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魏宮廷 第120章:最後一戰【二合一】

《大魏宮廷》 第120章:最後一戰【二合一】

一想到那支代郡重騎,此刻韓王然心中難免就加。

記得在奪回大權後,他曾觀閱過近幾年來國庫的開支,當他發現,釐侯韓武竟然用那樣一筆天文數字般的開支才打造了那五萬代郡重騎後,他簡直瞠目結舌。

因為這筆錢,比他們韓國一年的稅收還要多,而且是多得多,多到韓王然心口覺有點絞痛。

而更恨的是,據代郡守司馬尚,重騎兵還需要維護,比如說,鐵甲壞損、戰馬傷等等,經略統計,這支重騎兵維護一次的費用,足以讓韓國由無到有重新打造一支步兵。

因此,在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韓王然果斷將剩下的四萬代郡重騎,加到了「最後一仗」的序列當中,希這支重騎兵,此番能在這最後一戰中,現出對應其價值的實力,為他韓國增添幾分反敗為勝的希;當然,倘若無法戰勝魏軍也不要,索就趁此機會讓這支重騎兵減編製。

似這種重金打造重騎兵,盡管哪怕損失一人都讓韓王然到心痛不已,但也總好過讓他韓國一次次地為這支軍隊放吧?

當然,前提是對麵的魏公子潤接他的請戰。

就在他胡思想之際,他派出去的信使,捧著一隻木盒急匆匆地來到了殿,單膝叩地,低著頭用雙手將木盒舉過頭頂,正說道:“大王,魏軍送來了回覆。”

韓王然聞言神一振,打開木盒,取出了其中的書信——其實那就是他送出去的戰書而已,隻不過,有人在戰書背後添了一句話。

“看本王如何斷了你的念想……”

徐徐念出戰書背後那句話,韓王然的表變得有些微妙。

他必須承認,當初魏公子潤有句話說得非常正確:有一個能猜到心思的人作為對手,這既是一件幸事,但,也十分討厭。

Advertisement

“嗬。”

搖了搖頭,將這份戰書揣在手中,韓王然正說道:“傳馬括、趙蔥、宮,再派到城外召秦開、司馬尚、樂弈、許曆幾位將軍!”

“是!”

在旁的侍應聲而去。

當日,韓王然在宮殿召見了諸軍中將領,向他們囑咐這「最後一戰」。

待一番商議後,秦開、司馬尚、樂弈、許曆等將領各自返回軍中,開始為這最後一場戰事做充分的準備。

諸位將軍心中十分清楚,這將是他們唯一且最後一次能改變國家命運的機會,倘若能打贏這場戰事,或許就能說服那位年輕的君王放棄此前以割讓邯鄲為代價而向魏國求和的決定。

而隨後,韓國、武安,亦開放軍備倉庫,將大量新鑄的軍備,以及製造的箭矢、弩矢等等,發放到各軍,亦補充各軍的消耗。

而魏軍這邊呢,在短短十日後,亦憑借一艘艘巨大的戰船,沿著韓國境的河流,將許多戰爭所需運輸到戰場前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魏、韓兩國的船隊還在大河中發生了一場戰爭,盡管魏國本沒有水軍這個概念,但憑借著許多巨大的戰船與強勁的機關連弩,魏國的船隊還是以幾乎的優勢,打通了水路,讓對麵的韓將、巨鹿守燕縐無可奈何——雙方的戰船以及戰船上裝載的兵差距太大,實在是沒有辦法。

六月二十一日,第一批來自魏國的戰船,沿著大河進淇水,隨即在淇縣一帶登陸。

早已得到消息等候在此的山軍,臨時客串民夫,將這船隻上的所有戰爭所需卸到岸上,隨即裝載到拉車,準備運往戰場前線。

“這些東西,莫非是投石車的部件?”

在視察搬運況的過程中,燕王趙疆好奇地看著麾下士卒將一個個巨大的部件運下船隻,心下很是驚訝。

Advertisement

因為他發現,這幾個仿佛是投石車的拆分部件,異常巨大,大到讓燕王趙疆無法想象,這天下是否有能抵擋這種毀城兵的城牆。

憾的是,出於保製度,跟隨船隊一同來到戰場的冶造局的工匠們,拒不這些裝載的什,哪怕燕王趙疆親口詢問,那些工匠們也隻是為難地報以歉意的笑容,讓燕王趙疆心中愈發的好奇。

數日後,山軍陸陸續續地將這些戰爭所需運到「磁縣」一帶的商水軍營寨。

隨即,在無數魏軍兵將好奇的關注下,那些跟隨船隊而來的冶造局工匠們,將一個個巨大的部件組裝起來。

在組裝的過程中,在旁圍觀的魏軍們簡直是目瞪口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龐大的拋石車,別的暫且不說,就說那拋筐,兩三個士卒坐進去綽綽有餘。

『太子殿下他這是要徹底摧毀邯鄲?』

『這太狠了吧……』

諸魏軍兵將們麵麵相覷。

他們敢打賭,就算是他們魏國的王都大梁,也絕對抵擋不住如此龐大的拋石車,那麽不難猜測,韓國的王都邯鄲,肯定也抵擋不住。

問題是,用這這玩意拋幾塊巨石過去,邯鄲城絕對會為一片廢墟,這……是否太可惜了呢?

畢竟,若他日邯鄲為了魏國的國土,魏國是肯定要在這座都城駐紮重兵的,難道到時候再重建?

而在旁,南梁王趙元佐所思忖的,卻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此龐大的拋石車,理所當然拋投的石彈必然是龐然巨,那麽問題就來了,誰有那麽大的力氣,將那麽大的巨彈搬上拋筐?

還是說,這玩意純粹就是嚇唬邯鄲的韓人?

一時間,魏軍兵將們疑慮重重,人人都在猜測那幾座龐大的拋石車的作用,但憾的是,那些冶造局的工匠們對此緘口不言,這讓諸位軍兵將覺心難耐。

Advertisement

其實除了拋石車外,冶造局這次也運來其他不戰爭兵,比如經過改良的武罡車、甚至是甲戰車,還有許許多多的連弩,隻可惜,這些戰爭兵遠不如那幾座龐大的拋石車來得震撼。

待等到七月中旬,魏韓兩方的戰前準備,彼此都進行地差不多了。

雙方很有默契地逐漸將軍隊推進至邯鄲與磁縣之間的那片平原——姑且就稱之為「邯鄲平原」——做最後的戰前準備。

所謂的最後戰前準備,說白了就是布置防守陣地,畢竟這次決戰所涉及的兩**隊實在是眾多,單單魏軍這邊,就有商水軍、鎮反軍、山軍、南燕軍以及陵王趙燊、安平侯趙郯等貴族麾下的私軍,兵力至超過二十萬。

而韓國那邊亦不甘落後,在調兵遣將、征募軍隊之後,也將兵力堆上了二十萬。

輒四十萬兵力彼此僵持的局麵下,這一個戰區,就得細細劃分區域,畢竟單憑一人,本無法用眼兼顧整片戰場。

『……來吧,韓然,正如我之前所言,讓我斷了你最後一念想!』

在事先觀戰場的時候,趙弘潤目視著對麵遙遠連綿的韓方防陣地,心中暗暗說道。

如果您覺得《大魏宮廷》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526/)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