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東宮福妾(清穿) 第173章 保舉

《東宮福妾(清穿)》 第173章 保舉

“他串他的,他低估了二哥,也低估了二哥在皇阿瑪心目中的位置了。”胤禛收拾收拾,正要將兩筐豆角子擡了上來,十三十四連忙下來幫忙,就聽他說,“今兒你們嫂子給你們做豆角炒、豆角燜面、豆角炒蛋、豆角燉茄子……”

十四:“……”他想回熱河了。

胤褆自個坐在屋裏,門下幕僚正一個勁地勸說道:“大爺!您究竟在猶豫什麽!您是皇上長子,太子爺倒了,合該傳位給您啊!哪得著八爺什麽事!依奴才之見,咱們可不能讓八爺得逞,他一個辛者庫之子,有什麽道理繼承大統?”

有什麽道理……還正是因為老八沒有母族也沒有妻族!又是個好拿和人,否則佟佳氏為何不保舉孝懿皇後正經養的老四?還不是老四這個人是個真閻王!他管戶部那麽多年,早就停了借貸給員的生息銀子,連給宗室、八旗兵的銀兩也是錙銖必較,一文錢都不多給,用完了還要借?門都沒有!您趁早一繩子吊死得了!他眼皮都不會眨一下——先前有個閑散宗室就是如此,賭了銀錢房屋,要找戶部借錢,以前康熙有旨意,讓戶部有單獨劃一筆銀子給這些宗室借貸用,不要讓人孤苦凍街頭,後來這些蛀蟲借了不還,早就沒了!可這都是皇親國戚,能怎麽辦?于是只能從稅收裏挪,一來二去國庫也空了。

那人拉著八十歲的老娘一哭二鬧三上吊,可怕的是他老娘也姓新覺羅!這種人是最難打發的,戶部人人避之不及。但老四真就老神在在坐椅子上看著上吊,還冷笑道:“吊快點,爺還有事兒,沒空給你收。”

怎麽,你的新覺羅,還能親得過四爺的新覺羅啊?戶部衆人後來再遇到這種事腰桿都直了,只要有人敢進來鬧,直接打出去!

Advertisement

康熙好面子好名聲,太子爺也以“仁”聞名,但老四可不搞這種虛的,實幹興邦四個大字刻在他腦門上,誰敢貪污犯到他跟前,他就跟打了似的日日上折子給皇上,非得把銀子追回來不可。

這人屬貔貅的,只進不出、又冷又,這些好吃懶做慣了、家裏貪得金山銀山的勳貴宗室瘋了才會保舉他!而老八就不一樣了,他“靈活”、“樂善好施”,邊還有個散財子老九,就是拿銀子砸也能砸開那些人家裏的門路,讓他們在手心裏寫一個八字又有多難?

至于他自己……胤褆也說不清自個這幾日怎麽回事。是他挑的事沒錯,但後頭他跟不上皇阿瑪和其他兄弟的步伐,他鬧不懂發生了什麽!這局勢變化太塊,失去外掛的直郡王腦子跟不上了!

怎麽好端端就要選新太子了?太子不是還在嗎?他視為一生之敵的太子,那老二怎麽就這麽無聲無息倒了?胤褆和太子就差兩歲,兩人從小打到大,和康熙相的時間也是最多的。

太子倒了他本來應該高興,就是放炮仗請戲班子大宴三天的流水席也是應該的,但事到臨頭,他莫名卻有些不是滋味。

因此幕僚在耳邊鼓噪,胤褆越聽越心煩,重重一拍桌子:“好了!爺耳子都要起繭子了!張家、伊爾覺羅氏、兵部上下幾十號吏不都聯名上折子保舉爺了嗎?怎麽?選太子是靠誰上的折子多不!皇阿瑪若是屬意我,自會有旨意,老八串聯些小有什麽用!回去回去,爺要歇了!”

幕僚嘆了口氣,這保舉當然不是靠誰上的折子多,但皇上能從數量上看到人心向背啊!要不八爺如今使大價錢收買人做什麽呢?

Advertisement

胤禩那頭則早就起來了,他等了好幾天,太子窩在綺樓一點靜也沒有,他的人埋伏在熱河,只截獲一句話,是太子爺傳信給四爺的。

“不如山啊。”胤禩喃喃自語。

這話傳出來,連十三和十四也天出去打獵了,四爺更是連熱河都不回去了,真的全心全意在張家口行宮陪老婆孩子!胤禩原本以為這是太子一黨的障眼法,派了人的盯好幾天了,真的一點靜都沒有,這是來真的?不僅跟著來熱河的赫舍裏氏、富察氏、完氏、烏拉那拉氏紛紛閉門謝客,連十三福晉家的兆佳氏都悶不作聲地搬去外八廟裏燒香拜佛去了!

而京城裏這幾家也家門閉,連這幾家的門人屬從都著一生人勿近的架勢。

胤禩迷了。太子一黨真的就此放棄了?太子自知無力辯駁,這是要舍棄自己,來保全老四他們的安危了?

對比,他心裏有點沒底,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是幾十年了,皇阿瑪第一次出改弦易張的想法,他真的太想要了!

幾十年的欺、偏見、忍氣吞聲以及看著額娘在宮中苦熬的無能為力,都讓胤禩很難錯過這次機會,他要全力以赴,要讓皇阿瑪看見他的能力!

他當然知道串通朝臣的危險,但他什麽都沒有,他不像大哥有軍功有長子的名分,更沒有太子本就是嫡子,本就生為正統。他們都不必向皇阿瑪證明自己,正因為他什麽都沒有,那麽有那麽多大臣支持,還不能現他的好嗎?

花漸迷人眼,胤禩再聰明也無法舍棄近在咫尺的龍椅。那一把椅子、那象征著天下的椅子。越是被打得厲害的人,反彈的時候便越發厲害,他就是這樣。

就在他和邊圍繞的一幹人等商議怎麽聯留守京城六部的員時,竟然出乎意料地收到了一家遞來的投誠信。

Advertisement

“石文炯??”胤禩吃驚地低頭看著屬從遞進來的信,翻來覆去地看了幾遍,難以置信,“石家……石家也願意上折子保舉我?”

石文炯本人雖然已經沒了職,但太子妃的兩個弟弟還在水師,也是有資格上折子的武,還有石家另外幾房的人,有的在地方上當小,有的還在福建。石文炯的來信就是要向胤禩表明忠心。

不僅胤禩愣住了,滿屋子的人都跟著笑了。阿爾松阿憐憫道:“看來太子爺真沒法翻了,連妻族都倒戈,看來四爺他們或許真不是為了裝相,而是著要避嫌保全自,也算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太子爺陷囹圄還能如此審時度勢,又如此關懷邊親近的兄弟,也是不凡了。胤禩對胤禛不由生出了幾分嫉妒,他跟了個好哥哥啊,到了這地步,太子卻沒讓他們為他拼死一搏,反而讓幾個弟弟避嫌。

而他,從小到大,又有哪個哥哥這樣為他呢?直郡王只會將他推出去頂包!胤禩冷冷一笑,將手裏那封信付之一炬:“三姓家奴,不可信也!石家如今破敗如此,爺還看不上呢。”

這場保舉的風轟轟烈烈地蔓延了大半個月,從熱河隨駕員到京城大小吏全都卷其中。終于,煙波致爽齋裏傳出了康熙要宣見十四阿哥以上所有皇子的旨意,連留在京城的三貝勒、五貝勒、七、九、十、十二阿哥也在傳召之列,幾人只能冒著雪快馬加鞭趕到熱河。

而等人都到齊後,康熙在更寬大的澹泊敬誠殿接見皇阿哥們和文武大臣。

衆人各懷心思,依爵位、職魚貫而,面見聖。尤其隸屬八爺黨的大部分員在門口都相互遞了個激的眼神,滿懷期地踏殿中。

誰知,衆人一進去就傻了眼,腳下都了,恍若被雷劈了一般。

康熙一明黃龍袍高高端坐在上,而他那龍椅下首左側,空了一個多月的杏黃織金墊的酸枝木圈椅上,竟坐著一個人。

本該關在綺樓裏的太子爺,也是一杏黃四爪蟒袍,頭戴太子紅寶金珠兒朝冠,面平靜地著下方衆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