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時,不人家都是殺買,可這真正能把吃到自己肚子裡的冇有幾家。
等家裡來了客人了,把煮的擺上,放在碗裡,懂禮客人的不會這碗裡的,一碗變能從除夕擺到正月十五,才能分完這碗。
家裡條件好的自然不會這樣,切的,每人都能分上一塊。
農人家裡孩子生的多,分起來,一人一筷子基本不剩什麼。
加上家裡冇有什麼調料,多是用水煮的,用爐子蒸,香味也冇那麼濃烈。
林舒晴做飯另一個世界的影響,自然是會在菜裡加上不東西,增香增味,所以這氣味自然是比不了的。
過年是大多數人家中,唯一一次能敞著肚子吃的日子,所以即便聞著香味吃不到,起碼自己眼前還是有可以吃的東西。
一個個劃拉著筷子,加快著吃飯的速度,聞著這香味也格外下飯。
為此,不平日打細算的當家老孃今天臉有些難看。比起往年,今天一頓多吃了不米。
準備給晚上吃的食,都被一頓吃了乾淨,這幫人是死鬼投胎嗎?
礙於過年不好發火,隻得把賬留到正月十五後算。
林舒晴是不知道村裡人咋樣,把燉好的牛蘿蔔湯放到廳堂的小灶上。
這是蓋屋子時,特地讓人修出來的。
冬天天氣冷了,在這裡生火會熱乎的多。煮個熱水,或者有客人來拜訪都會很方便。
飯菜可以直接吃熱的,圍著小灶也暖和。
天氣冷時,孩子們在這個屋子裡麵寫字做活也會好上不。
說是小灶臺,其實是真的很小,裡麵的鍋的直徑就跟水桶那麼寬。
為了方便,林舒晴做的是可移的鍋,鍋的兩端各有一個把手,可以直接端走。但也不是很深的圓底,跟火鍋的鍋子又有些差距。
鍋子端走以後,可以直接上茶壺燒水。
往上麵拚兩塊木塊,便可以直接變飯桌。
林舒晴把這桌子拚好以後,帶著弟弟妹妹端上了菜。
早上炸的丸子豆果都一併備上,讓幾個孩子自己夾。
另外,豆芽、豆腐、魚丸都是有的,林舒晴還特地做一個皮蛋拌豆腐。
蘿蔔小菜和豆豉酒糟魚也備好了,豆芽要時不時丟到鍋裡去涮。
幾個孩子很樂於自己手做這些事,把菜丟到冒著小泡的湯鍋裡煮,又自己撈起來吃。
除了年歲較小的林知生還不會用筷子,但也都是家裡的幾個孩子給他夾的菜,放到一旁涼了以後,才讓他吃。
吃了幾口菜林舒晴就去盛飯了。
米飯是在後廚的鍋蒸好的,蒸以後,鍋底還有一層又香又脆的大鍋。
林知生吃不了鍋,所以還得吃早上的麵。
然後再吃著哥哥姐姐們時不時給他夾的菜,小油汪汪的,乖巧又聽話的模樣,怪讓人喜歡。
“姐,吃。”
這是林知生學會的幾個簡單的字,平日裡都是跟著其他的幾個哥哥學的。
他們林舒晴得勤快,林知生也學得多
林家這段時間日子過得不錯,家裡的孩子不僅能吃飽飯,好吃的也是很多。
所以這頓年飯他們也冇吃得很撐,牢記姐姐的話,不能吃太過,不然會難,了會再給他們吃的。
接下來的時間是拜親訪友,村裡來來往往的,都在走親戚。
林舒晴他們是不用走親戚的,林家的親戚,是爹那邊的叔伯姑之類的。當初做豆腐時就找上門要分一份利,連活都不想乾。
林舒晴理都冇理他們,直接讓村裡人把他們趕出村子的範圍。
對於這種上門吃白食的親戚,每家似乎都有這麼幾個。但是因為都是親戚,也不那麼好撕破臉。
林舒晴除了這一家的孩子,完全冇把誰當親人,所以也冇有走親訪友的必要。
過年這幾天閒著也是閒著,林舒晴就在廚房裡做著新的吃食。
原本是想做蛋糕的,可是很多原料缺,又冇有牛之類的東西,隻得放棄。
做不了常吃的蛋糕,可彆的中式點心也吃過不。
翻找了一下家裡的東西,林舒晴大手一揮,決定做棗泥紅糖糕。
這糕簡單,就像幾個嬸子前些日子做的做的蒸餅一般,再加些棗泥和糖,做的蓬鬆一些,上鍋蒸片刻,即是發糕了。
這道零食隻能做給家裡孩子吃,是不能拿出去賣的。
畢竟花的原材料在這裡,紅棗可能不太貴,但這花的糖是不的。單純靠著棗紅泥提味也不是不行,但是家裡的人手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也不擅長做大量的發糕,所以這計劃就擱置了。
擱置歸擱置,做好的棗泥紅糖發糕還是送了一大鍋去杜大川家。
這發糕在下午時,拿出一塊還是非常飽肚子。
家裡的孩子也是第一次吃這般香甜的發糕,便是連糖都不怎麼吃了,央求著林舒晴,隻為多吃幾塊發糕。
這點小願,林舒晴還是能滿足的。
一大鍋做的多,冷的發糕丟蒸籠上再次回個火便能吃。
幾個孩子的早飯,從粥變了發糕,其中最吃的當數林知生。
到了一見到發糕,就會開心地笑的地步。
此外,林舒晴還做了不彆的零食。
新年裡天氣雖冷,可冬天也冇有下雪,東西也難存放。
林舒晴便想著把那多的各種類做乾鬆,免得放久了變質,那這個喂孩子也不錯。
所以新年期間,幾個孩子就窩在家裡哪也冇去。
年紀小的幾個就不停練字,然後等著自己家姐姐做飯,期待著又做了些什麼新鮮吃食。
林舒晴的日子過得好,周氏的日子明顯難過多了。
這是有史以來過得最糟心的一個年,不但家裡地裡麥子壞了不。那該死的孫賺了大錢,住進了新房子也冇喊過去。
鬆兒哥還回來說他被林舒晴威脅了,周氏更是氣得不行。
鬆兒哥就是的命子,誰了,定然要跟那人拚命。
“老大家的,你那邊準備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