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變臣 第九百三十八章大治在民

《變臣》 第九百三十八章大治在民

送走馮定忠的第二天,嚴青澤來了。

經略使沒住在衙門,在場上來說是一奇,在化州老百姓眼中,這位「自家如家人,是鄰家大兄弟。常看到江大人早上上衙的時候到街邊買兩個饢,晚上偶爾會呼朋喚友在攤頭吃羊串,啃牛尾。據慈養院的黃吏說,江大人府上每年資助了大把銀子給那些老人孤兒,便是大人被調到了京裡,這銀子也沒有斷過。

去年逐走西域聯軍,江大人從西域各國要回了許多被擄走的鄭人,府拿出銀子安這些難民,替他們造房子、置田地、置營生,在化州無數人家視他為萬家生佛。

江府門前一年四季果蔬不斷,都是那些承了恩德的百姓自傳送來,一小籃桃、一筐子杏,一捆自家的青菜,一小袋細磨刷過的麵,值不了幾文錢,但卻是尋常百姓最誠摯的心意。

嚴青澤一路打聽著來到江府門前,看到牆邊放著數十個籃子,裡麵裝著各式的瓜果暗自詫異,拉住一個放籃子的十二三歲的年,問道:「這位小兄弟,你把這籃棗子放在牆邊做什麼?這一排的籃子放在牆下莫非有人來買?怎麼不見人看著?」

年打量了一眼嚴青澤,嚴青澤此次換了件青衫,鬍鬚也長出了半寸多長,手中拿著包袱,看上去像個教書先生。年人拉了拉上的短褂,向後退了半步,雙手拱起有模有樣地行禮道:「小子見過先生,先生不是本地人吧。」

嚴青澤愣了一下,這黝黑,看樣子不似在私塾中讀書的年郎,不過舉止言談像是讀過書的人。嚴青澤下意識地還禮,道:「不錯,嚴某是外地人,有事來會野府,看到這滿牆瓜果有些奇怪,不知是何風俗?」

Advertisement

年人笑道:「這些瓜蔬都是送給經略使江大人的。」不等嚴青澤發問,那年人主地告訴他道:「江大人在化州主政,化州百姓得益匪淺,就拿小子來說,父母本是普通農人,家中耕種二十畝地,上有爺爺、下有兄弟姐妹,日子過得困苦。江大人將水果法授以百姓,家父母又種了兩畝瓜田,日子好過了些。」

「家母看小子年歲漸大,有心讓我讀書,但在晚間擺個小攤賣點吃食補家用,不瞞先生說,江大人時常到我家攤上吃東西。」年人笑容滿麵,一臉自豪。

「喔?」嚴青澤滿是驚奇,為經略使江安義居然會在街頭小攤上吃東西,倒是一副親民姿態。

年人起了談興,滔滔不絕地道:「江大人民,約束衙吏不許擾民,也不向小攤販徵收稅收,家中有了閑錢送小子進私塾念書,去年小子僥倖通過了縣學考試,算是個生了。」

嚴青澤一驚,為讀書人知道生並不容易,自己家境富裕,父親是飽學之士,自己讀書也算刻苦,也是十二歲才過的生,十五歲中的秀才,十九歲中舉之後卻一時蹉跎著沒能及第,後來被馮公公召暗衛中。十二歲的生,可以稱之為「神」,沒想到自己隨便在街邊就能遇上個神

「化州的生可多?有多生參加府試?」嚴青澤疑地問道。

年人笑容斂了起來,正容道:「這位先生,化州生試並不容易,會野府三年二試,僅有十分之一選,至於秀才每三年取五十人,參試之人多達千人,並非如先生所想。要說化州應試與別州有何不同,隻能說化州應試隻憑真實本事,並不看家世錢財,江大人說過,誰要敢在應試中做手腳,就讓他斷手斷。」

Advertisement

嚴青澤心知自己失禮,連忙躬賠罪道:「小哥,是我魯莽了,以己度人,請小哥見諒。還未請教小哥尊姓大名,嚴某失禮,失禮。」

「嚴先生有禮,小可姓林,單名一個益字。」年人重新泛起笑容,道:「我化州自江大人來後,文風大盛,濟民書院名聲雀起,有不遠千裡前來求學之士,今年會試,化州又得中八人,天下誰人還敢說我化州是蠻荒之地。」

年人臉上泛著自信的笑容,眼中閃著希冀的芒,嚴青澤暗自慨,文治武功、民富州強,江安義在化州確實功績過人,堪稱能臣,從這上可以看出化州人的自信以及對江安義的尊崇。

「小子還有二個弟弟,一個十歲,一個八歲,都開始認書識字了。」年人笑道。

什麼,嚴青澤今天的驚吃了不,一個普通人家要培養一個讀書人不容易,何況要讓三個娃念書,要知道在普通農家,這麼大年紀的娃兒要幫家裡幹些活放牛、打豬草、拾糞之類的活了,難道晚上擺小攤這麼賺錢?能一下子將家中三個孩子都送去上學。

年人得意地橫了嚴青澤一眼,滿意他這種驚訝的態度,笑著解釋道:「江大人為了鼓勵孩讀書識字,下令在會野府興辦坊學,府拿錢請先生為八歲以上孩啟蒙,府通告百姓,適齡蒙可以免費學,小可的兩個弟弟便在坊學中讀書識字,會野府中六以上的孩皆在念書識字。」

嚴青澤猛然想起一事,他在合城縣的時候聽過府興辦雨學和夜學之事,就是在下雨天無法出門幹活的時候府會在縣學免費教授文字,逢三、七晚間戌時也會授課一個時辰。他聽到這個訊息時以為是府做秀,縣學的那些教諭們本的差事都是敷衍,哪裡有那功夫免費教人識字。

Advertisement

如今看來,免費教授適齡兒識字是江安義在化州推出的一項德政,開千年之先河,此事若能堅持下去,江安義的地位將不亞於一代文宗。夫子說有教無類,也僅能教習弟子百餘人,可是江安義大門戶,化州有多適齡兒,有多人因之益,同為讀書人,嚴青澤深江安義此舉功德無量。

「我家院中棗新,娘前些日子跟江大人提過,江大人說等棗子了要嘗嘗鮮,樹梢的棗子已經紅,娘讓我送上一籃給江大人嘗嘗。」年人一指牆邊的那些籃子,道:「這些人都像我家一樣,了江大人的恩惠,無以為報,隻有用這些家常之聊表心意。」

嚴青澤暗暗心驚,江安義籠絡民心到瞭如此地步,但是自立為王恐怕化州百姓多數也會跟從,不知其誌如何?嚴青澤心中期待起來,他於馮忠的真誠加暗衛,其實從心來講十分抗拒,作為一個讀書人還是想著能躋朝堂,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

從江安義的作為來看,為一代名臣不問題,如果能追隨他既能報了私仇又能施展抱負,何樂而不為。夾在腋下的報,嚴青澤對此次求見充滿了期待。

這時,從江府走出幾名子,「嘰喳」笑著奔向牆邊的籃子。林益解釋道:「江府每天都會派人前來收取這些禮,然後將回禮放在籃中。」

「回禮?」嚴青澤一愣,對於百姓送的這些東西江府居然還還禮,還些什麼禮?

林益解釋道:「江府會在放還的籃中裝幾樣竹、瓷碗、酒水等。嚴先生,小可失賠一下。」說著,林益往前幾步對著一名五十來歲的婦人行禮道:「小可見過霞大娘。」

Advertisement

霞大娘,李雲霞,江府的管家。江安義帶著彤兒等人回京任職,李雲霞並沒有跟隨,知道自己當初的做派惹了主人的厭,江安義對的觀很差,雖然心中捨不得彤兒和的兩個孩子,還是請求留在了化野府照看江府。江安義重回會野府,彤兒卻沒有回來,李雲霞有些失落,了念頭前去京城,喪偶後返家,兒們都留在夫家,因為刻薄,連兒有來往,所以把彤兒當了自己的兒,也當了自家晚年的依靠。

大夫人欣菲可不是善茬,李雲霞小心伺候,趁欣菲心好時提出要去京城照看幾位爺小姐。欣菲知道的心事,看在彤兒的麵子上也沒有為難,讓等天氣九月天氣涼爽再不遲。李雲霞喜出外,眼看前往京城的日子一天天臨近,行事越發勤勉,生恐得罪了欣菲耽誤了進京。

收取府外的果蔬原本用不著親自前去,不過李雲霞喜歡上了百姓們對的尊敬、親切,這種覺無論在夫家還是李家都不曾有過。李雲霞知道這是因為是江府的管家,屋及烏,會野府的老百姓見到才會稱呼「霞大姐」、「霞大姑」、「霞大娘」。

自家兒不親是李雲霞心中之痛,年過五旬越發注重親,讓忘記了曾經的倔強,來會野府後託人給兒捎了不東西,母子、母間的關係緩和不,互相之間有了書信往來。孫子、外孫差不多跟眼前的林益一樣大,也在讀書識字,隻是比不上林益已經是生了。

「林益啊,今天送了些什麼來?」李雲霞微笑著打招呼,跟幾年前簡直是判若兩人。

「自家院中的棗,可甜了,霞大娘你嘗嘗。」林益指著後的竹籃笑道。

李雲霞點點頭,收到的這些禮夫人讓們自行分配,等下自己要嘗嘗這棗滋味。彤兒和幾個孩子在就好了,他們肯定喜歡,自己進京要不要帶點棗子去,九月正是棗大的時候。

心中想著,李雲霞笑道:「林小子,你現在是生了,可要好好用功,你爹孃為了供你們幾個讀書可不容易,長大了要好好報答爹孃。」

「霞大娘說的是,小可記下了。」

林益恭謹的態度讓李雲霞十分舒坦,笑道:「小子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那孫兒要像你一樣就好了。你慢些走,府中新近進了一批紙硯,老爺吩咐我用來回禮,小梅,小梅,你去取一套筆墨紙硯來。」

嚴青澤看著林益與江府的管家寒喧著,舉步走向府門,向門子道:「勞煩通稟一聲江夫人,就說京中故人求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