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唐明月 第20章 紙墨陷阱 首度交鋒

《大唐明月》 第20章 紙墨陷阱 首度交鋒

琉璃從裴行儉手裡接過歷譜看了一眼,這一卷大概要用十幾張紙,按他的說法,是不是至要抄出一千本來?每本歷譜總得有三千多字,要一個月的時間抄出來至也要二十來人才吧……琉璃正想詢問,前面卻有人笑道,“裴郎君,庫狄娘子,今日兩位怎麼有暇又來市坊了?”

琉璃擡頭一看,原來是不知不覺又走到了夾纈店前,那位說話的史掌櫃正笑嘻嘻的跟兩人打招呼,兩人只得停步寒暄了幾句這才離開,還未走出多遠,琉璃突然心裡一,擡頭對裴行儉說了聲,“你稍等我片刻”轉一陣風般跑了回去。

裴行儉愣了一下,不知又想起了哪一齣,只得也慢慢跟了過去,到得夾纈店門口,只聽見琉璃充滿喜悅的一聲歡呼,“太好了”

史掌櫃站在店鋪當中的空地上,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這位眉花眼笑的庫狄娘子:他沒聽錯吧?聽說自己這夾纈店生意不好,這個月沒有接到多活計,怎麼會高興這樣?

……?……?……

安西都護府的府衙裡,正廳背後最大的一間屋子,便是裴行儉辦公的所在。已近午時,平日裡正是衆人收拾件、準備出去用午膳的閒散時分,但此刻屋裡坐的二十多位縣令、主簿、參軍,屋外的幾十號雜役,卻沒有一人想起這一出。

麴崇裕清清淡淡的一句話,如悶雷一般響在了衆人的耳郭裡,“都護吩咐我過來轉告一聲,明年的開銷怎麼也要省下三十萬錢纔是,至於如何省,卻要煩勞裴長史來拿個主意了。”

三十萬錢,也就是三百緡,難不他們這些攝職拿得還不夠?他們雖然不指著這些俸祿過活,但也不能欺人太甚不人看向裴行儉的目裡,帶上了幾分敵意——他是朝廷命,日日坐在屋裡發呆也有足額的俸祿和職田,卻要剋扣他們這些人的?

Advertisement

只有麴崇裕依然是笑容可掬,“裴長史,這支出的賬目,你也看了兩日,不知如今可有什麼高見?”

裴行儉似乎也到了這目中的力,看著衆人笑了笑,“裴某新來乍到,哪有什麼主意,還諸位同僚羣策羣力,纔好不辜負都護的期。”

屋裡一時陷了沉默,半晌之後,還是高昌縣縣令王君孟第一個開口,“說來都護府的開銷並不算多,論理麴都護還領著西州刺史,應有州州吏配置,咱們這邊卻是全是都護府員兼任,人力省無可省,此其一;其二,原先柴都護、郭都護在時,西州吏遠所得比如今多了好幾,現下府中當差者,職田幾乎不曾分過,俸祿、雜給也只是朝廷命的半數,便是程糧錢等支出亦比朝廷定額爲;外面那些雜役更不用說,一人一年也不過千來錢,再要了,他們如何養家餬口?因此,如今節流固然應當,若是節得狠了,人心浮,卻是得不償失。”

王君孟乃是高昌國世代相丞王家的嫡子,又是麴崇裕的妹婿,份與衆不同,他一開口竟然說出這樣一番道理來,屋裡自是人人點頭。

麴崇裕平日最給王君孟面子,此時卻淡然道,“你說這些,難道都護便不知曉?只是明年朝廷必然征伐突厥,西州的賦稅又欠非一日之寒,若不開源節流,明年一聲要軍資,是各位捐獻還是再提前收它三年五年的租庸?”

衆人一時不由默然。主簿嚴海隆忙笑道,“都護深謀遠慮,原不是屬下們能比,下以爲,雖然各位同僚和所用雜役之費已是省無可省,但平日府中的雜開支或許有可商榷之,例如筆墨紙硯席褥之,雖是不甚起眼,只怕其中卻是有文章可做。”

Advertisement

麴崇裕挑了挑眉頭,看向裴行儉,“裴長史這幾日已看過支出的賬冊,不知嚴主簿所說這幾項,開支大約有多?”

裴行儉拿起手邊在賬冊翻看了片刻,才擡頭道,“將近六百緡。”

屋子裡頓時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好幾個人都有些意外,萬沒想到這些不起眼的東西竟要花去這些錢。

嚴海隆點頭笑道,“正是。下若是記得不錯,早幾年還要多些,當年西州的紙張便是紙也都要從敦煌買,前年世子在西州開了紙坊,這才半數以上都換了本地之紙,只是發往朝廷、與外州縣來往以及諸位所用,還是照例用了益州黃麻紙,若是統統換本地麻紙,只怕便能省下兩三百緡下來。”

平日辦公用差一點的紙,這又有什麼好猶豫的?衆人立刻紛紛附和起來,“嚴老此言有理原是該換本地紙張纔是。”

嚴海隆又笑的列舉了以下墨換上墨、暫停更換席褥氈毯等項,算下來時,卻正好是三百餘緡,麴崇裕點頭不語,隨即便鄭重的看向裴行儉,“長史以爲如何?”

一屋子人期待的看向裴行儉,裴行儉怔了一下,才笑著點了點頭。包括麴崇裕在,人人都鬆了口氣,氣氛頓時變得輕快起來,在房門口伺候的差役往外比了個手勢,院子裡頓時也響起了一片唸佛之聲。

直到一屋子人說說笑笑的散去,麴崇裕才懶洋洋的站了起來,與裴行儉並肩走到門外,滿臉都是愜意,“難得這樁差事竟是迎刃而解,守約,今日可有暇一起出去喝一杯?”

裴行儉腳步一頓,臉上出了客氣的微笑,“多謝世子好意,子今日特意準備了烤鵝,卻是不好不回去用膳了。”

Advertisement

麴崇裕不以爲然的搖了搖頭,“也罷守約,此事雖是暫時是定了這個主意,落實之務還要著落在你的上,若有什麼爲難之,儘管來找我便是。”

待麴崇裕回到自己的屋子時,高昌縣縣令王君孟已等在了門口,見到麴崇裕便笑道,“玉郎神機妙算”

麴崇裕冷冷的一笑,“這也用算?我原本有些擔憂這裴守約或許知道安家車隊裡有我們要的麻紙,拿著家臉面之類的話來搪塞我等,今日看來他卻是一片懵懂,只是打定主意不當出頭鳥,卻不知咱們原本就不打算讓他出這個頭”

王君孟笑著點頭,“正是,這幾日我也讓人留心著他們夫婦,不是在市坊裡件,便是拜訪安姓的胡商,倒是悠閒得很。”

麴崇裕眼微挑,悠然道,“且讓他們再悠閒幾日,最多再有十日,只怕他們連覺都睡不好了”半晌又補充道,“還是讓人略盯著他們一些。”

只是接下來這十日裡,裴行儉卻似乎越發悠閒起來,每日下了衙,連門都不大出了,倒是那位庫狄氏日日都會興致的買些東西進來,今日買四五個奴僕,明日買七八匹絹紗,後日又運了些傢俱木頭……麴崇裕得到回報,忍不住自嘲的笑了起來——自己到底在擔心什麼呢?

轉眼便到了十二月初二,當安家商隊幾十匹駱駝組的長長隊伍出現在西州城外時,西州城裡頓時有了一份過節般的熱鬧:與平日來往的客商不同,每年此時來到西州的安家商隊,攜帶的除了尋常的貨,還有不西州大戶人家點名要的稀罕玩意兒,更別說商隊裡的胡商和護衛原本便多是西州的兒郎,早有親眷們翹首以盼。

在西州城東門下面的河谷裡,卸貨運貨的奴僕、前來迎接的親族,以及湊熱鬧的閒人做一團,人人都喜笑開,只是當裴行儉得到消息也來到河谷中時,卻是意外的對上了一張有些發青的面孔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