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報髓
當然,毫無疑問,這一點是扶蘇確保師阜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原因。
倘若師阜不可靠,扶蘇還真不敢如此做,畢竟涉及軍隊,馬虎不得,要是有一一毫的問題,扶蘇都不會這麼做。
有了韓談,陳平這等專業的報係統再加上師阜這半個報係統,扶蘇對於各地的形都瞭解的相當徹。
扶蘇完全可以從當地的一些況變化,判斷出當地的大致局勢,即便不是特彆準確,但符合大勢還是可以做到的。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扶蘇完全可以就此作出符合秦國的選擇。
並且扶蘇對於這些報係統還做出了一些改革,就比如削減了其中針對暗殺,刺殺這方麪人員。
在扶蘇看來,除了清除叛徒之外,大致是用不到這些人的。
搞報,本質上來說就是圖書館學和資訊學,蒐集一切有用的資訊進行分析研究併爲我所用,同時不讓對方獲知自己的任何資訊,這就是報工作的髓。
所謂的暗殺,就是上不得檯麵的東西。
這一點,從後世過來的扶蘇,再清楚不過。
就比如後世果黨比較著名的軍統,搞暗殺那的的確確是一把好手,但是,搞報工作,卻是一塌糊塗。
而且,一個報組織,居然如此高調,搞到世人皆知的地步,這簡直就是失敗頂。
與此相比,紅黨的報組織,就無比的低調。即便建國不知道多年之後,對於其中諸多細節仍不為外人所知。
但紅黨的報工作,卻是卓有效,在解放戰爭之中,大批的果黨軍隊倒戈,軍被策反這些皆是紅黨的報組織果。
還有曆次戰略的選擇,都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這纔是一個報組織應該乾的事,如同細雨微風一般滲進去,然後通過平常的一些跡象得到有價值的報。
深藏功與名,事了拂去。
這恰恰是形容一個優秀報人員最好的語句。
而在這個時代,搞刺殺也是家常便飯,就比如最出名的荊軻刺秦王,可結果卻是秦王一怒之下,發起了對燕國的進攻。
就算是乾掉了秦王,繼位的秦王,也一定會死咬燕國不鬆口。
如此說來,又圖什麼呢?又發揮了什麼效果呢?
暗殺,除了激怒敵方,不會有第二個效果。
當然,到目前為止,扶蘇手中的報工作之所以能夠開展順利,乃是多方麵的因素促的。
就比如韓談,手中的報係統,其實就是秦國的底蘊。
是秦國幾十年來不斷對山東各地滲的結果。
而陳平,其本天賦才堪稱恐怖,當世在報工作上,恐怕能與他一較高下之人還未曾出現。
在前世之時,就連範增,也因為陳平所施展的離間計,最後鬱鬱而終。
這足以證明,當時項羽的軍隊早已被陳平滲了沙子。
向比較而言,師阜可能提供的有價值的報最為稀,可師阜本行就不是這個。能有這番果,扶蘇已然是大為滿意。
………………
而在南郡的宛縣,韓他們停留下了腳步。
準確來說,是李由讓整個行進隊伍暫緩前進。這宛縣就是李由來到韓國的第一站。
在這裡,扶蘇托給他一個極為重要的任務。
當扶蘇將李由從前線調回來之後,專門與李由長談了一次,佈置下諸多任務。
其中包括監視韓和劉邦,若有必要,李由甚至直接調劉邦手下大軍也是名正言順之事。
相比較劉邦,扶蘇更願意相信李由。
畢竟李由知知底,乃是李斯的長子,對於大秦乃是忠心耿耿。前世之時,更是為了守衛滎城,最終戰死。
而殺害的人,乃是曹參,是劉邦的手中的義軍。
這一世,居然讓李由和劉邦一起共事,頗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而宛縣,被扶蘇看重,則是因為這裡乃是著名的產鐵之地。秦還在此設置了鐵和工,專門負責此事。
儘管在蜀之地,程鄭樂和卓鼎山手中也掌握了大鐵礦,可是,對於扶蘇來說,要讓蜀之地功為扶蘇提供各種資源,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而河東之地,擁有富的煤礦,其中還有適合冶鍊鐵礦的焦煤,可是,這些地方還未曾開放。
縱然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有所產出。
而南郡,就大不一樣,這裡已經發展,冶鐵事業之前楚國在此就已經開展開來。
而李由要做的,來此不過調各種資源,對其更新換代,提高冶鐵的質量。
而在這個過程中,儘管有所投,但比投資其他地方,見效都要更快。
所以,這裡便是扶蘇的首選之地。
扶蘇現在所欠缺的就是時間,倘若給他足夠的時間,他便可以用這些資源打造一支鐵甲軍隊,完東方各地的叛軍,直接橫推。
可如今,扶蘇恰恰冇有時間,所以,扶蘇選擇了妥協,等待山東各地的叛軍全都跳出來,然後互相攻伐,最後由他扶蘇來收割。
扶蘇給予李由的職自然是不小,乃是韓國的左丞相,而劉邦,則直接是韓國的大將軍。
有了這二人存在,韓被控製住,倒也是問題不是很大。
在此逗留了些許時日,韓便提出要求奔赴翟,畢竟那裡纔是韓國曾經的都城,乃是韓國曾經的榮。
韓如今能夠複國,雖說是一個傀儡,可一樣,心中也期恢複韓國的芒,縱然是傀儡,心中照樣有著一期。
經過幾次催促,劉邦亦是覺得需要立即前往翟,因為占據那裡,的的確確對於秦大有好。
韓國現在已經淪為了秦國的附庸,就連韓邊能用之人也是扶蘇一手安排,自然,韓國勢力稍有恢複,對於扶蘇來說,也是大有裨益之事。
李由經過幾番思索,旋即答應了韓的請求。
而李由則是會暫時停留在宛縣,等將事大辦的差不多了,到那時,再去翟與其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