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第320章 有許多東西都得整改

《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第320章 有許多東西都得整改

看到那些碼放整齊的箱子,呂布向跟在後的管事問道:“這裡是給礦上工匠換服的地方?”

“正是。”管事回了一句。

“沐浴的地方在哪?”呂布又問了一句。

“就在後麵。”管事問道:“楚侯要不要先去看一看?”

“帶我去看看。”呂布抬了下手。

管事引領著他和孫策等人穿過更換服的房間,來到了後麵的一間屋。

進了這間屋,呂布發現在這裡居然有一個碩大的木頭池子。

池子裡裝著熱氣騰騰的水,由於整個房間都是閉起來的,木頭池子裡的水更容易長久保持溫度。

“你不覺得這裡很悶?”進了這間屋,呂布眉頭微微一皺,向管事問了一句。

“確實是悶的很。”管事回道:“所以房間四周開了通風的視窗,隻有工匠們從井下上來,我才會讓人把通風口開啟。”

“有通風口?”管事說有通風口,呂布當然要看看:“開啟我看看。”

管事向跟在後麵的幾個人吩咐道:“快把視窗開啟。”

幾個人紛紛上前,繞著房屋走了一圈,開啟了十多扇窗子。

這間房的時候,由於房間裡熱氣彌漫,而且通風口又與墻壁渾然一,呂布並沒有發現。

當視窗被開啟,有涼涼的風灌進來的時候,他才滿意的點頭:“這些都是誰想到的?”

“都是陳公。”管事回道:“也隻有陳公有這樣的智略,像我們這樣的蠢人,哪能想到這些主意。”

管事說是陳宮想出的主意,呂布也就沒再多問。

當初他率領大軍南下討伐孫策,陳宮留守彭城。

煤礦作為徐州最主要的財源,他當然不可能不重視。

地麵通風和礦井工匠井以及升井都沒看出什麼病,呂布吩咐眾人跟他到外麵換上服,準備下礦。

Advertisement

回到外間,呂布與眾人一同把服換了。

不僅他自己,就連孫策和跟隨來到這裡的衛士也都是個個人高馬大。

礦井的礦工多半都是相對不適合出征打仗的民夫。

除了數年歲偏大,已經不再適合從軍的民夫量高大,其他人多半都比較矮小。

呂布等人穿上的都是最大的服,卻還是綁縛的很,有種隻要稍稍用力,就會把服給繃開的覺。

換上了服,孫策看向呂布:“我穿著這裳尚且不太舒服,楚侯難道不覺得綁?”

孫策比呂布矮一些,格也沒他魁梧。

連他都覺得服綁的很,呂布穿著當然更加難

試著展了一下胳膊,呂布把上了下來:“穿著這服,還真不如不穿。”

“礦井下麵氣很重,而且骯臟不堪。”管事趕說道:“楚侯還是穿著一件服,上來的時候也好清洗些。”

“工匠們上來以後,都是怎麼清洗的?”想起了什麼,呂布想管事問道。

“都是在剛才的水池裡清洗。”管事顯然沒明白呂布問的是什麼意思,一臉茫然的回道。

“我問的是他們用什麼把上的煤灰給去掉?”看出管事沒明白他的意思,呂布乾脆把問題說的更加明白。

管事這才恍然大悟,趕對呂布說道:“回稟溫侯,工匠們上來以後,都是用青鹽把上的煤灰掉。”

“青鹽。”呂布皺了皺眉頭。

在他發明牙膏之前,這個時代的人們幾乎是不會刷牙的,隻有數貴胄士族才會使用青鹽把牙齒清洗乾凈。

自從牙膏發明以後,最先是貴胄和士族家中的人選擇使用。

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百姓也能買得起牙膏,於是漸漸普及開。

除了牙膏,呂布還發明瞭驅蚊水等等,唯獨沒有想到要發明皂。

Advertisement

如果不是來到礦山,想到礦上的工匠們從井下上來需要有相對溫和的洗滌用品,他或許很難考慮到皂。

來到這個時代以前,呂布曾經看過皂的製作方法。

製作皂的材料,在這個時代也是很容易找到。

有了這個念頭,他已經想到了返回彭城以後要把皂製作出來。

隻不過現在對他來說,到礦井下麵看一看環境,還是更加重要。

東漢末年人們穿著的深,雖然是有,可兩條是分開的,和後世的子並不是一個概念。

長大,把蓋住,別人看起來像是穿了整套服,可實際上,裡麵有一部分是真空。

呂布早就想過要改變這種服的款式,隻不過一直沒有出時間。

來到這個時代,他已經發現許多事都需要改變。

隻不過憑著他一個人的力量,很難做到扭轉乾坤,把許多直到後世才會出現的東西帶來到這個時代。

服太小,本無法穿在上,呂布隻能著膀子,把它紮在腰間。

招呼了一聲孫策等人,在管事的引領下,他們走向井口。

兩千年後的煤礦,井口很有斜井,大多都是直上直下的立井。

立井有個像電梯一樣的大罐,每次能提升或者放下去數十名礦工。

打出立井得備許多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度的機械化。

東漢末年當然不可能有高度的機械化,呂布也不可能在這個時代打出更加便捷的立井。

礦上的工匠們出礦井,都是通過斜井走下去。

從裡麵開采出來的煤礦,也都是憑著人力一筐一筐的背上來。

下井的時候,呂布等人與不背著煤炭的工匠錯而過。

工匠們的前掛著一隻風燈,隻不過風燈的開口很小,也是為了避免火焰與礦井下麵的空氣直接接

Advertisement

徐州煤礦從建礦到如今,還沒發生過任何重大的傷亡事故,即便偶爾有些死傷,也都是冒頂、塌方等等因素造

下井之前,管事吩咐人提來風燈,呂布就發覺事不太對了。

開口再小的風燈,終究還是風燈。

不可能因為它的開口小,就阻擋了火焰和礦井裡空氣的接

煤礦與很多礦井不同,伴隨著煤炭的產生,還有一種名為瓦斯氣的氣出現。

瓦斯濃度超過百分之五,遇見明火就會炸。

到如今徐州煤礦還沒發生過炸,一是運氣好,二則是礦井還不是太深,瓦斯聚集相對困難。

很清楚要是不解決明火下井的問題,早晚會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呂布的臉冷了下來。

可他並沒有責怪管事。

當初他隻是臨時選擇用螢火蟲作為井下的源。

螢火蟲的亮很微弱,本照亮不了太多的區域。

而且它最致命的弱點,是到了秋天,螢火蟲就會徹底消失,指捕捉它們作為照明工本不是長久的打算。

************************************

雖然不太好看,呂布卻並沒有責怪管事,帶著眾人一直往礦井下麵走。

才進礦井的時候,背後有風筒投送進新鮮的空氣,呂布等人還能覺到一涼意,並不是十分難

越往礦井深走,從井口投送進來的涼風就越,到後來不僅眾人到渾燥熱,而且還覺得呼吸時都有些憋悶。

“井口送來的風,好像到不了這個地方。”呂布停了下來,借著風燈的亮關顧四周:“要是太久不通風,礦井下麵的工匠很可能一個都上不去。”

“風確實是到不了。”管事回道:“可是在井口鼓風進來,工匠們在裡麵也還是能的過氣。”

Advertisement

“那是因為礦井還不夠深。”呂布說道:“我們現在開采的,其實是最表層的煤炭。最表層的煤炭,灰分很大,燃燒值也很低。真正好的煤炭,是在更下麵的八到十三槽。等開采到那個深度,憑著井口的鼓風就不可能給井下帶來新鮮的氣息。到時不僅工匠們要憋死在下麵,帶著明火下井,也很容易引起瓦斯炸。”

雖然掌管礦井很長時間,許多事管事還沒有到。

尤其是呂布說的瓦斯炸,對於他來說完全是個陌生的存在。

可他也知道,呂布有一樣說的沒錯,隨著礦井越來越深,從井口灌進來的新鮮空氣也會越來越到達不了工作麵。

一旦沒了足夠的空氣,別說工匠們無法開采煤炭,就連能不能在井下存活都還不一定。

越往下走,呂布看出的問題越大。

礦井的支護還是在使用木梁。

淺井使用木梁是沒什麼問題,可是深井要是使用木梁,木頭本承不了力。

一旦支撐柱斷裂,將會片的發生冒頂或者塌方。

到時候有多工匠在裡麵,都會被埋個結實。

“地麵上還,可井下卻本不是那麼回事。”在管事的陪同下,呂布等人眼看快要走到采煤的工作麵,聽到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他對管事說道:“你們還沒經歷過煤礦的大型事故。要知道,煤礦可以給我們帶來錢財,同樣它也是一隻吞噬人命的猛虎。稍微不留心,它就會吃人,而且會是一次吃掉很多人。”

呂布說著這些,管事不住的點頭。

其實徐州礦井還真的是出過事,而且也死過人。

隻不過以往死的人不是很多,他和其他管事也隻是針對出過的事故做了些整改,並沒有改進太多。

管事並不知道,呂布說這些,並沒有責怪他的意思。

以現有的手段,想要開采更深層的煤礦,本就是不可能的。

看出管事臉十分尷尬,呂布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胳膊:“這些事也不能怪你,都是我沒有弄齊全。等我把一切都給弄齊全了,你們要是再做不好,我可是要抓人殺頭的。”

聽出呂布沒有責怪的意思,管事鬆了口氣。

可他同時又有了擔心,畢竟呂布說了,等到將來的某一天,他把有關煤礦的設施全都準備妥當,再出現傷亡事故,就會從管事中抓人去殺頭。

管理煤礦,雖然收不菲,全家人也能過的很滋潤。

然而項上人頭還不一定什麼時候就不在了,管事下意識的很想脖子,可當著呂布的麵,他又不敢。

雖然眾人都帶著風燈,可巷道裡還是很暗。

呂布又看了一眼管事,招呼眾人走向工作麵。

當初開采煤礦的時候,呂布是采用了後人的回采方式。

先從兩側開啟通道,其中一條通道是出風口,一條通道是進風口。

開采出的煤炭都是從進風口送出礦井。

他原先設計的好,認為隻要鼓風到位,進風口會一直保持涼爽,而出風口則會相對骯臟以及悶熱。

到了礦井下麵,呂布才發現,他以前想的確實是太天真了。

從地麵灌進礦井的風,本不可能到達工作麵。

風袋送進來的風,唯一起到的作用,不過是給井下送來了一些新鮮的空氣,保持著工作麵還能勉強呼吸。

呂布來到,工匠們紛紛停下手上的活。

走向工匠們,呂布問了一句:“你們下礦的時候,吃飯和喝水都怎麼解決?”

“水是有人送下來的。”其中一個工匠回道:“我們自己也會帶一些,這裡太熱,還沒乾活就已經出了一汗,每天都是要喝不的水。”

“吃飯呢?”呂布追問道:“是到上麵去吃,還是就在下麵?”

“楚侯可能還不知道,吃的東西帶到下麵來特別的香。”工匠回道:“在上麵覺著吃了也沒什麼滋味的東西,到了這裡,好像完全不一樣了。”

來到這個時代之前,呂布還真聽人說過,在礦井下麵吃東西,確實要比地麵上香的多。

工匠雖然沒有直接說,他卻已經明白,這些人都喜歡把吃的東西帶到井下。

“這裡太熱,要是覺得不住,可不要撐著。”呂布向工匠們吩咐了一句:“井下吃東西雖然香,可這裡卻是燥熱的很。人總是在燥熱中做事,絕對是不住的。”

“多謝楚侯關懷!”眾工匠答應了一聲。

呂布點了點頭,目又落在了工作麵的支護上。

這裡的工作麵,當然不像後世的工作麵那樣復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