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魏宮廷 第200章:撲朔迷離【二合一】

《大魏宮廷》 第200章:撲朔迷離【二合一】

聽聞此言,殿諸大臣都很吃驚,朝首輔、禮部尚書杜宥更是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思議地說道:“這……不可能吧?”

也難怪杜宥如此吃驚,畢竟從古以來,隻聽說過在兩軍對壘時有一方的將領以詐死之計引敵軍,卻從未聽說過一國的君主用詐死之計,畢竟一國君主的生死,牽扯太大,搞不好會引起,倘若韓王然當真敢用這種伎倆,那杜宥隻能說,這位韓國君主,膽子實在是太大了。

“詐死……麽?”

坐在王位上,趙潤思考著這個可能

良久,他長吐一口氣,徐徐說道:“這並非……沒有可能。”

其實在甘殿的時候,他就已經思考過這方麵的可能。

雖然如杜宥所言,自古以來從未有過一國君主假傳死訊的前例,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不會發生——韓然那是什麽人?那可是不惜要替楚國吸引他魏國主意,寧願冒著替人做嫁的風險也要將他魏國拉下來。

似這等膽魄的君主,未必不敢做出假傳死訊的事來。

聽了趙潤的話,諸朝大臣麵麵相覷,他們還是無法認可這種說法。

當即,藺玉便提出了反論的依據——在他看來,韓王然斷然不可能假傳死訊,因為一國君主的崩殂,會引起國家的,況且眼下魏韓兩國的關係張無比,以韓王然的睿智,怎麽可能做出這種事?

一個不好,甚至不需要他魏國進攻,韓國可能就會四分五裂了。

聽了藺玉的依據,魏王趙潤搖搖頭說道:“未見得!……卿所言,一國君主的死訊,會引起國家,可目前,韓國國本來就是一團糟,再又能到哪去?至於……朕不覺得韓國的貴族會在這個時候訌,倘若韓氏的分家子弟貪慕王位,膽敢在這個時候竊取,那麽,我大魏趁虛而,他們皆是亡國之人……他們不至於傻到這種地步!”

Advertisement

朝大臣想了想,覺得自家君主的說法倒也有道理:搞不好,那韓然還真是用詐死來背水一戰也說不定。

就在這時,溫崎笑著道:“照我看啊,管他韓然之死是真是假,我大魏皆不予理睬不就得了?……先擊潰齊國再說!”

這一番話,還真是讓朝諸大臣覺眼前一亮。

是啊,管他韓然的死是真是假,我魏國皆不予理睬不就完了?

但此時,前兵部尚書陶嵇卻幽幽了一句:“前提是魏武軍能打下泰山。”

這一句話,就讓朝諸大臣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是的,他魏國上將韶虎所率領的魏武軍,在攻陷了東郡之後,已向東揮軍至泰山一帶,在那裏,韶虎不出意外地撞見了齊國的名將田耽。

據前幾日韶虎派人送回雒的戰報上顯示,田耽早就在泰山構築了一些列的防設施,短時間,恐怕無法攻破泰山。

若是短時間無法攻破泰山,無法直接威脅到齊國,或許,應該改變戰略,進攻或已失去了韓王然的韓國?

要知道,雖說擊潰齊國可以讓魏國取得優勢,但反過來說,若能直接擊潰韓國,魏國就相當於直接贏得了勝利,畢竟單單一個楚國,就算有齊國在側麵幫襯,也不會是魏國的對手——韓國若被擊潰,楚國必敗。

除非楚國識相,早早跟韓齊兩國撇清關係。

也就是說,泰山戰場,才是這整件事的核心關鍵所在——倘若魏將韶虎能擊敗齊將田耽,攻破泰山,那麽,魏國本無需去理睬韓王然的死究竟是真是假。

憾的是,目前在泰山戰場,魏軍的優勢不大。

在思忖了片刻後,趙潤大太監高和取來了中原各國地圖,平鋪在案幾上。

期間,他的目有意無意地瞥向地圖中的「魯國」,然後又看看齊國,若有所思。

Advertisement

是的,他在魯國有一支奇兵,運用得當,或可使整個局勢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問題是,為了攻破齊國,值得提前暴這支奇兵麽?

要知道,楚國至今還未進場啊!

其實在趙潤心中,他是傾向於楚國早早場的,畢竟他很清楚,魏楚兩國之間肯定會有一戰,隻不過是早晚的問題——既然注定會有一戰,那麽,他當然傾向於在這場相對有把握的戰役中,一舉擊潰楚國;反之,若錯過此次機會,魏國在發展,而楚國也在發展,十幾二十年後,還說不準誰能打敗誰呢。

畢竟楚國那四千萬的人口,威脅實在太大。

『再等等罷。』

趙潤暗暗告訴自己,就目前的局勢而言,還不值得暴那支足以扭轉局勢的奇兵。

當然了,事實上這支奇兵的‘忠誠’,也是他猶豫不決的一大原因。

而就在這時,朝大臣馮玉建議道:“陛下,不如調湖陵水軍協助韶虎將軍攻打齊國?”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好主意,但是趙潤並未采用。

原因很簡單,湖陵水軍是他專門為了楚國準備的,怎麽能輕易用在齊國上?

見趙潤搖頭,介子鴟也建議道:“陛下,單單魏武軍,或難以攻破泰山,不妨調幾路軍隊協助韶虎將軍……”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大概是在考慮增派哪支軍隊。

不得不說,雖然魏國有四十萬的銳之師,但這些軍隊,如今大多都被‘牽製’著:北一軍、上黨軍、河軍、鎮反軍等,既牽製了韓國,反過來亦被韓國所牽製;而商水軍、湖陵水軍,則是防備著楚國。

數來數去,或也隻有司馬安的河西軍可以調

但是當他提出這個建議時,趙潤卻微微搖了搖頭。

見此,介子鴟微微一愣:為何不能調河西軍?難道說,陛下其實也防著秦國?

Advertisement

順著這個思路一想,介子鴟就立刻意識到,事實上魏忌的河東軍,至今為止其實也還未接到命令——雖然對外宣稱,河東軍之所以不調,是為了牽製韓國太原郡的樂,但事實上,韓將樂的太原軍,有桓王趙弘宣的北一軍牽製,就算不能取勝,也足以守住國界,並不需要河東軍。

『不會真是在防備秦國吧?』

看了一眼趙潤,介子鴟心下暗暗嘀咕。

而就在這時,就聽趙弘潤長吐一口氣,沉聲說道:“就暫且擱置韓國,看看泰山那邊的進展再說……”

而事實上,趙潤等的並非是泰山戰場的進展,而是在等待張啟功的行

他很清楚,無論韓王然是真死還是詐死,張啟功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定會趁機在韓國國掀起一番風浪。

所謂投石問路,他要看看,韓國麵對張啟功掀起的風浪,究竟會作何應對。

由此才能來判斷,韓王然的亡故,究竟是真是假。

如果您覺得《大魏宮廷》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526/)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