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魏宮廷 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二合一】

《大魏宮廷》 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二合一】

除了索要財以外,熊拓亦想到了溧君熊盛的建議,向齊國索要《魯公錄》——當然,齊國本並沒有此,熊拓之所以向齊國提出此事,隻是為了給齊國一點麵子,畢竟齊國目前還是魯國的宗主國。

因此他對馮諼說道:“貴國隻要首肯就好,至於其他的,寡人會派人與魯王聯係,取得他的認可。”

馮諼雖心有不甘,但奈何形勢比人強,隻能點點頭接楚王熊拓的要求。

在返回齊國王都臨淄之後,馮諼立刻將這件事稟報於齊王呂白,而齊王呂白,亦當即召見左相趙昭、右相田諱,以及高傒、管重、鮑叔等賢臣。

當馮諼提及楚王熊拓向他們齊國索要錢時,趙昭等重臣皆不奇怪。

畢竟楚國本來就一個很貧窮的國家——這個‘貧窮’,倒不是說楚國很弱小,而是指楚國的財富,大多都集中在王族、貴族階級手中,哪怕楚王熊拓上位後提高了平民的地位,給予其種種優待,亦無法從本上改變這個況。

除非楚王熊拓跟魏王趙潤一樣,手握四十餘萬雄兵,施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治國方式,否則,他就必須考慮到楚東貴族的態度,無法像魏王趙潤那樣獨斷獨行。

“金錢的事,可以接。”

鑒於左相趙昭不好在涉及魏國的事上發表什麽看法,右相田諱率先開口道:“如今中原,尚能與魏國一戰的,恐怕也隻有秦、韓、楚三國了……”

在田諱的觀點中,秦國最難策反,因為秦國目前的國經濟,基本上是跟魏國掛鉤的,毫不客氣地說,隻要魏國切斷與秦國的貿易,秦國的收恐怕要銳減一半都不止,再加上秦國目前還對韓國的雁門郡念念不舍,因此這個國家的助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Advertisement

其次再說韓國,在前幾年與魏國的戰爭中,韓國雖然損失慘重,但即便如此仍然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強大軍隊,比如雁門守李睦的雁門軍,就算是在魏公子潤麵前損兵折將過半的「代郡鐵騎」,事實上還是保留了一萬五千騎左右,仍然還是一足以扭轉戰場局勢的強大力量。

再加上這些年韓國致力於恢複軍隊力量,將曆年稅收的絕大多數都投軍隊開支,這使得韓國逐漸恢複了戰前的水準。

問題是,韓王然比楚王熊拓還要難纏,尤其是在忍耐的工夫上,想要說韓國主吸引魏國的注意力,說實話這很難。

在無法說韓國的況下,楚國就為了齊國的優先考慮對象。

平心而論,楚國的兵卒確實很弱,刨除掉衛國、越國以外,楚國的軍隊甚至還不及如今魯國將領桓虎麾下的軍隊,幾乎就是在中原墊底的存在,但楚**隊的優勢在於,這個國家的軍隊幾乎沒有什麽所謂的恤,縱使一場仗損失大量的兵卒,也不至於因為恤而拖累整個國家。

更重要的是,楚國是中原唯一一個有能力員四百萬軍隊的國家,數量上的絕對優勢,當然可以彌足單個士卒實力上的劣勢。

因此,‘扶持’楚**隊來吸引魏國的注意力,這倒也不是一件壞事。

問題在於楚王熊拓索要的《魯公錄》。

說實話,這些年來魏國工藝技的突飛猛進,主要是因為魏王趙潤,當年趙潤從魯國拓印的《魯公錄》,不能說對魏國毫無貢獻,但事實上並沒有像其他中原國家想象的那樣巨大,魏國的工藝技,來自冶造局,而冶造局的技理念,則來自趙潤。

像什麽甲戰車、弩炮、連弩等等,這些其實都是由魏王趙潤繪製大致的圖紙、再由冶造局的文吏改良完善的,魏國工匠從《魯公錄》上學習的,主要還是機關,其中包括時代的齒組、杠杆結構、無合的榫卯技等等。

Advertisement

但其他國家卻並不這麽看待,他們認為魏國的工藝技一下子提升到近乎趕超魯國的程度,其中關鍵,就在於那《魯公錄》。

這一點,無論是楚國還是齊國,皆對此深信不疑。

因此,在針對「是否應當將《魯公錄》給楚國」一事上,齊王呂白與諸士卿都顯得有些遲疑。

他們十分擔心,就算日後聯合齊、韓、楚三國鉗製了魏國,使魏國有所削弱,但若是因此再出現一個如魏國那般強大的楚國,這豈不違背了他們的初衷?

不過目前的局勢,已容不得他們考慮太長遠的事,畢竟楚國的強大隻是將來,而魏國的強大,卻是如今能親眼目睹的事。

鑒於這一點,齊國最終還是默許了這件事。

不過事實上,齊國是否默許,這都無關於楚國——楚王熊拓知會齊國一聲,也隻不過是給齊國一點麵子而已,就算齊國反對這件事,難道熊拓就會放過這次機會麽?

絕無可能!

這不,其實在馮諼返回齊國的第三日,楚王熊拓就派人前往魯國,與魯王公輸磐涉此事。

涉的實質容很簡單,無非就是楚國幫助魯王擊敗三桓,而魯國則出《魯公錄》作為報酬。

在權衡利弊之後,魯王接了這個易。

魏興安六年七月,就在魏國忙著遷都雒的種種事宜時,楚國派三天柱之一、上將軍項末,率兵二十萬前赴魯國,協助魯王平定三桓之

一聽到這個消息,虎踞薛城的桓虎坐不住了,要知道他原本可是打算著等魯國的一發不可收拾之後,再以「魯國英雄」的份登場,坐收漁翁之利。

沒想到,楚國不知吃錯了什麽,居然來破壞他的好事。

無奈之下,桓虎隻有搶在楚**隊抵達魯國之前,出兵響應王室,協助王室攻打三桓的叛勢力。

Advertisement

在桓虎與楚國將領項末兩者的聯合進攻下,三桓毫無意外地戰敗,向王室投降。

事後,魯王公輸磐將孟氏、叔孫氏兩個家族中引發這場叛的主謀驅逐出國家,並順勢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即公子興。

而作為楚國出兵相助的報酬,魯國老王公輸磐再次拓印了《魯公錄》,由楚將項末,由後者帶回楚國。

楚將項末出兵魯國,協助魯王室鎮了三桓之,這在事後由齊楚邊界的青眾,迅速傳回了魏國。

當時,魏王趙潤已移居至雒的王宮,在得知這件事後,眉頭不由地皺

他也沒有想到,上回出兵企圖吞並齊魯兩國未果的楚國,最終居然還是得到了齊國的財富,以及魯國的技

『魏楚之戰,怕是會大大提前了……』

憂心忡忡地歎了口氣,趙潤站在嶄新的宮殿,站在窗口,注視著窗外的天空。

『韓、楚……為確保我大魏的優勢,這兩者,看來確實得先廢掉一個。』

趙弘潤麵凝重地暗暗想道。

如果您覺得《大魏宮廷》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526/)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