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回到大秦做皇帝 第340章 龐大的訊息網(二)

《回到大秦做皇帝》 第340章 龐大的訊息網(二)

第三百四十章龐大的訊息網(二)

隻不過,這將報網經營到這麼多人數,未免也有些太過誇張了!

況且,這還隻是陳平眼下查出來的,其中還有許多,現在還冇有被揪出來的。

大秦的右丞相,手下掌管著如此多的人,名義上聽從朝廷,可實際上這些人偏偏都是以馮去疾馬首是瞻,這不令人脊梁骨有些發涼啊!

“公子,可否聽臣講一個故事?”

扶蘇眼中微微閃過一抹驚詫,知道此時陳平絕不會無的放矢,道:“說。”

扶蘇側耳傾聽,陳平亦是娓娓道來。

“這件事還要從秦昭襄王時的長平之戰的起因說起,長平之戰起初乃是我大秦攻韓,切斷了韓國與上黨郡之間的聯絡。”

“韓國本已經答應獻上黨郡給秦國,可是,上黨郡郡守馮亭卻轉手將上黨郡獻給了趙國,這才讓秦趙兩國大打出手。”

“馮亭,馮去疾?”扶蘇細細揣,敏銳的發現了什麼。

“莫非這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絡?”扶蘇臉之中帶著震驚。

陳平緩緩道:“二人乃是同族。”

“當年長平之戰後,一部分馮氏家族進了趙國,而另一部分,則進了秦國。可追究底,他們乃是同族同源。”

扶蘇膛起伏,瞬間明白過來,這是兩麵下注。

韓國在戰國之時,七大諸侯國中實力乃是最末,故而,韓國從一開始,即便是變法,想的也是為一方小霸,自保而已。

到了後麵,更是自保堪虞,韓國若要自保,自是要吐出上黨這塊,可是卻也絕不能都便宜給了秦國。

隻有引來當時唯一能和秦國扳手腕的趙國,令兩強相爭,他們這些剩下來的稍微弱小的諸侯國,才能夠渾水魚,博取利益。

上黨這塊地方,對於趙國來說,既是,亦是不得不保的地方,倘若上黨為秦國所得,那麼接下來秦軍便可直趙國的國都邯鄲,這對於當時有心和秦國爭雄的趙國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Advertisement

果不其然,秦趙雙方大打出手,不斷向前線增兵,事的進展正如所有諸侯國預料的那般。

隻是令人冇想到的是趙國居然昏招迭出,而秦國上下卻是團結一心,一心要在長平這裡,重創趙軍,更是派出了賦閒在家的殺神白起。

一切都是為了最終那場勝利。

秦軍將四十五萬趙軍儘數圍困,本以為旗鼓相當的兩強,最終卻是打了一場殲滅戰,這是令天下所有諸侯國瞠目結舌的地方。

一時之間,列國皆是被秦**威震懾!

白起本來打算趁此良機攻破趙國國都,如此一來,趙國勢必從此以後,不複崛起,可惜,秦國部,此時卻產生了分裂,錯失了良機。

而後列國援助,趙國趁機反攻,秦軍也是遭到了極大的挫敗,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陳平緩緩道:“自此以後,馮氏一族便在秦國紮下了腳跟,出廟堂,暗中亦是和列國相勾連,互通有無。”

扶蘇漸漸明白過來,這其實相互利用,馮氏一族可以借用秦國的名頭,一方麵謀取位利益,而另一方麵,則是可以為山東六國一些人在秦廷的發言人。

秦國亦是需要這樣一個家族的存在,來策反山東六國的地方家族勢力。

隨著時間的推遲,馮氏一族為秦國立下的功勞越來越多,掌握的權柄也越來越大,最終,秦國橫掃了六國,一統了天下。

而馮氏一族,地位也是登峰造極,馮去疾為了大秦的右丞相。

伴隨著統一,那些馮氏一族安在六國的間諜,報人員對於大秦自是冇有了什麼用,可這是馮氏一族的本。

馮氏一族的興旺發達都寄托在這上麵,這對於馮氏一族來說,自是難以忍這樣的結局。

而下麵那些利益到損害的地方勢力與馮家自是同仇敵愾,故而,麵對這樣一個龐大的集團,不論是誰,都要小心謹慎的置。

Advertisement

即便是嬴政,隻能選擇安製。若想要徹底除,所引發的便是朝局盪,這個責任冇有誰擔得起。

“故而,這簿子上的寫著的這些人,皆是臣調查所得,臣相信,在民間,還有許多,冇有挖出來。”

扶蘇點了點頭,按照陳平所言自是不差了!

這地方上一個小一點的家族,也有著幾十口人,若是大一點的家族,上百口人也是有的,一個家族之中,就算出四五個人,那累計起來,也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了。

“這簿子之中記了多人名?”

“有三萬一千多個,其中在關中的人數,大約有八千多人。”陳平對此,自是對答如流。

扶蘇心中則是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單單是關中就有八千多人,涉及的位置還是方方麵麵,小到一些地方小吏,大到朝中一些要害的部門,皆有著馮家安的人手。

如此多的人員構建出來的一張報網,龐大無比,卻又細萬分,枝枝杈杈,將大秦完全掌控其中。

扶蘇心中不寒意升起,想要對付馮家,果然不是什麼容易之事。

要對付這樣一個家族,不則已,必若雷霆,將其徹底斬草除,不留一後患,方纔是正道。

否則,一旦反撲起來,縱然最後能夠鎮下去,所付出的代價,已然是大到了令人無法承的地步!

即便是如此,這朝廷,也要經曆一番不小的盪,甚至有可能造一部分部門的癱瘓。

“陳平,從簿子中,將馮家安在宮中和府的人員挑出來,我另有所用。”扶蘇簡簡單單吩咐了一聲。

“諾。”陳平拱手答應。

現在,還不是馮家最好的時機。

隻不過,扶蘇卻是要先做到心中有底,而且,這一次新軍籌備的計劃,絕對是不能讓馮去疾這個老傢夥知道了。

Advertisement

幸好眼下還冇有手,知道再建立一支新軍的人寥寥無幾,隻要將名單給章邯,扶蘇相信章邯自是可以做好這一份工作的。

乃至於利用這些馮家安進來的人麻痹一番馮去疾未嘗不可以,該看到的自是要讓這些人看到,不該看到的,連一都不行。

而知道宮中有哪些人是馮去疾的人,則是為了提前有底,即便有什麼突髮狀況,亦是可以及時應對,不至於臨了被翻了車。

至於其他的人,扶蘇暫時覺得,對於他來說,還冇有關注的必要。相比較於整個大秦來說,關中最為重要,乃是秦國的基本盤。

可是關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鹹,鹹之中,最為重要的是鹹宮。把握住最為主要的,對扶蘇來說,是最為重要的。

“公子,臣還有一事,不知當說不當說。”陳平臉上略作猶豫之

扶蘇見狀,道:“對我而言,陳平你儘管直言。”

陳平深吸了一口氣,道:“公子,這是臣前兩日剛剛查到的。”

陳平緩緩從袖中拿出一片竹簡,到扶蘇手中,道:“前些時日,馮去疾曾向上穀郡發文,而狄文為上穀郡郡守,與馮去疾有舊,臣覺得狄文引胡人城,會不會是他的意思?”

“我知道了。”扶蘇話語平淡,話語之中無喜無悲。

等陳平走後,扶蘇驟然將手中握著的那枚竹簡掰兩段,眼中充滿著怒

若是墨楚因此而死,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前方戰事吃,後方不予幫助不說,反倒是竭儘全力拖後,致使大秦良才殉國,這在扶蘇看來,實在是罪無可赦。

隻是,扶蘇知道,這隻是推斷,還做不得數!

“馮家,一筆筆債,我遲早會和你算清楚。”扶蘇在心底暗暗發誓。

Advertisement

三日之後,鹹宮佈局格外的濃重,護衛皇宮,保持鹹宮秩序的士卒臉上皆是閃爍著彪悍冷漠的氣息。

伴隨著一聲鐘響,大臣紛紛站到了兩側,而中間留下來的地方,英布等有功將士緩步踏其中。

縱然是英布,天不怕地不怕,在見到眼前這番場景之後,亦是變的有些拘謹,跟在英布後的那些將士,更是如此。

骨奢和狐爾見到眼前這般聲勢浩大的儀式,早已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骨奢和狐爾記得,即便是草原上一年一度召開商討劃分牧區的大會,亦是冇有這般隆重和厚烈。

與這個相比,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而初到了鹹之後,他們二人立即見到了叔孫通,這亦是扶蘇有意為之。扶蘇亦是暗中叮囑了一番叔孫通。

叔孫通頓時拿起儒生為人師表的那一副架子,神之中滿是倨傲,話語之中更是多有訓誡和責備。

可是正因為如此,迅速令骨奢和狐爾被叔孫通折服。被叔孫通那一副大儒的氣派完全震懾住,不管叔孫通說什麼,二人皆是不敢有半句反駁,隻能是點頭稱是。

在叔孫通的教導下,骨奢和狐爾完全按照叔孫通的要求學習禮儀,當聽到要用到這樣的禮儀朝見大秦的皇帝之後,練習起來更是勤有加,讓叔孫通都頗為容。

雖然心中對這些蠻夷有些鄙夷,可是臉上,叔孫通仍是悉心教導,不為彆的,這是扶蘇公子的吩咐,叔孫通隻能照辦。

骨奢和狐爾看著高高的臺階上,坐著的嬴政,從下往上看,心中不自覺的便認為嬴政的形象甚是高大,再加上扶蘇堅持不懈的洗腦,心中對於嬴政的敬畏更甚。

而在他們這樣的角度,是很難看到嬴政的麵容的,再加上嬴政所帶的冠冕上,有一派琉珠擋著,更是看不真切,這不由地令骨奢和狐爾二人心中更生出敬畏。

“英布,卿此番立功甚大,朕決意封你為昌武侯,卿日後再為我大秦建立新功。”

說話間,嬴政來到了英布麵前,將一個冠冕親手為英布帶上。

朝臣口中皆是咋舌,如今的英布,可算是一步登天了,居然是一戰封侯,便觀整個朝廷,能有幾個如此?

隻不過,英布這份爵位卻並不是很冤,其所建立的功勳,陣斬東胡王和匈奴小王子,單單是這兩件功勞,便是極大。

再加上,這亦是嬴政有意為之,為扶蘇造勢。可以說,英布上已然是烙印著扶蘇的標簽,是扶蘇最為忠誠的部下,嬴政自是要為扶蘇的得力幫手安排一個極好的爵位,這亦是扶持扶蘇朝中的力量。

“蒙闔,封關侯,為王離將軍偏將,戍守北方。蒙拓,封關侯,任護烏桓校尉。”

“傳達旨意至邊關,一應賞賜,儘皆送去。”

“諾。”

顯然蒙闔蒙恬兩兄弟這一次不能回來鹹,但對於他們的封賞,自是不了的。

“骨奢,狐爾,你二人雖為胡人,然朕聞此次你二人為我大秦亦是立下不小的功勳。”

“我大秦素來對有功之士,必然是不吝惜賞賜。”

“朕聞你二人有心歸化我大秦,特賜爾等贏姓,骨奢,汝為贏效秦,狐爾,汝為贏忠國。”

骨奢和狐爾聞言,心中皆是震撼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冇想到始皇帝不僅賜予了他們姓名,還是贏姓,這對於他們而言,實在是意外之喜。

“我等叩謝陛下。”骨奢和狐爾二人急忙跪地。

“爾等可知朕賜爾等姓名何意?”嬴政對於這二人表現十分滿意。

心中對於扶蘇那小子提的建議亦是覺得不錯,隻是如此簡簡單單的表示了一下,就收穫瞭如此效果,實在是妙不可言。

骨奢和狐爾道:“我等明白,日後我二人必定竭儘全力效忠大秦,雖死不悔。”

“好!”嬴政聞言,亦是高興異常。

嬴政亦是發覺,扶蘇在理胡人這些問題上,實在是頗為老道,幾乎完全契合了胡人的子,對於胡人的弱點利用的亦是恰到好

而接下來的封賞自是不需要嬴政出麵了,嬴政隻需要高高坐在上麵,監督事的發展便好。

時間悄然流逝,眾多大臣心中亦是驚訝,為何到了此時還不見對扶蘇的封賞,眾所周知,這一次扶蘇立的功勞最大,可封賞的時候卻是獨獨了扶蘇,頗有些讓人難以置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