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東宮福妾(清穿) 第25章 禁閉

《東宮福妾(清穿)》 第25章 禁閉

德妃能從小小宮一路封妃,平安養大幾個孩子,就不是簡單的,很能拿聖心,又知道怎麽做最好。這不,三言兩語就把阿哥們的逃學從品問題定“年貪玩”了,想必康熙也覺著這個臺階遞得剛剛好。

而且……這還留著話呢。

太子往下都沒大婚,確實都還是沒當過阿瑪的小子,但大阿哥可是親了的,膝下還有兩個兒……前陣子,惠妃小病一場,大福晉每天都去延禧宮侍疾,這孝心賢名之前傳得哪兒哪兒都是。

所以,大阿哥還帶頭胡鬧,到底是惠妃沒教好?還是大福晉沒能規勸夫君?或是大阿哥本難改,資質如此?

胤礽細細琢磨了一下,不住嘆這絆子使得真高明,神不知鬼不覺的,但架不住宮裏的人就喜歡琢磨。

真不知道惠妃怎麽得罪了德妃……還是德妃終于想親近老四了?

誰知,康熙話風一轉,便得淩厲起來。

“朕聽聞你邊的格格們也不大像樣子,病的病,糊塗的糊塗,僖嬪剛來請安,朕讓去尋了,再給你指兩個好的。”康熙挪子,把胤礽也拉到塌上坐著,“保,你要知道,人們和朝臣是一樣的,要講究平衡,而不是全憑高興。”

“是,兒子……”胤礽看著康熙眼底藏著不滿與怒氣,只覺有一涼氣從腳下就竄上了腦門。

他的心突突直跳。

“你邊的人,朕都是為你細細看過的。李氏,阿瑪是漢軍旗都統,替你籠絡著漢軍八旗正好!楊氏,阿瑪朕本來打算下一任就調回京來,放在六部方差,你邊也有得用的人,但卻是個糊塗東西,竟敢向外私自傳遞東宮的消息!你刻意瞞著,不告訴朕,可是又犯了婦人之仁?”

Advertisement

楊格格與延禧宮切的康海柱有來往,胤礽便已想到康海柱定然有刺探東宮的舉,他已讓人暗中拿下,送到慎刑司嚴刑拷打過了,那小子還算是個骨頭,寧死都不肯認罪,一味說自己沒做過。

淩普管著務府,曹寅是慎刑司郎中,這兩個都是忠心的臣,胤礽才敢把人提到慎刑司去審問。

問來問去,那康海柱偶爾神志不清出一兩句,除此之外就是不住討饒喊冤,再沒問出其他東西。

從他代的只言片語能得知,楊格格無寵,李氏和淩嬤嬤管得,他只能探聽到微末小事,且楊格格還算沒有蠢到底,沒有主過他日常起居之事。

後來康海柱不住刑,自個咬舌自盡了。胤礽也知道,這其中恐怕還有惠妃的影子,但康海柱沒有供出別人,如今死無對證,他也拿惠妃沒有法子。

這趟是他吃了悶虧,他雖然不喜歡楊格格,卻也知道只是被利用罷了,便打算把這事掩蓋起來,姑且留一條命,看看能不能把後頭的人引出來。

可如今卻被皇阿瑪知道了。

胤礽知道康熙這是不願他再查下去,就像當年老八在惠妃那出了事,皇阿瑪在兩個兒子之間也選擇了大哥……

楊氏只怕命難保。

胤礽只能低頭道:“兒子院不和,皇阿瑪心了……”

“朕已著人去置了。”康熙冷冷地說,“你不要重蹈覆轍,犯了和去年一般的錯!若你當初能聽朕的規勸早日將林氏置了,李氏為你誕下的長子都已滿月了。”

“是,是兒子的錯。”胤礽只能竭盡全力攬錯,希康熙不要再深究其他人,可隨即便聽到康熙說,“至于程氏……”

胤礽呼吸都停了一瞬。

的阿瑪不是不,朕是刻意熬著他,他是進士出,當年文章寫得好,朕還算有些印象!如今也算個能恤民意的好,這樣的人才,朕是留給你以後親自施恩的。”康熙瞥了太子一眼,見他繃著臉,便意味深長地敲打道,“程氏還算安分,但萬萬不可寵太過。實在微賤,你的長子、朕的皇長孫不能有這樣出的母親。”

Advertisement

乾清宮外烈日炎炎,胤礽站在前殿重檐下,刺目火辣的打在他上,他卻只覺手腳發涼。

何保忠迎上前來,發覺他後背早已汗,不由哎呦出聲:“太子爺您面不大好,莫不會了熱?奴才……”

“閉。”胤礽沒忍住給了他一下,低聲斥道,“在外頭胡吣什麽?我沒事,先回去。”

進了毓慶宮,他沒有立刻關起門來,照常見人、理事,足足忙了一個時辰,才借口歇晌,將人都趕了出去。

不然有心人傳到乾清宮,他擔心皇阿瑪會以為他不滿君父。

楊格格之事,或許還能怪蠢,可如今,連阿婉也被他拖累了。

胤礽有時會有種很古怪的念頭,就是這個世道上所有明面上屬于他的人和,都是皇阿瑪賜予他的,其實并不真的屬于他。

包括他自己,生殺奪予也不過全憑皇阿瑪的一句話罷了。

更古怪的是,他卻覺著阿婉是屬于自己的。像山間的風,像深林的鳥,讓他羨慕得很。可分明,也只是個能被隨意置的侍妾,可再怎麽頂著岌岌可危的份,好似都無法抹滅骨子裏出的生機。

就像他回來還能吃上一碗喜歡的熱騰騰的牛湯,他就能想象到是多麽快活、自在地活在他邊。

他需護著些,他在黑夜中不喃喃自語,不然就連這一點點溫……都沒了。

胤礽其實知道皇阿瑪對他乃是拳拳子之心,當年為了保下他這點嫡出的骨也有諸多不容易,只是有時候他也想從這的牢籠中探出頭來,好好地氣。

僖嬪替他選好的人定下,淩嬤嬤趁夜就先進來回話:“一個王格格、一個唐格格,都是務府包,僖嬪娘娘特意囑咐,說都是出幹淨的人,讓太子爺放心。”

Advertisement

“替孤謝過姨母。”

淩嬤嬤見太子只淡淡說了這麽一句,對僖嬪卻沒有其他吩咐,眉頭微微一,忙又問道:“後殿不寬敞,兩個格格是不是要往程格格那兒騰……”

“不必,”胤礽直接打斷淩嬤嬤的話,“程格格那兒單住著,日後都不許往那兒進人。兩個格格如何安置,不必再來回孤,你與李側福晉商議便是。”

淩嬤嬤聽出了太子心不佳的意味,便蹲了一福告退了。

怎麽瞅著太子爺不大樂意的樣子?淩嬤嬤心中納罕,聽說大阿哥也新得了兩個格格,還歡歡喜喜地關起門來擺了一桌呢。

怎麽到太子這邊,竟不似收用人,倒像活吞了蒼蠅似的。

可後來太子又連著半個月流歇在兩個格格那裏,淩嬤嬤也有些想不明白了。

李氏那邊,也終于通過自己的小道,得知了康海柱早就死了的消息!驚駭之下打翻了茶水,狠狠了好幾口氣才穩下心神。

別慌,李氏了手中的帕子,太子爺沒有,只怕是還不知道在裏頭也攪了渾水,更不知道康海柱實際是的人……若是康海柱將柳兒供出,更不可能還能安坐在此!

李氏深深吸了幾口氣,裝作若無其事地喊來了春澗,讓繼續跟淩嬤嬤“報病”,這段日子得蟄伏起來,乖順一些……千萬別讓太子爺疑到頭上!

#

儲秀宮,僖嬪邊的大宮一邊打扇一邊問:“娘娘,太子爺邊新格格的人選……您為何要幫李側福晉?”

王、唐兩位格格,明面上是赫舍裏氏挑選的人,二人自宮以來除了僖嬪,沒伺候過別的主子,家背景都幹淨,但唐格格家裏是漢軍旗的,王格格雖是滿人包,但七扭八彎地跟李家有親!李側福晉的阿瑪是漢軍旗都統,手握實權,兩位格格進了毓慶宮,這是自家爛在自家的鍋啊!

Advertisement

僖嬪解下頭發,拿梳子輕輕地梳著烏發,鏡子裏的人也才三十幾歲,但鏡中人的神卻好似已經很蒼老了。

“這是最後一回了。”僖嬪垂眸道,聲音輕不可聞,“以後李側福晉再送東西來,只管都退回去吧。”

沒人知道李氏的阿瑪曾是阿瑪的學生,在家裏讀過幾年的書。十多年前,杏花微雨,就坐在高高的繡樓裏,聽著隔壁院子年朗朗的書聲。

他們沒有相識過,後來赫舍裏皇後薨了,隔年就被送進了宮裏,只是為了保全太子才存在的,皇上更不會讓赫舍裏氏有第二個皇子……于是那個臨窗讀書的側影,便了孤寂夢中難以忘懷的一段妄念。

除了自己,沒人知道這些,李氏一開始也不過是憑著父輩與赫舍裏氏的老來尋求庇護。

吹熄了燭燈,僖嬪閉上了眼睛。

真好,在夢裏又能回家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