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長安風流 第321章 失而複得

《長安風流》 第321章 失而複得

心頭一邊尋思,秦慕白便在花園附近晃盪。時已寒冬,草木多半衰敗,花園裡植草不是太盛,彆有一番蕭瑟之意。

皇宮,對於秦慕白來說再悉不過了。昔日初相識,他就與高公主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的足跡與歡笑。故地重遊,覺還不錯。他在一廊亭邊坐下,心境難得的有些清寧。

至從那日聽清善大師一番高談之後,秦慕白覺自己的心境平和安寧了不,人也彷彿沉澱下來。原本,秦慕白對佛道之事並無多大興趣,現在他卻覺得,宗教一類並非一無是。改日若是心浮氣躁中煩悶,再去找清善大師聊聊天,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正獨自清坐尋思一些事後遠遠的有人呼喚:“三弟?是三弟嗎?”

秦慕白回頭一看,一個異常高大的影,便是他嫡長兄秦通。

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可是許久不見了。秦慕白起了迎上去,恭敬的抱拳:“愚弟拜見兄長!”

大唐最重孝悌,父不在,長兄如父,執正禮也是應當。而且回京已有數日,秦慕白也一直冇來去兩個哥哥那裡探一回,心中多有些抱愧。

秦通是典型的天生武者,獷大漢,奔放的大笑:“哈哈!真是三弟!”

他開心的迎上來抱住秦慕白的雙拳,歡喜的笑道:“早就聽說你回來了,愚兄在宮裡當差不開來。今日旬假,正待約上你二哥一同歸家與你聚上一聚拜會母親,不料卻在這裡遇到你,甚好,甚好呀!”

“愚弟慚愧!”秦慕白說道,“回京已有數日,也冇有先去主拜會二位兄長。”

“三弟這是說哪裡話!”秦通大手一揮,不以為意的笑道,“你現在可是皇帝前的大紅人,又要做駙馬了,裡外的事定然很多,不怨你。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我與你二哥初時還準備一同請命去蘭州的,可是爹不同意,我等也不敢造次了。如今我們兄弟聚首,當浮一大白啊!”

Advertisement

“那是!”秦慕白也高興。親不親,骨,親兄弟就是親兄弟,彼此之間總強過外人,冇那一層隔閡。

兄弟倆興致都高,且走且聊,便準備去弘文館一起去邀老二秦斌,一同歸家圖個熱鬨歡聚。

到了太極宮武德殿,便是皇帝平常上朝與理政事的地方,弘文館離此不遠。兄弟倆正待從這裡經過,剛好遇到李世民的鸞駕,於是立於道旁拜迎。

今日天晴嚴冬豔,李世民坐的華蓋車駕,遠遠也看到了秦慕白。他喝停車駕對秦慕白招手:“慕白,隨朕到書房,正好找你有事。”

“微臣遵旨。”秦慕白應了諾,對秦通道,“大哥,小弟去去就來,你與二哥就在弘文館等我。”

“行,你去吧!”

秦慕白便跟著李世民的車駕進了書房。房裡升起大火爐,起居郎褚遂良也在,從旁記錄李世民的言行;幾名太監搬來一大批閣部選出來的奏摺擺上案頭,李世民便秦慕白從旁伺候用墨。

以往擔任百騎使時,這樣的事乾了可是不止一次。那時,李世民有意培養秦慕白在政事方麵的才乾,增廣他的見聞,現在看來收效不是一般的好。今日故事重為,秦慕白還親切。原本這樣的活兒都是褚遂良來乾的,但他現在坐於一旁執筆備記,臉上泛著微笑,和。

褚遂良是個不錯的人,值得相,秦慕白一直這樣認為。

批了一陣奏摺,李世民也冇有多說什麼,隻是間或問一問秦慕白對奏摺的意見,或聽或不聽,或駁倒或讚,與其說是問計,不如說是“切磋”。以往,秦慕白就是在這樣的批駁與辯論之中增長了才乾與見識。

奏摺批得差不多了,李世民籲了一口氣,放下筆,準備歇上一歇,便在房間裡散步。褚遂良依舊坐著執筆,記錄著皇帝的一言一行。

Advertisement

秦慕白見李世民一直言又止,彷彿是有些忌憚褚遂良這個起居郎,於是主道:“陛下,微臣方纔在花園中閒逛了一回,見彆有一番蕭瑟之意,與春花秋月大有迥異,可用抒懷暢詩。陛下若有興趣,不妨到那裡散散步,也好歇息。”

“好啊!”李世民馬上接過話,轉就道,“褚遂良,你將朕剛纔批的奏摺整理一下拿去弘文館給房玄齡。”

“是。”褚遂良應了諾,對秦慕白會心的一笑,去收拾奏摺了。

君臣二人出了武德殿來到花園,走了數步,李世民將跟隨的太監宮斥遠了一些,說道:“慕白,朕有些事要問你。”

“陛下請講。”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說道:“還記得朕跟你提過的,讓你擔任稚奴的王傅一事嗎?”

“微臣記得,怎麼了?”

“是這樣的。過年後,稚奴就虛歲十四了。早在兩年前,他就該開府。朕念及他年喪母,便在邊多留了兩年,陪伴他的小妹兕子。可是最近,朕思來想去,老把他留在邊也不是辦法,還是讓他出宮開府自己生活去為好。”李世民說到這裡,頓了一頓,“你認為呢?”

秦慕白一時怔了一怔:這事得到問我嗎?問得可是真蹊蹺……聽李世民這話中之意,彷彿並不樂意讓李治離宮開府,就想將他留在後宮自己帶養,對他十分的溺。難不還能有人給皇帝施加力,要把李治弄出宮去?

想到這裡,秦慕白腦海中一亮:有可能!

聯絡到當初去衛國公府見李靖時的景,秦慕白就分析,現在朝堂之上彷彿出現了一連皇帝也無法掌控的力量,失去了一些平衡。這大概是由奪嫡之爭帶來的,也反過來製約著皇帝主選定接班人。否則,皇帝何苦如此著急要把我秦慕白這樣一個初仕途不久的小子,推到上位?

Advertisement

目的,還不是為了平衡朝堂之上的力量均衡,方便他來駕馭?

這便是帝王的心

想來想去,能讓朝堂勢力失衡的這力量,除了長孫無忌,彷彿不會再有他人!

也隻有他,為李治的親孃舅,纔有這資格提出讓李治外出開府。

但是他目的何在呢?

想到這裡,秦慕白不由得腦海中一激靈:曆史上,不正是長孫無忌大力扶植他親外甥李治最後登基了麼?

原來如此!……

“陛下,微臣以為……”秦慕白斟酌了一下語句,晦的說道,“此乃陛下家事而已。”

“嗯,說得好。”李世民也答得模棱兩可,話鋒突然一轉,“是家事冇錯,但你不是朕的婿麼?婿勝半子,朕問問你,也是應當吧?”

看來皇帝,是鐵了心要將這一軍了。秦慕白笑得有點無奈,但也知道,這話推諉了一回做夠了樣子也該回答了,便說道:“其實微臣是在想,晉王殿下年紀是到了冇錯,但是,晉公主要是離了他這個從小一起相伴長大的親哥哥,獨自一人在宮裡會很孤苦。尤其是,晉公主不是太好,這心若是還不佳,對來說可不是好事啊!”

李世民的腳下停了一停,臉上居然出欣激的神,很由衷的微然笑了一笑:“所以朕說,你要是朕的親兒子,該多好啊!你比誰,都懂得念及骨,真不錯。”

秦慕白咧笑道:“陛下不必誇獎。其實微臣也是陪伴晉王和晉公主日久了,知道他們兄妹深,也冇想太多。晉王若要開府,也不遲在一兩年。等晉公主再長大一些,子骨再好一些了,也不為遲。”

李世民深以為然的點頭,“這話暖心。朕這回,就聽你的!”

Advertisement

“微臣代晉公主殿下,謝過吾皇!”秦慕白笑而拱手。

“嗬嗬,你小子!”李世民很舒坦的笑了起來,像爺倆一樣搭上他的肩膀用力的搖了一搖,對他耳語道,“慕白,在外,你替朕攘除敵寇開疆拓土;在,你替朕分擔家事排憂解難。你可真是朕的一員福將啊!那些個大臣,皇親國戚也好名臣大將也罷,辦起事來都私心太重,也不大顧及朕的。彷彿朕就不是之軀,就不是為人子為人父,朕有時,還真是寒心的。”

“陛下,為臣不易,為君更不易。這個微臣比誰都清楚。”秦慕白說道,“微臣自己是臣子這不必說,當年在陛下邊陪伴多時,對陛下的苦惱也是深有會啊!其實,陛下大概就是這天底下最辛苦的人了。”

“哎!能有你這句話,朕心裡真是寬!”李世民深有的長歎一聲,說道,“世人皆道權貴好,須不知,一分權,一分害;一分高,一分苦。得到的越多,其實也就失去的越多。朕矢誌做個好皇帝,為了這個目標,其實也犧牲了許多。一些常人都可以輕鬆的快樂和好,對朕來說,簡直就是遙不可及的奢啊!朕有時候倦了,累了,彆說是歇上一歇,連個可以敘說的知心人也冇有……朕的苦,冇人知道啊!”

秦慕白微然一笑:“德妃娘娘,難道不是陛下知音麼?”

“哦?”李世民一怔,隨即哈哈的大笑,用力的擄著秦慕白的肩膀作勢要將他摔倒,“臭小子,定是高那傻丫頭跟你說的吧?哈哈!你們好大膽,竟敢管起朕的私事了!”

“哈哈,陛下恕罪!”秦慕白也大笑,一扭從李世民的胳膊下閃開了。

“唉!今天天氣真是不錯,朕心裡也痛快!好久冇有像今天這麼放鬆了!彆說,朕有些日子冇彈了——慕白,陪朕去大明宮皇林苑獵!”李世民興致大好。

“微臣遵旨!”

“小心一點,彆讓魏征那老牛鼻子知道?——哈哈!”

“放心,微臣去安排。”秦慕白笑著拱手而退。找到附近在值哨的百騎軍,讓他們弄齊了打獵的行頭來,塞在馬車裡先拖著出了玄武門。李世民也換了武服騎上馬,和秦慕白與一隊百騎一同出了玄武門。

打獵,可算是冬日最好的娛樂活了。李世民這個馬上皇帝,素來有此嗜好。隻不過,老是因為這事被魏征等人“批評教育”,因此近年來十分收斂。今日興致大好,便也顧不得這許多了。在秦慕白等人的陪同下,他痛痛快快的打了一回獵,收穫還真不。李世民也頭一次在秦慕白麪前展示了他不俗的馬與武藝。秦慕白看來,他絕不輸與自己與薛氏兄弟這一類武將,頂多也就是比薛仁貴的神箭稍遜一籌。

回程之時,日已偏西,李世民酣暢淋漓之餘,心頗為放鬆。他跟秦慕白聊了許多,天南地北國家時政,民族風俗與家事私事,都說了不。甚至還約提起了,德妃能回來,他其實很高興。隻是礙於麵子,不肯明說。

到了玄武門外時,李世民停了馬,讓那些百騎在門前候著,便與秦慕白並馬而立,說道:“慕白,其實朕一直在思索一件事。今天要讓你表個態。”

“陛下所思何事?”秦慕白問。

“就是關於左衛大將軍空缺一事。”李世民說道,“此前,左衛大將軍是朕的妹夫、霍國公柴紹,但他已經病逝了。從那以後,左衛大將軍一職一直空缺。你知道的,左衛,是大唐十六衛之首,統率京畿銳拱衛京師,極為重要。非得力與信用之人,不可勝任。為了這個大將軍一職,許多人是爭得頭破流明爭暗鬥,讓朕煩不勝煩。你今天倒是給朕說說,讓誰來擔任比較合適一點呢?”

“這……”秦慕白一時怔住了,茫然道,“此等軍國大事,微臣安敢妄言?”

“無妨。朕問了,你便說。說實話,不必繞彎子打幌子。還有,你說了朕也未必會采信,隻是多聽一個意見罷了。”李世民的表倒是輕鬆,就像聊天一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