈哈!”噶爾欽陵仍舊冇有生氣,反而放聲大笑,說道,“貴使果然極善詭辯,不失唐人之習。本帥讀《左傳》之時看到一句話甚是不解,因此想要請教貴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語何意?難道就是說你們唐人,詩作對無人可及,行軍打仗百無一能?自視甚高以為上國,視我等為茹的蠻荒之輩?”

Advertisement

“將軍果然有點學問,還將《左傳》都讀過了。”劉善因大肆慨的笑道,“《左傳?公四年》有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此間深意,隻可意會不得言傳。”

“先生既為上國使臣,該是博學多才見識淵遠,奈何敝帚自珍不肯賜教?”欽陵昂首看著前方,腳下一停勒馬不行,說道,“貴使來時,曾經過蘭州吧?”

“那是自然。”

欽陵突然一扭頭,眼神如刀的看著劉善因道:“那貴使是奉皇命辦事,還是聽秦慕白號令而行呢?”

劉善因很不自然的上寒了一寒。

眼前的這個年不及三十、在吐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事統帥,顯然有著超乎他預料之外的襟、學問與城府。而他上的那不怒自威的氣勢與鋒芒,即刻是在他給人牽馬墜蹬之時,也讓他顯得從容高大。

“本使既是國使,自然是奉旨辦差,將軍何必多此一問?”劉善因極作鎮定的答道。

“那便好。那便好。”噶爾欽陵笑哈哈的道,“如此,貴使尚能安然完使命。”

“咦,將軍這話有趣了。”劉善因說道,“聽將軍這話,本使若是聽了秦慕白的話又當如何呢?”

“很簡單。”噶爾?欽陵微微一笑,說道,“縱然我不殺貴使,貴使必橫高原。”

劉善因的表,很不自然的僵住了。

“怎麼,被本帥說中了心事?”噶爾?欽陵哈哈的大笑道,“貴使你該不會是想以殉國橫死高原,然後壞了這講和賜婚之事挑起兩國戰火吧?這可是大大的罪過啊!貴使三思,切勿與那秦慕白同流合汙禍及邦國啊!”

“好厲害的小子!”劉善因不住暗歎一聲深吸了一口涼氣,強一笑,說道,“將軍這是在對本使用激將法嗎?看得出來,將軍也冇有半分誠意要講和賜婚哪,不是嗎?”

“明人不說暗話,貴使還真就猜對了。”噶爾?欽陵冷冷的一笑,斜睨著劉善因說道,“若非讚普與我父親力主議和通婚,本帥麾下二十萬鐵騎早已踏破蘭州直取中原。如此,也不會有今日本帥替貴使牽馬一事了,該是那驕橫跋扈的秦慕白跪在本帥麵前,給本帥|淨鞋!”

“癩蛤蟆打哈欠,口氣不小哇!”劉善因放聲的大笑,“大非川一役,將軍數萬兵馬被秦帥百餘人一擊而潰,此等奇恥大辱難道這麼快就忘記了?”

“便如同我不會忘了今日馬下之恥。”噶爾?欽陵不以為意的牽馬前行而且麵帶微笑,悠然自得的一字一頓道:“你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