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娘子萬安 第261章 另擇儲君

《娘子萬安》 第261章 另擇儲君

最新網址: 坤寧宮大門閉,宮門前的宮燈不知什麼時候被摘了下來,就連宮墻邊的那棵桃花樹也被修剪的整整齊齊,沒有任何枝杈從宮中出來。

風吹過宮中,坤寧宮一片冷清,恍若里面已經沒有任何人在。

皇帝怔怔地看了半晌。

“皇上。”

喊了幾次才讓皇帝回過神來。

“皇上,時辰到了,別讓朝臣們等著了。”

輦立即在皇帝面前停下,皇帝轉坐了上去,輦被抬了起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隨著圣駕緩緩離開。

坤寧宮中,回到殿,只見皇后娘娘依舊臉朝床里躺在床上,好像連頭發都沒過一下。

“娘娘。”

魏皇后擺了擺手,陸續退下。

“娘娘,方才……”如果方才打開坤寧宮的門,不知道皇上會不會說幾句恤娘娘的話。

或許因為這幾句話,宮中的形又會有變化,對娘娘的錮也會解開。

“下去吧,本宮乏了。”魏皇后揮了揮手,重新將上的被子拉起來蓋住了肩頭。

“娘娘,趁著這次魏家立功,要些恩典吧?”

魏皇后卻沒有再說話。

端著燈退了下去,坤寧宮恢復了一如既往的冷清,魏皇后卻在這種冷清中繼續有了睡意。

對于一個自私、涼薄的人,他做出一點點讓步,都會覺得皇恩浩,花在上,枯樹難逢春,要來做什麼呢?不如用在諶哥上,讓諶哥的路走得更輕松些。

想要利用魏家可以,已經不堪用,皇帝將心思花在別人上,比如諶哥,讓諶哥去做事,諶哥也能借此放開手腳。

魏家也會明白的心思,所以不曾提要求來宮中見一面,真正的親人彼此都清楚什麼才是最好的,默默地關切就好。

Advertisement

魏皇后覺得心十分舒暢。

……

顧明珠見過了薛老通判向懷遠侯府走去。

顧明珠看向柳蘇:“薛老通判若是吩咐聶忱做事,不用將稟告給魏大人。”

能看出來薛老通判還惦記著嚴探花的案子,這案子涉及到北疆,想要查明需要冒些危險。

除了幫著魏大人查趙老將軍的案子之外,也有的事要做,這也是按照嚴探花的意思,做起坊間人的原因。

不用顧明珠的份是怕牽扯懷遠侯府,魏家這面大旗好扯,卻也不能任意拿起來用,這還是能分得清楚,魏大人只拆穿了份,還不知道為何要假扮蔣姑娘和醫婆,這些事不會與魏大人說。

顧明珠道:“告訴聶忱可能會有危險,讓他慎重做事。”

柳蘇應聲:“小姐放心,聶忱與我都不怕,就像查張老爺的案子一樣……”

顧明珠道:“那怎麼一樣?張老爺與你有恩,聶忱也是想要為他師父正名,這次不同,嚴探花只是與我有關系。”

柳蘇沉默片刻:“在我心中大小姐就是張老爺,在聶忱心里您就是他師父,張老爺和師父不在了,好在有您在這里。”

顧明珠心頭一暖,會盡最大可能護好他們:“你瞧瞧……”

柳蘇只見顧大小姐手指向天邊:“無論發生什麼事,天都會亮。”而也一定會走在天亮那一刻,看著躲在黑暗中的那些人。

看著大小姐輕松的腳步,柳蘇這一刻差點將心中的說出來,其實在聶忱心中,大小姐是他的義父,而非師父。師父、義父,一字之差,馬馬虎虎也差不多吧!

回到顧家,寶瞳立即上前來侍奉顧明珠換衫,剛剛拿下冪籬,覺到有個東西從上滾落,顧明珠還沒反應過來,那東西“啪”地一聲落在地上。

Advertisement

寶瞳忙將東西撿起來:“大小姐,這是什麼?”

顧明珠看過去,那好像是一枚小巧的玉印,不知什麼時候裹進了服里。

寶瞳將玉印翻過來:“大小姐,這上面有字。”

顧明珠將玉印接在手中仔細瞧,上面的“諶”字格外清晰,這好像是魏大人的私印,這私印用的是白玉料,純凈、清不含任何雜質,只可惜一角破損了。

魏大人用的東西都極貴,這白玉料有些可惜了,問題是魏大人的私印怎麼會在這里,難不是不小心從值房里帶出來的?不可能啊,手還算敏捷,應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除非聽到父親來了,一時慌張,收拾食盒的時候沒注意……

“大小姐,這章像是用了些年頭了,這玉是養了許久的。”

寶瞳這樣一說,事態好似更加嚴重了。

在周家學過金石篆刻,只有一個字的私印,一般都是自己篆刻,攜帶,吩咐邊親信做事時用的,現在刻字的地方摔出個豁,肯定是不能用了。

顧明珠承認,為了查案會用張老爺的手段拿些東西,所謂“雁過拔”,不過自從知曉魏大人份之后,就沒再向魏大人過手。

這私印怎麼就長了兒跟回家了?

寶瞳看著大小姐的眉宇漸漸皺起來,不心疼地道:“大小姐,奴婢看著這玉上又沒有字了,不對……都是奴婢眼神不好,這哪里是玉啊,分明是一塊爛石頭,這樣的東西奴婢拿去丟了,保證不會有人再看到它。”

毀尸滅跡很是不錯,顧明珠著手中的玉印,心底卻總有一種過意不去的覺,這麼好的玉料,多年才能長這樣,丟掉著實太過可惜,

這放在雕刻師父那里,可以將上面那一層磨掉,再照著之前的樣子雕刻一個一模一樣的“諶”字上去。

Advertisement

顧明珠深深地了那長的玉印一眼,還真的有些為難。

……

程大老爺害妻的案子上了朝堂,皇帝大為震怒,命順天府衙和大理寺徹查到底。

朝臣們發現多日子沒有面的太子和三皇子一起垂著頭站在旁邊。

皇帝看向在那里的東宮,這一連串的案子都是因東宮而起,如果不是太子貪圖錢財販賣馬匹,也就不會被林寺真趁機利用。

如今大周武將們議論紛紛,榆林衛的冤案鬧得人人自危,抓不住那始作俑者就人心難安。

皇帝看著大殿上的臣子:“朕本想等著擊退韃靼之后,再提此事,沒想到東宮不知悔改,一而再再而三讓朕失。”

聽到這話太子渾抖起來,仿佛已經預料到自己的結果。

皇帝道:“朕要為大周另擇儲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