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魏宮廷 第117章:大盜揚名【二合一】

《大魏宮廷》 第117章:大盜揚名【二合一】

此番桓虎麾下的騎兵,雖然隻有八百騎,但這些騎卒,要麽是南宮垚麾下睢軍舊部、要麽是當年跟隨桓虎從韓國叛逃的老卒,皆經百戰,自然稱得上是銳,縱使此刻敵眾我寡,也毫不怵對麵的楚軍。

反觀楚軍一方,雖有三五千之眾,但大多都是步卒,且這些步卒方才因為在屠殺此間的魯國百姓,此刻已毫無陣型可言,怎麽可能擋得住騎兵的突擊?

要知道,若是無法集結陣列,就算是悍勇如魏國的步卒,也擋不住騎兵的突擊。

而更要命的是,率領這三五千楚軍士卒的將領司東,僅僅一個照麵的工夫就被桓虎給殺了,這使得這三五千楚軍士卒仿佛一片散沙,難以形有效的防與反擊,以至於在短短不到一炷香的工夫,這三五千楚軍士卒便被桓虎麾下騎兵殺得節節敗退,倉皇而逃。

而桓虎,從始至終就佇馬在那群從薛城逃難而來的魯國百姓當中,深邃的眼眸,好似帶著幾分恨意,注視著那些敗逃的楚軍士卒,仿佛並沒有注意到,此間的魯國百姓們,皆用激、憧憬的目看著他。

良久,一名驍騎急匆匆策馬奔至桓虎麵前,鏗鏘有力地說道:“老……唔,將軍,我軍已擊潰敵軍!”

見此人對桓虎下意識地就想喊「老大」,便可得知此人絕對是當年「桓虎八百騎寇」之一,隻不過被桓虎瞪了一眼,他立刻就改變了稱呼。

“唔,做得好。”

桓虎點了點頭,隨即這才將目投向此間的魯國百姓。

不得不說,桓虎此人的底細背景確實有點複雜,他乃韓國的騎兵將領出,據說還爬到過兩千人將的位置,但在此之後,不知什麽原因,他毅然帶領一部分麾下士卒落了草,在韓國雁門、太原一帶作了一陣子後,被雁門守李睦與前太原守廉駁相繼圍剿,被迫逃到魏國。

Advertisement

逃到魏國後,桓虎賊心不改,因此難免又被魏國通緝,前後遭到前魏國上將朱亥與魏公子潤的圍剿,繼而又逃到宋郡,投當時執掌宋郡的南宮垚麾下。

待等「五方伐魏戰役」之後,桓虎見中原各國——尤其是魏楚兩國暫時無暇顧及他,又見南宮垚在這次戰事中損失過大,於是便反噬其主,奪了南宮垚的駐城「睢」,隨後更是殺了南宮垚,霸占了後者的妻室,追殺後者的長子,可謂是天下之大惡。

但就是這樣一個天下有的大惡黨,此刻在這些曾一度絕的魯國百姓麵前,卻擺出了憐憫眾生的模樣,唬得這些魯國百姓對其好劇增。

其實桓虎投魯,薛城的百姓或多或也聽說了一些風聲,得知這桓虎乃是被韓國、被魏國通緝的要犯,更是割據宋郡東部的大寇之一,因此,這些百姓曾經對桓虎的評價也並不好,甚至於有些人還在私下嘀咕:大王(魯王)怎麽會找這種惡寇?

但此時此刻,這些魯國百姓心中就隻有一個念頭:是桓虎將軍救了我等!

至於以往所知的那些關於桓虎的惡名,在這些人心中仿佛都煙消雲散了一般。

而此時,桓虎已翻下馬,在眾目睽睽之下,向一名拄著拐杖的老者詢問薛城目前的況。

隻見那名老者頓足捶、一臉悲痛地說道:“……楚軍攻城時,守城兵將毫無鬥誌,城門一被攻破,季伷便棄城而逃,至滿城同胞於不顧,此刻薛城,不知有多人被那些該死的楚人迫害……”

“季伷大人他……”作為曾經殺人如麻的大惡黨,此刻桓虎一臉沉重,在微微歎了口氣後,他深深看了一眼南邊方向,沉聲說道:“諸位父老放心,桓某立刻就前往薛城……”

Advertisement

附近諸魯國百姓大震驚,還沒等桓虎把話說完,就見那名老者吃驚地問道:“將軍要前往薛城?萬萬不可!那裏可是有十幾萬的楚軍啊……”

“哈哈哈哈,那又怎樣?”桓虎哈哈大笑,大義凜然地說道:“我桓虎本是無的浮萍,幸得大王與國人收留,才使我桓虎有容之地,這份恩,桓虎萬萬不敢忘卻!……眼下,正是我為報恩之際!”說罷,他豪萬丈地說道:“我桓虎縱橫中原十餘年,周轉於韓、魏兩國,從未畏懼過誰,區區十幾萬楚軍,豈能令我桓虎心怯?!”

聽著桓虎那一番話,此地的魯國百姓心中又是激又是敬佩。

看看,誰說桓虎是惡黨來著?他分明就是重重義、知恩圖報的豪俠啊!

懷著欽佩的心,附近有一名魯人由衷地勸說道:“我等皆相信桓虎將軍必然不會心怯,可您麾下……”他看了一眼正緩緩朝這邊匯合的八百騎兵,斟酌著用詞,小心翼翼地說道:“您麾下的兵將,固然悍勇,但,人數遠遠不能與楚軍想抗衡……”

正說著,北邊塵土大作,一票人馬仿佛黑的烏雲,看得此地的諸魯國百姓不有些張。

“諸位父老不必驚慌,此乃桓某麾下的軍隊。”

桓虎笑眯眯地寬道。

聽聞此言,諸魯國百姓們這才稍稍安心。

漸漸地,遠方那支軍隊走近了,果然如桓虎所言,這支軍隊中隨可見「睢」、「桓」字字號的旗幟,軍中那一名名健壯的士卒,此間諸魯國百姓怎麽看都覺安心。

“唏律律——”

駕馭著戰馬,陳狩率先來到了桓虎這邊,見桓虎正一臉和善地安此間的魯國百姓,陳狩倍無語地翻了翻白眼,怎麽看都覺無比的違和。

Advertisement

不過鑒於桓虎此前早已有過囑咐,此刻陳狩還是忍著心中想要諷刺前者的緒,耐著子抱拳說道:“將軍,陳狩前來複命。”

“好好好。”

桓虎連說了三個好字,一邊連連給陳狩使眼:好兄弟!

說罷,他轉麵向諸魯國百姓,沉聲說道:“諸位父老,桓某此前率軍棄薛城而投曲阜,絕非是拋棄諸位,更非是大王拋棄其子民,隻是,為了更好地與楚軍作戰,我軍必須要到曲阜更換軍備……故而來遲一步,不幸使薛城落楚軍之中,使無數魯國同胞被楚軍所害……但諸位父老放心,我桓虎在此立下誓言,定會驅逐楚軍,收複薛城,縱使為此戰死疆場,亦死而不悔!”

說完這些話,他翻上馬,對此間諸魯國百姓抱拳說道:“諸位父老,恕桓某要前往薛城與楚軍決一死戰,不能護送諸位父老,不過此地往北,並無險惡,諸位隻要徑直往北,就能到達安全之地……告辭!”

話音剛落,就見有人喊道:“桓虎將軍且慢!”

隨即,便有一群魯國男兒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為首一名中年人似咬牙切齒般,對桓虎說道:“桓虎將軍,且帶上我等。”

“你們?”桓虎環視了一眼這些魯國男兒,皺著眉頭搖頭說道:“你等隻是尋常百姓,並未接練,縱使有些力氣,但絕非是楚軍的對手,恕桓虎不能坐視你們白白送死……”

“將軍!”那名中年人激地懇求道:“楚人殘暴,殺害了我等的親人,我等恨不得生啖其,請將軍務必要同意我等隨行!”

話音未落,就有一名小夥子著急地嚷道:“就算將軍不允,我等也會跟隨在將軍後!”

“這……”

桓虎猶豫了一下,隨即掃視著那些魯國男兒,沉聲說道:“當真是……死而無悔麽?”

Advertisement

“隻要能殺死一名楚卒,雖死不悔!”一名魯國年輕人堅定地說道。

見此,桓虎容地點了點頭,稱讚道:“好男兒!”說罷,他指了指後的軍隊,笑著說道:“去吧!”

聽聞此言,那群魯國男兒欣喜不已,當即混了桓虎麾下的步卒中。

而期間,亦有不有家室、有親人的魯國男兒,在咬咬牙跟親人告別之後,亦加了桓虎的軍隊。

平心而論,此番已然加桓虎麾下的魯國平民,數量並非很多,充其量也就隻有七八百人而已,相比較這裏萬餘流民,連一都不到,但其中的意義,卻極為深遠。

就比如說,當桓虎坐戰馬,率領著軍隊朝薛城方向而去時,此間萬餘魯國百姓,皆站在原地目送著這支軍隊,直到這支軍隊走出他們的視線後,他們這才收斂親人的,徐徐往北遷移。

而在向被遷移的途中,這些魯國百姓亦紛紛談論著桓虎這位可敬的外來將軍,不得不說,有了季伷這個棄城而逃的反麵例子後,桓虎在這些魯人中的形象一下子就變得無比高大。

不難猜測,待等這些魯人逃到魯郡後,將桓虎的輝形象傳開,到時候,桓虎或將為魯人心目中的英雄。

可能正是因為想到這件事,在大軍開拔前往薛城的途中,桓虎臉上滿是笑容——與方才安那些魯人時親和的笑容不同,此刻臉上的笑容,怎麽看都難免會讓人聯想到「狡詐」兩字。

“知道麽,你方才那一番話,非常虛偽。”

在與桓虎並騎趕路的途中,陳狩終於忍不住,說出了心底的實話:“你怎麽好意思去接那些魯人的謝?”

別人不知道,難道陳狩還會不知道麽?

因為事實上早在兩日前,桓虎麾下的軍隊就堪堪將抵達薛城,那個時候倘若桓虎下令急行軍,完全趕得及救援薛城。

但桓虎就偏偏放慢了軍隊的行程,故意薛城被楚軍攻破,好使他有機會在那些逃亡的薛城百姓麵前,上演一出神兵天降、拯救蒼生的戲碼。

明明有可能救援卻故意不救,選擇在關鍵時刻出麵,最無恥的,桓虎這家夥還心安理得地接了那些魯人的激。

陳狩從來沒有到過如此詐、無恥的家夥。

好在他並非魯人,對魯國也好、對魯人也罷,並無多,因此對桓虎的這種無恥行為倒也不至於太過反

“嘿嘿,多謝誇獎。”桓虎,嘿嘿怪笑兩聲,與方才那道貌盎然的形象大相庭徑。

見此,陳狩無語地搖了搖頭,隨即,他正說道:“接下來你有什麽打算?當真要前往薛城與那邊的楚軍廝殺?”

“難道還能指魯國自己驅逐楚軍?”桓虎輕蔑地哼了一聲,說道:“素傳魯王惜子民,今日一見,也不過如此,三桓就更不必多說了,多是自私自利、貪生怕死之輩……”

“唔。”陳狩附和地點了點頭,隨即心中有種莫名的自豪與驕傲。

為何?

因為似這種事,在他魏國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魏國的姬趙氏王族,尤其是太子趙潤,那是非常護短的人,倘若有別國的軍隊膽敢侵他魏國領土,殺害他魏國的子民,那位太子殿下必然會十倍、百倍地報複回來。

甚至於在這一點上,魏國上下都充滿了骨氣,比如三次「魏韓北疆戰役」,尤其是最艱難的「五方伐魏戰役」,舉國上下的魏人勒腰帶支持戰爭,就算是一直被平民詬病的國貴族,那些貪婪、自私、凶狠、惡毒的貴族們,在國家遇到危機時,亦毫不猶豫地遣散家財,招募私軍協助朝廷抵外敵的侵。

相比之下,魯國這邊,無論是王族還是貴族,皆讓人頗為失

或許這個國家並非是沒有勇士,而是這個國家的高層太過於弱導致,魯王公輸磐與公子公輸興,終究是不如魏王趙偲與魏太子趙潤。

忽然,陳狩心中一,好奇問道:“桓虎,為何你方才要為魯王說話?你我都知道,放棄薛郡之事,並非三桓促,魯王也是點了頭的……為何不向那些流民說出真相,倘若你說出真相,那些魯人對王室失萬分,自然願意奉你為英雄,這不好麽?”

“然後呢?”桓虎輕笑著說道:“然後你我就被魯王與三桓雙方記恨?”

說著,他搖了搖頭,正說道:“你我想要在魯國立足,就必須借助王室或者三桓,既然已經決定投王室,那麽,我自然要為王室說幾分好話,將三桓踩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