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魏宮廷 第71章:楚軍接盤【加更二合一】『10、11/40』

《大魏宮廷》 第71章:楚軍接盤【加更二合一】『10、11/40』

平心而論,一開始,趙弘潤並沒有想過將魯國作為,引楚國派軍隊來接盤宋地戰區的籌碼,但正如暘城君熊拓所猜測的那樣,齊將田耽實在是太煩了,日複一日地擾魏軍,想方設法地迫使趙弘潤出兵與他戰。

由於鄢陵軍與商水軍的將軍們,此前皆被趙弘潤下達了「不得挑起戰事」的命令,因此,在齊將田耽的擾下,魏軍難免有點委曲求全的意味,這讓鄢陵軍與商水軍的士卒們無法忍

作為兩支建軍十年、且這些年來南征北戰未嚐有一次戰敗的魏**隊,鄢陵軍與商水軍的士卒們心中當然也有那份自傲,豈能容忍田耽一次又一次擾他們?他們自忖己方又不是打不贏田耽,何必一次次的容忍?

幸虧趙弘潤在這兩支軍隊中的威無人能及,否則,底下的士卒們恐怕早就怨聲哀道了。

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士卒委托百人將、百人將又委托千人將、千人將又委托三千人將,就這樣一層一層,托人在趙弘潤這邊試探口風,或者請纓出戰。

這讓趙弘潤有些無奈,要知道,他的目標乃是韓國,不則已,一就要帶走韓國半條命,豈有閑工夫理睬田耽率領的齊魯聯軍?

畢竟但凡戰爭,肯定是要死人的,縱使是商水軍與鄢陵軍,在趙弘潤決定與田耽開戰後,也必然會出現傷亡,問題是,這樣的傷亡有異議麽?

他是注定要轉戰韓國的,說得難聽點,就算他在這裏將田耽打趴下,也隻是在替楚國做嫁罷了,畢竟楚國這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於齊國的財富以及魯國的技,所以何必呢?

在這種況下,趙弘潤隻能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暘城君熊拓手中,暗示後者盡快派人前來寧,接盤這邊的戰事。

Advertisement

在他看來,楚軍實在是太墨跡了。

八月中旬時,楚公子暘城君熊拓‘看懂’了趙弘潤在信中的暗示,派出他楚國的大將項末,率領十餘萬楚軍抵達了「彭城」、「沛地」一帶。

對於楚將項末率領十萬楚軍的到來,率先得知的乃是占據沛縣的軍閥「桓虎」,他在得知此事後著實嚇了一跳。

要知道,眼下的宋郡東部,除了他桓虎以外,已經聚集了魏、宋、齊、魯等多方勢力的軍隊,可如今就連楚軍都來湊熱鬧,縱使是桓虎,也無法判斷這邊的局勢走向。

待等到八月下旬時,楚將項末率領十餘萬軍隊經過「沛縣」。

當日,桓虎下令全城戒嚴,令麾下的睢軍全部登上城牆,防備楚軍。

可能是注意到了沛縣這邊的張,楚將項末帶著一隊楚國士卒靠近觀瞧了沛縣一番,見沛縣城牆上士卒林立且雀無聲,仿佛訓練有素,心下有些納悶,遂詢問左右道:“此沛縣的守軍是哪路人馬?”

左右或有知者,聞言解釋道:“此沛縣的守軍,乃南宮垚舊部桓虎的人馬。……桓虎起初在南宮垚帳下為將,後來反噬其主,奪了睢,且將南宮垚殺害。據說桓虎曾用南宮垚的首級向魏國投誠,但魏國並未采納,依舊判定其為賊寇,派南梁王趙元佐將其驅逐。桓虎丟了睢後,便逃到沛縣安。”

“原來是那個桓虎。”

項末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

他對桓虎還有頗有些印象的,包括桓虎麾下的大將陳狩,當年在「五方伐魏戰役」時,項末就看桓虎、陳狩乃是大將之才,甚至於,壽陵君景舍在世的時候,也曾想過招攬桓虎、陳狩二人,隻不過後來楚軍敗亡於雍丘、壽陵君景舍自刎於楚水,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Advertisement

想了想,項末招來一名親兵,吩咐道:“你到沛縣城下喊幾句話,就說,我楚軍經過此地,於沛縣秋毫無犯,不必過於戒備。”

“是!”

那名親兵依令而去,果真前往沛縣城下喊了一通。

當時,桓虎與麾下大將陳狩皆在城東的城樓上,聽到城下有楚軍的士卒前來喊話,陳狩遂詢問桓虎道:“你覺得可以相信麽?”

桓虎環抱雙臂想了半響,皺著眉頭說道:“聽說楚國正在攻打泗水郡,卻不知這支楚軍因何卻在此地,不過我想,咱們應該不是楚國的目標……”

在桓虎看來,如今中原正值最混世,各國皆被魏韓兩國爭霸的這場戰爭而波及,相繼站明立場,向敵對方宣戰,在這個大局勢下,楚國的目標應該是齊國、魯國,他桓虎算得了什麽?

想了想,他又說道:“既然楚國的項末派人來示好,咱們也不可落了禮數,陳狩,跟我去拜會一下那位楚國的上將吧。”

陳狩瞥了一眼城外遠那仿佛一條長蛇般的項末軍,徐徐點了點頭。

片刻之後,沛縣城門敞開,桓虎帶著陳狩,領著一隊僅二十幾人的騎兵,緩緩朝著楚軍靠近,並亮明旗幟,表示與楚將項末見上一麵。

對此,項末到很意外,笑著對左右說道:“這個桓虎的膽量還真大,僅僅帶了二十幾人就敢出城來見項某。”

話是這麽說,但他最終還是帶著一隊人馬,親自前往會見了桓虎。

在雙方相見時,桓虎拱手抱拳向項末見禮:“項將軍,睢一別,別來無恙。”

聽聞此言,項末有些好奇地問道:“桓虎將軍認得項某?”

桓虎笑著解釋道:“當年貴國的壽陵君景舍大人率軍經過睢時,桓虎在南宮垚帳下聽用,僥幸見過項將軍一麵,不過項將軍可能不記得末將。”

Advertisement

一聽到「壽陵君景舍」這個名字,項末心中便忍不住歎了口氣。

雖然魏楚兩國目前關係很好,但不能否認,「雍丘之戰」是楚國銘刻於心的傷痛,因為在這場仗中,楚國損失了至四十萬的正規軍,且失去了壽陵君景舍與邸君熊商兩位三天柱,縱使楚國近三十年來與齊國征戰不斷,但也從來沒有一場戰爭,像「雍丘之戰」這般讓楚國元氣大傷。

哪怕是「四國伐楚戰役」,楚國的損失都沒有這麽大。

想了想,項末對桓虎說道:“景舍大人生前跟項某言及過桓虎將軍,認為將軍是一位難得的人才,既然桓虎將軍不被魏國所容納,何不投奔我大楚,建立一番事業?”

桓虎有些意外地眨了眨眼睛。

其實他此番出城來與項末相見,其實就是為了拓展一下人脈,萬一最後他在宋郡混不下去了,投奔項末也未嚐不可——好歹也是一條生路嘛。

可他沒想到的是,項末居然會在這個時候招攬他。

想了想,他笑著說道:“承蒙項將軍看重,這件事,能否讓桓某考慮一下?”

這話,算是委婉地拒絕了項末的招攬。

這並不奇怪,因為桓虎本來就是一個野心的人,哪怕當年借南宮垚的首級向魏國投誠,也隻是想取代南宮垚在宋郡的地位罷了,又豈是當真要投奔魏國。

而如今項末出言招攬他,倘若項末許諾日後啟奏暘城君熊拓封他桓虎一個有名有實的邑君,那桓虎還會真心考慮一下,至於單純率領麾下的兵卒投奔楚國,或者在項末麾下為將,那還是算了吧,寧為首、不為牛後的道理,桓虎還是明白的,豈肯將自己的到別人手上?

見桓虎婉言拒絕,項末也不生氣,誠然桓虎在他眼中是一個人才,但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人才,項末並不認為他楚國的將領,當真會比不上一個賊寇首領。

Advertisement

於是,項末隻是毫無營養地說了一句:“那項某就等桓虎將軍的好消息。”

在結束了這個話題後,桓虎便開始旁敲側擊地試探項末此行前來宋郡的目的:“據桓某所知,貴國的軍隊正在攻打泗水郡,然而項將軍卻率軍至此,莫非貴國對宋郡有什麽……別的看法麽?”

項末聞言笑道:“宋郡乃魏國領土,我大楚乃是魏國的盟國,豈會對宋郡有所垂涎?”頓了頓,他隨口胡謅道:“項末此番前來,隻是為了相助魏公子潤,助其擊敗田耽。”

又聊了片刻後,項末便抱拳告辭了。

看著項末離去的背影,桓虎目閃爍不定。

魏公子潤需要幫助?這在桓虎看來簡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論魏公子潤親自出征的那幾場戰事,魏軍哪次不是從頭到尾製對手的?

更別說,眼下魏公子潤麾下有鄢陵軍、商水軍這兩支魏國的強師,整整十萬軍隊,在桓虎看來,這十萬魏軍由魏公子潤率領,儼然是一足以橫掃魯國,且將齊國打趴下的力量,怎麽可能需要楚軍的幫助?

然而回過頭來想想,這次魏公子潤出兵宋郡,用兵確實有點奇怪,僅僅隻是襲了一個寧就不見了後續的行,雖說田耽亦是天下揚名的齊國將領,但總不至於能將魏公子潤製到這種地步吧?

“……或許,魏公子潤此番的目標,並非是宋郡或齊魯兩國。”

冷不丁地,桓虎裏冒出了一句話。

“什麽?”陳狩似乎沒有聽清,困地問道。

隻見桓虎皺著眉頭沉思了片刻,沉聲說道:“我懷疑,魏公子潤此番率軍至宋郡,可能是為了讓韓國放鬆警惕,使得他日後能夠襲韓國腹地。隻有這樣,才能解釋魏公子潤在奪取了寧後,為何再無後續的行,且始終不肯與田耽正麵鋒,因為他要留著鄢陵軍與商水軍,去襲韓國。”

聽聞此言,陳狩略帶調侃地問道:“你在為韓國擔憂麽?”

桓虎聞言曬笑道:“我雖然是韓人不假,但並不表示我就要為韓國效死,韓國那些……算了。”說到這裏,他搖了搖頭,繼續了方才的話題:“總而言之,如今楚國的項末率軍至此,很有可能是為了接替魏公子潤的軍隊,阻擊田耽。”

陳狩看了幾眼桓虎,淡淡說道:“我並不認為,我大魏的太子趙潤,可以去命令楚國的軍隊。”

“如果是用魯國作為餌呢?”

桓虎眯了眯眼睛,低聲說道:“當年四國伐楚之後,魏國就已得到了魯國《魯公錄》的拓本,且這些年來魏國的工藝技突飛猛進,對魯國現今的工藝技並無過多的需求,但楚國不同,楚國的技遠遠落後於魯魏兩國。如今魏公子潤陳兵寧,隨時可以攻打魯國,可他若是不攻魯國,以此與楚國達默契,就有可能說楚軍按照趙潤的意誌,出兵宋郡,為趙潤抵擋田耽的兵馬。”說到這裏,他由衷地點頭讚道:“你們魏國的這位太子,絕對稱得上是當世的雄主,可恨我當年為了那區區酬金,率領弟兄們襲擊了魏王的宿營地,否則若是早早投奔趙潤,想來此時我也能在魏國混得貴族當當,或許還能得到一塊封邑。”

聽聞此言,陳狩失笑般搖了搖頭。

隨即,他好似忽然想到了什麽,皺眉問道:“倘若趙潤太子果真與楚國達了默契,讓楚國去攻打魯國,你我還要撤到魯國境麽?”

桓虎著下的胡渣,眯了眯眼睛,喃喃說道:“為什麽不呢?”

陳狩愣了愣,驚訝地問道:“你認為魯國擋得住楚國?……再者,倘若依你所言,項末率軍前往寧是為了接替太子趙潤,那麽,很有可能是項末進攻魯國,你覺得魯國擋得住項末?”

桓虎眯著眼睛低聲說道:“就是因為魯國擋不住,是故才能現你我的價值。”

陳狩聞言愣了半響,隨即待醒悟後倒一口冷氣,驚聲說道:“你瘋了?那可是楚國!輒出兵百萬大軍的楚國!”

“未嚐沒有機會。”桓虎輕笑一聲,低聲說道:“倘若魏軍攻打魯國,那我會立刻作罷這個念頭。但楚國不同,楚國雖人多兵多,但終究不如魏國兵馬強壯,也沒有魏國那麽多可怕的戰爭兵。而魯國,亦有諸多戰爭兵,論技毫不遜魏國,這個國家隻是欠缺的有眼、有能力的將帥,憑借我的眼、你的勇武,再加上魯國打造的戰爭兵,縱使是麵對項末,我亦毫無畏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