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魏宮廷 第118章:初夏【二合一】

《大魏宮廷》 第118章:初夏【二合一】

待等魯國的戰況以信的形式傳到巨鹿、傳到趙弘潤手中時,已經是六月中旬前後。

當在這份信中看到桓虎竟然改頭換麵、以「拯救魯國的英雄」揚名於魯郡後,趙弘潤足足愣了十幾息,都沒能回過神來。

而在旁瞧見這份容的宗衛長呂牧,亦是一副活見鬼的表

主仆二人麵麵相覷。

“這個桓虎……居然被魯人稱作「英雄」?”

趙弘潤張著,一副不可思議的表

平心而論,盡管韓國一度曾被韓、魏兩國通緝,甚至於趙弘潤本人也曾一度恨不得弄死他,可歸到底,這桓虎終究隻是個小人,因此,後來當趙弘潤陸陸續續忙著應付楚國、韓國、秦國的威脅時,一度將桓虎給忽略了——因為他覺得,這種小人本掀不起多大風浪來,因此完全沒有必要興師眾去圍剿。

當初南梁王趙元佐率軍攻打睢,主要目的也隻是為了收複「睢」,鉗製楚國,不過是順帶著將桓虎驅趕到魏國暫時無法顧及的宋郡東部。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曾經被趙弘潤忽略的草寇,如今居然搖一變為了魯國的英雄,深魯國百姓的戴,這讓趙弘潤覺很不可思議。

要知道,他跟桓虎是打過道的,而且曾經麵對麵地接過,在他眼中的桓虎,是一個息怒無常且殘忍暴的家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廝的膽子非常大,說得好聽點是有骨氣、骨頭、頭鐵,說難聽點,那就是個不知死活、不知分寸、不知天高地厚的滾刀

就比如,當年在趙弘潤的種種威下,仍然一刀砍了他魏國王皇後的親弟弟王瑔,既不給他趙弘潤麵子,也不給王皇後、鄭城王氏、乃至魏國的麵子,縱觀整個天下,有幾人敢做出這種混賬的事來?

Advertisement

可桓虎他偏偏就敢!

他寧可當著趙弘潤的麵砍下了王瑔的腦袋,然後帶著率下賊眾逃亡,也不肯接趙弘潤那「放了王瑔、饒其不死」的涉,在趙弘潤所接的所有人當中,就屬桓虎最是骨頭——就連同樣是骨頭的韓釐侯韓武,在這方麵也不及桓虎。

然後就是這樣一個暴、殘忍的家夥,如今居然為了魯國的英雄,更不可思議地是在魯國還籠絡了不民心,這讓趙弘潤短時間實在是無法消化。

“莫不是同名同姓吧?”

在旁,呂牧亦是一臉詭異表地說道。

趙弘潤搖了搖頭,指著手中的信說道:“既然信中提到了「陳狩」,那麽,那個魯國的英雄桓虎,應該就是你我所知的那個桓虎了……不可思議。”

隨手將信遞給呂牧,趙弘潤站起來,負背雙手站在窗口,目深邃地看著窗外初夏的景致,但腦海中卻在盤算著。

他之所以會說「不可思議」,並非單單指桓虎這個被韓、魏兩**隊相繼攆著到逃亡的草寇,有朝一日居然為了魯人相傳的「拯救國家的英雄」,更在於這個桓虎,居然在薛城以五萬軍隊擊潰了鄣君熊整與彭蠡君熊益十幾萬軍隊,使楚公子暘城君熊拓那對魯國展開兩麵夾擊的計劃徹底泡湯。

而對此,盡管趙弘潤不喜桓虎,也從未將這個草寇放在心上,此時亦忍不住得在心中稱讚一句:幹得漂亮!

從本心出發,盡管目前魏楚結盟,但趙弘潤依舊不希楚國此次能吞並齊魯兩國,因為這不符合他魏國的長遠利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在韓王然做出妥協之後,曾一度做出決定:隻要齊國在與楚國的戰爭中出現明顯的劣勢,那麽,他就立刻率麾下所有軍隊,搶在楚國之前攻滅齊國。

Advertisement

出於自尊心、且為魏國的信譽考慮,趙弘潤當然不能做出拖楚國後的事,就像當年他父皇趙偲似的,雖然功坑了暘城君熊拓,但也使得後者對魏國懷恨在心,從而才引發了長達十年的,暘城君熊拓對魏國的進攻。

所以說,故意給盟友拖後這種事,不但非常傷人品、傷聲譽,還會使原本的盟友反目仇,後患太大。

但似趙弘潤所決定的那樣,趕在楚國之前攻滅齊國,卻不存在這種問題,畢竟趙弘潤此前為了讓暘城君熊拓盡快派人接管寧的戰事,隻是答應將「攻打魯國」的權利讓渡給楚國,卻並不涉及到齊國,因此,就算趙弘潤到時候率軍前往齊國截胡,楚國也不能多說什麽,隻能自認這個啞虧——畢竟同盟中並無相應的協議,說齊國隻能被你楚國所占領對不對?

但還是那句話,計劃趕不上變化,明明趙弘潤已做出了那樣的決定,就等著齊國出敗績,可誰曾想,齊國居然來了一波回返照,鼓搗出什麽「技擊之士」,生生擋住了楚國壽陵君景雲與邸君熊商的攻勢,甚至於,齊國猛將田武還憑借著這些技擊之士,一掃之前的劣勢,逐漸取得一些優勢,這就得暘城君熊拓不得不改變他最初的計劃,率領主力軍攻打齊國。

倘若說齊國那邊的戰況已經足以人意外,那麽魯國這邊,更是讓人目瞪口呆。

誰曾想到,魯王公輸磐竟然會招攬桓虎這種巨寇,又有誰能想到,在楚國攻魯的大趨勢下,那桓虎居然有膽子投奔魯國,與楚國這個龐然巨國相抗衡,更關鍵的是,他居然還真擊潰了楚國一路軍隊。

『莫非……齊魯兩國此番還真能抵住楚國的進攻?』

Advertisement

手輕輕拍了拍窗欞,趙弘潤心下暗暗盤算道。

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與親份無關,就算暘城君熊拓是他的兄,但趙弘潤心依舊更傾向於楚國這番攻打齊魯兩國失利。

這不是什麽自私不自私的淺問題,而是更深層的考量。

就魏國而言,眼下的魏國,既已得到了遠遠超過本國需求的土地與富的牧場,也基本上坐定了「中原霸主」的位置,若無意外的話,至二十年不會主挑起對外戰爭。

因此,魏國對楚國基本上是無害的,並沒有什麽理由去撕毀「魏楚結盟」的協議。

相比之下,楚國撕毀協議的可能較大。

隻要楚國此番吞並了齊魯兩國,在得到了兩國土地的同時,擁有了齊國的財富與魯國的工藝技,那麽不出十年,國力突飛猛進的楚國,就會對魏國的霸主地位造威脅,甚至於,楚國自己也因此出現了野心,妄圖取代魏國而為中原霸主。

到時候,魏楚兩國誼不複,為了利益相互攻伐,這才是最糟糕的。

反過來說,倘若楚國吞並齊魯兩國失利,那麽就隻能老老實實地發展國力,不會去奢取代魏國,因此與魏國也基本上不會出現什麽衝突。

這種況,其實對魏、楚兩國都頗為有利。

當然,更重要的是,羋薑到時候就不必夾在魏國與楚國之間難做。

因此,在趙弘潤自己沒有出手的況下,得知楚國在攻打齊魯兩國的戰爭中出現了阻礙,趙弘潤其實是非常歡喜的,他甚至有心寫封信給桓虎,表彰後者兩句。

想著想著,趙弘潤的心思再次回歸到當前的「魏韓之戰」上。

是的,盡管在今年的三月份,趙弘潤與韓王然在那座小土丘取得會晤,並達了某些協議,但魏、韓兩國的戰爭,卻仍然還在持續。

Advertisement

這也難怪,畢竟韓王然雖然做出了妥協,願意以「割讓包括邯鄲在的、邯鄲郡南部所有城池」為代價,換取魏國同意終止兩國的戰事,但這種私底下的協議,終究是不好擺上台麵來講。

試想,韓王然該怎麽向臣下代?難道他能說,我用割讓城池、甚至是割讓王都來乞和?

倘若他敢這麽說,那麽,韓王然瞬間就會失去絕大多數的支持。

因此,韓王然隻能在背地裏‘幫助’魏國,比如,以糧草不繼為借口,命令前線作戰軍隊徐徐後撤,變相將邯鄲以南的城池拱手相讓。

也正是這個原因,目前魏、韓兩國的軍隊還在打仗,不過戰場,已從魏國的河郡,慢慢轉移到了韓國的邯鄲郡,而在此期間,魏國也逐漸收複汲縣、淇縣、共地、臨慮等失土,甚至於,還打了侯韓的封邑

不過在這段日子裏,趙弘潤為了隨時可以向齊國出兵,因此並未分兵攻打韓國腹地,始終保持著按兵不的局麵。

不得不說,這讓韓魏兩國的很多員士卿、統帥將軍都有點看不懂,畢竟,魏公子潤懈怠戰爭,而且還是在這種關鍵戰爭中攜帶,這是難以想象的。

隻有極數人才明白,趙弘潤之所以按兵不,這是為了能隨時出兵齊國,截楚國的胡。

似這種事,彼此心照不宣即可,沒必要弄得人人皆知。

而這極數人中,就包括南梁王趙元佐。

不能否認,南梁王趙元佐確實是一位頗戰略眼的統帥之才,他見趙弘潤率領十萬魏軍駐紮在巨鹿,近三個月按兵不,就猜到這位太子殿下多半是想襲擊齊國,順帶著,也猜到了他們這場「魏韓之戰」的結果——那位太子殿下都準備轉戰齊國了,這是否代表著韓國已在暗地裏表示了求和之意呢?

而韓軍這邊,韓軍主將暴鳶,則是得到了韓王然晦的暗示。

雖然心中不甘,但暴鳶也明白,這場仗他們多半是無法全而退了,於是也就暗中徐徐放水,以至於邯鄲郡境魏韓兩軍的征戰,雙方變得越來越默契:上午韓軍從某城池撤離,下午魏軍便進駐該城,為了掩人耳目在城外打一場,雙方也是草草收場。

打到這種地步,其實已經可以說,魏韓之戰已然結束,剩下的,隻不過是收尾善後而已。

對於這些事,有不韓人看在眼裏,就比如韓國的丞相申不駭。

當這位老丞相得知韓王然曾與魏公子潤會麵過,再結合隨後暴鳶的種種消極作戰行為,老丞相當即就猜到了幾分真相。

因此,他在韓王然於四月初返回邯鄲後,曾單獨麵見韓王然,求證心中的猜測。

韓王然並沒有瞞,將他與魏公子潤的私下協議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申不駭,聽得申不駭久久默然不語。

平心而論,申不駭並不是反對韓王然的決定,甚至於,他還有些佩服這位年輕的君王那毅然壯士斷腕的果斷,畢竟,割讓王都在的邯鄲郡南部所有城池,這種大手筆,可並非隨隨便便就敢說出口的。

老丞相隻是覺得有些悲哀:他韓國曾經是多麽的強大,如今卻淪落到要以割讓王都的方式來向魏國乞和,該死的,要知道魏國那可是他們曾經的手下敗將,在長達五十年的歲月裏都不敢主挑釁。

“大王有何打算?”申不駭詢問道,略顯渾濁的雙目目不轉睛的看著麵前這位年輕的君王。

事實證明,韓王然並沒有讓他失,在聽到他的詢問後,這位年輕君王擲地有聲地說道:“孤打算遷都薊縣,暫避魏國鋒芒,而後勵圖治,以待日後。”

看著雙目神采奕奕的韓王然,申不駭微微點了點頭。

在他看來,盡管這場仗他們韓國打了敗仗,但鑒於韓王然及時說服魏公子潤,暗中終止了這場戰爭,使得韓國保全了不有生軍力,因此,損失倒也不是很大,至比國家被魏國覆滅要好得多。

他唯一擔心的,是這位年輕的君王在遭這個挫折後,是否會變得心灰意冷,亦或者,這位年輕的君王是否有帶領韓國東山再起的野

而試探的結果,讓申不駭頗:眼前這位年輕的君王,毫未曾氣餒,甚至於,早已想好了後續。

接下來的談論,其實也沒什麽可談論的了,畢竟「割讓邯鄲」說來簡單,但個中意義,相信每一名韓人皆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