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第一侯 第155章 低頭有求人

《第一侯》 第155章 低頭有求人

一隊兵擁簇著知府等一眾員來到黃家大宅前時,門前已經有人來迎接了。

“宋大人大駕臨有失遠迎。”一個穿著錦袍俊秀的年輕人大聲道,但卻沒有把這些大駕臨的人們迎進門,“正在忙著搬家,十分的忙,下人也賣了很多,端茶倒茶的人都不夠,大人有什麼事就傳我們去府衙吧。”

這樣被拒之門外,讓停在門前的員們有些面紅耳赤。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現在是他們低頭了。

宋知府喊了聲阿宵,面和藹又憂傷的看著這年輕人,道:“怎麼連聲叔叔也不喊了?”

宋知府在州府任職數年,與這些世家大族都悉,每家的晚生后輩也都知道名字,私下聚會時能以叔侄相稱。

這一聲叔叔二字簡單,卻一下子講述了他們之間長久的親,隨行的員們心中稱贊,知府大人不愧是知府大人,能屈能變幻自如。

黃家子侄阿宵被這聲喊削減了幾分銳氣,扭開頭不看宋知府:“只怕叔叔不認我這個侄子。”

宋知府上前拍了下他的肩頭:“說的什麼話,獨木難林,現在州府遇到難了,也只有自家人能幫忙了,請阿宵去幫我問問老太爺吧,正好陶大人也在這里,天子邊的近臣,必能助我州府一力。”

他說罷俯一禮,他施禮其他的隨行員也跟著施禮。

府的人一出門,他們就知道了,那麼黃家來了陶然,府的人知道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大家都各有勢力人脈。

世家和府的關系就是這樣錯縱橫,不是東風倒西風就是西風倒東風,當然,現在是他們更勝一籌。

黃阿宵看著面前俯的一眾員們心里得意又冷笑,不過見好就收他還是知道的:“請大人們在廳堂稍候,我去問問祖父,搬家的事瞞不過祖父,他老人家因為要背井離鄉氣的舊病復發了。”

Advertisement

末了還是給扔了一只諷刺箭,這不過是一個晚生后輩。

有什麼辦法,低頭認輸就是這樣,宋知府忍了:“真是慚愧慚愧。”

不過還好黃老太爺沒有讓他們多等,在沒有炭火的屋子里喝了兩碗冷茶后就過來了。

看到裹著斗篷被四五個壯仆從抬著的黃老太爺,知府等人忙起施禮。

“老太爺快躺好。”宋知府按住躺椅,不用黃老太爺開口就主說道,“您病了,我們再來叨擾,真是慚愧。”

“嘉呈啊,我為什麼病了,你們又為什麼來,大家心知肚明就直說吧,”黃老太爺淡淡說道,視線掃過廳站著的員們,“我和你,和你們認識這麼多年,誰還不知道誰的脾氣?嗯,這位是?”

他的視線落在一個陌生面孔上。

這是個沒有穿袍,穿著嶄新但不像他自己衫的老書生,老書生隨著眾施禮,一雙眼滴溜溜的到看.....聽到問他忙收回視線。

宋知府道:“這是武夫人的門客。”

“姜亮。”老書生上前一步含笑道,“夫人讓我來,看看有什麼能幫忙的。”

黃老太爺哦了聲:“可別幫忙了,現在大家這麼忙,都是你們夫人幫出來的。”

這話可真不客氣了,無疑是當面罵人呢。

宋知府有些猶豫,他是不是應該維護夫人,立刻對這老家伙翻臉罵回去?

姜亮施禮慚愧一笑:“所以請老太爺指點。”

宋知府便不用猶豫了,握住黃老太爺的手:“老太爺,你要救救我。”

雖然已經說好了是來低頭的,但知府低的他們都沒辦法低了,其他員們只能低頭跟著嗯嗯啊啊含糊,這些日子州府在淮南道聲名鵲起,更在半個淮南道為馬首,大家已經習慣了被敬畏,突然又這麼低頭,還真是不習慣。

Advertisement

黃老太爺當然看得出來這些員們的不愿以及惱,這也正是他想看到的。

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到敵人低頭無可奈何。

“不是救你。”黃老太爺拍開宋知府的手,板著臉,“是救州府的百姓。”

姜亮在一旁道:“所以請老太爺安民眾。”

黃老太爺看他一眼:“我這個糟老頭子無無職無功名,也沒武夫人神仙聲名,我能安民眾?”

一個員接住了這個話題,既然一起來了,自輕自賤讓知府做了,吹捧這種事他們還是能做的,他深深的施禮:“黃氏在州府有幾百年的聲,黃氏懷有天下,心中有蒼生,黃老太爺德高重,當年州府大疫,是黃老太爺請名醫,為州府十幾萬民眾分發湯藥,州府一半的民眾都是因為老太爺活下來的。”

其他員們也紛紛贊揚,黃氏祖上榮,黃老太爺本人的功德,話語讓冰涼的屋子都火熱起來。

手不打笑臉人,黃老太爺的臉有些沉不下去,于是邊陪同的年輕人們哼了聲:“既然知道我們黃氏如此德高重如定海神針安一方,為什麼還要把我們趕走!搶我們的錢奪我們的糧,又要分我們的田地,的我們這些世家大族背井離鄉?”

的氣氛有些尷尬。

“哪有哪有。”宋知府出來撐住場面,“是借,是借嘛。”

姜亮在一旁補充:“這些錢糧和田地都是用在了民眾上。”

這位武夫人還不覺得自己有錯呢,黃老太爺看姜亮,道:“是嗎?我還以為是用在了武夫人上,神仙下凡,無所不能,民眾只去跟前拜一拜,就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地有地。”

宋知府在一旁打圓場:“都是為了百姓,都是為了州府。”

Advertisement

姜亮不急也不惱:“那老太爺您說怎麼辦嘛。”

這就是黃老太爺直接跟武夫人談了,在場的員們安靜又松口氣,當時元吉帶了兩人來見他們,說是武夫人的門客,由他們代表夫人參與此次與世家商談。

大家對于這兩個突然冒出來的門客有些驚訝,但也沒太大驚訝,來投奔武夫人人很多,除了那些游俠兒,還有什麼作畫的,說書唱戲的,燒糖人的,騙吃騙喝的什麼都有.....。

夫人說他們是門客,他們在場親自見這些世家,有什麼事就不用府轉述了,大家都方便。

黃老太爺看他一眼:“很簡單,都是為了百姓,錢,糧,我們可以直接給民眾,不用通過夫人。”

姜亮笑著道:“我們夫人之所以自己做,也是為了方便,要不然這麼多人糟糟的,沒個規劃,如果黃老太爺想做,當然沒問題,不過為了百姓為了州府的秩序,還是要有個規矩。”

“濟民賑災我們黃家世代都做,規矩我們懂的很。”黃阿宵在一旁不客氣的說道。

這個武夫人才多大年紀,還想拿出規矩不懂來嚇唬人?

姜亮不鬧不怒不退也不讓,笑呵呵:“現在這種災不是荒大疫,而是戰嘛,戰時候規矩自然不同。”

黃阿宵還要說什麼,黃老太爺擺手制止:“武夫人想的也對,戰時不比別的時候。”

老人家的臉已經緩和,帶著寬容。

“那這樣,規矩還是夫人來定,做事我們自己來做。”

姜亮便稱贊:“老太爺通。”

這件事便是談好了,有商有量,有要求有各退一步,真是皆大歡喜,知府和員們便立刻跟著稱贊,黃家的老也好了很多,廳氣氛熱鬧起來。

Advertisement

“那田地的事也這樣吧。”姜亮便趁著氣氛好接著道。

的氣氛便和黃家人的臉一樣一沉,錢糧都好說,田地可是他們這些世家的基。

“只是借用,借用。”知府再次打圓場,“讓流民們能種地安穩安心下來,待世道平和,待淮南道四周都安穩了,借用就到期了。”

出手指測算。

“如今的形勢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君威甚重,大夏衛兵節節勝利,最多,最多到明年年底就差不多了。”

員們都跟著點頭紛紛勸說。

他總不能說形勢不好,皇帝平不了叛吧?黃老太爺被吵的不了:“行了行了。”

知府等員們立刻都停下說話,張又安靜的看著黃老太爺。

“有需要種地的人,你們選好送過來。”黃老太爺看著姜亮,“田地的事我們來安排。”

知府等員的視線又立刻看向姜亮。

姜亮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被這麼多人凝視,這麼多人等著他的回答,他的回答至關重要,他領,淡然又穩重的笑:“有老太爺相助,夫人非常高興。”

黃老太爺喊了聲阿宵:“客人來了怎麼也不燒炭火?”

黃阿宵一臉慚低頭:“下人們不夠了,都忙著整理行禮。”

黃老太爺呵斥:“下人被賣了,你媳婦你娘也不在了嗎?就算屋頂沒了,我黃家待客也不能失了禮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