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來介紹一下。”
帶著幾分笑容,趙弘潤抬手介紹趙冉道:“這位是秦國的大庶長,趙冉大人。……所謂大庶長呢,大抵就是貴國的太尉。”
『太尉?!』
韓晁與趙卓聽聞,麵變得更加難看了。
他倆原以為對方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秦國使臣,卻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那樣的大人。
何謂太尉?
要知道在韓國,太尉即是負責整個國家軍事的軍方長,地位與老丞相申不駭平起平坐,論職權之重,地位之高,比魏國的兵部尚書要重得多。
不過自從韓王然王權旁落起,太尉之職一直空懸,最早由釐侯韓武與康公韓武二人爭奪這個位置,後來康公韓虎因為在與魏國的戰事中戰敗,不得不淡出朝野後,釐侯韓武便自領了太尉的職能,號令韓國舉國的軍隊。
除此之外,近二十年來,韓國已再無旁人出任太尉之職。
『位比我國太尉之職的這個秦人,何故出現在魏公子潤的軍營中?』
韓晁深深打量著趙冉,眼眸中充滿了警惕與戒備。
此番前來魏營之時,他與趙卓這兩位韓使,還真沒料到魏軍中居然會有來自西垂秦國的使者,畢竟在他們的印象中,秦國的軍隊目前還在西河一帶活,按理來說,應該顧及不到河、邯鄲這一帶才對。
然而,卻有一名自稱趙冉的秦人,而且還是秦國的大庶長,悄悄拜訪了魏國的公子潤,這對於韓國而言,並被後者奉為上賓,說實話,這對他韓國而言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這位潤殿下可真是……』
就在韓晁、趙卓二人麵略顯凝重地與趙冉打招呼時,趙冉則不聲地瞥了一眼趙弘潤,見後者麵帶笑容,心下暗暗嘀咕。
趙冉很清楚這位殿下揭穿他秦國大庶長份的用意,無非就是借他的份帶給眼前的這兩名韓人力,以便達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隻可惜這事他不好分說,畢竟趙弘潤隻是正當合理地介紹了他趙冉在秦國的職務而已,分本談不上添油加醋,本無法指責什麽。
頂多就是在心中嘀咕一句不厚道,唔,不厚道。
“那麽,就來談一談正事吧。”
在寂靜無聲的帥帳中,就聽到趙弘潤爽朗的笑聲。
韓晁與趙卓二人對視一眼,隨即,韓晁朝著趙弘潤拱拱手,著頭皮生地提起了來意:“公子,此番我二人乃是奉我國大王之名,希與貴國達協議,終止這場戰爭……”
“唔嗯。”趙弘潤應了一聲,仿佛是在等著下文。
見此,趙卓在旁補充道:“此戰的因由,乃是由一小撮人挑起,絕非我國大王的本意,至於貴國在此戰中的損失,我國願意一力彌補……”
言下之意,韓國朝廷已經承認了戰敗,並願意向魏國支付賠償,作為乞和的代價。
“不知公子以下如何?”韓晁問道。
聽聞此言,趙弘潤了下頜那一小撮短須,輕笑著說道:“數月前,本王就與貴國的國君在巨鹿一帶見過麵,當時就知曉,此番「魏韓之爭」,並非貴國君王的本意,而是貴國朝中的權臣把持朝政、自作主張……先有康公韓虎、後有釐侯韓武。即是權臣所為……唔,本王倒也能諒解韓王的難。”
說到這裏,他臉上流出幾分為難之,繼續說道:“隻是,如今局麵並非是我大魏一方做主便可終止這場戰爭,兩位尊使須知,我魏、秦、楚、衛四國同盟,我大魏雖是盟主,但也要考慮到盟國的利益,若獨斷獨行,如何令人信服呢?”
聽了趙弘潤的話,縱使韓晁、趙卓二人與前者私不淺,此刻在心中也忍不住要罵娘。
居然說什麽要顧忌盟國的利益,得到諸盟國的首肯,你魏公子潤做事向來獨斷獨行,怎麽這會兒就轉了?
再者,此戰衛、楚兩國本沒有介「魏韓之爭」的戰事,從頭到尾就隻有一個秦國在幫你們魏國攻打我韓國,需要衛、楚兩國首肯什麽?這跟那兩國有什麽關係?
而就在韓晁與趙卓二人暗暗嘀咕之際,就見趙弘潤忽然轉頭看向趙冉,笑著問道:“趙冉大人,您說是不是?”
“嗬嗬嗬……”
來自秦國的大庶長趙冉嗬嗬笑了笑,麵帶微笑地點頭說道:“潤殿下所言極是。……殿下如此看重魏秦之盟,真乃兩國之福。”
話雖如此,不過在心底,或許這位秦國的大庶長也在暗自罵娘:趙潤此舉,分明就是禍水東引,將矛盾轉移到他秦國這邊嘛。
可尷尬的是,這會兒他還不能不表態。
『看來隻能由我做這個‘惡人’了……』
暗自苦笑一聲,趙冉在沉了一番後,正說道:“潤殿下,在下以為,殿下需慎重考慮與韓國的戰事……據在下所知,近幾年來,韓國隔年便與魏國發生戰爭,此次之戰,已是近十年來的第四回,正所謂可一、可二、不可三,何以韓國次次戰敗,且仍要執意與魏國兵呢?……似韓國這般,年年戰敗卻又年年挑釁貴國,嗬,趙某以為,不可一再姑息之。”
『嘿,這話毒啊。』
趙弘潤端著茶,一臉平靜地看著。
趙冉的話,並未出乎他的意料,卻讓韓晁、趙卓二人如臨大敵。
他們豈會聽不出,這個趙冉是在挑唆眼前這位魏公子潤繼續攻打韓國?
至於個中目的,韓晁、趙卓二人多也能猜到:無非就是魏國達了他們的戰略目的,然而秦國在這場戰爭中,卻還並未有所收獲罷了。
在這種況下,出秦國的趙冉,怎麽可能同意魏國與他韓國停戰談和?
想到這裏,韓晁沉聲說道:“趙冉大人,您口口聲聲說「魏秦聯姻之」,可事實上呢,貴國恐怕隻是拿魏國當槍使罷了……趙冉大人也知道近幾年來,魏韓兩國戰不休,兩國國民置於水火,皆無力複戰,倘若趙冉大人果真是為魏國考慮,必定會勸說潤公子停止這場戰爭,可趙冉大人卻好,一心挑唆魏國與我大韓繼續戰爭,莫不是……貴國坐收漁翁之利?”
『謔!這個更毒。』
端著一杯茶抿著,趙弘潤心下好笑地想道。
“荒謬!”
也不知是被韓晁說中了心事,亦或是韓晁無端的惡意揣測激怒了趙冉,趙冉用夾雜著幾分慍怒的口吻說道:“我大秦與魏國乃有聯姻之盟,豈會如尊使所揣測的那般齷蹉?!”
“那可未見得。”韓使趙卓冷笑道:“據在下所知,數年前時,貴國曾趁魏國不休,出兵攻打魏國……”
“那時我大秦尚未與魏國簽訂盟約……”趙冉微怒說道。
“非也,在下並非是想提這個。”頓了頓,趙卓繼續說道:“在下隻是想說,論與魏國的戰事,貴國也不了多。……在下曾聽聞,貴國與魏國曾為三川之地發過戰爭……”
“還有「隴西之地」。”韓晁在旁道:“既然貴國如此重視與魏國的同盟之,何以「姬趙氏」一族的祖地隴西,貴國卻仍然死死拽在手中,不肯歸還?”
“這……”趙冉麵微變,張口結舌之餘,眼觀瞧趙弘潤的麵。
正如韓晁一針見所說的,秦國至今都沒有歸還隴西之地,甚至於,連提起的意思都沒有。
這讓趙冉的底氣一下子就虛了不。
『……不愧是說客!』
瞥了眼韓晁,趙弘潤自顧自喝茶,仿佛沒有聽到這兩位韓使與趙冉的爭執,可心中卻暗暗稱讚韓晁的言辭果然犀利,不愧是能說會道的說客。
相比較之下,趙冉雖然氣勢很足,但在言辭犀利方便,終究還是遜韓晁幾分,被後者一通話說得緒激,直說‘豈有此理’。
此刻帳,呈現一幅詭異的局麵:明明是談論魏國與韓國的事,然而,韓晁、趙卓兩名韓使,卻跟秦國的大庶長趙冉爭執了起來,相比之下作為當事人的魏公子趙潤、南梁王趙元佐、魏公子趙疆這三位魏人,卻一個個在旁默不作聲,冷眼旁觀。
尤其是趙疆,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邊竟然沒心沒肺地掛著幾分笑意,仿佛是在看一場好戲。
見韓晁、趙卓與趙冉三人的爭執逐漸帶上了緒,趙弘潤適時地道:“不若今日就到此為止,明日再做商議?”
趙弘潤一開口,無論韓國的韓晁、趙卓,還是秦國的趙冉,都不好反對,隻能點頭答應。
當日黃昏前,韓晁與趙卓二人商議之後,由趙卓火速返回邯鄲,將「秦國大庶長趙冉在魏營」的消息,立刻上稟朝廷。
由於這件事實在太過於要,以至於當晚趙弘潤宴請韓晁、趙卓、趙冉三人時,趙卓隻能提前向趙弘潤請罪,並委婉提出回一趟邯鄲的懇求。
趙弘潤當然知道趙卓回邯鄲做什麽,自然也不會強留。
就這樣,趙卓火速返回邯鄲,將消息傳到了韓王然耳中。
回到邯鄲後,韓王然在宮殿他理國事的宮殿接見了趙卓,後者遂將今日的見聞告訴了這位國君,說秦國大庶長趙冉此刻在魏公子潤的軍營,並有意幹涉「魏韓停戰」之事,聽得韓王然頻頻皺眉。
在仔細聽完趙卓的講述後,韓王然冷靜地問道:“趙潤是什麽態度?”
趙卓搖搖頭,說道:“魏公子潤,似乎對此並不在意,從始至終並未表態,似乎並沒有偏袒秦國的意思。”
聽聞此言,韓王然冷笑一聲,淡然說道:“他當然不會偏袒秦國……這場仗,他魏國的目的已經達到,他已別無所求,又豈會咬著我大韓不放?他很清楚,再打下去,縱使覆滅了我大韓,他魏國也絕不是獲利最大的那一個……”
可能有人無法理解這件事,其實很好理解。
打個比方說,魏國這次迫使韓國投降,占得了五分利,而衛國、楚國、秦國,隻得一二分,除此之外,韓國、齊國、魯國、越國,則是各自損失了幾分利,在這種況下,魏國的收獲價值更大,哪怕僅僅隻有五分利。
但若是魏國不肯見好就好,繼續與韓國打下去,那麽這場仗持續下去,魏國在這場仗中的收益難免就越來越小,可能打到最後,隻有七八分利,看似這七八分利比五分利要高得多,但問題是,在同樣的時間,楚國有可能已吞並了齊國與魯國,取得了十二分利。
在這種況下,魏國的八分利收獲,其價值就遠遠比不上之前的五分利。
這個道理,趙弘潤與韓王然都明白,因此,韓王然本不擔心魏國會繼續這場戰爭。
在他看來,如今的魏國是什麽?
是上山虎!
何謂上山虎?就是吃飽喝足後,準備回窩睡覺打盹的猛虎,雖然依舊凶猛,但實際上並無多大的威脅,因為他吃飽了,除非有人挑釁他、威脅他,否則並不會隨意傷人。『PS:按生辰八字來說,作者就屬於上山虎,吃飽喝足回窩睡覺,以前算命的說我一輩子無憂無慮,完全沒有下山虎那種拚搏勁,這可能就是作者格比較懶散的原因吧。』
最凶猛的猛虎,實際上是下山虎,也就是腸轆轆準備下山打飯的老虎,這個時候的老虎,是最最凶猛的,因為他。
就好比秦國。
當然,在韓國眼中,秦國還談不上什麽下山虎,充其量就是同樣腸轆轆的惡狼而已,或者說得再難聽點,豺狼。
韓國本不懼秦國,就算是被魏軍打得灰頭土臉,韓國依舊不懼秦國。
就好比韓將司馬尚麾下那在這場仗中僥幸存活的一萬五千代郡重騎,秦國有這個能力擊潰這支重騎麽?
在韓王然看來,隻要魏國不參合其中,就算是此刻此刻的韓國,也完全有能力招架地住秦國的進攻。
這也正是韓王然並未想過喂飽秦國的原因:韓國割喂虎,那是因為戰勝不了魏國,而秦國算什麽?不過是一個地偏離西垂的蠻國而已。
當山河破碎之時,總有中華健兒捨身忘死。 有膽敢覬覦中原大地之鼠輩者,必將頭破血流,血債血償。 山河陸沉之際,江東魂穿抗日戰場, 從淞滬會戰開始,帶領一個個中華熱血男兒, 殺倭寇,復河山。 我們的,必不讓人奪了去。 屬於我們的,也將取回來。 侵中華者,必懲之!
穿越大魏,家中有如花美眷,卻被混賬的原身給賣了,家里窮的叮當響!妻子女兒都淪落到被賣的地步。不過這對他來說都不算什麼。畢竟擁有現代知識的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好吧! 我承認我頭頂生瘡,我承認我腳底生膿,我就是卑鄙無恥的混蛋混世主」 「可是陛下,我為大唐流過血,我為大唐流過汗啊,陛下」 .......這是一個現代人帶著百科全能金手指穿越大唐的故事,嗯,古人不會的,我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