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完超喪級的進化的時候,已經離那場硝煙一週了。
爲什麼稱呼爲超喪進化?爲什麼當初我就覺得這個選擇會很喪?比騎著一個舉著一把衝鋒的,大概只有穿著一個,手持一個……突然發現我下了一個坐騎,是不是要再去找個……
“警察叔叔,就是那個人!”
咳咳,喪的話題還是算了吧,
衆目睽睽之下的衆神鬥結束了,但大佬們的退場,反而讓局勢變得更加混,很多改變,都隨著時間推移而日見明顯。
對於生者來說,“聖戰”的勝利顯然是好事……
是的,聖戰,於現狀考慮,駐紮在法師之國的拜爾教區聖主教,在和教皇通氣之後,毫不猶豫的把這場戰爭的勝利榮譽攬到了自己的上,在那匪夷所思的戰報上,遠征的聖戰先鋒居然越大半個拜爾,突然出現了該國的西部,攻打了亡靈的首都.
好吧,我知道這糟點很多,比如拜爾教區居然還有聖大主教,比如明明是拜爾的主教,卻跑到了法師之國,比如那個音訊全無卻突然玩起了“空間大轉移的聖戰先鋒”,居然在不應該存在的地方獲得了一場不該有的勝利。
事實上,這實際上卻非常好理解,在聖堂教會被拜爾驅逐的時候,被驅逐出境的聖堂教會本土勢力最終選擇了在外境進行隔空指揮,而最適合駐的,自然就是出境並不困難的法師之國。尤其是當時雙方還於戰爭期間。敵人的敵人就算不是朋友。至也有爲朋友的可能。
不管如何到方的排,聖信仰依舊是主流信仰,就算是普通的農夫,也會在收的時候來上一句謝聖,雖然不知道他們到底在謝聖做了什麼,當然,若他們倒黴到顆粒無收的時候,也不會忘記加上一句“這瞎眼的聖”“該詛咒的聖”。甚至連遇到糟糕的天氣都會來上一句“這該死的聖”,雖然同樣不知道聖到底做錯了什麼……
突然覺得聖很慘的,這躺著也中槍的德行,讓我想起了政府機關,不管是那個國家和種族,似乎從國家這個概念誕生的那一天起,政府、國家的天職中就多出了捱罵和接抱怨,不管他們做或是不做,做多或是做,對於普通民衆來說。反正日常罵上兩句解解氣抱怨一下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咳咳,言歸正常。實際上這對聖堂教會是件好事,淺信徒依舊是信徒,還是能夠爲其提供信仰源力的,這到聖的讚譽聲,反而說明了它的深固,若是一個正常的聖信仰的國家,當教皇宣佈要舉行聖戰討伐領主和君王的時候,恐怕領主們先要小心自己領地上大批暴的信徒,君王要小心貴族序列中的虔誠者的刺殺。
奧羅斯已經很厲害了,他繼位以來一直在努力消除聖的影響,但他在位時間畢竟還不到半百,一代人都沒有更替,若是說真的拔除了聖信仰,恐怕就是他自己也不相信。
所以就是這個有著正統拜爾聖教會的“流亡教會”,也給拜爾方找了不麻煩。
本來,對聖堂教會不是很冒的法師們卻收留了這些聖堂教士,大概也就是純粹爲了噁心拜爾的奧羅斯皇帝,但收下後,卻沒有管他們。
但可惜,作爲本應該和國王並肩而行的“流亡教會首腦們”,在法師之國無視了他們數十次關於大軍境的請求後,一個超級大國的紅大主教史提芬本該位高權重,但似乎已經發現若這個新的消息在拜爾傳開,放任形勢繼續惡化下去,自己的政治生涯走到了終點,大概會爲有史以來任期最短的紅大主教。
這個新消息,就是聖戰遠征軍打輸了,聖堂教會輸掉了這次聖戰的第一次戰爭!
是的,輸掉了,當西線的戰爭不斷的時候,那舉著討伐奧羅斯僞帝異端的聖戰軍團,在名將榜第七位的老將戈登的帶領下,卻在東線遭了重創。
原因?在暴怒的龍羣面前,在一隻發狂的遠古黑龍和三位上古巨龍的幫襯下,在七十多隻巨龍聯隊的侵襲之下,能夠保留四以上的兵力功撤退,除了說明龍族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之外,更已經說明了戈登的厲害。
對於外人來說,龍族的向很難理解,但對於知道的我們來說,猜測緣由並不困難。
很顯然,現在焦頭爛額的龍族和奧羅斯做了什麼易,於是龍族們再度發揮了他們在遷怒和蠻不講理上的獨特天賦,狠狠的扇了聖堂教會一耳。
其實也不算冤枉,“聖戰軍團”的目標是拜爾王都,而龍界的口也在那裡,若那麼被聖戰軍團攻陷好吧,從某些報上可以得知了聖堂教會在作死,但顯然在聖戰開啓之時,他們並沒有得知那個聞的可能。
我覺得這並不是偶然,畢竟聖堂教會的宣戰很突然,奧羅斯的應對更讓人無法理解,他似乎完全沒有組織專門對抗聖戰軍團的聯合軍團,反而把力投了西線的雨夜城攻守之中,這種放任首都遭到攻擊而不抵抗政策遭了國的巨大力,但從結果看,我們“最崇高”的聖和“最睿智”的教皇,又被凡人的異端皇帝耍了一把,奧羅斯寧願自己國土被敵軍,就功是龍族出手。
本來聖堂教會承的起這種損失,勝負乃兵家常事,大俠請從新來過就是……但偏偏在這個時候,最西線反而勝利了,偏偏還是約約爲聖側的頭號競爭者的艾耶側,這自然就在形勢上給了聖堂教會的巨大力。
偏偏在兩場戰爭之中,聖堂軍隊中有追求“聖眷點數”的“聖眷者”,這邊也有追求“正義點數”的“契約勇者”,雙方都遇到了近乎不可能戰勝的對手,一邊是大佬親自陣,小弟大筆賺點數,一邊卻是小弟死傷慘重,大佬沒有看到……
這並不能怪聖側的真神不作爲,而是千百年他們都是做的,隨隨便便派真神干涉凡人間的戰爭,反而是犯底限的大忌,艾耶側也是發現對手是泰坦化才親自出手,但凡人們可不會想這麼多,他們只會覺得聖側不把人當人,而艾耶側卻表明了態度,那些正在拿著收穫到炫耀、錦還鄉的冒險者們,就是最功的活廣告。
“僅僅這個星期,就有十分之一的聖眷者選擇退出,這樣下去絕對不行,本地教衆,尤其是依舊潛伏在拜爾國的虔誠者的信仰會搖的!若一旦傳播出去,我們輸掉首戰的消息會讓整個世界的信徒失去信心的。首戰必須是勝利!那怕它是一場虛假的勝利。”
於是,在和教會急聯絡後,發現自己這樣下去就是直接玩完後,紅大主教史芬咬牙做出了決斷,一份“聖庇護之下我們的勇士取得了巨大勝利”的戰報,就傳閱了各國。
其中用詞很含糊,什麼虔誠的聖信仰者在西線痛擊亡靈軍團,驅逐兩個強大的泰坦化之類,從某種意義上,冒險者中信仰聖的不,聖騎士和聖牧師也有參與這場戰爭的,這還真不能說他說謊,只是他的戰報上,似乎忘記了原來的主角艾耶側和契約勇者們。
誰都不是傻子,每個王室都有自己的信息來源,但當教皇堅持這份戰報纔是真相的時候,不信仰聖的國家沉默了。
作爲一個睜著眼說瞎話的紅大主教,史芬已經註定留名史冊了,他自己也做好了因此“殉教”的心理準備,他知道,就算教皇私下認可這個方案,但明面上是不會承認的,多半自己最後還要背黑鍋。
知道真相的都在嘲笑聖堂教會,不強者都爲這種行爲到不恥,但在這個時代,普通人的信息傳播極其緩慢,基層民衆獲取信息的來源的可憐,方渠道的信函遲緩而低效,若一直德高重的鄉村牧師/禮堂牧師這麼說,大部分人也就會信了,至比那些遊的冒險者更讓人信任。
在不知者眼中,就了聖堂教會的初次聖戰討伐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東線的損失無關要,但在知者眼中,特別是各國皇室眼中,卻了聖堂教會外強中乾的表現,不野心家都在躍躍試之中。
王權和神權的戰爭永無止境,聖戰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據某些方面來的報,已經有大國要求其附屬國家驅逐聖堂勢力,在嘗試挑釁聖堂教會的同時,卻也是在測試其反應和底限。
於是,這一場西線的小型戰爭,無疑已經了這次聖戰最棒的揭幕戰,他一邊了槓桿扭轉了整個世界,一邊卻化作懸在聖堂教會頭上的利刃,似乎隨時都有可能落下。
而當我出關的時候,都有點不敢置信了,僅僅一週,就已經發生了這麼多事,而眼前等待我理的要事,已經堆積如山。(……)
ps:那啥,今天吃年飯在外面忙了一天,晚了也了點瘋巫妖的實驗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