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大魏宮廷 第31章:戰略部署【二合一】

《大魏宮廷》 第31章:戰略部署【二合一】

p『東胡竟然……』

看著手中的信,趙弘潤心中頗為慨。

他此刻手中的信,是由青眾在大梁的分部轉送的,而傳遞的,卻是「七」等人從韓國漁郡薊縣傳回來的確切消息。

七的消息稱,他親眼看到「薊縣之戰」中,東胡差不多有十五萬騎兵倒在韓國的重騎兵麵前——其中這個「十五萬」的數字,趙弘潤覺有些誇張。

畢竟他常年帶兵打仗,當然清楚十五萬騎兵若擺在戰場上那會是何等壯觀的場麵,除非這十五萬東胡騎兵都是木樁,否則,隻要他們產生了逃跑的意識,憑借重騎兵的衝鋒速度,是幾乎沒有辦法追上這些東胡輕騎的。

因此趙弘潤保守估計,那一場「薊縣之戰」,東胡騎兵的傷亡數量需要打著折扣,即約七八萬左右。

當然,這份估測其實並沒有什麽意義,因為韓國是本不可能放任那些東胡騎兵逃出韓國境的——這場仗,上穀守馬奢的軍隊為何沒有參與?不就是等著在東胡騎兵們全部經居庸關進韓國境後,出兵截斷後者的歸路,重新奪下居庸關與句注山北嶺要塞麽?

哪怕七因為急著匯報韓國重騎兵的事,等不及打探上穀守馬奢的行,趙弘潤也能猜到這事,因為這次韓國給東胡設的局,實在是太明顯了,明顯到但凡是懂得點兵法謀略的將領,都幾乎不會上當——作為國家的邊塞,怎麽可能那麽輕易就淪陷?

想來,東胡是曆來在韓國的北境橫行慣了,因此沒有料到,韓國這是是故意示敵以弱,使他們進郡的平原地帶,繼而一舉殲滅。

“這次韓國重創東胡,我功不可沒,釐侯韓武,應當授予我頭等戰功……”

Advertisement

看了幾眼手中的信,趙弘潤與帳的呂牧、秦君、趙雀三人開著玩笑。

聽聞此言,秦君不解地詢問道:“韓國打了勝仗,這跟你有什麽關係?”

趙弘潤笑而不語,沒有回答秦君。

相信此時帳,也隻有宗衛長呂牧能明白自家殿下這句話的深意。

無非就是因為,韓國這次設計東胡,全賴那支效仿魏國遊馬重騎所打造的重騎兵,若沒有這支重騎兵,韓國本別想在那麽短的時間,便對那十五萬東胡騎兵造毀滅的打擊。

若沒有那支重騎兵,十五萬東胡騎兵最終必將流竄到上穀郡甚至是邯鄲郡的平原地形,在韓國的腹地燒殺搶掠,到時候,韓國就會因為他們“引狼室”的舉買單——當然,若沒有那支重騎兵作為底氣,韓國也不可能故意讓出居庸關,故意將那麽多的東胡騎兵放

因此,這次韓國擊敗東胡的最大仰仗,即是那支重金打造的重騎兵,而“重騎兵”這個概念,卻是趙弘潤首先提出,並因此打造了遊馬重騎,故而,韓國自然應當將首功授予他。

當然,這隻是一個玩笑,是趙弘潤為了緩解此刻心中的震驚:縱使他也沒有想到,韓國居然那般大膽地啟用重騎兵去設計東胡騎兵,甚至於,居然還被他們賭贏了。

那可是十五萬東胡騎兵啊,本該最起碼讓韓國的軍隊到些損失,沒想到,韓國利用那支重騎兵,以極其微小的代價,便將這支東胡騎兵全殲在國境之

『東胡完了……』

趙弘潤長長吐了口氣。

作為占據韓國北方境外大片草原的最強戎狄,東胡諸部落當然不可能僅僅就隻有那麽十幾萬的戰士,但也不能否認,那十幾萬東胡戰士的全軍覆沒,必定會讓東胡諸部落元氣大傷。

Advertisement

更何況,韓國在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戰績後,必定會趁勝追擊,因此,韓國重創東胡,將後者驅趕到遙遠而寒冷的北方高原,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再加上趙弘潤這邊,魏軍亦將林胡與匈奴打地節節敗退,這意味著,韓國將從此擺異族的侵襲與擾,過不了多久,魏國就將麵對一個已無外族作拖累的韓國——想到這裏,趙弘潤就覺有點牙疼。

要知道,在「第三次魏韓北疆戰役」中,當韓國用了「雁門軍」、「北燕軍」等銳邊疆駐軍後,魏**隊的傷亡一下子就提了起來,而趙弘潤麾下的商水軍,也正是在那場對陣雁門守李睦與北燕守樂弈的「寧邑之戰」中,首次承了沉重的傷亡,傷亡人數幾近兩萬人,而當時他所率領的那支來自秦國的友軍,更是因此折損過半,可想而知,雁門軍與北燕軍這兩支韓國邊防駐軍的厲害,跟邯鄲軍那種羸弱的軍隊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以至於最終,還是靠著南梁王趙元佐引林胡趁虛而寇略太原、雁門的詭計,魏國這才擊敗了韓國。

倘若那場戰役中,韓國沒有林胡與東胡拖累,憑借當時的戰況,說實話勝負還真不好說。

而如今,魏國即將麵對那個已沒有林胡、東胡等異民族拖累的韓國,縱使是趙弘潤,在意識到這件事後,亦不由地張起來。

可待等他回想起韓國那五萬重金打造的重騎兵後,他便又穩不住那份張,忍不住笑了起來。

『五萬重騎兵……』

趙弘潤簡直做夢都要笑醒。

隻有一手打造過重騎兵的人,才知道這個兵種到底有多麽耗錢,別看重騎兵的花費,仿佛就是輕騎兵多了一套魏國重步兵式的甲胄,再多了一套馬甲,可事實上,遠不止如此。

Advertisement

首先,打造重騎甲胄的材質,是魏國冶造局當時研究的合金,對,即是在鍛鐵鋼的基礎上,按照比例加其它金屬礦石熔鍛而的合金,目的就是為了讓重騎的甲胄,在不增加多重量的同時,擁有更強的防力。

其次,重騎兵的甲胄部,還要襯厚厚的皮甲,關鍵部位還要填充腱,目的就是為了減重騎兵在衝撞時到的反震力,否則,似遊馬重騎那般套著一個鐵罐頭似的甲胄,橫衝直撞,在撞死敵方軍士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早就被反震力震傷五髒六腑,吐不止了。

再次,重騎兵的馬甲,或者說是戰馬披掛,這也並非尋常之

為了避免甲胄的累贅而導致戰馬失去太多平日裏的靈活,遊馬重騎兵的馬甲采用的是鎖子甲,亦用一個個鐵環相扣編織而的掛甲,優點是便於披掛,且防力比起一般的甲胄更高,缺點是打造耗時——為了保證這件掛甲的堅韌,當時冶造局與兵鑄局皆是人工打造,一件鎖子甲上千的鐵環,可想而知這份工程量的巨大。

也正因為在甲胄的材質上不餘力,因此,遊馬重騎才能一次次創造足以驚駭世人的戰果,而趙弘潤呢,也無力打造更多的重騎兵,單單隻是維護目前五千名遊馬重騎的甲胄,就要讓他耗費一筆不小的開支。

然而,韓國那邊居然一口氣打造了五萬名重騎兵,縱使這些重騎兵的甲胄比遊馬重騎稍次,其中的花費恐怕也是天文數字。

而讓趙弘潤暗暗竊喜的是,他至有一百種辦法,讓這五萬名韓國重騎兵在沒有取得任何斬獲的況下,黯然退場。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是,畢竟重騎兵本就是一支限製非常大的兵種,單獨生存能力幾乎為零,縱使是軍團作戰,也非常需要敵軍的配合——倘若對方不配合,在看到重騎兵進戰場的瞬間就離戰鬥,事實上,除了重步兵外,其餘兵種幾乎都能憑借雙逃離重騎兵的鎖定,隻要及時掉頭逃跑。

Advertisement

這就很尷尬了。

而更尷尬的是,重騎兵絕對不敢朝著結陣狀態下的重步兵衝鋒,因為重步兵憑借著上的沉重鎧甲,足以讓重騎兵摔倒,而重騎兵——尤其是前排的重騎兵一旦跌落在地,那麽,他就幾乎不可能再有站起來的機會,後麵的友軍,可能就會將他們踐踏至死。

因此,重騎兵最佳的欺負對象,其實就是弓弩兵與輕步兵,其次是輕騎兵,以至於重步兵以及跟他們一樣的重騎兵,是重騎兵們不想去麵對的,因為自損太大。

而魏國但凡是駐軍級的銳軍隊,至一半是重步兵,這注定會讓韓國的重騎兵在看到魏**隊時,到非常尷尬。

當然,也有可能韓國的將領們並不清楚重騎兵無法克製重步兵,但是相信,隻要一場戰事下來,那些韓國的將領們就會意識到,用一名韓國重騎去換一名魏國重步兵,這絕對虧本的買賣。

正因為清楚這一切,因此,在趙弘潤看著信上那「五萬(韓國)重騎」的描述時,他就知道,日後他魏國與韓國爭奪中原霸主的那場仗,最起碼已經多了三勝算。

若非怕走消息,他真恨不得大肆慶祝一番,與人分一下心中的喜悅。

七月下旬,林中郡境的魏軍,分作了兩撥。

似魏國國的那些貴族私軍,開始收刮戰利、清點這片草原上的牲畜,以及收編戰俘作為奴隸,在這件事上,這些貴族們已經與朝廷取得了協議。

這份協議是朝廷戶部與國貴族們簽署的,經過了垂拱殿朝的一致同意,總得來說,就是國貴族私軍協助朝廷清點戰爭利益,而朝廷呢,則相應地給於他們一點甜頭。

就比如說,在這場仗中被魏軍俘虜的林胡等異族俘虜,朝廷允許國的貴族按照一定的價格購,讓這些奴隸為國的貴族而工作。

但是像戰馬、耕牛等重要的資源,朝廷嚴令止國貴族私下易,畢竟魏國攻打河套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得到河套地區的戰馬與耕牛資源。

至於像林胡收集的一些珠寶、金、銀,朝廷就不怎麽看得上眼了,隻要國貴族們別貪地太過分,向朝廷上繳一個大致的數額,朝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於是乎,在朝廷的默許下,魏國國的貴族私軍,包括秦國的軍隊以及三川郡的羯角騎兵,開始大規模在整個林中郡收刮財富,對那些此前並未明確投靠魏國、立場始終搖擺不定的遊牧部落,開始施行清算。

部落裏的牛馬羊被牽走,部落裏的族人淪為奴隸,其中那些有姿,也淪為的易,眨眼工夫,一個部落就被瓜分地幹幹淨淨。『注:因為某些原因,這方麵略寫。確切地說,這場對遊牧民族的戰爭我基本上都是略寫,沒辦法,防微杜漸嘛,隻能寫寫中原人的戰。』

而那些早早就由其族長親自到魏軍俯首稱臣的遊牧民族,比如鮮卑、鐵勒等幾個弱小的民族(部落),則僥幸逃過一劫,隻是心驚跳地看著秦魏聯軍以及與他們一樣是遊牧民族出的羯角騎兵,將一個個比他們更大的部落拆散。

至於像商水軍、魏武軍、鎮反軍、北一軍、山軍等駐軍級的魏軍銳之師,在這個時間段則分批設法渡過大河,繼續追擊林胡。

臨河平原,也就是如今已被魏國東宮太子趙弘潤該名為「朔方郡」的這片土地,它的北麵有兩條大河分支,分別做「南河」與「北河」。

其中,南河的東麵有一條橫向山脈,稱作「山」,從地理上看,可以為「九原郡」的天然屏障;而北河的北麵,也同樣有一條橫向山脈,稱作「山」,從地理上看可以為「朔方郡」的天然屏障。

因此,為了朔方郡與九原郡的長治久安,魏軍眼下要做的,就是繼續追擊林胡,將林胡徹底趕出「山-山」這道天然形的屏障以外。

八月初至八月中旬,在諸路魏軍的聯合攻勢下,林胡與匈奴節節敗退,其中有一部分向魏軍投降,換取在河套地區繼續生活的權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林胡與匈奴也不曉得從哪裏打探到趙弘潤這位魏國的東宮太子目前就在朔方郡,獻上了百餘名本部落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