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東宮福妾(清穿) 第63章 取名

《東宮福妾(清穿)》 第63章 取名

德柱給左右使了個眼神,家丁們幾個勁步便利落地翻上了牆,很快就找到了被人隨意丟棄在地上的鐵鍬,冒著大雨合力把那牛從土裏起出來。

“老丈,銀子給你,管好你自己的,可別到說去。”見牛得手,德柱從懷裏出來兩只大元寶,塞在那老翁手裏,“趕回去伺候你家裏那老小吧。”

老翁早已嚇破了膽,但沒忘兩手攥住銀子,魚簍和燈都丟在地上不要了,德柱一松開他胳膊,他就敏捷無比地逃走了。

德柱:“……”

他這回相信這老翁上有老了,就沖這利索的腳,這老翁也估計不是什麽老翁,只是長得太顯老了些,瞧這手最多也就四十來歲,他還管人家老丈……

總之,天花牛到手,德柱在烏沉沉的雨夜裏看著家丁們撅出了天花牛,果然渾都是痘胞,也跟人一樣發著燒呢!

德柱當即就讓家丁去買輛大平板車,帶雨棚的,推著這牛,折返回三十裏地之外的小鎮上,在碼頭包了船,一路走水路往京城趕去。

等找到天花牛的消息傳到宮裏來的時候,正好是五月初五的端午。

端午節前兩個月,務府總管尚之傑就派人到西苑查驗龍舟,若有破損便匠人及時修繕,以備端午佳節當天使用。程婉蘊聽太子爺說,西苑的龍舟有5只已破舊不堪急需修補,竟然需要杉木120、柏木80。這樣的巨木在京中是絕無地方能買到的,因此還需要派人去東北大興安嶺等地加采購,這項事務就托給了榮妃家裏去辦。

按理說這樣采買之事,應當由宜妃家裏來辦的,他們家是務府經年管采買、皇莊買賣的,辦老了差事的!結果皇上竟然棄而不用。其中緣故,據說之前修繕太和殿時,八阿哥發現用來柱子的金片不足,寫了條陳上奏了康熙,康熙人暗查,順藤瓜就到了宜妃的兄弟塔布庫上,他是務府司庫,也是貪得肚子流油,金子都他融了摻了銅,自然就瞧著不足了。

Advertisement

宜妃跌了大面子,為此連著好幾日在給鈕鈷祿貴妃請安的時候,當衆給衛貴人沒臉。

德妃看到宜妃不爽快,就爽快了。之前因為四阿哥選嫡福晉的事被宜妃明裏暗裏不知道嘲笑了多次,如今也笑話笑話了!而且五阿哥竟然在青石板底下挖出了首,皇上又是驚又是怒,連忙著刑部去查案,沒差出眉目之前,那差事就算黃了。

白白求了太子一頓,宜妃十分氣悶。

相比較而言,四阿哥就顯得十分幸運了,他辦差仔細認真,找到了太和殿總是雨的癥結所在,還和工匠們一個個瓦片掀起來、一木頭過去,清點盤算出來到底需要更換多梁木,在朽壞的木頭上還標記了記號,皇上為此狠狠誇獎了他一番。

聽聞此事,德妃略一思忖,便開始常去榮妃那兒串門喝茶、打牌了。原本從不親近的二人,竟然開始顯得和睦友起來。

要知道,榮妃家裏去采買龍舟所用木材,便能夠順帶將四阿哥要用的屋瓦梁木也一并采買過來,這麽做自然是為了幫兒子一把。

當然……老十四前陣子剛因為欺負那蒙古世子被皇上狠狠罰了一頓,如今康熙瞧他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再不如以往親近,德妃主幫了老四,自然也希他伴駕的時候能替弟弟言幾句。

太和殿瞧著一時半會是修不好了,康熙又下旨讓太子前往觀德殿、永思殿先帝、太皇太後的靈牌幾筵前行端午節大祭禮,務府為此提前備辦了不金銀馃子、紙錢、法駕鹵簿等祭祀之,又備辦了些酒、角黍用以供奉。

“這以往都是萬歲爺親自去的,從沒有太子代行的道理。”唐格格過來和程婉蘊一起包粽子,眨著眼道,“這是極大的臉面呢!”

Advertisement

程婉蘊也知道,太子爺自打過年以後,似乎又深得康熙之心了,前陣子連務府準備端午節慶各宮殿所用的各類品,比如荷包、扇套、香袋之類辟邪、避暑之,都由太子爺代為賞賜親近大臣、王公,以示恩寵。

惠妃自打宮裏出了個高答應以後就顯得有幾分沉寂低調,請安時也不大冒頭說話了,連帶著大阿哥胤褆也是如此,已經到了非傳召不進宮的地步,據說在家裏養了幾個道士,日裏打八卦拳、練太極,對外宣稱要修呢。

但惠妃宮裏的八阿哥在皇子裏漸漸嶄頭角,他生溫和細膩,言語妥帖,好幾次讓康熙刮目相看,尤其這次太和殿之事,更欣賞他公事公辦、直言上奏的舉

康熙沒把老八的優秀歸結于衛貴人,反倒認為是惠妃養八阿哥有功,因此八阿哥只要得臉,也跟著得臉,惠妃在宮中的地位倒還不算搖,在位次上仍穩居四妃之首。

這也是為何鈕祜祿貴妃想要借王答應的肚子多養一個阿哥在膝下的原因,只盼未來十五阿哥能夠多多幫襯十阿哥。

就在程婉蘊生下太子爺的二阿哥時,才過了一個多月,王答應臥床保胎了四個月,最終還是早産生下了略顯瘦弱的十五阿哥,十五阿哥生下來五斤都不足,哭聲好似貓,連手腳的指甲都沒長全,康熙見了便不大喜歡,賞賜更是顯得分外潦草。

後來連十五阿哥的滿月禮都沒親自過來一趟,只派梁九功送來賞賜,王答應年紀還小,剛進宮不知康熙脾氣如此,為此躲在被子裏悄悄哭了好幾回。

當年七阿哥降生,因他腳殘疾,生母戴佳貴人被康熙批為“福薄”、“不是個吉利人”,反而險些獲罪。

Advertisement

幸好鈕祜祿貴妃對一如既往地照顧,撥了不人手照顧十五阿哥,要什麽給什麽,兩人齊心協力將這孩子養住了,如今也是能吃能睡,健健康康的。

程婉蘊聽完就覺著康師傅薄又現實。這就是兒子太多的緣故,多得已經不大稀罕了。

幸好康熙對太子的孩子還是很稀罕的,趕在端午之前,太子爺總算磨得康熙開口許了兩個名字給阿克墩和的二阿哥。

阿克墩取名弘暄,敘溫郁則寒谷暄,暄是溫暖、和暢的太

是個好名字呢!

程婉蘊阿克墩的小臉,笑道:“你皇瑪法給你賜名弘暄,這字寓意極好,你以後就是咱們大夥的小太了!我們往後可不能你阿克墩了。”

弘暄臉皮薄,小臉紅撲撲趴在上都不好意思擡起頭來。

小太啊……他很喜歡這個名字。

康師傅取名字還是有點水平的,程婉蘊頗為慨,期待地接著往下翻。

的二阿哥取名——

程婉蘊盯著那張寫了名字的灑金紅箋許久許久都沒有彈,有些恍惚,又有些怔忪。這是一個連也記得的名字。

灑金紅箋上頭金鈎銀劃,是康熙親筆。

弘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