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第326章 劉備隻是個引子

《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第326章 劉備隻是個引子

袁紹不肯答應放劉備去青州,

向曹派來的信使做了許諾,劉備沒打算等到袁紹允許,他做好了趁著袁紹不留意,帶著關羽、張飛趕赴青州的盤算。

袁譚雖然是袁紹的長子,可他從小就不太袁紹待見。

尤其是三弟袁尚出生以後,由於袁尚的母親是袁紹現任夫人劉氏,而且袁尚的相貌和袁紹生的又是十分相像,從小他就得到更多的寵

相對的,為長子的袁譚,在袁紹膝下反倒是被冷落了。

袁紹曾以歷練為名,把袁譚安排到了青州。

其實袁譚自己也明白,他隻不過是礙了父親的眼,給他發配到遠些的地方罷了。

與父親之間並不和睦,袁譚在青州也不是很想回到鄴城。

劉備正是看準了這點,隻要他去了青州,就一定有辦法說服袁譚,要他分撥兵馬進軍泰山。

袁家的兵馬出現在泰山,和呂布之間的戰爭也就拉開了序幕。

答應了劉備,隻要有袁家兵馬與呂布戰,他會即刻率軍東進,討伐彭城的呂布。

當年被呂布奪走徐州,劉備對他是恨之骨,隻要有機會滅了呂布,即便是和曹聯合,他也毫不會在意。

送走了曹的信使,劉備當即吩咐關羽和張飛,與他一道喬裝打扮,準備第二天一早離開鄴城。

天剛矇矇亮,鄴城城門纔開啟,有些早起的客商就往來於城門,做起了他們的營生。

裝扮客商的劉備和關羽、張飛,坐在一輛堆滿了貨的馬車上。

趕車的手是劉備邊最信得過的衛士。

鄴城是袁紹治所,這裡已經多年沒有經歷過戰爭。

城門雖然會有盤查,卻比那些於戰之地的城池盤查的鬆懈許多。

兄弟仨人坐在裝著貨的馬車上,來到了城門口。

Advertisement

守城門的士兵打量著這支商隊,居然隻是目送他們離開,並沒有加以盤查。

出了鄴城,劉備鬆了口氣。

關羽說道:“我還以為會有盤查,沒想到居然離開的這麼簡單。”

“是守城的兵士太過自信。”劉備說道:“鄴城向來穩固,他們從沒想過會有人敢於潛或者潛出。袁本初隻是不許我離開,也在暗中安排了一些人手盯著我們。可他卻沒有吩咐城門嚴加盤查,守城門的兵士當然不會多惹那些麻煩。”

“兄長是不是早就看穿了這些,所以才決定悄然離開?”從劉備的話裡,關羽聽出了一些什麼,向他問了一句。

“其實纔到鄴城的時候,我就已經看穿。”劉備極其自信的說道:“所以沒有離開,並不是袁本初不想要我們走,而是我不知道走了以後能到什麼地方去。如今青州有機會,當然要往青州去。”

“坐在馬車上,也不知道什麼年頭纔可以到青州。”張飛說道:“等我們到了青州,呂布早就做好了防備,想要把他給滅了,哪有那麼容易?”

“怎麼可能乘坐馬車。”劉備向衛士吩咐:“給我們備馬,你們在後麵慢行,我們兄弟仨人先走一步。”

跟著隊伍的衛士應了,給劉備等人備了馬匹。

換了馬匹,劉備領著關羽和長飛倆人往青州方向策馬飛馳。

策馬飛馳中,關羽向劉備問道:“兄長不帶著衛士們,隻讓他們繼續趕著馬車去青州?”

“他們本到不了青州。”劉備回道:“我們離開鄴城,袁紹很快就會發現,他一定會派人追趕。等他追上了衛士們,盤查的時候,我們已經走的遠了。”

劉備給了這樣的解釋,關羽和張飛錯愕的彼此相顧。

他們還以為劉備是為了加趕到青州,因為人多會耽誤行程,才沒把衛士們帶上。

Advertisement

哪想到,他居然隻是為了讓衛士們吸引追兵的注意。

轉念一想,要是劉備不這麼做,袁紹派來的追兵很容易就能把他們追上。

追隨劉備的年頭越久,見他做過的事越多,關羽和張飛對他的做法也是越能理解。

三匹快馬飛速疾馳,朝著青州方向一路狂奔。

***************************************

劉備帶著關羽、張飛離開鄴城。

起初的兩天,袁紹確實沒有發現他已經走了。

連續兩三天不見劉備,袁紹也覺著有些疑,於是派人過去看一看。

派去的人回報,說是劉備已經將近三天不在住,袁紹這才察覺到況不對,趕安排人去追。

又過了三四天,追趕的人回到鄴城,給袁紹帶回的卻隻有劉備旁的那些護衛。

劉備已經走了,袁紹懊惱萬分,卻毫辦法也沒有。‘

想到先前劉備說過,要去青州尋找袁譚,從袁譚那裡調兵馬進泰山,他趕派郭圖趕去,試圖在劉備事以前加以阻止。

郭圖啟程的時候,劉備已經來到青州。

當年袁譚舉孝廉,就是劉備一力促

聽說劉備來了,袁譚領著一隊人馬前來迎接。

遠遠見袁譚,劉備催著馬加快了速度。

袁譚也加快了一些速度,迎著劉備過來。

到了袁譚麵前,劉備拱手一禮:“見過顯思將軍。”

“玄德公不在鄴城,怎麼到青州來了?”袁譚回禮,向劉備問了一句。

劉備回道:“我是有件要事,必須和顯思將軍商議,所以才離開鄴城來到這裡。”

“父親知不知道?”袁譚最先想到的就是袁紹。

要是袁紹不知,劉備來到青州,他還真擔待不起。

劉備回道:“袁公的顯思將軍比我更清楚,有些事本該盡快去做,袁公卻總是拖著不決,到最後難免會自其累。”

Advertisement

“父親有些時候確實如此。”聽出劉備並沒得到袁紹同意,袁譚回道:“玄德公來到這裡,至應該得到父親允許。不提其他,隻是來我這裡,父親應該不會說什麼。”

“要是顯思將軍打算把我送回去,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劉備回道:“隻是如此一來,青州可能難保。”

袁譚被袁紹委派到青州,這幾年他在青州南征北討。

甚至連曾經在青州很有威的北海相孔融,都被他給趕走,投靠曹去了。

為青州付出的越多,袁譚對這片土地的也就越深。

劉備說青州將會不保,他的臉頓時有些不好:“玄德公什麼意思?”

“青州與什麼地方最近?”劉備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兗州、幽州、徐州等地,都與青州毗鄰。兗州是我們袁家的地界,曾經盤踞幽州的公孫瓚,也被我們袁家給滅了。難道玄德公擔心的是占據遼東的公孫度?”

“公孫度雖然占據遼東多年,向來不聽從任何人的調派,可他畢竟隻是占著一隅之地,本不可能有太多的建樹。”劉備說道:“顯思將軍真正要擔心的,恰恰是徐州的呂布。”

“呂布為什麼要對青州不利?”袁譚不是太明白,他向劉備問道:“我們袁家和他也沒有過節,早年他逃離長安,父親甚至還收留了一段時日。”

“難道顯思將軍忘記呂布是怎樣離開河北的?”劉備說道:“他當年可是打算對袁家不利,袁公要拿他問罪,倉促逃離的。”

“這些我都知道。”袁譚問道:“可是與呂布攻打青州有什麼關係?”

“我問將軍,呂布如今占了徐州、揚州諸地,又有江東作為後防。他要是想在中原有一席之地,最先應該拿下哪裡?”劉備又反問了袁譚一句。

Advertisement

被劉備問的一愣,袁譚想了一下:“逐鹿中原,他應該先拿下豫州、兗州等地,畢竟那裡纔是中原腹地。”

“豫州有曹孟德,兗州有袁公,哪邊是他能得罪的起?”劉備說道:“假如我是呂布,必定會兵出泰山,直抵青州。”

“青州也是我們袁家的地界,呂布來到這裡,難道就不怕得罪了袁家?”袁譚搖頭。

他還是沒想明白為什麼呂布出兵必定是先打青州。

“顯思將軍占據青州,兵馬雖然也是袁家屬下,卻都是忠於將軍。”劉備說道:“呂布一旦進青州,將軍必定是要領軍迎戰。每有一戰,將軍手下的忠臣良將就會有一些折損。沒了這些將士,以後將軍在袁家說話,誰還會放在心上?”

“這些我都明白,我隻是想知道,呂布為什麼非打青州不可?”劉備並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袁譚當然會追問。

“青州東麵毗鄰大海,隻有西麵才會有大軍來到。”劉備說道:“呂布不是袁家的對手,他要是先占兗州,各地兵馬雲集,他哪裡還能得了。要是奪取青州,他則不會有這些顧忌。大海就像是在他後有了一道屏障,完全不用擔心屏障後麵會有大軍殺來。一旦青州到手,他隻要穩固地方,謹防從西麵過來討伐的人馬也就夠了。我要是呂布,絕對會先拿青州,然後再做他圖。”

劉備這麼一分析,袁譚的臉頓時比剛才更加難看。

帶兵多年,袁譚也是個擅長用兵的,他當然知道相比於其他地方,青州有著怎樣得天獨厚的優勢。

正如劉備所說,隻要佔領了青州,呂布要提防的不過是從西邊過來的強敵。

在他的東邊,是蒼茫無際的大海,除了有一些海賊偶爾襲擾沿岸,並不會有任何強敵出現。

逐鹿中原,還真是從東部沿海開始往陸推進更加穩妥。

劉備的話已經讓袁譚多半信了,他開始有些擔憂的問道:“玄德公認為我該怎樣,才能不給呂布進軍青州的機會?”

“呂布狼子野心,早有逐鹿中原的心思。”劉備說道:“他當年投奔袁家,企圖從河北得到好,替代袁家掌管河北,幸虧袁公英明發現的早,才沒有釀大禍。後來他又去了徐州,我錯把他當好人以禮相待,沒想到他居然從我手中奪走了徐州。下邳之戰以後,他又投靠了曹,可如今實力雄厚,就與曹反目。像這樣背信棄義的小人,天下理應共討。”

袁譚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劉備向來擅長策反,別說隻是挑唆袁譚對付呂布,就算是策反他和袁紹為敵,劉備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看出袁譚已經信了他的話,劉備接著說道:“顯思將軍應該知道,曹早先曾派郭嘉去鄴城求見袁公,當時袁公已經答應與他合力討伐呂布,卻不知為什麼,遲遲沒有作。前些日子,曹又令人去了鄴城,見袁公依然沒有做出決斷,那人找到了我。曹許諾,隻要袁家兵馬進呂布治下,他即刻出兵策應。雖然我不信曹為人,可我相信他鏟除呂布的心思。正因如此,我纔去見了袁公,可袁公依舊是沒有任何手的表示,無奈之下,我也隻能選擇來到青州,與公子商議此事。”

劉備說的真意切,袁譚問道:“我要是出兵,曹孟德沒有任何反應,又該怎樣?袁家與呂布開戰,萬一曹在背後做些作,豈不是對河北不利?”

“將軍擔心的,我都已經想到。”劉備回道:“不用顯思將軍領兵前往,隻要分撥給我三千兵馬,此事我一力承擔。”

劉備討要三千兵馬,袁譚皺著眉頭沒有當即答應。

三千人馬對他來說並不是很多,可袁紹早先曾提醒過他,千萬不能讓劉備手中掌權。

一旦劉備有了人馬,會給袁家帶來怎樣的災難還說不準。

從袁譚臉上看出遲疑,劉備又說道:“顯思將軍明鑒。我所以願意這麼做,無非是念將軍與袁公的好。當初我逃難來此,要不是將軍與袁公收留,如今早不知埋骨何。呂布勢力日漸壯大,早晚會對將軍不利,我每每想到這些,總覺著心中不安。還請顯思將軍給我一個機會,為將軍、為袁公,也為天下浩然正氣,領兵出擊呂布,給他當頭棒喝。”

“父親沒有傳令於我,玄德公領兵進泰山,萬一被呂布圍困,我是無法出兵解救。”袁譚說道:“曹孟德為人狡詐,他的話,玄德公還得三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